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古代考中状元刚开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优质回答:
会试(每三年在京都的考试),中举的贡生(地方儒学生员”秀才“升入京师国字监就读的称贡生,意思是贡献给皇帝),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去的第一名的考生,由皇帝钦定”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这前三名合称”一甲进士“,可以得到皇帝赐的”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可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可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但只有“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
“状元”的职名叫作“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榜眼”、“探花”二人则被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是地地道道的“芝麻官”。编修-修国史、实录、会要的官称。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第三次考试叫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被荐举之人。其中乡试里边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第四次北京的考试叫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其他网友回答
经过三道关卡后,获得进士身份的考生们是不是都可以做官了?不一定,只有成绩差的可以去做官,优异者还要进入为期三年的学习和选拔。不过此时状元、榜眼和探花虽然没有实职,但有级别,
状元被授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正七品。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当然在乡试之前还有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些相当于地方级别的基础教育和选拔,从乡试开始才算进入国家级的科举考试。
乡试:乡试在地方进行,一般在省城,三年一次,秋季进行,所以也称“秋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已经获得了出仕的资格,所以影视剧中称“举人老爷”。
不过举人真正要想做官其实不容易,候补的时间可能会长,甚至一辈子也补不上,即使补上了品级也很低,一般从最低的从九品开始,这辈子能熬到七品就算很了不起了,能到六品、五品的堪称孤品。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海瑞,他以举人身份做到了正二品的右都御史,死后还被追谥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
会试:会试在京城进行,也是三年一次,时间为乡试的次年春季,所以也称“春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殿试比较特殊,它也称“御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核选拔,地点就设在皇宫大殿,所以参加殿试的考生通常骄傲地自称是“天子门生”。
殿试跟乡试、会试的淘汰制选拔不一样,它只是“排位赛”。所有贡士都有资格参加殿试,从殿试场走出来身份就成了进士,一个也不淘汰,按名次分一、二、三榜,一榜三人,即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由皇帝御笔钦定。
进士出仕的起点羡慕死举人,一般从七品开始。不过,获得进士身份后,只有“差等生”才有资格直接出仕,一般会到六部出任主事、御史,也有出任地方官的。
一榜和二、三榜的“优等生”干什么呢?留在翰林院,授“庶吉士”身份。请注意,庶吉士仅仅是个身份,而不是官职。庶吉士要干嘛呢?继续学习深造,三年后参加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朝考。
朝考:朝考跟乡试、会试、殿试的性质又不一样,首先朝考是淘汰制,被淘汰的出仕做官,通过考核“留馆”,被正式称为“翰林庶吉士”。
翰林庶吉士依然只是个身份,不过这个身份太牛了,因为如果你要是想达到人生的巅峰——拜相,翰林庶吉士身份就是入场券,所以它也被称为“储相”。
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个不起眼的朝考!
那么,庶吉士们在做官之前有没有什么差异呢?状元不能就被皇帝“点”一下,什么待遇都没有吧?
当然会有,首先一榜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和二、三榜的优等生进门待遇就不同,状元以翰林修撰,榜样和探花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入馆。这两个身份是有品级的,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因此他们虽然无职,但享受了相应级别官员的待遇。
其次,状元、榜眼和探花一般只参加深造学习,不参加朝考,或者说朝考不影响他们成为正式的翰林庶吉士,属于“保送生”。
翰林庶吉士的仕途跟普通的进士看起来差异不大,或前往六部从低阶的主事、御史干起,或继续编撰国史,或出任皇帝、太子的侍读、讲学,但他们升迁的速度是有火箭加持的。
说几个历史上著名的翰林庶吉士。
小神童张居正:15岁通过乡试中举,22岁授庶吉士,39岁以国子监司业身份出任(明穆宗)朱载坖的侍读,42岁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并入阁拜相,47岁出任首辅宰相。
“准圣人”曾国藩:22岁中举,27岁以三甲名次入翰林院,通过朝考后授翰林庶吉士。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21岁中举,22岁通过会试,但却主动放弃了当年的殿试,理由是自己的字写得不够好,申请参加下一届殿试。三年后的殿试考试中,蔡元培以二甲第34名的成绩被授予庶吉士,27岁通过朝考任翰林编修,并开始接受西式教育。
