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是五言律诗吗(有人说杜甫的《登岳阳楼》被评为“五律第一”,你怎么看?为什么?)

网友提问:

有人说杜甫的《登岳阳楼》被评为“五律第一”,你怎么看?为什么?

优质回答:

这根本是一家之言,不足为凭。

《登岳阳楼》写于大历三年(七六八)十二月,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其中首联很明显是化用李白的诗句。

乾元二年(七五九)秋,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归来登楼赋诗,写下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首联为: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但是相比之下杜甫的首联比起李白的首联逊色得多。这里就不再讲解了。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思为:“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必须承认,在古代歌咏洞庭湖的名诗佳篇中,此联最负盛名。诗人在岳阳楼上面对“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的洞庭湖,顿感天地之苍茫,洞庭之浩瀚,与普通人不同或者说与杜甫一贯“悲天悯人”的作风不同,作者在这里突然变成了浪漫主义诗人,神驰万里,物游天外,从太空或者说神的角度看到了洞庭湖作为吴楚两地的分界线,同时似乎又看到天地日月都在湖面上漂浮,这是何等壮观的联想,境界宏大,气象万千。可以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媲美。清代诗人王渔洋说此联“雄跨古今”,绝非过誉之词。

颈联对仗工整,但是从颔颈两联的连接来看,绝对是败笔。可以这么理解:杜甫颈联把诗的境界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然后杜甫就不知道咋写下去了,毕竟他不是李白这种纯粹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以又回到了他以往习以为常的“悲天悯人”的老路上来。这一高一低之间,过于牵强,拼凑的痕迹过于明显,所以我的打分是:不及格。

尾联延续颈联之意,表达他常见的这种穷困潦倒的悲伤情绪。

因此整个《登岳阳楼》被作者切割成两个部分。很显然,在上半部分,首联过于普通的杜甫在颔联试图追赶李白等人的浪漫主义高度并且获得了局部的成功,但是,在登顶之后,杜甫很快发现自己再也无能无力,不得不在颈联和尾联狼狈地摔落到了山底。

但是无论如何,在通向浪漫主义的道路上,有个名叫杜甫的人他曾经留下了千古名句,虽然只有一联,也足矣。谁能说杜甫的努力没有回报呢?

当然,所谓五律第一,那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杜甫的这首只有一联千古名句的《登岳阳楼》的。

著名文学家施蛰存先生也说过“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

让我们看下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看看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如何轻松驾驭

这种壮观宏大的场面的。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从楼川到雁山再到云天逐步拔高,最后回到醉人,自然而然,浑圆无碍。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白的这首诗,根本排不上五律前十。

然后。。。。。。让你把眼镜再跌碎一次:在前十中有杜甫的两首诗,包括《旅夜抒怀》和《春望》。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谁的五律能排第一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一首《登岳阳楼》气魄宏伟,笔力千钧,历来为名家所赞赏,甚至被评为”五律第一”。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杜作前半首由近说到远,阔大沉雄,千古绝唱,孟作亦在下风。”便是对它的肯定,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亦有云:”元气浑沦,不可凑泊,千古绝唱。”

我认为此言有一定道理。查看对此首诗的名家点评,发现其朝代多数为宋明清,尤以清居多,诗歌理论发展到清代,日臻完备,受理学思辨与朴学实证以及”西学东渐”之影响,既注重实际批评,又注重理性批评,有明显集大成倾向,我们有理由相信,清代诗文理论家在环顾诗坛后,得出的这个结论:杜甫的《登岳阳楼》堪称”五律第一”。

那么,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究竟有哪些魅力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从意境上来说。

该诗意境开阔宏丽,又从阔至狭,收放自如,可说此诗胜在意境。宋代唐庚《唐子西文录》曾评:”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虽小而大,余诗虽大而小。”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物是人非……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世人又怎么能理解这表面上平平淡淡的两句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感情呢?是怎样压抑着自己的心情吐露出这样简单的两句诗呢?这一联本就含有沉郁之感。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境及其阔大,历来为人所称赞。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已然境界很壮大,但杜诗短短十个字写尽了”日夜乾坤”,显然境界更为开阔,后人也认为如此。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以至于后两联无法接上,很多人以为后两联是诗的败笔,实则不然,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写得如此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最后一联,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这样收放自如的笔力,自然就压倒了后人,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写岳阳楼的诗了。

