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仇什么怨是谁的台词(什么仇什么怨幽默回答)

因一句“你都这么胖了还吃冰淇凌”就将男朋友刺死,这是什么仇什么怨?

优质回答

问题的关键点是“胖”,我觉得外人恶意说你胖,也许是带有歧义的态度,但家人,爱人,亲人这样说你,意义就不同了,他们是关心你,担心你,所以应该接受,而且“胖”本身就是你自身的问题,生活不规律,不爱运动,暴饮暴食,当然也有易胖体质,但如果加强运动,保证每天正常营养摄入,这一切都不是问题,自己的问题呗人揭开明着说,换谁都不会开心,但也要分是什么事情,就如题目中的女人,呗男朋友说了,第一时间应该是自己不好意思,放下甜食,以后尽量不去动,再加强一些日常锻炼,但她并没有,反而把因为胖呗人说的怒火发泄到了身边人的身上,这是很反常的,应该是社会问题,家庭环境造成的这个女人从小呗惯坏了,社会问题就是公认的爱美心,家庭问题就是在以前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大多家长和朋友都让着她造成了她目无别人的说教,认为自身的一切都是对的,没有任何人可以指责自己,否则就是坏人,恶人!

但往往那些身边愿意和你说实话的人,才是真正关心你的,放纵的后果就是现在这样,刺死了人,需要背负法律责任,法律可不会和你家人或朋友一样让着你,迁就你,它只会给你应有的判决!怨不得别人!

男朋友说你胖也是为了你好,希望少吃甜食,并不是他不想买给你,一冰淇淋也不至于买不起那么抠门吧,还是因为关心你!此女人内心自卑阴暗,连自己的男朋友都可以杀害,可怕,她并不是胖的丑,而是内心阴暗而丑,看她那长相,那脸都布好看,真是相由心生!!!杀人偿命!!!​

也许你还想知道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知识介绍。

王安石跟林语堂有什么仇什么怨?王安石真的是十恶不赦是北宋覆灭的祸根吗?

优质回答

林语堂跟王安石肯定没有仇没有怨。导致北宋灭亡的,恰恰不是革新党“王安石”,是保守党“司马光”。

都说民国出了一大批国学大师,其中就包括“林语堂”。民国时期,所谓的一大批“国学大师”,严格地来说都是“西学大师”。这批人,有的很小就去国外留学,有的成年后去国外留学,很多人去过好几个国家,在西方学习了很多东西。这一批人,对西方文化相当了解,而对中国文化了解并不深。

民国时期的所谓大师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比如,鲁迅把中国落后挨打的责任,全部归咎到中国传统文化,鲁迅曾说过很极端的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陈寅恪等人,也都发表过一些奇谈怪论。

究其原因,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人们开始从人种、文化、思想、制度等方面,寻找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新文化运动”,首当其冲就是砸烂“孔家店”,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民国时期的一批留过洋的所谓“大师们”,他们对西方的了解远比中国更了解,他们为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思想,真的是“功不可没”。

但是像林语堂们少小就留洋,年轻的时候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太了解,到了中年以后再回头研究“国学”的时候,“西化”的思想加上“有色眼镜”看历史,一切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他们这批人不能正常的看待“国学”,语出惊人和研究成果怪诞不经,那是必然的结果。

林语堂50岁以后,于1947年写成《苏东坡传》,说实话林语堂的研究成果不敢恭维,他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不是肤浅的问题,而是纯粹的“混血文化”,他对王安石的指责,是非常不明智和肤浅的,而他对苏东坡的吹捧,也有点过头了。

北宋软弱的原因,在开国皇帝赵匡胤身上,重文轻武导致北宋对外战争中,总是“小胜而大败”,1004年,宋对辽的“澶渊之盟”,1044年的庆历合议,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银30万两,绢25万匹(折合白银150万两)。这两项岁贡成为北宋沉重的经济负担。

到了神宗时期,北宋的经济已经接近破产,这才催生了“王安石变法”。新法尽管不太完善,在实施过程中也有点问题,但是,王安石变法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彻底废除了新法,北宋彻底失去了最后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北宋的经济到徽宗时期,也就彻底的崩溃了。

王安石死后,苏东坡等人也认识到司马光废除新法的弊端,苏东坡就和司马光决裂了,但是,苏东坡也是回天无术了。苏东坡从京官贬为地方官,在惠州、琼州(海南)为別驾时,朝廷共欠苏东坡奉银600多两银子。可以想见的是,作为地委书记、副书记的工资,都拖欠成这个程度,实际上北宋经济已经彻底破产。

