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打坐过程有时候心怎么静不下来很乱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先保证身体健康,有病先找医生治;其次不过饥过饱过于劳累;第三环境整洁安静无蚊虫侵扰;第四无严重精神困扰。
其他网友回答
打坐的背后,对人的精神层次要求的极高,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内敛式修养。
一般打坐就是到了正修的阶段,然而到了这个阶段之前,还有好多功夫要做,别以为上来就坐了,大多数人不行,医不叩门、道不轻传,说了你也未必信。
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讲到第六章才能上坐来,就是正修行第六。
那前面都干什么呢?
其实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对于尘缘里的人未必实用,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是有必要的。
所以在正修前,要备足二十五法,就是说你要知道25种基础,有些你要了解,有些要重视,有些可以一带而过。这些了解之后,上坐正修行,肯定有障碍啊,除了用正修行中的各种止观工具对治外,还要搞清楚根源是什么,平常要注意什么,这就是二十五法。
所以打坐就是图个身心安宁,也要了解二十五法具备,还要如理用功,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众缘具备,身心内外清净,便是寻常人家之福了。
下面简要的说一下二十五法:
第一个五法:五个外缘——持戒清净缘、衣食具足者、得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缘是什么意思,就是条件,持戒清净对于普通人就是不能造五逆罪过,衣食俱足就是说不缺吃穿,得闲居静处就是找个清静的地方,至于说到“息诸缘务”,真办法按要经里说到了,这要变通,我们在家人,哪能不工作,哪能没有人际往来俗事,近善知识就是好学恭敬等。
第二个五法:诃五欲——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五种情欲
这个诃同呵,呵斥的意思。这个就比较难,你说谁不爱看美女,不爱听音乐,不想吃香的,所幸的是,你只是凡尘一份子,所以在五欲上要有个度,不可贪,总之贪退一步,则心进一步,你看着办。
第三个五法:弃五盖——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弃就是抛弃,贪欲盖是指人内心产生的欲望,嗔恚盖就是不好的发怒的情绪等,睡眠盖是指内心昏沉模糊叫做睡,肢体弯曲倒地熟睡叫做眠,不能整天昏昏沉沉的,掉悔盖指行为不正、争论是非、心情放纵,疑盖指做事没信心,疑神疑鬼的。
第四个五法:调和五事——调食者、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这个里边的调身、调息、调心就涉及到上坐正修行的直接因素了,
关于调食和调睡眠,因为修行是借住于身体的,而身体离不开饮食,饮食不可过于贪食饱满,也不可过减食,调睡眠,因为过眠则心识昏暗,但睡眠不足,则身体有亏,切须调之。
关于调身、调息、调心,这个比较重要,也是重中之重。
关于调身,打坐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以自然舒服为主,初学者不要强求半跏坐或全跏坐之类的。至于调息,要详加注意:息分四种:风、喘、气、息。呼吸有声称之为风,没声但气不顺有滞结现象称为喘,不声不喘但不细称为气,这三种息皆不可以调,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
怎么调息呢?《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有:
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下着安心”即是意守丹田,然后全身放松,再者想象息遍全身,随全身毛孔无障无碍地或入或出。这样慢慢地就变成了息,此时调息则定。
感觉息调好了,就是调心,止境一处即可了,
止观可以用系缘守境止,此止又分“系意鼻头”、系意于腹脐丹田间,或缘想诸佛相好三种。一般采用安那般那法,即系意鼻端。即《增一阿含经.第七卷》的安般品第十七之一中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如此,明静而住,安住即可。
第五个五法:方便行——欲、进、念、慧、一心
这个方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小乘的一切法门,都称为方便,
之后便是行方便、正修行、发善根、治病、证果的事了。但普通人到上边做事,就很不容易了。善巧投机、运用适宜之方法,因为各人根机不同啊,所以采用的方法可以不同的。
一者欲:
欲是乐欲,你说修行要不要欲乐,很多人说不要,四大皆空吧,请问你空得掉吗,所以办世间一切事,都有个愿望之心,然后得成,出世间的法呢,一样的道理,也要有个欲(愿望之心)只不过欲离世间一切虚妄之相。所以说不要谈到欲就是一切恶之本,那是错的。有经云:“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二者精进
这个也不必多说了,上进吗,比上进还要上进,精进。
三者正念
这个正念可不是一天两天培养的,不要有歪念,随着不同层次的正念,也是悟的基础,所以理论上的东西要明辩,要思考,要实证。
四者巧慧
打坐的之,不可能在那里枯坐的,有些人认为什么都不想,可能吗?所以凡是用功修行的人,必须能用善巧的智慧,搞清楚世间与出世间禅定智慧的区别,得失轻重及机理,都须明了清楚,辩别无滞,如此才能定慧双修。
五者一心
就是一心一意的意思,一门深入做功夫,有时打坐,心里乱的很,建议就不要坐了,坐了浪费时间,有时还有付作用。
所以,对上面的二十五法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其中的调身、调息、调心要作重点研读,加以实修,才能做到心不乱,不然心不静,打坐何益之有?
欢迎指教!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这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就是想要心静下来,就是说,心不静才打坐,如果我们的心静如止水,不起波动是不需要打坐的。一般情况下,不打坐不会觉得心乱烦恼多,一打坐那杂念比任何时候猖狂。是因为我们早就习惯杂念纷飞的状态,从来不认为它是个“事儿”,但我们一旦把它当一回事,事就来了,对我们凡夫来说,胡思乱想是正常,清静才是不正常的,打坐就是要把这种不正常的转变为正常。所以不必紧张。
如果一直都坐的不错,突然坐不下去,试讲几种可能的原因供你参考:身体四大不调;外部环境,四季变化;攀缘心,对比心;业障现前。
打坐跟世间其他事情一样,不可能步步顺利,中途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好就是不执着,不攀缘、不恐惧,多读经书,听大德讲授,亲近善知识,熏修正知正见,自然会找到对治之法。
其他网友回答
这时千万别坚持盲目练下去,先暂起,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急,放松,这是很多人交流后表示正常的现象,有的人入定快,有些人入定较慢,不强求,顺其自然…其实有很多异曲同工的方法,条条道路通罗马,每个个体融于自然过程中感悟的不尽相同,无非道法自然,顺其自然,融于自然,自然而然…
其他网友回答
顺其自然!!
在我的人生中感悟的最高境界!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不求,亦不可强求!
既然在打坐的时候静不下心来,那何不利用打坐的时候去想一些、感悟一些呢?
我个人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注重“神”似,而不是“形”似!
把你的人生,时间,工作融入一体,个人觉得这才是修“禅”的最高境界!
当你走出人生而“修”时,你在一个点徘徊,
当你把“修”与人生融为一体时,你以进入境界,,,,,
所以,你是选择为“修”而“修”还昰随“修”而“修”!
我是一粗人,妄言了![祈祷][祈祷][祈祷]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打坐过程有时候心怎么静不下来很乱是什么意思.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