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真正的包拯是怎样的一个人)

网友提问:

真实的包拯是怎样一个人?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苍茫大地来回答:

历史上的包拯是北宋时著名的清官,当时民谚有云:关节不到,阎罗、包老。你化银子到阎龙王处,买不到命;你想徇私,想打通关节,找包公是没用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真实包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影视作品、舞台形象、小说形象都是向壁虚构的。

包拯,庐州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二十八岁高中进士,步入官场,一直做到开封府知府、枢密副使。

包拯断案如神,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为官时,一亲戚犯法,被告入官府,包拯秉公执法,免费送他一顿板子。这一来,包公的部分亲友夹起尾巴做人了。后来包拯调入京城,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有个张尧佐的,是贵妃的叔叔,竟因此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是主管全国财赋的官员,包拯认为张某才不堪用,更不堪多用,他连上五道奏疏,弹劾张某,甚至在朝堂上和仁宗掰起手腕,最终包公胜了,仁宗免去了张尧佐两个官职。(仁宗无愧于仁这个谥号,尧佐这个名是对张某的绝妙讽刺。)

另一个大官僚王逵,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时,十分残暴,逼得百姓逃亡山中,联合反抗。后调江南西路转运使,仍是狗改不了吃屎。包拯得知后大怒,连上两道奏疏弹劾,朝廷只是让他易地为官,调淮南转运使,老包又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上第三道奏折,过了一些日子,包公又了解到王逵在江南西路时,疑心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打击报复,暗中指使人诬告卞咸,关押五六百人,铸成冤案。包拯又第四次弹劾,到第七次宋仁宗终于免去王逵官职。

包拯处处奉公守法。他在端州府当官时,端砚石质坚实细润、雕刻精美,以前的地方官借着向皇帝进贡的名义,大肆搜刮端砚,奉承权贵。包拯在端州,只收缴向皇帝进贡的数量,自己一块不拿。

包公做了大官,生活仍俭朴,他在《家训》里说:后代子孙贪污腐败的,不许回老家;死后不得归葬祖坟。

包公清廉刚正,千古流芳。补充两点。第一点:《铡美案》是冤案,和包公无关。明朝有个清官叫陈世美,当官前家穷,受过一老乡的接济。陈世美升官后,老乡来找他办私事求升官。陈世美热情款待,但不愿意以权谋私,结果同为文人的老乡恼羞成怒,编了戏文来挤怼他,当然朝代往前推了一下,让陈世美穿越到宋朝,颠倒黑白,说他高中状元、抛弃发妻、贪慕富贵、做了驸马,还想杀掉发妻秦香莲,又给包拯配了把铡刀,算在舞台上报复了一下,看来中国的阿Q委实不少!第二点,包拯生活在北宋,那是文官的幸福时代,不仅因太祖遗命没有砍头的危险,收入也极为丰厚,赵匡胤贵族出身,只怕手下造反,不怕手下有钱;不像乞丐、和尚出身的朱重八八,抠门得不要不要的!有兴趣的文友搜索一下,反正从一品的包拯光凭俸禄及皇上逢时过节的赏赐,已肥得不要不要的!

望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包青天指的就是北宋名臣包拯。据说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被民间奉为神明崇拜,认为魁星转世,传其黑面,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历经宋真宗、宋仁宗两朝。仁宗时期,包拯考中进士,历任地方职务为:建昌知县,和州监税,天长知县,端州知府,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中央职务为:殿中丞,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授龙图阁直学士。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被收入《四库全书》。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龙图”、“包待制”、“包青天”、“包公”。

其事迹在《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名臣碑传琬琰集·卷四十五·包孝肃公拯》中有详细记载。

其遗迹有包公湖、包公墓、包公祠、包公楼等存世。

其他网友回答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因其铁面无私的正直形象被人们誉为“包青天”。

宋代以后,关于包拯的话本小说、戏剧曲艺演义了许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使包公的形象被神化、传奇化。

“包青天”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有这么神乎吗?下面,有书君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铁面包公的生平历史,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一、青年“啃老”,只为奉行“孝道”。

包拯出身于泸州合肥名门望族之家,没有传说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养大的,而是父母双全、宠爱备至,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儒家教育,29岁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

然而包拯并不看重当官。

他不忍心放下父母双亲出外为官,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工作。于是他被改派在离家不远的和县管税收。

就这样,包拯还是觉得不满意,干脆把官辞了,当起了啃老族。

专心在家侍奉爹娘,这“宅男”一当就是十来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重新入仕,去安徽的天长县当了县令。

