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电影《阿甘正传》里珍妮的儿子到底是不是阿甘的儿子?
优质回答:
活泼开朗的珍妮后来成为了一名妓女,玩够了以后找老实巴结的阿甘来接盘,最后还莫名其妙地为他抱来了一个孩子。在美国著名电影《阿甘正传》里,珍妮最后抱来的孩子到底是不是阿甘的亲儿子?还是珍妮抱着别人的孩子来给阿甘一个心理慰籍?我的答案为:是阿甘亲儿子。至于原因请看我为您一一道来。
珍妮与阿甘属于青梅竹马,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变老。其实从他们第一次上校车,珍妮帮阿甘出头时,阿甘的眼神里已经流露出对珍妮的感恩和喜欢之意。正因为这个意思贯穿了后来阿甘的一生。也就是说阿甘后来一直活在对珍妮的感恩之中。
在他们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两人更像是亲兄妹,珍妮鼓励阿甘勇敢、坚强。同时阿甘像个大哥哥一样治愈着从小家庭破碎的珍妮。
当他们长大以后,阿甘喜欢珍妮,但性格内向,智商先天不足的他羞愧难当,加上自卑的心理,总觉得配不上美如天使的珍妮。虽然阿甘没有表白,但珍妮其实打心底是懂得的。
性格外向的珍妮喜欢放荡不羁,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虽然喜欢阿甘,喜欢这个大哥哥,但年轻时的珍妮对阿甘仅仅是出于喜欢,而非爱情。这里也是将喜欢不等于爱表达的最清楚的地方。
珍妮同样喜欢跟她一类的男生,整天欢天酒地、浪迹天涯的生活才是珍妮所追求的,不过她也算做到了。随着年龄的成长,珍妮也渐渐明白,原来这类的男人,只懂得跟她上床。珍妮一方面为了生计,一方面也是因为看透了男人,最后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妓女。
老实巴结的阿甘并不懂,在他的心中,珍妮永远都纯洁地如同刚出炉的天使。甚至当珍妮赤身裸体,站在聚光灯下抱着吉他为一堆坏男人们演奏时,阿甘依旧不会怀疑自己对珍妮的形象。
其实在正常的男人眼里看到这种场景,都会觉得珍妮如同一双烂鞋,最好的结果也是分道扬镳。难道阿甘就真的傻到连这种事都不知道?
在我看来,阿甘的世界单纯地如同孩子,他用单纯的眼光去看了这个世界一辈子,这个世界在阿甘的眼光里,永远都是单纯的。阿甘从不计较得失成败,从不庸人自扰,一辈子有着精彩的人生,又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去爱了两个女人,当然另外一个女人就是他的妈妈。
至于他对妈妈的爱,正如同电影开头中所讲:“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猜不到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所以阿甘是个从不去靠猜去生活的男人,他只活在自己的独立的世界里。
当赤身裸体的珍妮被阿甘从聚光灯下抱走时,珍妮还以为阿甘和其他男人没有什么两样。直到后来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珍妮主动脱衣想献身自己去报答阿甘对她的“爱”。但令珍妮万万没想到的一点居然是被阿甘拒绝。
正是这一次的拒绝,彻底治愈了珍妮的“世界爱情观”。让珍妮觉得原来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一样,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很坏。不过话说回来,阿甘懂得拒绝珍妮,显然证明了阿甘是懂得男女之间的事的。
珍妮一直在阿甘的世界里来来回回,去外面疯玩,玩够了到阿甘这里治愈,直到后来患上艾滋病,才让珍妮彻底地醒悟过来。
他们之间的爱情,其实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阿甘问珍妮:“这次来了还会走吗?”