综上所说,表面上状元与普通的进士区别不大,起点的品级仅仅高半格,但他在登顶珠峰时被“加持”了,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支点。
其他网友回答
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还不完善。所以当时的朝廷并不会给状元安排固定职务。
有的人运气好,会直接留京。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状元孙伏伽,他在考中状元后,就留在了长安担任治书侍御史。最后做到了陕州刺史。
运气不好,那就很倒霉了。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崔元翰。他在考中状元后,居然未能留朝,只得先在藩镇节度使处当幕僚。直至获得推荐后,才调入京城担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
总体来看。隋唐状元,没有固定的职务,也没有固定升迁路线。初授职务不高,一般为七八品。尤其是唐朝中后期,很多进士,也包括一些状元,无官可做,都只能先随便找个幕僚工作混口饭吃。待积累了一定人脉和名望后,再走从地方到中央的升官途径。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唐朝148位状元,最后能做到宰相(三省正副长官)的有13人。
宋朝建立后,由于重文轻武,读书人的待遇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宋朝也没有给状元郎安排固定的职务。
比如宋朝名臣吕蒙正,他考中状元后,起初授予的职务是从六品下的将作丞。后来升为正六品的升州通判。
还有宋朝第三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宋庠,他考中状元后,初任正八品大理评事,后升迁为正六品的襄州通判。
大体来看,宋朝状元待遇比隋唐好,大多是京官身份,且享有步步高升的待遇,升官速度比较快。
不过,宋朝的状元一般不会直接留京,往往都要外放,差遣到地方先从地方官做起,比如某州通判。直到积累了一定执政经验后,才能调回京城,进入权力核心圈。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宋朝118位状元,最后能做参知政事、平章事,枢密使、副使,三司使等宰相级别的官员有25人。比例要高于唐朝。
辽代、金代不熟悉,略过。
元代很少开科取士,略过。
从明代开始,状元的授职就固定了。新科状元产生后,马上进入翰林院,担任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这个职务名为“储才”,也就是皇帝秘书。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由于皇帝有很多秘书。所以状元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政治成就,还要看其表现。
表现优异,如商辂、李春芳,申时行,可以做到大学士,甚至是内阁首辅。
表现一般,但身体硬朗,活得久,如成化八年状元吴宽、成化十七年状元王华(王守仁的父亲),可以混到尚书级别退休。
表现较好,但命不好,比如有广东南海神童之称的伦文叙,刚踏入仕途就病死了。就不可能有什么政治成就。
至于表现不好的,连官儿都做不了。
比如成化二年的状元罗伦。
这位状元郎高中后,毫无政治城府,明知道明宪宗离不开内阁首辅李贤,却还是给宪宗皇帝上奏疏,说李贤父亲死了,哪有不让儿子回去守孝的道理?
他恳请皇帝准许李首辅回去守孝。这把宪宗气得半死,当场就把他贬到福建泉州做了市舶司的副提举。
虽然市舶司的副提举也是从六品,罗伦的官品没有变化,仍然是从六品。但是,从中央贬到地方任副职,这前途可就远不如在翰林院当做尖子生培养了。
后来,罗伦被明宪宗召回。但在南京翰林院担任修撰期间,又因为一些事被下了大狱。
这连续的挫折对罗伦的打击很大,导致他无罪释放后,心灰意冷,直接辞官回了老家。
从考中状元到辞官回家养老,罗伦一共就当了三年官。这是明朝的一个记录。也就是明朝为官时间最短的状元。
大体来看,明朝状元有明确授职,高中即进翰林院,任翰林院修撰。被朝廷以栋梁之才标准进行培养。
基本上,只要脑子不瓦特,活得久。明朝状元都能以较高的地位退休。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明朝90位状元,最后能做到宰相级别的内阁大学士的有17人。
清代与明朝差不多,新科状元产生后,立即进翰林院,任翰林院修撰,被朝廷以栋梁之才标准进行培养。
不过,清代吸取了明朝翰林院系统过于封闭导致内阁成员没有实务经验的教训。
因而,清朝的很多状元,都有下到地方,担任地方学政、知府、道员、按察使,或是在中央担任侍郎等官职的履历。
清朝的培养方式与宋朝类似。都是希望栋梁之才能在地方积累一些实务经验后,再从中选择人才,出任督抚、大学士等重要职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清朝中后期的捐官现象很严重,加之清朝皇帝也很重视八旗子弟的培养。因此,这导致很多重要的岗位都被八旗子弟和捐官买官的人给占据了。挤压了士大夫阶级的上升空间。
也正是因此,清朝的状元能做到宰相级别的人不多。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清朝114位状元,最后能做到三殿三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以及军机大臣(很宽的标准了)的,只有区区14人。
从这也能看出,相比于明朝,士大夫阶级在清朝的地位是有明显下降的。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状元是一种誉称,实际上进士考试选拔,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
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正式称呼为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同时为“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名,二甲第一名又称“传胪”,高中二甲的进士们,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状元、探花、榜眼,授予翰林院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庶吉士分翰林、六科两等。
在清朝,翰林院修撰品等为从六品。
在清朝,翰林院编修品等为正七品。
不要小看这个六品和七品,因为都是实授实职,其余的进士还需要参加各部的考试和实习,才能授予七品官职,在地方或中央历任三年考核等地为优良的,才能再升一级,做从六品官,这样少说也要3-5年,长的可能需要5-7年才有机会升到从六品。
