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浙师大当年为什么要搬到金华去?
优质回答:
1958年6月,浙江省省委、省人委决定,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校名待定)。后决定定名为“金华师范学院”,并迁往浙江中部城市金华办学。
1959年10月底,浙江省省委、省人委正式下文,决定把学校定名为“杭州师范学院”。
1962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5年5月下旬的一天,浙江省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冰约见学院副书记王元珍、副院长林尧和办公室主任纪梦秋,口头传达了省委关于学院搬迁金华北郊农村现校址的决定,理由是战备疏散。
当时浙师大说出了搬的困难:金华校址的教室和宿舍都不够,搬过去怎么办?
1965年8月上旬,省委作出新的具体决定:体育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浙江教育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往金华。浙师大就这样被拆分,当时不止浙师大,还有杭大、农大、医大,凡是在杭州的大学都得搬。
当时的大背景是两方面:
1:中苏交恶,爆发军事冲突乃至核战争的可能性在向高位累积,中央在安排北方高校、科研机构向南方转移,其他地区的省会等大城市的高校尽可能向二三线城市疏散;
2:文革临近,虽尚未正式提出打倒广大知识分子,但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已在向不利于集中精力搞纯粹科研及理论教学的方向发展,鼓励高校的教学活动尽量结合(让位于)劳动生产活动或战备事务,大学教师下基层去盖仓库、修水电站(哪怕专业不对口),多做有明显产出的“实事”,少在象牙塔里窝着。
同时期,从东北三省有多所高校,连人带设备被紧急搬迁到湖南、四川等地。浙师大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缩小编制并离开省城杭州,南迁金华的(後期还一度拆解为三个学校,进一步分散到丽水、台州等当时更偏僻的地方)。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2014年7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办学体制的复函》,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中的350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整体转让给浙江师范大学,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主要用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及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萧山校区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招生。
2015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同年12月,在萧山校区成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
从当年在浙师大任教的老师(现已退休)回忆,1965年,他们还在上虞农村搞“社教,就听说浙师大要搬迁到金华,当事还有浙大、杭大、农大、医大原因是“战备疏散”,他回忆道:刚到金华,心情不好可又遇上了不愉快的事:一是听说浙大等几所大学搬的只是部分专业,大本营还在杭州,一旦有机会还可以搬回去(以后事实证明就是这样)唯独我校(浙师大)的搬迁是被连根拔了,以后再也无望回杭州了,内心很不平衡。
后来的后来,浙师大准备迁回杭州下沙,校址也要选好了。不过,金华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希望浙师大留在金华,于是3000多亩的校园就这样诞生了。可以看到今天的浙师大校园是有多大,有三片湖……当然现在浙师大在杭州也有两个校区,其中一个是文二路校区(杭州市文二路125号),另一个是萧山校区(杭州市耕文路1108号)。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招收的幼师专业在那里,环境条件也不错。
其他网友回答
名校、三甲医院等搬迁,或者举办分部可能就是地方发展的布局
学校与医院等事业组织具有公益性,可以名正言顺的实施征地拆迁,或者划拨土地。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未修订以前,许多民办的学校、医院等单位以公共利益为名,大量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家可能注意到了该不合理现象,法律修订时增加了“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加以限制。
我们应当客观承认,名校、三甲医院等搬迁到某地,可以带动当地的房地产开发,例如,学区房等。许多原来比较荒凉的地区,房地产开发进入前,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已经规划,并作大量的宣传。通过若干年的发展,荒凉区域的地价一般飙升,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作者不怀疑当年浙师大搬到金华的其他合理性,诸如,教育发展的平衡、平行等。但可以肯定认为,浙师大搬到金华后,对金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金华的房地产作用也不例外。
徐剑随笔,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当年和苏联交恶,战备疏散到金华,我们金华第三中学全部学生都疏散到鞋塘农村读书,准备打仗了,主要是防止苏联人用原子弹攻击我们,疏散减少伤亡。
其他网友回答
当时是为了备战吧。但相比江苏,浙江的大学过于集中在杭州,浙大又合并,造成浙江有名大学数量无法和江苏比。所以说浙江是全省杭州一家独大,这种发展方式是畸形的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浙师大当年为什么要搬到金华去.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