北宋亡于司马光废除王安石“新法”,废除新法后北宋财政破产,财政破产后必然横征暴敛。梁山泊的“下湖税”,直接导致渔民和官兵的对抗,拖欠饷银造成部分官兵反叛,横行河朔、数万官军不敢挡的“宋江起义”爆发了。宋徽宗在江南搜刮“花石纲”,催生了“方腊起义”。数年后,仅仅七万金兵,就攻破东京汴梁,徽钦二宗都做了俘虏,北宋灭亡了。

说实在的,民国时期的留过洋的所谓“国学大师”,都是混血型的专家,他们对西洋文化的了解,远远的多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林语堂、鲁迅、陈寅恪们,才会语出惊人,故作“大师”之状。这些全盘西化的“大师们”,把他们称为“西化大师”更恰当,张大千毁掉的敦煌壁画,比他创作的“国画”,值钱的太多了。

不管结果如何,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富国强兵,必须点赞。在那个顽固守旧的大宋,贵族认为家族的利息高于一切,王安石动了贵族的蛋糕,那他就要滚蛋,所以宋神宗过后,王安石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恰如后来的清末百日维新,变法失败是需要牺牲品的——其实不管成败都得要牺牲品,如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亦被车裂。不管某些文人如何看待王安石,我是喜欢王安石诗词的,厚实中有淡雅,如泊船瓜洲,元日,梅等。不像某些诗人,整日放浪于花柳之间,虽然诗词优雅,但。。。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冲突:两国历史上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优质回答

宗教和民族矛盾累计下的血仇,几乎无法化解

下面这张照片相当著名和震撼人心,106岁的亚美尼亚老妇人拿着一把AKM,准备保卫自己的家园。这位亚美尼亚老人在她10岁的时候经历了哈米迪亚大屠杀,在她30岁的时候经历了奥斯曼土耳其的亚美尼亚大屠杀,她随着亚美尼亚难民迁入了前苏联。而到了1991年,苏维埃帝国正在轰然解体,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矛盾尖锐,爆发了战争导致3万人死亡以及数十万难民。

亚美尼亚民族相当古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一度相当强大。在一千多年前,随着伊斯兰教的崛起,被塞尔柱突厥灭国,一部分亚美尼亚人西逃,被拜占庭帝国安置在土耳其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建立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到16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彻底灭亡,留在高加索山脉的原亚美尼亚人后被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瓜分。

而阿塞拜疆历史上原本跟亚美尼亚的高加索兄弟民族——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他们最初同为基督教信仰。在公元667年被阿拉伯王子贾万希尔所灭,阿拉伯穆斯林成为当地统治者,当地人经过几个世纪的反抗,最终还是在11世纪左右彻底穆斯林化。之后突厥、蒙古、帖木儿等先后统治过这一区域,最后在16世纪初同样被波斯帝国统治。

▲公元300年左右的高加索地区,蓝圈所示区域就是现在引发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争议的纳卡地区

在萨非波斯统治这一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地区时,对当地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当地分封了一系列亲王领(基督教区域)或汗国(穆斯林区域)。现在引发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争议的纳卡地区(纳戈尔诺和卡拉巴赫)归属问题也是在这时候产生的,在1747年和1748年,这两块地区被波斯帝国分封给阿塞拜疆贵族,建立了卡拉巴赫汗国。当地的亚美尼亚贵族反抗他们的统治,发动起义,然而惨遭镇压。之后这卡拉巴赫汗流放和驱逐了不少当地亚美尼亚人,从阿塞拜疆迁移自己部族和亲信,并最终改变该地区的民族结构。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俄罗斯帝国开始崛起,再经历两次俄罗斯-波斯战争之后,俄罗斯占领并统治这一地区。1828年卡拉巴赫汗国被废黜,同为基督教信仰的亚美尼亚人终于开始迎来春天。沙俄帝国统治时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分成四个省份,东部的阿塞拜疆人为主的巴库省,西部现亚美尼亚疆域的埃尔温省和卡尔省,以及中间包括纳卡地区在内的伊丽莎白波尔省,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妻子为命名。在沙俄帝国有意无意倾斜下,不少亚美尼亚人迁回纳卡故地,伊丽莎白波尔省的亚美尼亚人口比例也在增加。

▲沙俄时期外高加索行政区域,红色部分成为现在的亚美尼亚,绿色部分成为现在的阿塞拜疆

而从19世纪开始,奥斯曼土耳其和伊朗的亚美尼亚人,因为宗教信仰和寻求独立等原因,多次遭受驱逐和屠杀。特别是1915年至1923年期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前进行的亚美尼亚大屠杀,将近150万亚美尼亚人遇难,剩余的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人被驱逐,其中相当部分是逃往临近的高加索地区。这些亚美尼亚人不少被安置在纳卡地区,他们骨子里带着恐怖记忆和仇恨种子。

