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后人怎么知道赵高改遗诏了)

赵高篡改遗诏这么机密的事是怎么被后人得知的?

优质回答

秦始皇去世,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合谋,篡改秦始皇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秦朝的天下走势,便也因为这一场惊天的宫廷政变发生了改变,秦朝悲催的二世而亡了。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这件事是三人合谋的,自然天下没有第四个人知道。可是为什么,史书上却言之凿凿地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呢?究竟是谁泄露了这个秘密呢?

(李斯剧照)

有人说,应该是赵高、李斯和胡亥三人中的一个,把这个话说出来了。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尽管李斯曾受到过赵高的严酷迫害,乃至于被迫害致死。但是,他就算被迫害致死,他也不会把这个话说出来。因为这是他干的丑事之一,他怎么可能说呢?而且,临死前,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把他的冤屈留下来,让世人知道他是被赵高迫害死的。如果他把那个话说出来,还有人同情他吗?

赵高自己也不可能把这个说出来。他是主谋,后来的一切,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他能拆自己的台吗?而且,他也没有说这个话的机会。因为子婴是发动突然袭击,把他给杀掉的。

胡亥当然也不可能说这个话。他和赵高的情况一样,要是把这个话说出去了,他不就成了“谋逆者”吗?虽然他最后是被赵高给害死的,他和李斯的情况一样,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话,也只可能是对赵高的控诉,不可能自己拆台。

更为重要的是,三个人如果说过这样的话,肯定会被司马迁给记载下来。要知道,这是证明他们三人发动宫廷政变的铁证啊,司马迁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做这样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三个人是把这件事藏得密不透风,没有传出来的。

(胡亥剧照)

既然三个人都没有传出来,那么,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有人可能会说,司马迁是猜测的。因为他是一个“黑秦者”,再加上所有人都死无对证,同时,秦朝也没有相关的典籍留下来。历史不过就是被那些所谓的史官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史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已。

不过,如果是这样来谈论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如果是这样来谈论人类历史上的史学巨著《史记》,就没有意义了。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写,必然是有根据的。他绝对不可能进行主观性猜测。

我认为,司马迁之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他从秦始皇的遗诏中,发现了破绽。。

秦始皇去世前,是留下遗诏的。这个遗诏上说的是:“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很显然,这份遗诏司马迁是看到了的。

一来,当初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萧何是抢救性地把一些典籍拿走了的。这些典籍,很可能就包括这份遗诏。二来,当时这份遗诏是发到边关,给了扶苏和蒙恬的。他们两人看见过,王离等人自然也看见过,留了下来。

我认为,司马迁肯定认为,这份遗诏是假的,是有破绽的。所以才认为,这是赵高几个人的篡改。

(赵高剧照)

那么,这份遗诏有什么破绽呢?

其一,扶苏和蒙恬镇守边关,手握大军。秦始皇却让他们死,难道不害怕他们拥兵造反吗?如果拥兵造反,而国内又空虚没有防备。在这时候发出这样的命令,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二,秦始皇是在临终前发出的遗诏,他在遗诏中,不可能不说一说自己的病情。而这份遗诏什么也没说,完全不合常理。

其三,秦始皇可能对蒙恬狠,他不可能对自己的儿子狠。杀自己儿子的事情,秦始皇是干不出来的。历史上,秦始皇对宗室人员都没有这么心狠手辣过,何况是对自己儿子。

其四,胡亥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秦始皇应该比谁都清楚。他如果想传位给胡亥,早就立他为太子了。一直到死都没这样做,只能说他对胡亥不满意。秦始皇不满意胡亥,假如也不满意扶苏,他还可以立其它儿子啊,但是在遗诏中,他只字不提。

有这四点破绽,足以说明,这份遗诏肯定是假的。

除此以外,秦始皇去世后,胡亥、赵高的一系列操作,他们对秦始皇其他儿子们的残杀,对朝中大臣的残杀,都足以说明,他们确实是篡位的。

因此,司马迁就断然地这么写了。

(参考资料:《史记》等)