2、 从思想感情上来看

该诗蕴藏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不独为自己,更是为了

整个国家和人民。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这就是该诗创作的背景。

一生流离漂泊不定的诗人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该有着怎么样的心情呢?感慨岳阳楼风景的壮丽,为祖国大好河山而心折;回顾自己辛劳的一生,慨叹青春不再,时光飞逝,功业未立;联想如今自己凄惨的境遇,自怜自伤……

不,这些都不够。因为普通的诗人会想起自己,而只有杜甫,他回想起国家,回想起那个多灾多难的唐王朝,还有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戎马关山北”,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这就更可以说明了二三联绝非仅仅写景,而是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凭轩涕泗流” 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

相比之下,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在感情上”小”了很多。

综合来看,此诗无论是从境界还是从感情来看,都具有俯视天下的高度,当之无愧为”五律第一”。其实对于杜甫来说,他期望的也许不是拿到诗歌第一,而是天下苍生的保暖,这才是我们敬佩之处啊!(作者:解语花 )

其他网友回答

看了前面朋友们的回答,感觉所获颇多。但对于第二联、第三联的理解,又众说纷纭。有说好的,比如:“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又有说差的,比如作者“明月山脉”所说:“可以这么理解:杜甫颈联把诗的境界拔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然后杜甫就不知道咋写下去了,毕竟他不是李白这种纯粹的浪漫主义诗人,所以又回到了他以往习以为常的‘悲天悯人’的老路上来。这一高一低之间,过于牵强,拼凑的痕迹过于明显,所以我的打分是:不及格。”所以,正确理解第二联与第三联颇为关键。杜甫此诗,虽赞誉颇高,但总体而言,也就一般。然其中蕴含的复杂的人生况味,则殊为动人,非大笔力者不能道出。我想,这是此诗为后人推崇的根本所在吧?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

“吴楚”,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一带。

“坼”,读chè。本义为裂开。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戎马”,比喻战事。

“涕”,本义为哭泣,可引申指眼泪。

“泗”,读sì。本义为鼻涕。

安史之乱后的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在好友严武等人的资助下,在成都浣花草堂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安逸闲适的一段日子。可是随着好友严武等人的相继离世,杜甫的生活便陷入了困境。公元766年,杜甫离开成都,开始了人生最后几年的漂泊。公元767年重阳节,路过夔州时写下了“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一诗。公元768年,来到闻名已久的洞庭湖,登上岳阳楼,临水远眺,身世之悲,家国之慨,涌上心头,成就了这首被称为“盛唐五律第一”的名篇。一年多后,杜甫去世。

在《登高》一诗中,我们分析道:诗人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已经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个人际遇和帝国危局,变得乐观向上、开朗豁达。可是真的如此吗?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哪能真的放下,去享受余生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此句平铺直叙,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看似起笔平常,却一下将整首诗的情绪拉到最高。而后由喜转悲,一路宣泄而下,充分反映了诗人内心不可化解的沉郁和悲痛。

“吴楚东南坼”,是说居于东南的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开。吴、楚两国在春秋后期曾展开对江淮流域控制权的争夺。其实,严格说起来,“吴楚东南坼”若是用来指今天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似乎更为合适些。然而,写诗嘛,我们也不必苛求这些。吴、楚争霸的历史,象征美好与光明的“东南”(例如,“孔雀东南飞”),使得居于其间的洞庭湖别具一种祥和宁静的美。这对于经历过安史之乱(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公元763年2月17日)的诗人而言,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而“乾坤日夜浮”,则是说日月星辰在这浩瀚的洞庭湖中周流不息,仿佛自成一方天地(乾坤)。所以,这是诗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契合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全部想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诗人一直处在艰难苦恨、四处漂泊的境地。亲戚朋友早已没有音信来往,贫病交加所幸尚有孤舟可依。本句将诗人一下子带回了现实。尽管如此,初见洞庭湖时震撼与惊喜的余波仍然盖过了“亲朋无一字”给诗人造成的困扰与绝望。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幸好“我”还有这么一艘小舟,能让“我”在这天堂一般的地方悠游泛舟、寄托余生。然而,这不过是通常的理解。或者说,这只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一重含义。若是联系到上一联,我们可以想见,本联正是对上一联的进一步说明。在这一处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里(这里的逻辑是:世外桃源必与世隔绝),没有也无须亲朋好友的关爱与问候呀,虽然年老病衰,只要能在这里泛舟,余生足矣!