随着沙俄帝国的崩溃,在苏联建立过程中,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要求和亚美尼亚合并,但苏联依据人口多数原则,以及想要拉拢拥有石油资源的阿塞拜疆人,最终将伊丽莎白波尔省和巴库省合并成立阿塞拜疆。在苏维埃铁腕统治时期,这一划分也没有太大问题,比如斯大林对穆斯林顽固分子可是从来不客气,二战期间就以通敌罪名把阿塞拜疆境内的库尔德人、伊朗人等迁去西伯利亚种土豆。

然而当红色帝国统治不稳,即将轰然解体的时候,压制下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急剧凸显。先是在阿塞拜疆境内出现反亚美尼亚活动,对境内的亚美尼亚人聚居地发动袭击,1988年苏姆盖特惨案,几名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青年间冲突斗殴导致两名阿塞拜疆青年死亡,在人为煽动下,将近十万阿塞拜疆人冲入苏姆盖特城亚美尼亚人聚集地进行打砸抢烧,造成200多亚美尼亚人死亡,刻在亚美尼亚人心中的种族大屠杀记忆开始被唤醒。随后双方矛盾急剧尖锐,亚美尼亚境内也展开对阿塞拜疆人的袭击,双方民间仇杀不断,发展到苏联派遣军队进行制止,都有7名士兵死亡,数百人受伤。

▲双方持续不断的仇杀导致20多万阿塞拜疆人和30多万亚美尼亚人从对方领土上被驱逐

所以在前苏联解体,阿塞拜疆宣布独立的时候,阿塞拜疆境内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也自行宣布独立,并寻求并入亚美尼亚。在1991年前苏联内务部队撤离后,阿塞拜疆与纳卡地区自治武装正式爆发战争。虽然阿塞拜疆人口和兵力上占据大多数,而且获得苏联解体时候留下的大部分武器装备。油气资源丰富,资金充足,大肆在国际上购买武器弹药,但是战争开始后不久,阿塞拜疆就节节败退,几乎处于全面下风。

原因在于苏联时期,同为基督教的亚美尼亚籍士兵更多分配给战斗部队,而且直面死敌土耳其方向,而不同信仰阿塞拜疆籍士兵更多分配给后勤部队。这就导致双方士兵战斗力存在显著区别。而在民族生死存亡刺激下,亚美尼亚人士气高涨,战斗意志非常坚决,“对阿塞拜疆而言,卡拉巴赫问题是抱负,对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而言,则是生死攸关。”另一方面志愿者因为信仰等原因选择帮助亚美尼亚,比如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部队的指挥官乌克兰人齐内维奇,此人在阿富汗作战了八年之久,拥有极为丰富的游击/反游击作战经验,在他的精妙指挥下,阿塞拜疆军队节节败退,总统数次更迭。最后在1994年签订比什凯克停火协议时,纳卡地区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攻占夺取了阿塞拜疆约9%的其他领土,把原本是飞地的纳卡地区与亚美尼亚连在一起。

所以双方的矛盾几乎无法调和,纳卡地区和亚美尼亚虽然实力较弱,但却是上次战争的胜利方,不愿意放弃到手利益。阿塞拜疆虽然实力较强,但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与亚美尼亚存在差距。即使有土耳其支持,但现在不能忽视俄罗斯的态度,亚美尼亚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CSTO),与俄罗斯是军事同盟关系,当年纳卡战争期间,俄罗斯是深陷车臣战争旋涡无法自拔,现在如果把战争扩大的话,难免不会引起俄罗斯的干涉。

自己对高加索地区的政治局势有过了解和研究,高加索地区一直都是宗教势力、东西方势力纷争的地区。因为高加索地区的战略地位对北约或俄罗斯、土耳其而言,真的很重要。我曾预估过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迟早要爆发全面战争。因为纳卡地区问题这个在前苏联遗留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时常发生军事冲突。