宋朝重孝道,虽然包拯在家待业啃老了十几年,但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况且,即便用今天的价值观衡量,包拯为了孝顺父母弃官不做,仍然值得称道。

二、中年“出仕”,是个耿直“愤青”。

尽管包拯在官场上露面已是中年,但举止很像个“愤青”。

他42岁被提拔为大理寺丞、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大名鼎鼎的端砚当时是端州的创收项目。

不过,在官僚盘剥下,打着“进贡”旗号的端砚,十有八九成了行贿受贿的物件。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没有几方,更别说拿到市场上成交了。

包拯一来,就下令端砚定额进贡,肃清端砚销售供货渠道。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带走一方端砚。

“端砚事件”很让朝廷赏识,3年后包拯就调入开封。当时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伯父张尧佐官位一路飙升。

除了是财政部长,还身兼四大要职。张尧佐有恃无恐,贪污受贿,民愤很大。

虽然北宋朝廷颇有民主风,但这事没人敢跟皇帝正面进谏。

而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据理陈辞,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横飞,溅了皇帝一头一脸。

气得仁宗说不出话来,拂袖而去,回到后宫对张贵妃发了一通脾气。

之后,为了此事包拯继续不断进谏,张尧佐的人事任命就上上下下地浮动。直到老张不久后死了,包拯的弹劾才算结束。

从此,包拯树立起了不畏强权,绝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的光辉形象。

弹劾宋庠,是包拯比较有代表性的又一次著名弹劾事件。

宋庠文采风流,做宰相一没贪赃枉法,二没苛政暴政,三没道德败坏,实在无错可挑。

但是包拯说,没有错是因为你没做事,国之重臣,毫无建树,就是“尸位素餐”,当然应该弹劾。

弹劾宋庠反映了包拯做官不随波逐流,眼光透彻敏锐的特点。

三、为官一心为民,有时不近人情。

包拯59岁时当上了开封府尹。他第一个举措,便是改革诉讼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状,得通过“门牌司”层层上递案件。

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讹诈百姓。

包拯二话没说,裁撤门牌司,简化办案程序。民众奔走相告“开封有个包青天!”

但是,当真是人无完人。包拯性情过于刚直,一旦认准,就像钻了牛角尖,固执己见,不计后果。

一次,京城某街道发生较大火灾。包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看到府尹大人都来了,相关部门官员自然不敢懈怠。

包拯看到现场烈火熊熊,非常焦虑。

这时有个人跑来请示:“是到甜水巷取水,还是到苦水巷取水呢?”包拯一听大怒,在这样紧张的时刻,竟然还问这样糊涂的问题!

救火还分甜水苦水吗?于是断定这个人有意戏弄,竟下令将这个人当场砍头。整个火场的官员百姓,顿感畏惧不已。

当然这有可能是无聊青年想故意戏弄包拯。

但也不排除有另外的可能性。或许请示者就属于那种做事情瞻前顾后、毫无主见,面临大火手足无措的平凡人。既然府尹大人亲临现场,任何事都要先请示才行。

而且,就算此人是有意戏弄,也罪不至死啊。

但包拯不问情由就断定此人目无官长,贻误灾情,直接问斩。为官如此任性,反映了包拯过于自信,感情用事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性格特点。

不过,包拯体察民情,而且为官清廉无私,的确也是有口皆碑。在端州当知府时,他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身体多病。

于是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饮井水后,健康状况大为改观。这些井被后人称为“包公井”,有的至今尚存。

晚年他因丧子,回老家任庐州知县。一些亲戚故旧有恃无恐,仗势欺人,甚至扰乱官府,无法无天。一次,他的一位堂舅犯法,引起公愤。

一般来说,外甥是不太好惩处舅舅的。但包拯不顾私情,下令逮捕堂舅,依法处以笞刑,痛打了一顿。从此,包拯的亲戚故旧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今天的我们,回首细数包拯的一生,发现他的仕途其实很平淡。

他身边没有英姿飒爽的七侠五义,也没有三口威风的铡刀,更没铡过驸马爷,当然也没有月牙胎记和一张标志性的黑面孔。

但是,他为老百姓挖过井,免过税,下力气建设过首都开封府,还参与过北宋与辽国的外交活动。

他就事论事给仁宗进谏,有时弹劾人,有时出主意,脾气不太好,有点一根筋。

他没有传说或舞台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但他刚直清廉,高风亮节,并因此流芳百世,成为古代贤臣的代言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