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认为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吗?
优质回答: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本身就是后人编排,要多后的后人呢?作为中国人当然应该了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中传载文明的“纸”,要到东汉才被蔡伦发明出来,再加上还得有个普及时间,那么当然要在这之后,要以为书当然都是写在“纸”上的人,才会编出这么一个成语来。一个打了大败战的人,什么屎盆子都可以朝他头上扣,给小学生简单解释这个成语,用这个典故当然够了。但真正喜欢历史、战史,这么理解可不行,长平之战双方呈兵百万,对峙了三年,严重拖累秦赵两国经济,那个落后的农耕时代,本该是经济建设中心的几十万精壮男子,非但三年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反而变成净消耗国库存粮的大户,而且为给前线几十万人送粮,还要拖累多少人力物力?古代送军粮,费十份送到一份,几乎在任何朝代都是可以大呼便宜的白菜价,这是要费的物力。最后凭实力熬出胜利之光的秦国,在胜利前夕,熬到什么程度呢?全国动员壮妇,“尽起十五童子”!这就是要费的人力。东周列国志是一部演义小说,它用一个反间计来说赵国用赵括替代廉颇是没问题,但我们只能看看,不能当真,廉颇在上党长平地区,挖沟筑垒,深得先使敌不可胜的兵法精要,在军事上是对的,但是在更高战略层面,在这场对拚综合国力的对峙上,赵国综合国力不如秦国,而且两线作战,这边跟秦国对峙了三年之久,北边还有漫长的边境要随时保持驻军,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其中就包括战国四大名将中,尚未成长起来的李牧。那么在长平地区的对峙,反到是家门口的赵国先顶不住,也不难理解。廉大将军是对的,但是寡人没粮食让你坚持到真理取得胜利的那一天了啊!撤廉颇派赵括,本身就是放弃防御选择进攻的宣言。有人可能有疑问,廉颇那么死守着,怎么也比打个败仗强啊?不是的,赵国再守下去,就是温水煮青蛙,最后连跳的机会都没有了,真正拖到没粮送上前线,就是雪崩一样的崩溃。而进攻,好好打上一战,赢了自不必说,输了,给秦军也造成一定杀伤后,兵败退回赵国,也是体面放弃上党郡的一个台阶,赵国没想到的是秦国换上了白起,胃口这么大,杀性这么重,一口吃下这些赵军后,坑杀四十万降卒……赵括本人,被围断粮四十六天,尚能带队组织冲锋,最后刺猬一样倒在突围的路上,这一战同样也给通吃的赢家造成二十万的战损,以致秦军不肯听从白起建议直下邯郸,稍有拖延,便夜长梦多,功败垂成退回秦国,然后四十年未敢出关,尽忙着苦练内功了。赵括的问题,不是他纸上谈兵没能力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统帅带着没有操作余地的任务上任,结果也是必然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
赵国为什么换将?为什么换赵括为主帅?赵国难道没有别的大将可用了吗?
赵国接收上党是在前262年,长平之战是前260年,跨了三个年度。秦国从孝公时代起,几乎年年打仗,打仗比吃饭还正常,他们不可能战争动员需要两年多时间,秦国的耕战制,人民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拿起刀箭就是战士,几乎不需要动员,拉起一支队伍非常容易。
长平之战打了两年多,廉颇作为主帅,一场胜仗都没打过,被王龁打得出不了门。此时,赵国粮食已经告急。廉颇守在长平没有问题,但粮食跟不上,你守个茄子?本来打算通过防守战略把秦国拖死,但没想到秦国这么能拖!秦国的粮食在巴蜀、关中两大粮仓的支援下,把赵国快拖死了!仅管如此,秦国的五六十万人每天要吃饭,也把秦国折腾得不轻,因此,这一仗,秦志在必得。但秦不知道赵国粮食究竟有多少,也急于决战。恐怕是这个原因,才有范雎所谓的反间计,希望赵括出来决战。
在这里,我觉得大家有必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并不是赵括是个草包秦国才想他来当主帅,赵括一定是一个优秀指挥官,否则,赵王不可能用他。如果赵括是个草包,那王龁就把赵括灭了,何必派出战神白起?而且还不敢让人知道这仗是白起指挥的。关键原因在哪?赵括一定是主张出击的,一定是反对廉颇的防守战的,赵括当年一定论过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都知道他是出击派,不是防守派。这才是秦国希望赵括领兵的真正原因。
那赵国为什么派赵括?因为,赵括真的很厉害。因为,赵国没粮了。因为,没有人比赵括更合适。一条一条来扒:
赵括厉害吗?我认为应该很厉害。原因有好几条:一是秦国派白起来,对赵括高度重视,从反面证明赵括厉害;二是赵括立过战功,《史记》上记了一笔,通鉴上根本没记的麦丘之战。我简单讲一下哈:
前280年,在乐毅破齐后,赵惠文王赵何命赵奢为将,攻打齐国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此前,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没能攻下。赵何很恼火,下令赵奢在一个月内拿下麦丘。
赵奢一到麦丘,就命令进攻。赵括认为,采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的。从种种迹象来看,麦丘的粮食尽管还没有完全吃光,但肯定是不多了。赵括希望父亲先搞清楚情况,暂停进攻,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赵奢没有听赵括的话,下令攻城,不但没有攻下麦丘,反而造成不少伤亡。