李斯本来是被赵高诱逼的参与者,然而事后却被赵高残害入狱,气愤之下,于是在死之前索性向狱吏揭露了篡改遗诏之事 。

李斯辅佐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秦始皇巩固了政权,维护了统一,为秦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有点利令智昏,贪生怕死的短处,后来,跟宦官赵高参与了“沙丘之变”,最终导致自己也落得个被满门抄斩的下场。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胡亥、李斯和赵高等人的陪同下出去巡游,途经沙丘时暴病去世。阴险狡诈的赵高找到李斯,提出篡改秦始皇的诏书,赐死皇位继承人扶苏及大将蒙恬,然后立胡亥为皇帝。

这李斯原来是楚国一个小小的官,后来为了施展抱负而来到秦国,辅佐秦始皇改革创新,平定继而统一六国,深受秦始皇的器重,于是封他为丞相。李斯也对秦始皇感恩戴德,赤胆忠心。而赵高虽然也能说会道,但在秦始皇面前还是不如李斯得宠。

因为,身为丞相的李斯是朝中举足轻重且影响力极大的人物,所以赵高觉得只有得到李斯的同意和配合,这个篡改阴谋才能得逞。因此赵高来秘密会见李斯,要求与自己共谋。

李斯起初不同意,认为这么做背叛了对他曾经宠信有加的秦始皇,有违道德观,而且自己又是扶苏的岳父。但是当赵高向他分析了情况之后,李斯最终无奈地答应了他。原来,赵高将他跟蒙恬做了对比,蒙恬的才能、功劳、谋略、人气皆在李斯之上,而且蒙恬与扶苏关系甚好,如果是扶苏继位一定会重用蒙恬为相,再说秦国的历任丞相都是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赵高还向他举出了几个案例,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受酷刑而死;丞相吕不韦被秦始皇罢免相位后,贬出京城,不久后喝毒酒而死;而为秦国立下赫赫功勋的甘茂也是最后逃离了秦国才得以保命。经赵高这么一说,李斯也考虑到如今秦始皇一死,自己也会失宠,而且扶苏的治国理念与自己完全不同。

赵高答应事成之后,他和胡亥一定会让他保全相位及全家族性命。在赵高的威胁利诱之下,于是李斯成为了“沙丘之变”的帮凶,而且后来为了得到胡亥的恩宠,居然助纣为虐,纵容秦二世横征暴敛,贪图享乐。

然而,即便李斯再怎么讨好胡亥这个新皇帝,胡亥也还是更宠信于赵高。李斯常常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甚至还要受到皇上的责备。后来各地百姓经受不住胡亥的横征暴敛,于是群起反叛。李斯这才想直言劝谏胡亥。而为了争夺权力,赵高也趁势打压李斯。最终在赵高的设计下,李斯一步一步被迫入狱。

在狱中,李斯听说自己要判处五刑,腰斩于市。李斯后悔莫及,最后想办法将篡改遗诏之事,透露给了狱吏,而且在狱中大骂胡亥:“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

后来,这份资料最终被司马迁得到载入了《史记》。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嬴政驾崩,只有胡亥,赵高和李斯在场,后人如何得知遗诏被篡改?

优质回答

心中有沟壑,眉目作山河。关注飞鱼,关注教育!

司马迁的千古一著《史记》

后人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得知遗诏被篡改

《史记·十二本纪·秦始皇本纪》记载:

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由此可见,司马迁的《史记》已明确有“私幸”“阴谋破去”“诈为”等词的表达,说明“立胡亥为太子”根本就是一场阴谋,而这个阴谋最先是由赵高和胡亥商量,最后是由丞相李斯来实现的。

影视剧中的李斯形象

司马迁又是如何得知的

司马迁并非“沙丘政变”的在场人,那么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司马迁写《史记》记载了那么多重要的史实,不可能都是他亲眼所见;他主要是根据相关历史典籍来进行撰写的,而司马迁之前,历史典籍都有专门的人来撰写,而且不受皇帝意见的左右。也就是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如实记载,由专门的史官来记载。

影视剧中的赵高形象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当时司马迁看了哪些历史典籍,但是,有几个基本事实,我们必须明确:

第一,鲍鱼掩臭。虽说是为了不让尸体尽快腐烂,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怕引起混乱。

第二,胡亥继位。遗诏中胡亥被立为太子,后来又继承了大位。这个决定,众大臣和公子扶苏、大将蒙恬都十分疑惑,为什么让这么一个无能的皇子继位?然后,虽有疑惑,但鉴于秦始皇的威严,不敢反抗。

第三,扶苏赐死。在秦始皇的遗诏中,公子扶苏被赐自尽。大家都知道,大将蒙恬辅助公子扶苏守卫边关长城,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如果不是有能力并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是不可能被派去守长城的。然后,这么一个深受器重,颇有能力的人却被皇帝赐死!

