网友提问: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光功臣?
优质回答:
老朱同志为了除掉开国功臣,加强中央集权,处心积虑地洪武十三年(1380年)酿造胡惟庸案,又在二十六年(1393年)酿造了蓝玉案。老朱同志通过这两个政治大案,将开国功臣们一网打尽,后世又被称为“胡蓝之狱”。这两案又与洪武九年(1376年)的“空印案”(史学界有争议,一说是洪武十五年(1382),另外一说是洪武九年。),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合称为明初四大案,又称洪武四大案。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为了表彰开国功臣们的功绩,一共封了六公二十八侯。老朱同志通过胡蓝两案,将这六公二十八侯诛杀了大半,我仔细统计了一下。
六公分别为:李善长为韩国公(胡惟庸案),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
二十八侯分别为:汤和中山侯,唐胜宗延安侯(胡惟庸案),陆仲亨吉安侯(胡惟庸案),周德兴江夏侯,华云龙淮安侯(胡惟庸案),顾时济宁侯,耿炳文长兴侯,陈德临江侯(胡惟庸案),郭兴巩昌侯(胡惟庸案),王志六安侯(胡惟庸案),郑遇春荥阳侯(胡惟庸案),费聚平凉侯(胡惟庸案),吴良江阴侯,吴桢靖海侯(胡惟庸案),赵庸南雄侯(胡惟庸案),廖永忠德庆侯,俞通源安南侯(胡惟庸案),华高广德侯,杨璟营阳侯(胡惟庸案),康茂才之子康铎蕲春侯(康茂才跟随徐达西征立下大功,还师途中去世),朱亮祖永嘉侯,傅友德颍川侯,胡美豫章侯,韩政东平侯(蓝玉案),黄彬宜春侯(胡惟庸案),曹良臣宣宁侯(蓝玉案),梅思祖汝南侯(胡惟庸案),陆聚河南侯(胡惟庸案)。
不仅如此,两案还诛杀了永城侯薛显(胡惟庸案)、凉国公蓝玉(蓝玉案)、宣德侯金朝兴(胡惟庸案)、怀远侯曹兴、靖宁侯叶升(胡惟庸案)、景川侯曹震(蓝玉案)、会宁侯张温(蓝玉案)、普定侯陈垣(蓝玉案)、鹤庆侯张翼(蓝玉案)、舳舻侯朱寿(蓝玉案)、海西侯纳哈出(蓝玉案)、东莞伯何真(蓝玉案)、会宁侯孙恪(蓝玉案)、徽先伯桑敬(蓝玉案)等人。
(图为蓝玉的剧照)
可以说老奸巨猾的老朱同志借胡惟庸一案,不仅诛杀了大批开国功臣,而且还彻底废除了宰相一职,并在《皇明祖训》中要求后世子孙禁设宰相一职,彻底铲除了千百年来相权对皇权的危险。
那么晚年的朱元璋为什么要通过胡蓝之狱,屠杀开国功臣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太子朱标的意外死亡。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据说朱标“仁柔孝友”,品德高尚,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也是皇位最理想的继承人。史书上记载,朱元璋登上帝位时,对昔日的功臣大开杀戒,朝中众人怕引火烧身,不敢相劝。这时候,太子朱标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不作声。第二天故意把一条棘杖丢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难色,不敢去拿。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杀了这些昔日的功臣,内部整理好了,你才能坐稳宝座。”皇太子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掼,并继续追打。太子朱标确实是个有德行之人,而且他也南征北战镇得住开国功臣,是皇位的最佳人选。(图为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剧照)
但是,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打算迁都北方,派朱标北巡陕西,考察当地民情地理。朱标回来后却一病不起,第二年便去世了。这时朱元璋已经65岁了,他老来丧子,极为悲痛。朱标的突然去世,谁来继承皇位,镇住这些开国功臣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第二,朱允炆乖巧孝顺,怕被开国功臣们欺负。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很小便去世了。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从小便十分乖巧孝顺。我们有句古话叫作“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这句话用在朱允炆身上却不合适。史书上有记载,朱标生病的时候,他便日夜守在床前,一刻也不离开。朱允炆生于皇室,从小养尊处优,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朱标死后,他非常悲痛,茶饭不思,人也消瘦了很多,史书上说他“哀毁骨立”。此外,朱允炆对朱元璋也十分孝顺,平时有空,总是过来陪伴朱元璋,晚年的朱元璋十分看中孝道,自然喜爱这个乖巧孝顺的孙子,想要立这个孙子为太子,但是又担心他太过仁善,镇不住这些开国功臣们,所以在晚年,朱元璋决定拿起屠刀,对功臣们下手。
作为一代雄主的朱元璋,为了朱家皇权的长治久安,制造冤案屠杀开国功臣,废除上千年的宰相制度,确实令人惊叹!