赵括说,城里有墨家弟子帮助防守,他们对防御很有一套,以往赵军攻了几年都无功而返。而老爹你带的兵难道比以前的兵更善战?还是攻城的手段更多?都不是啊。硬攻,只能像以前一样要付出惨痛代价。而且城中的人经常在晚上出来偷袭赵军。城外也有不少墨家游侠组成的游击队对赵军进行骚扰。如果继续这种情况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
赵奢认为有理,于是询问抓到的俘虏,向他们了解城中的情况,可是俘虏不说。赵括每天给这些俘虏饭吃,对他们很客气,还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带回城中给家里人吃。终于,有俘虏工作做通了,悄悄告诉赵括,城中的粮食不多,都被齐军控制,百姓早已断粮,已经开始吃人了。赵括问齐军还能守多长时间。俘虏说还能守几个月。于是赵奢听从赵括的建议,停止进攻,把俘虏全部放了回去。俘虏回去后,说这支赵军很客气,没有侮辱他们,还让他们吃饱,让他们带粮食回来。城里的百姓有的就想出来投降赵奢了。齐将见俘虏给城中带来了骚动,便将他们都关了起来。士兵和百姓对此都有怨言。赵奢让围城的赵军用抛石机把粮食抛入城中。赵军每天把粮食抛入城中后,就回营休息,也不向城中说什么。这样过了几天,齐军又把这些粮食送回来,对赵奢说,你要打就过来打,成天往城里抛粮食算怎么回事儿?。赵奢还是不进攻,隔了几天又向城里抛粮食。这样又过了几天,齐军代表来赵军约战,但赵奢听从赵括的意见,拒绝与他见面。过了几天,麦丘的人杀了守城的齐军将领投降了。赵括的办法奏效了,赵奢暗暗佩服这个儿子比自己强。
赵惠文王对赵奢能够在不到一个月就攻下麦丘而且伤亡很少的事感到很好奇。赵奢就对他讲了这是赵括的办法,惠文王重赏了赵奢和赵括。
麦丘之战是有的,但上面这段记述我并没有找到出处。
另外,在赵奢被封为马服君的阏与之战中,赵括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没有找到出处,这里不再详表。
但至少有一点,赵括经常跟着父亲打仗,并且有战功,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赵括厉害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史记》里对他的称呼。先看《白起王剪列传》里的一段:
四十七年……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
之所以要专门把“马服子”拿出来说,主要是要搞清楚,马服子是什么意思?究竟是指“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还是赵括继承了赵奢的称号,但还没有封“君”,而是被称为“子”?就如孙子、孟子一样的“子”?倘是后者,则说明赵括相当厉害,只不过还没有立到大功来变成“君”而已。
我们分析一下哈:
“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这句话似乎翻译成马服君的儿子比较顺。但“秦闻马服子将”,这句话,依然这么翻译恐怕不妥吧?为什么不是“秦闻赵括将”,或者“秦闻括将”,都可以啊。司马迁为什么不记赵括的名字,非要说秦国听说马服君的儿子当了大将,有这个必要吗?因此,从这里看,似乎马服子是赵括的尊称,而不是父亲的儿子。另外,我专门在网上搜了一下,如果马服子是指赵奢的儿子,那很多名人也可以有儿子,比如孟尝子、平原子、春申子、信陵子,等等,但是,没有,也就是说,除了马服子以外,从来没有别的人被称为“谁谁的儿子”。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马服子”是对赵括的尊称,而不是专指“马服君的儿子”。
也就是说,赵括并非没有打过仗,甚至有可能领兵打过仗,只不过,功劳没有他爹大而已。但此时的赵国,廉颇打不过秦军,李牧当时恐怕还是个新兵蛋子。乐毅到了赵国后,并没有打过大仗,此时恐怕年龄也大了,请不动。田单被请来当相国,田单也是名将,不过,这记录出自《战国策》,有没有这回事儿,恐怕得打个折扣。而乐乘连廉颇都不如,更不是秦军的对手。
也就是说,赵国缺粮,必须与秦国决战;廉颇不是人家对手,不换不行;从上数到下,只有赵括可用,故以赵括替换廉颇。
其他网友回答
赵括当然不是无名之将,战争中从来就有一战成名,一战定乾坤的成败论英雄的说法。但是战場上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所以战神这二个字不是轻易获得的。尽管有一将成名万骨枯的说辞,但是一个名将他的智慧他的定力他的综合能力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就拿著名的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相持几年,双方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巳经到了双方承受的极限程度,就是双方谁坚持一会,战机的胜负天秤就要发生倾斜了。赵括的出兵方略不能说錯,赵括也是个身先士卒的猛将,赵军也是当时數一数二的強军,可惜他遇上了身经百战的战神白起,一物降一物的,他失算了他失败了。以胜败论英雄没错,失败者是没有辩解的资本的,而且历史舞台也不提供给他们机会,尤其是历史的发展是不存在假设的。赵括是无能之辈,是徒有虚名,包括他的父亲大人母亲大人的对赵括的种种评价说辞全可以堆叠而上。一句话赵括无能之辈。窃以为赵括够寃屈的。
其他网友回答