第四,手足相残。胡亥一共有32个兄弟姐妹,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残忍地杀害了所有兄弟姐妹,女人也未能幸免。

这几个基本事实,是胡亥、赵高和李斯怎么也掩饰不了的:如果说赐死公子扶苏是一个意外,那么对其他几位公子的追杀则一点都不意外,更显示了胡亥的心虚和害怕,侧面印证了“沙丘之变”的真实性。

这么大的动静,时人和后人怎会毫不知情呢?

影视剧中的胡亥形象

准确地说,遗诏是杜撰而非篡改

秦始皇一生征战,统一六国,功勋赫赫,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那么快就死去,他还在派人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呢!由此可见,他还根本没有考虑到继承人这个问题,就已经暴病身亡了。鉴于前面的分析,如果秦始皇早就开始思考继承人的问题,那么,就不会立这么一个无能昏庸的胡亥为太子。

所以,我们可以判定,秦始皇临到死时并没有立过什么遗诏。既然都没有立遗诏,又哪来的“篡改”一说呢?至于李斯所宣读的那个所谓“遗诏”,那都是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商议之后,由李斯杜撰出来的!

影视剧中的扶苏形象

心中有沟壑,眉目作山河。关注飞鱼,关注教育!

这就是传说中著名的“沙丘之谋”,主要讲的是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逝于沙丘,临终前立下遗诏,在场的胡亥、赵高、李斯修改遗诏,运作胡亥继承皇位,同时处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悬案之一。

按道理说,篡改遗诏这种大逆不道的做法是怎么被后人所得知呢?其实这都是后人的推测和分析,根据后来的历史事件所推测分析出来的。后来人也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笔者认为遗诏确实是被篡改过的,且看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秦始皇对扶苏的器重

因为秦始皇生前是非常器重公子扶苏的,对他委以重任,而且和当时掌握精锐部队的蒙恬大将军一起在外戍守边疆,驻守在帝国的北方。这明显是锻炼公子扶苏,培养接班人的举动嘛。怎么会下遗诏处死扶苏呢?

也有人说,始皇后来比较喜欢小儿子胡亥,你看这不是领着小孩子胡亥一起出巡考察的吗,后来继承人出现变化了。准备立胡亥继承皇位后,怕公子扶苏不服,起兵造反,赐死扶苏这也是为了挣个帝国的长治久安考虑。

二、蒙恬大将军的忠心

暂且说这个可能,但是也没有必要将帝国的重量级大将军蒙恬也一起处死吧。要知道蒙氏一族一直以来对秦朝忠心耿耿,也从未被秦始皇责骂失宠过。他怎么可能会将这么一位辅佐大秦江山的左膀右臂杀掉呢?

三、赵高的利益驱动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他为了巩固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或者防止扶苏继位后遭受打击,他是完全有篡改遗诏的动机的。后来,胡亥登基后,他权倾朝野,留下千百年来有名的“指鹿为马”故事。再加上赵高当时任中车府令兼行玺符令事,就是给始皇遗诏加盖玉玺印章的,只有他加盖玉玺,遗诏才能密封送出。可见,他的职务对篡改遗诏也提供了便利。

当然,笔者的分析也仅仅是推测,几千年来也没有绝对的答案,这就是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层层迷惑和无尽魅力。

同意我得观点请关注,方便交流,谢谢!

如果赵高没有篡改遗诏,而是扶苏公子继位,历史会怎样发展?

优质回答

秦始皇嬴政驾崩之前,曾有遗诏让公子扶苏归国主持葬礼,意为继承大统。然而公子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三人合谋改变遗诏,让胡亥继承大统,并让扶苏自杀,改变了秦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历史,但是到底会不会彻底改变秦国的历史和命运呢?