“以后在也不走了。”珍妮回答,两人对视一笑。
玩了半辈子的珍妮没有找到感情,唯独阿甘这里。然而珍妮玩了半辈子,阿甘也等了她半辈子,好在珍妮最后回心转意。
他们在一起生活后,珍妮后来生下了孩子,而这个孩子百分百就是阿甘的。如果珍妮这时候还欺骗阿甘的话,那么珍妮良心上根本过不去,况且珍妮对外面的世界早已经看透,他也在外面的世界没有产生过真正的感情,所以这个孩子正是阿甘的。
说在最后:看完电影《阿甘正传》真的对我有太多的感悟,它不但是一部励志片,而且还是一部治愈系的影视。它的痛点正在于最后孩子这里。好在阿甘用了一生的等待,还是等来了女神的回心转移。至于珍妮,对别人来说是个坏女人,但对阿甘来说,珍妮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阿甘用一生去爱着珍妮,去感恩着珍妮。只怪珍妮年轻不懂得珍惜,扰了一大圈,失去了全部以后,才恍然发现自己最终的归宿就是阿甘。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珍妮的儿子确实是阿甘的。
因为珍妮没有必要欺骗阿甘。
如果孩子并不是阿甘的,珍妮只要说这是我的儿子,我现在要死了,希望你作为他的养父将他养大。阿甘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所以,珍妮根本没有必要欺骗阿甘。
阿甘从小就爱珍妮,但即便直到最后珍妮恐怕并不爱阿甘。
为什么呢?
珍妮和阿甘的区别太大了。
阿甘虽然父亲早逝,但母亲对他非常好,教会他很多人生的重要哲理。这并不仅仅是言传,还有身教。
阿甘母亲除了为了儿子同校长上床这一件事以外,一生做人做事基本没有问题。
即便同校长上床,也是为了儿子可以接受正常的教育,也是很伟大的,一般女人即便是寡妇也做不到。
相反,珍妮的父亲是个猥亵女儿的垃圾色情狂。电影中隐晦的表示,珍妮和妹妹在几岁的时候就被父亲性侵,这造成她一生的心理阴影。
而且父亲既然是这种人,也无法教育出太好的女儿。
抛去两人的家庭以外,珍妮和阿甘也有巨大的区别。
阿甘是个低能儿,虽没有到弱智的地步,但智力远低于普通人。他的成功都是非常偶然的,比如因为跑步快,被作为体育特长生招入大学。如果不是这样,阿甘的智力水平不可能进入大学;在越战中救了丹中尉,后者将他作为救命恩人,帮助阿甘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成为有钱人。
如果没有这些奇遇,阿甘可能就是小镇的一个低能儿,能够做一点按部就班的工作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相反,珍妮则不同。除了美貌和张扬不俗的个性以外,珍妮的智力是很高的。
大家注意,珍妮是自己考入大学的,只是因为叛逆去拍穿着校服的裸照才被开除。
珍妮随后参加了诸如女权运动、反战运动等等一系列社会运动,成为社会运动的精英人物,也是自己能力超群才能做到。
所以,珍妮是比普通美国女孩要强的太多。
相反,阿甘则是一个低能儿。
以珍妮的叛逆个性和高智力,她不可能选择阿甘作为丈夫。
她对于阿甘,并没有太多男女之情,只是掺杂这玩伴和姐弟情。
大家注意,从小到大,包括阿甘要去越南的时候,珍妮只是嘱咐他遇到危险就跑,不要逞英雄。这说明,珍妮是真心关心阿甘的!