其他网友回答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在中国历史上弑杀功能可谓是无出其右。在开国元勋里面,也只有懂得进退的汤和得以善终。那么究其原因,为什么朱元璋如此呢?
第一、出身低微,自卑心理作怪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参加起义军之前虽说是游方的和尚,但是却是地地道道的乞丐。并且在军中在最开始也是地位极低的。很多当时的将领的职位和权利都远远高过于他。朱元璋上位以后,在心底里其实对于各路将领是又爱又恨的,这种复杂的心理,在朱元璋的晚年愈发的强烈。
第二、建国之后,骄兵悍将确实是无法无天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天下可谓是十室九空,经济民生亟待恢复和休养生息。天下无战事,那么原来的那些将军就开始骄横起来,他们往往是目无王法。把当时本来就满目疮痍的天下搞的乌烟瘴气。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受到天下人的供奉,这个时候理应站出来为黎明百姓谋出路。
第三、太子病逝,太孙年幼,恐无法镇住那些骄兵悍将
大明王朝的第一任太子可以说还是很贤惠的,并且也受到各方的支持,也能服众。但是可惜英年早逝。本着对太子的喜爱,朱元璋要把皇位传给太子之子朱允炆。但是面对年幼的朱允炆,朱元璋害怕其镇不住那些骄兵悍将,再加上那些兵将本来就是无事生非,不杀难解朱元璋的心头之恨,只不过下手重了点。
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作者:菜頭先生,产品运营,专栏作家,一个集产品运营和设计于一身的实践者!微信公众号:caitoultt。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其他网友回答
朱元璋大杀功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惨烈程度,可以说是空前……——具体的时间线,可以看@仁勇校尉写的回答。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
过去有两种说法:一是朱元璋个人,出身寒微,内心自卑;二是中国的制度,中央集权发展。这两种说法,我认为都是错的!前者是农民的偏见,后者则回避了问题的本质。
那么实际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两个方面:
一是辽、金、元以来的传统,即摒弃了“刑不上大夫”的习惯。
因此,整饬官员过程中,更加直接、更加公开、更加大规模地使用暴力。这里有一个逐渐发展、沉淀的过程。我们觉得朱元璋手段很残忍啊,但是在他的历史世界,政治斗争就是这样的。
我是觉得,暴力是个传染病,一旦传播开来,要根除就难了。
二是国家经元朝之后,法度礼制百废待兴,功臣也不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行为规范,逐一成为新的政治秩序的牺牲品。
这里可以展开一下。
朱元璋手下的功臣,都是元朝成长起来的。蒙元对王公贵族的管理本身就比较混乱,仿佛许多事情都可以做。明朝建立以后,更摒弃了不少蒙元的做法。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新的局面:大家不知道未来的行为规范是什么。
打个比方,就像有一个班级,之前来了一个外来老师作班主任,课堂纪律比较宽松,可以吃东西,可以走动,不用举手也可以发言。但很快,大家发现这个老师教得太差了,就把他赶走了。现在老朱做上了新班主任。外来老师以前,课堂上有什么规矩,大家也记不清了——不能大声喧哗,嗯,但可以小声说话么?不记得了哎。这老朱会定什么课堂纪律呢?大家也不知道。这样一来,老朱上课的时候,那自然有许多我行我素的人,吃吃喝喝啦,随意走动啦,因为以前是可以的。
到最后,老朱要做规矩了,就把这些人干掉了;同时,也要颁布新的制度,比如《稽制录》(1393年),讲清楚以后哪些事情可以,哪些事情不可以。我并不是为朱元璋洗地,滥杀功臣当然不好。我是说,这一现象,和他的出身无关。
在重建制度方面,刘邦和朱元璋是有些相似的——这是西汉、明初杀功臣的根本背景。
刘邦和朱元璋都杀功臣,这不是因为他们都出身草莽,而是都处于政治规范重建的关键时期。
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但秦很快灭亡了;大家都觉得未来肯定要恢复封建,但具体该怎么办,就没有人知道了。周的制度,已经作古了;未来的作法,还没有建立。所以韩信觉得他这样做没有问题,但刘邦觉得有问题。两个人使一下权谋,韩信就被干掉了。
因此,不是刘邦、朱元璋小心眼,而是政治规范重建,引发权力斗争。
同理,刘秀、赵匡胤,在保全功臣方面比较出名。这不是因为他们人好,而是因为两汉之间,周宋禅代,政治规则比较明确。刘秀、赵匡胤无意打破;功臣也知道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