如果扶苏继承大统,秦国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史料对扶苏的评价:

司马迁《史记》:“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

那么基于扶苏为人的品质和性格,我们认为他当皇帝后会实施以下政策:①减轻刑罚,重视教化②减轻赋税,减少徭役。这两点政策都是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能够从实际上减轻百姓的负担,有利于收拢人心,一定程度上增强民族向心力。另外扶苏在施政的时候,一定会是一个从谏如流的皇帝,这样有利于朝政的和谐,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宁。这些政策和行为,一定会让秦国更为有效健康的运转下去。

然而,提起秦国就必须提起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秦法严苛等缺陷已经深入秦国的骨髓,贯穿到秦人的血脉中,它必将继续发挥余热,把自己的使命完成。纵然扶苏再仁,再善于听取意见,也无法彻底改变秦国的现状,因为这涉及的利益群体太多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哪个人说改变就改变的,最多只能是对现状的修补。这样一来,秦法等缺陷最终还讲暴露无遗。扶苏当上皇帝以后,和李斯的账还是要算的,和赵高的仇还还是要清的,这些人都手握大权,所以还得小心从事。另外,扶苏的仁和信可能是其最大优点,也可能是最大缺点。因为这样可能会被人利用,受制于人,甚至被蒙蔽,导致政局不稳,君威不在,大权旁落。

所以说,如果扶苏继承皇位,会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秦国也会得到更多喘息的机会。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实情况,各国诸侯后裔一定还会寻机反扑,去追逐那些曾经属于他们的土地和荣耀。扶苏当上皇帝,是无法改变秦国历史和命运的,秦国的暴毙具有客观必然性。

据史书记载,扶苏直率坦白、憨厚仁慈、体察民情、具有一定的政治洞察力,比较崇尚儒家学说。如果像提问中所说的扶苏继承皇位,鉴于扶苏的性格和独有的特点,其历史肯定会有变化。一是秦国的凝聚力会进一步增强。无论怎么样,也是秦始皇用他的手段和暴政统一了天下,并采取了中央高度集权的“郡县制”政治体制。这就为扶苏作为守成皇帝,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的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只要适当调整执政理念和方法,就可以使各级官员看到他是个明君,从而增强了国家统治的凝聚力。二是秦始皇的其他子女(谁知道秦始皇有多少子女)将会根据德能标准司职一方予以重用。这将使皇室成员打消顾虑,一心一意维护皇权统治。三是其他六国的王公贵族将彻底打消复国的念头。一个强大秦国的开明的君主对归顺的原六国的王公贵族既是一个威慑,也是一个安抚。四是他的身边肯定会吸引一大批像蒙恬一样的人才为国家效力,使国家各方面的力量更加强大。五是陈胜吴广等起义的情况就不会轻易发生,国家统治基础就不会遭到致命威胁。

其实,历史就是历史,也没有什么如果。秦朝历史选择了胡亥继承王位,而扶苏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有前途的王位继承人刎颈身亡,以及秦始皇所希望的秦朝天下千秋万代竟然三世戛然而止,这都是历史的必然。后人评说只是一种顺势而为的猜测,当不得真啊。

当年赵高和李斯密谋篡改遗诏,当时的对话和场景是怎么被后世知道的?

优质回答

先说个题外话,很多人都认为秦朝法制苛刻,所以说秦末的起义也就有了依托。但是据近几十年来陆续发现的秦简,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秦朝的法制并不如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也就是说,对秦朝的若干社会情况,在汉朝都有相当多的抹黑,目的在于汉朝建立的合法性,建构起一套能说服人的话语体系。

也就是说,也正是因为秦简的发现,才让我们对秦朝这段历史有了重新审视的可能。按说,司马迁离秦末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是他所依托的资料却很多都有问题,从而导致司马迁所著内容对秦末这段历史的描述很成问题。至于题主所说的赵高李斯密谋篡改遗诏,自然也是有问题的。

这里面至少有一个问题,扶苏真的是秦始皇心目中的接班人么?现在看起来未必如此,从秦简和其他史料印证来看,秦始皇对胡亥是有系统性的培养的,培养是为了什么,难道就单纯进行培养?倒是扶苏已经被赶到边疆,离开了权力中心,真的是接班人么?