但这不能说是爱情,因为珍妮在不经意间做了很多伤害阿甘的事情,比如当着阿甘的面和男友亲热,多次拒绝阿甘。
这并不是有爱情的人会做出的。
在珍妮进一步放纵,最终沦落为靠同男人睡觉,来换取毒品的女人后,她曾试图自杀。
人本能的求生欲,让珍妮放弃跳楼以后,开始逐步转变。
大家注意,珍妮当时还是用鼻孔吸食海洛因或者可卡因,也就是说毒瘾并不算深,还是可以戒掉的。
她应该是戒毒成功以后回到老家,试着同阿甘一起生活,两人还发生了关系。
期间,阿甘并没有发现珍妮吸过毒,说明她已经戒掉了。
珍妮因为过去堕落的生活,认为自己配不上阿甘,最终选择离开。毕竟当时阿甘是全国有名的运动员、战斗英雄、著名企业家,而珍妮曾是个吸毒、滥交的堕落女人。
随后发现有了身孕。
她生下孩子以后,靠做服务员为生(她是个独立的女性),将孩子养到4岁。
结果,珍妮发现自己患上了艾滋病(当时还不知道是什么病),只能请阿甘来,将孩子交给他抚养,自己很快死去。
阿甘将珍妮埋在小时候一起玩乐的大树下。
这个孩子就是阿甘的孩子,因为当时珍妮已经洗心革面,决定重新做人。
她在绿荫镇住了接近1个月,除了阿甘以外没有接触过其他男人。
这样发现怀孕以后,珍妮当然知道孩子父亲就是阿甘。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你了解电影《阿甘正传》的创作背景,了解美国的历史与文化,你就会知道珍妮生下的这个孩子一定是阿甘的。
电影《阿甘正传》的背后,隐藏着美国共和党、民主党的政治博弈
在电影《阿甘正传》上映的前两年,即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出现过一个有趣的“表述性转折”。
当时,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的是在任总统乔治·布什(老布什),而民主党候选人则是我们熟悉的克林顿。
在这场激烈的总统选战中,老布什为了争取连任,就与其助手奎尔共同炮制出一个新的陈述策略,刷新民主党的道德话语,以建立某种全面的道德政治。
在老布什的竞选策略中,他试图在关于美国社会的道德之上构建他的表述,他认定彼时美国社会所面临的全部问题的根源,是美国基于新教伦理构建的社会道德和传统的家庭价值遭到持续贬值导致的,直指主张多元价值观的民主党的要害。
(图 | 老布什和奎尔)
在此过程中,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奎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激烈抨击美国社会道德沦丧,引发了美国媒体论战。
奎尔的抨击对象,集中于一部叫《墨菲·布朗》的情景喜剧。这部剧是围绕着女主人公墨菲·布朗生活展开的,叙述一位单身职业女性的生活,广受美国白领阶层的喜爱。
奎尔在其竞选演说中激烈地抨击这部肥皂剧,并且明确提出了单亲家庭、单身女人和家庭破裂对美国社会的威胁。奎尔认为正是传统家庭价值的下降,使得那些由单亲母亲所抚养长大的孩子们先在地轻蔑父亲,而父亲的权威先在的缺失,则造成了美国社会的不稳定。
尽管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最终在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共和党未能赢得这次选举,但是他们的道德政治策略却全面获胜,甚至连其政敌民主党也被迫接受了这一基调。
所以有人讽刺地说,1992年的美国大选成为了谁是更有水准的道德象征的竞赛。
到了1994年美国国会选举时,道德的议题再次成为美国社会的焦点。《阿甘正传》则恰逢其时地被共和党拿来直接用作选战中的砝码。在当时美国的政治语境下,美国学者艾米·陶宾指出:在1994年国会大选之前的政治气氛中,把《阿甘正传》的历史修正当作玩笑一般视若无睹实在是相当困难。都说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美国战后历史,但是很少有人指出,电影中重现的历史是经过修正、经过美化的。
《阿甘正传》成功地抹去了整个五六十年代黑人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的痕迹,而巧妙地实践了男权、父权秩序的重述。这部电影除去本身的商业价值,还是美国共和党关于意识形态斗争的一次文化表述。
为什么说珍妮的孩子一定是阿甘的?