当然不是,赵括必须以进攻来打破僵局,否则就直接考虑退兵。选择赵括就是选择了进攻,而赵军在当时赢得战争的机会非常微小。
其他网友回答
众所周知,纸上谈兵是教条、死板,夸夸其谈,没有实践经验的代名词,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主人公赵括一战葬送了赵国的全部主力,秦国清除了统一全国的最大变数,二十年后灭赵,公元前221年灭六国,一统天下。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赵国没有临阵换将,赵国果真能赢得长平之战吗?赵括果真不堪一击吗?我们分析一下。
长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呢?溯其缘由还要说起上党战役。要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失败的政治必然会导致战争,长平之战就是失败政治下的产物。韩国在抵御秦国进攻期间,上党守将冯亭祸水东引,将上党郡献于赵国。赵孝成文接过了这块烫手山芋,就注定了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大战,而这场战争并不是秦国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与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不符。作为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赵,因战略失误,国君作死,这场本可避免的战争,至少提前二十年爆发了。
秦赵两国实力如何呢?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国力迅速增强,仓廪富足,人皆好战,从 一个边陲野国一跃成为七雄之首。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建立了华夏民族第一支正真意义上的骑兵,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叫板的一方诸侯。从国力上讲,要弱于占据了关中平原这个大粮仓的秦国,长平之战中,四十五万大军的吃喝问题,是赵国的最大硬伤。
那么双方将领领兵能力如何呢?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帅廉颇采用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战法,成功抵挡住了秦军的进攻,但是长达两年的对垒也将赵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粮草不继,士气低落,国力无以为继,在秦国的离间计下,启用了年轻的赵括。而事实上,赵括并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纨绔之辈,在攻齐之战中,曾用抛军粮的办法破降了以善守闻名的墨家弟子防守的麦丘城,深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且长于进攻,这与赵军骑兵战法相得益彰。在赵括的率领下,赵军骑兵成为秦军步兵的噩梦,数次大破秦军,迫不得以转攻为守,与赵军对垒。
秦国方面,尤为重视这位年轻的统帅,在赵国换将的同时,秦昭王换上了战无不胜的杀神武安君白起。白起到任之后,深沟高垒,示敌于弱,将赵军一步步引向杀机四伏的陷阱,迫切结束战争的赵军被处处密布的堡垒切为数块,骑兵无力冲锋,对步兵的优势荡然无存。此时秦昭王发动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投入长平战场,断赵军粮道,可谓倾全国之力。在整个战国史上,享有此殊荣的恐怕只有这位赵括了。
身陷重围,被围四十六天,士兵自相残杀为食,后继无援,英雄末路。身先士卒,轮番冲击敌阵,身中数箭仍死战不退,犹自高呼杀敌,国士之称,当之无愧。
四十万士卒被坑杀,秦军亦元气大伤,二十年犹不得恢复。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我用兵以来从未有之。腹中无食而斗志不懈,秦军将士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三年后,秦昭王杀白起,上党复归赵。
所以,面对秦军的强师,赵恬有勇气不投降也不认怂,和对方直刚,单单是这种勇气就是值得赞许的.
他最后的失败还得说,敌人更加强大,他们是60万人,赵国是45万。敌人国家上下齐心,而赵国国王身边居然还有敌国内奸在整天忽悠国王。如此大的差距,赵将军岂能不败?所以啊,他还是生错了国家啊。国家间的对决还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不然失败了,光怨恨一个将军无能,这是不合理的。赵将军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不以成败论英雄,一国之运,岂能系于一人之手,白起之下,舍赵括其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认为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吗
也许你还想知道综合国力排名的知识介绍。
也许你还想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的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