所以胡亥未必是篡权上位,而李斯赵高的密谋可能是子虚乌有的事。

秦始皇遗诏是被赵高篡改了吗?

优质回答

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之事千真万确,只是,一起合力篡改遗诏的三个人:胡亥、赵高、李斯,无一个有好下场,李斯被碎尸万段。胡亥众叛亲离,走投无路,最后自杀。而始作俑者赵高也没能多高兴几天,后为秦王子婴诱杀。天日昭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本来是去找长生不老药的,可惜药没找到,人却不行了,只好打道回府,到达黄河之滨的沙丘,感觉大限将至,便召李斯、赵高交待后事。整个过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

这个记载,对赵高、李斯们的阴谋,已经写得十分清楚明白了。所谓“与丧会咸阳而葬”,即秦始皇下遗诏,召扶苏回咸阳,主持后事,继承皇位。而“(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即赵高见秦始皇将皇位传给扶苏,因自己是胡亥的老师,担心苏扶当皇帝后,自己的权位爱影响,便与胡亥、李斯密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改为立胡亥为太子,等丧事办完后,好继承皇位。

因为扶苏、蒙恬掌握军队,要先杀之而消除隐患,又伪造秦始皇诏书,赐扶苏和蒙恬死罪。于是,阴谋的道路已经铺就,等到秦始皇的丧事办完,胡亥就顺顺利利地当上了皇帝,是为秦二世。然而,作恶多端,终有一报,无论赵高、胡亥,还是丞相李斯,最后都没能逃脱因果的报应,都一一在权力斗争中,死于非命。

感谢邀请

秦始皇的遗诏到底有没有被赵高篡改,流传的历史书中没有一处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很多的文献及其事件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佐证,通过它们来分析秦始皇遗诏到底是想让谁继承自己的王位!只有通过这个才能进一步回答赵高是不是篡改了遗诏!下面我们分别从胡亥和扶苏两方面做出分析!

秦始皇预传位:扶苏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古曰:长子如父,历代皇帝一般在不出现大的变动下都会立长子为太子,继承皇位。但是,秦始皇到底有几层意思让扶苏继承自己的皇位呢?通过下面的史料,我们心里多少有几分!

一、沙丘政变,始皇诏书

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史记·李斯列传》

秦始皇下诏书于扶苏让其料理自己后事,结果诏书被赵高给扣下。同时长者如父,始皇深怕有权臣干涉,没有明说谁继承王位,只好借用旧典,这是最好的一份遗书。在这里可以看到旨在长子扶苏继承秦之霸业!

二、野史记载,旨在扶苏

腐肉偷生三千里,伪书先赐扶苏死。胡亥少不更事,为高所惑,尚可言也,李斯身为丞相,位至通侯,受始皇之顾命,乃甘心从逆….斯为首恶,而赵高犹其次焉者也。 ——《秦纪》

《秦纪》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秦朝依据的书籍,而野史也也代表着一定的事实真相,毕竟法律和历史都是强权者定义的,而口传的民间可能更加的真实。

秦始皇病死沙丘,胡亥少不更事,赵高素来与扶苏、蒙毅兄弟不合,甚至有次赵高差点死于此。扶苏为皇,赵高必不受宠,甚至性命堪忧。

赵高让少不更事的胡亥登基,同时诏书刺死扶苏,此种行为对赵高可谓是百利无一害,正验证《史记》对这段历史描述的正确性。

秦始皇预传位:胡亥

胡亥虽然不是始皇的长子,但是却一直深受秦始皇的喜爱,甚至外出时都带着,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意图。而扶苏在一些治理国家和政治见解中与秦始皇有很大的区别,让扶苏去监工蒙恬修建长城,镇守边关时最好的说明,难道不是吗?

一、最喜胡亥,外出携子

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资治通鉴》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出游,在二十多个儿子中,唯有小儿子胡亥要求一起出去玩被始皇答应了。帝王每一步都是有用意的,看似简单的一口答应,其实始皇在有意培养胡亥,或是在考核胡亥。可见,始皇在挑选皇位继承上,胡亥是被重点考核的对象。

扶苏与赵高李斯等不相容,在挑选靠山中少不更事的胡亥却是他们最好的赌注。天天围绕在始皇面前,就算对胡亥的看法再不好,通过赵高和李斯的诱导也会器重胡亥这个最喜小儿!