《阿甘正传》不但抹去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还将追求独立的珍妮这个角色打造成了一个离家出走、反叛主流的迷途者,将其呈现为彻底的失败与自我毁灭之路。
在影片中,自始至终,寻求解放之路的詹妮非但不曾获得任何意义上的解放,正相反,她对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反叛,反而将她一步步拖向深渊。
珍妮在男人的暴力与侵犯中无法自保,最无助时,是阿甘一次将她解救。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可靠的男人,珍妮却一次次地选择离开,滑入到更深的深渊。
珍妮梦想着成为一只自由的鸟,飞得远远的。但是,在影片中她却始终走着一条自毁之路。这在影片中甚至不仅是一种象征,而是直接呈现为詹妮的自毁冲动。
詹妮也曾经实践过自杀,她本已跨出了摩天大楼上层阳台的栏杆。但是,当她凝视着下面大都市夜晚的车水马龙时,终于还是退了回去。
在珍妮的一生中,她一直在反叛着什么,她似乎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寻找不同的生活方式的理想,而是一种自毁的冲动。这种看似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詹妮像羽毛一样,在生活中无法控制地孤独飘零。
尽管阿甘将珍妮从蛮横的黑豹党男人手中救出,但她终究再度回到那男人身边,跟着他登上了开往伯克利,那个美国60年代反战、反主流文化的一个大本营。
当詹妮告诉阿甘,她染上了“不知名的病毒”——艾滋病,她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在西方社会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中,艾滋病意味着某种“天谴”,是对吸毒者和滥交者的报应。于是,使詹妮致死的艾滋,便成了对60年代的欧美世界的反主流文化和妇女解放运动的结局式呈现。
当然,在珍妮反抗主流价值观的一生被艾滋病“定性”之前,她再次通过阿甘获得了拯救:在阿甘的帮助下,珍妮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成了阿甘的妻子和他们共同的孩子的合法的母亲,并安详地死在故乡、家庭的怀抱中。
阿甘的成功与珍妮的失败两相参照,正是美国共和党代表的主流社会、主流价值对反主流文化运动的胜利宣告。妇女解放的运动并不能将女人带往解放和新生,而只能带往堕落与毁灭;只有男人、代表着美国社会传统价值的男人,才能最终将女人拯救、接受她或回收她,给她一个家、一份最终的归宿。
违背传统价值的女人被放逐,父亲的权威和亲情再一度被强化,在这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表达下,珍妮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是阿甘的?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珍妮的孩子确实是阿甘的,以阿甘对珍妮一生的挚爱,不管这孩子是不是阿甘的,阿甘都要代珍妮抚养,珍妮没必要骗他。r
阿甘是珍妮的亲人和挚友,他们不适合做夫妻的,只有珍妮在疲惫的时候,才会回到阿甘身边休息,才能愈合伤口,就像每个人疲惫时就想回家一样。
阿甘成为国家英雄珍妮没想嫁给他,阿甘成为亿万富翁珍妮也没想嫁给他,只有在珍妮临死时才意识到她错过了一生的最爱。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珍妮的孩子确实是阿甘的。
以阿甘对珍妮一生的挚爱,不管这孩子是不是阿甘的,阿甘都会代珍妮抚养,珍妮没必要骗他。
阿甘成为国家英雄时珍妮没因为名声嫁给他,阿甘成为亿万富翁珍妮也没因为财富嫁给他,只有在珍妮临死时才意识到她错过了一生的最爱,所以珍妮不是一个虚荣物质的女人,更不必要骗他了。
根据电影展现的内容来解释,阿甘和珍妮那一次后,阿甘跑了有3年左右吧,而且不是跑完就收到信,所以没交代只有3年,它不只3年,这就解释小阿甘的年龄,后来珍妮得了病知道自己不能长活,所以叫来了阿甘,这也能解释阿甘是他的父亲,即使珍妮的一生都不是很好,但她也是个有情感的人,她是爱阿甘的,因为她有每天回阿甘在越南时发的信,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阿甘单纯善良,而且对她这么好,她没有理由骗阿甘,除非她不是人,她之所以一开始不告诉他,也许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欠阿甘的太多,认为自己配不上阿甘,也不想拖累阿甘,所以一开始瞒着他,可后来知道自己病了,孩子需要人照顾,so,才写信给他。影片结尾处也有暗示:阿甘陪儿子等校车,上车的时候儿子说了和阿甘当年上校车说的同一句话,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是答案。 所以,把大家智慧的结晶总结一下,得出孩子是阿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