而状元一开始就实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这样清贵的官职,相当于职场上比其他同龄人领先了一大步,还是很具有优势的。
其他网友回答
科举制度起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而成熟于明清时期。是古代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且相对很公平的手段,它也是平民进入仕途的几乎唯一的一个通道,因此,科举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
但也是因为如此,科举考试历来是很难的,能一路升级打怪到最后参加殿试,刷下来的人不计其数,而殿试后能金榜题名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金榜题名算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唐孟郊在写了一首《登科后》很能说明金榜题名后的激动心情,其中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但金榜题名并不代表这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场,实际上,殿试之后的成绩也是有排名,其中第一名就是状元,唐朝时期只有第一名被叫做状元,其他的没有称呼,到了宋朝时期,才出现了榜眼和探花的称呼。主要是因为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刚刚兴起,科举制度并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容易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科举考试被世家大族把持,因此唐中晚期,科举考试就被当时的世家大族保持,寒门学子很难有出头之日,甚至出现了买状元的现象。
当时的考中状元后直接被授予官职,因为当时并没有完备的制度,因此每个状元被授予的官职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就是品级比较低的文职,比如唐朝宰相张九龄中状元之后被授予正九品上的校书郎。而著名诗人贺知章中状元后被授予正七品上的国子四门博士,等等。
宋朝时期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备,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了,而且出现了状元、榜眼和探花的排名,不过当时的状元及第后被授予的官职也并不相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比如北宋初年著名的寒门宰相吕蒙正,中状元之后被授予将作丞,后步步高升,十二年后就做了宰相,他的经历算是相当励志的了,应该古代寒门学子仰望的存在。
不过,宋朝时期对于状元及第后的官职虽然还没有形成定制,但科举考试开始和翰林院产生很深的关系。翰林起自唐玄宗时期,当时唐玄宗选文词甚佳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书,由此,翰林院成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也是天下文人都想进入的一个理想之地。
随着翰林院的发展,翰林学士不仅参与草拟机密诏制,更是逐渐参与政事,开始分割宰相的权力,甚至后来翰林学士可以晋升为宰相,宋朝时期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而且宋朝开始,有些状元及第后被进入翰林院供职。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和翰林院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密不可分了。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翰林院成为进士通往高官的一条很重要的路。明清时期,一甲前三名即包括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进士及第后会直接进入翰林院为官。其中状元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榜眼和探花则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虽然看起来官职并不是很大,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翰林院的官员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他们的升迁往往比其他官员要容易很多,帝师往往也是出自翰林院。
比如1856年中状元的翁同龢,直接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两年后就成为副考官和陕西学政,后来官居高位,更是做了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帝师。
翰林院如此重要,成为天下文人趋之若骛的地方,而朝廷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因此又有了一个庶吉士制度。庶吉士是从科举考试的二甲和三甲中选出的年轻又有才华的学子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的其他学子则还需要进行别的考试然后才被授予一定的官职,大部分都不能在京城为官。
因此成为庶吉士也是很多学子的梦想,庶吉士一般在翰林院学习三年,三年后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留在翰林院,这就和进士及第的差不多了,其他的庶吉士则离开翰林院,去别的部门任职或者出去做地方官。
历史上经由庶吉士成长为朝廷重臣的不在少数,比如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还清朝时期的曾国藩,科举考试得了个三甲,是同进士出身,后被选为庶吉士,再还有后来的蔡元培等等。
当然,也是因为翰林院人才济济,因此虽然经由科举考试进入翰林院的学子中,状元起点最高,但当他们进入官场之后,又是另一种修行,真正成长为重臣的状元还真不是很高,不独明清时期是这样,就是从唐朝开始算起,真正在政治上、文化上或者其他方面有大作为的状元还真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