二、驱逐扶苏,意在如此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见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杀其兄夫(扶)胥(苏)、中尉恬、大赦罪人,而免杀臣高以为郎中令。——《赵正书》

野史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大的问题,秦始皇确实想立小儿胡亥为帝王。胡亥登基后杀死了哥哥扶苏,蒙恬,大赦天下,同时让赵高担任郎中令。这一点也很现实一样,扶苏死亡,胡亥接任了秦始皇的位置被称为秦二世。

看到这里,我们也知道为什么秦始皇让扶苏去边关和蒙恬一起。其实生怕自己病重或是死亡,导致皇位落在了自己不希望继承皇位的扶苏身上。

整个史料的记载均在于此,但是到底赵高有没有篡改秦始皇的遗书呢?我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扶苏继承皇位,赵高李斯等没有好的结局

赵高和李斯都是整个秦王朝的高官,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种优势感顿时没有了谁也不会甘心,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就算不是赵高,面对这种情况也是不得不篡改历史,让幼小的胡亥当皇帝。这个动机是成立的!

二、胡亥少不更事,易于掌握在手中

扶苏不仅和自己有矛盾,同时长大了很难去控制,让幼小的胡亥当皇上,这点我们都明白是什么意思。选择扶苏等于死亡,而拥立胡亥却可以操控整个秦王朝。这个算盘是谁都知道该怎么去做,在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中,可以看出赵高真正的意图。

三、李斯车裂死亡,背后真相

车裂在秦朝本来就是酷刑,而位居人臣的李斯却被车裂死亡,李斯的对手该有多么的强大,同时该有多么恨李斯呢?在整个朝廷内,有谁能有这个能耐呢?除了赵高还有谁?

李斯威胁赵高,赵高痛恨李斯,才导致直接把李斯车裂死亡接触心头的恨意。这个除了篡改遗书这等罪名被李斯拿来威胁,还能有什么呢?

可见,在赵高是不是篡改秦始皇遗书的问题上,有很大程度是真的。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我的这些作为参考,你还有哪些补充或是相反的观点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多多交流,传承历史文化常识!

为什么司马迁能知道李斯和赵高的密谋?

优质回答

有志者事竟成,司马迁写作史记不是自己生编硬造的,那是经过大量的事前工作的,可以说,司马迁在写史这方面还是很认真的。至于司马迁为什么知道一些秘密,这和他史料来源分不开。

首先就是寻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向田间地头,去记录口口相传的历史,当然这里边会有许多误传,会有人为加工的成分,虽然司马迁做过鉴别工作,但肯定难免会有不太准确的东西。我们看史记,有许多地方更像是神话小说。

其实是查阅。就是看看别人写的史料,通过这个了解的相对比较准确,但是局限性就是数量有限,内容可能也不会太丰富,甚至受写作人生活环境、立场的不同,也会受到部分误导。

最后就是一些野史,像许多对话,秘密类的,都是经过人为演绎,这一类更像是前两类的综合体。其实和现在一样,许多秘闻都是在小道消息中得来的,古代人和现在的人一样,都很八卦!哈哈

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历史除了能记录当时的事,其他的事情都是听说或者查阅资料来的。那么,一些机密类的事情,必然不会被记录下来,这就需要史家去猜测,然后创造出一个对话环境。

李斯和赵高密谋的内容谁也不知道,只能通过事情的结果来反推。为什么说赵高是篡改遗诏的主谋,是用过赵高在后期做的事情做的反推。李斯为什么是被胁迫的?也是通过后面的事情反推的。二世也有可能是篡改的主谋,为什么在篡改遗诏的事件中存在感最低,同样是通过后期他的表现来的。

就如同《三国演义》一样,那些机密的谋略,又没有其他人参与,罗贯中怎么会知道。史官记录吗?开玩笑呢!都是反推罢了。

所以,《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也是因为这本书的文学价值。

再说了,秦始皇的遗诏真的是被篡改了吗?难道秦始皇的遗诏就不能是胡亥继位吗?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赵高.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