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计划徒弟篇(师徒结对计划表)

在中西部乡村中小学设首席教师岗,3年一个聘期。这个做法有哪些积极意义?

优质回答

查了一下,确有其事,内容如下:

4月9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在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设立一批中小学首席教师。首先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试点。

首席教师岗位侧重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面向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公开竞聘,聘期3年。

以乡镇或学区为单位,首席教师比例约占教师总数的2%。

要求政治素质、师德、教学教研能力突出,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五十周岁以下。

中心校正职干部不得参与竞聘。获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者优先。

职责:教学教研引领、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任期内必须取得标志性科研成果。

待遇:优先安排参加各级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各级名师重点培养对象,提供一定经费,帮助建设名师工作室;评优评先时予以倾斜,申报正高级职称优先考虑。

我的看法:

1、有积极意义。

给乡村中小学教学教研注入活力,首席教师能起到鲶鱼效应。目前乡镇教研员主要承担教学管理,又不在教学一线,不能很好地完成教研工作。

提升了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2%的比例虽不高,但符合条件的人同样不多,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了。

2、要防止好经被念歪。

一是赢者通吃。虽明确规定中心校正职不得参与竞聘,但其他副职和中层还有很多。而且一直以来,因为职称评聘制度存在漏洞,这些人几乎将副高职称瓜分一空。如果推行首席教师制度,很可能出现符合条件者全部是中层以上干部的现象。目前,在乡镇一级,任教主课的一线教师,又是副高职称的,极其罕见。

二是轮流坐庄。聘上首席教师,然后评上正高,功德圆满,马上离开教学一线,将权杖移交给继任者。最终,首席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异化。

一个建议:

首席教师必须任教该学科至少15年以上,且任期内和任期后不得离开教学一线,否则取消其正高岗位一切待遇。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出在农村中小学设立“首席教师”的岗位,岗位要求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成果显著,师德师风高尚,教研能力,组织能力突出,副高级以上职称,50周岁以下。首席教师以乡镇或学区为单位,大概占老师总数的百分之二。首席老师纳入县级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的经费帮助其建立工作室,享受一定的津贴,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中优先。教育部此举,意在培养一些乡土教育的领头人,引领,带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通知一出,引发广大农村老师的热议,有的老师认为此举有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让一些有志于农村教育的优秀老师安下心来,踏踏实从教。但是更多的老师却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所谓的首席老师很有可能变成了一些特权老师的盛宴,成为一线老师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虽然在通知中明确指出,乡镇中心校正职不参与首席老师的评聘,但是,还有副校长呢?有的校级领导脱离教学一线,但是职称评聘却总能领先一步。

在首席老师的评聘条件中,有一条估计让很多一线老师望而却步,“副高”以上职称,试问,农村中小学有多少一线老师评上了副高职称?还不是领导先走?以我们学校为例,一百多老师,目前有三个副高,校长,副校长(还剩下一个副校长没评上,听说今年评)。那这个“首席教师“对我们学校有什么意义呢?这几个拥有副高职称的人都不在教学一线。

其实,类似的衔头以前还少吗?什么“骨干老师”,什么“学科带头人”,什么“教学能手”……但是取得这些头衔的人有几个是一线老师?首席老师如果跟职称挂钩,将会把大多数一线老师挡在门外。

真正重视农村教育不是树立一两个典型,仅仅靠几个“首席”也不能做好乡村教育,况且,这个首席地评选方法本身就不能体现出老师地教学能力和水平,难道副高职称就代表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

如何调动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优质回答

问题中所说的老年教师估计大多都是60后的教师。而这些教师恰好是曾经奋斗在教育一线,拿最低工资为社会培育出了大量人才的一代人,他们曾经也是责任心、业务能力很强的人,甚至比我们现在的很多年轻教师的责任心强。但俗话说,年龄不饶人,30多年的工作早就熬去了他们的热情,这很正常。

但我身边的很多60后教师在教学方面都很认真,而且对工作责任心,远强于我们年轻人的。其实他们什么都不缺,既不缺领导的表扬,因为他们曾经在工作中也辉煌过;更不缺学生的钦佩,因为他们桃李满天下。其实他们只需要尊重,不要用老年教师干事效率低的眼光去看他们就是最好的。他们人虽老但教学经验足,可以很好的知道培养年轻教师,这其实就是他们最大的发光点。

我是一名乡村退休教师。我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要对教师加强政治学习,师德师风教育,基层主管部门应对教师业务学习多辅导,多督促,多考核。二,太力提倡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应尊师重教,让教师职业让人人羡慕,尤其是这次疫情,必靠科学技术人员攻克难关,拯救患者,那就要教师培养出人才。三,对教师职称、待遇一定要提高,让教师安心工作,扎实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靠教师培养出来的人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师徒结对计划徒弟篇.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