在《登高》一诗中,诗人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似乎晚年的穷困潦倒、贫病交加让诗人不堪重负。然而读杜甫诗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尽管诗人总是显得那么沉重和愁苦,却依然在失望中暗含着希望,在痛苦中孕育着欢乐,在偏狭处彰显着豁达。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一味消沉下去,他总得拼命说服自己、挣扎着与现实对抗以获得解脱。

所以,“亲朋无一字”,明明反映的是诗人对人情冷暖的失望与怨责,在此却是满满的旷达与释然。“老病有孤舟”明明反映的是诗人孤苦无助的辛酸和凄凉,在此却是满满的庆幸与欣喜。尽管有强颜欢笑的嫌疑。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诗人想到国家多灾多难,黎民百姓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家愁国怨涌上心头,禁不住老泪纵横。如果说在上一联中诗人还勉强宽慰自己,试图变得乐观起来,本联则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伤痛;如果说在上一联中对于个人的际遇诗人还能努力不放在心上,本联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忧虑;如果说在上一联中诗人有脱离现实,向往自由,希望将残躯余生寄予山水的愿望,本联则以诗人的彻底崩溃宣告了这一幻想的破灭。

杜甫诗少有明快之作,发自内心的感喟与悲伤往往使我们不忍卒读。在本诗中,虽然诗人试图营造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美好向往,可现实毕竟冷酷无情,李白式的逸兴遄飞终究不是他能学得来的。如此,理想和现实的激烈冲突便使得本诗具有了一种非比寻常的悲剧美。

【译文】

长听闻洞庭水天下驰名,今登临岳阳楼意兴风发。

分吴楚居福地波光潋滟,浮日月弄乾坤浩瀚无边。

若无亲似无故遗世独立,逝小舟寄余生中心无憾。

凭栏望关山北羯鼓阵阵,哀民生叹国殇涕泪涟涟。

其他网友回答

太白无翼翱世界,子美有丘谪中原。为让诗词门外的酱油看懂,白话翻译如下: 李白身无翅膀潇洒翱翔世界,杜甫虽有孔丘撑腰谪居中国。

将杜甫这首《登岳阳楼》二流货捧为五律第壹,意识形态作怪指鹿为马,杜甫登上诗圣神坛,确实有力压群雄的绝唱:“每饭不忘君”——讴呀空前绝后震撼到骨髓沸腾,“吃每顿饭都不会忘记皇帝的恩赐”!请问有哪个帝王不喜欢,孔孟之徒自然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屋及乌不论他写什么,即使乌鸦也要吹嘘成孔雀。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登岳阳楼》意境娘炮哭哭啼啼,造句起低尾句低中间平,虽有壹联肥肠优秀,对律诗而言独木不成林。相比李大甩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孟夫子的《望岳阳湖赠张丞相》,相差好几层楼呢。大甩依然漂逸潇洒,夫子则是超脱淡泊,这两首诗二选壹,你会选择谁呢?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塌,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孟浩然《望岳阳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坐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壹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克莱尔《七律·几人每饭不忘君》:

屈原尚须国士荐,郭氏讴心名人轩。太白无翼翱世界,子美有丘谪中原。

仙家从来瞰娑婆,凡夫毕生仰长安。几人每饭不忘君,亿民背诵神鹰篇。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你亲自到岳阳楼体验一下,你就会知道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有人说杜甫的《登岳阳楼》被评为五律第一你怎么看为什么.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