万万没想到在最近这段时间,两国已经开始全面战争,两国死伤人数很多,武器和经济上损失惨重。两国的国防部每天都在发布最新的伤亡人数情况、武器损失情况以及逮捕了多少名对方的士兵。现在已经证实土耳其已经从叙利亚调动5000名雇佣兵介入此次战争、支援阿塞拜疆,土耳其的F-16战机击落了亚美尼亚的苏25战机。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个信号,一方面是证明了此次战争有外部势力干预、另一方面亚美尼亚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是“世仇”,奥斯曼帝国时期发动了针对亚美尼亚族的种族大清洗运动。这对于亚美尼亚而言,这个仗绝对要打到底。而阿塞拜疆方面则是要彻底赢得自己在纳卡地区的主权。装甲类武器和亚美尼亚方面的防御工事在此次战争中完全沦为了“移动靶子”,被无人机一打一个准。阿亚战争再次证明现代战争是一场“全方面高科技化、现代化、信息精密化”的战争。不能说装甲类武器没有用,只能说现代战争需要足够高技术的条件下,才可能占有更多的优势。

目前战争仍未结束,双方仍向对方发动军事行动。亚方已经宣布愿意和平解决纳卡问题。但是并非那么容易,纳卡问题就像是点燃高加索地区冲突的“火药桶”,宗教、主权、民族问题一触即发。只不过这次是熊熊燃烧,各派势力也开始利用这次战争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这场战争会如果一直打下去,会彻底影响高加索地区的政治版图以及全球的政治版图。战争何时能结束?我们继续观察。

俄罗斯和波兰到底有什么仇什么怨?

优质回答

两国在历史上恩怨不断。

波兰西面是德国,东面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南面是捷克斯洛伐克,北边是波罗的海,东北则是立陶宛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目前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

如果回溯到历史,它也曾经有过很辉煌的时候。1569年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为了两海(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的泱泱大国,领土面积达到55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如今的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各国的地区领土。在它的扩张顶峰1634年领土面积达到了99万平方公里。

在波兰兵强马壮之时,俄罗斯在伊凡雷帝之后进入了一个动荡时期。而波兰国王齐格蒙德三世为了向东扩张,借口扶持伊凡雷帝的儿子德米特里继位,两次发动了对俄罗斯的侵略,甚至占领了莫斯科。当然最后在俄罗斯反抗下,最后被赶了回来,俄罗斯则开始进入罗曼诺夫王朝。

1648年乌克兰爆发了赫梅利尼斯基起义,随后他向俄罗斯求援,最后1654年乌克兰脱离波兰,与俄罗斯合并。这次事件成为了波兰从强盛走向衰弱的一个起点。

随后俄罗斯出现了彼得大帝,他通过21年的北方战争,获得了波罗的海出口,而俄罗斯的北方强大邻居瑞典再也无法重现昔日辉煌。波兰虽然在战争中站在俄罗斯一方,不过并没有分得胜利的杯羹,而是成为了俄罗斯的附庸国。

而当俄罗斯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出现后,俄罗斯、奥匈帝国和普鲁士三个强国密谋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兰,从此波兰开始了100多年的亡国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奥德三个帝国全部倒台,波兰成为了1个“被独立”的国家,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新的波兰第二共和国一成立,毕苏斯基就做起了“两海之间”的美梦。1919年波兰就开始了西进,到了当年8月底已经占领白俄罗斯、西乌克兰,此外还占领了立陶宛维尔诺地区。由于1919年的获胜,毕苏斯基更加信心满满,在1920年4月又发动了攻势,目标是千年古城-基辅。5月7日,基辅被攻占。随后,红军开始了反攻。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分别指挥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对波兰军队进行了反击。7月红军已经抵达华沙城下。然而红军由于兵力不足、后勤供应不足以及错误判断形势,最终败于华沙城下。最终双方都在不甘心中走向和平于1921年3月签订了《里加条约》。

做为一个刚刚独立并经历战争的国家,波兰国力并不是很强,然而波兰领导人却是雄心壮志,内政外交上既反德又反苏,结果使得两个具有雄厚国力和较深历史积怨的邻国都对波兰充满了不满,最后的结果是苏联和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而除了苏德以外,波兰和它周围的邻国关系都不好,甚至还趁火打劫,参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对于自己的安全,它则寄希望于千里之外的英国和法国。

德波战争爆发后,波兰倚靠的救星-英法联军在西线无所事事晒太阳,而苏军也进入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而随后则发生了卡廷事件。对于此事,二战期间苏联予以否认,直到1990年4月才予以承认,如今波兰政府在外交中经常拿来说事,不过对于自己在1920年苏波战争同样杀了几万红军战俘一事波兰避而不谈。

二战结束后,波兰的领土整体向西平移,苏波边界以寇松线A线为基础,西部边界则以奥得河和尼斯河为界。波兰的领土东部失去一块,在西面得到一块。冷战开始,波兰首都华沙做为华约组织签订地自然被苏联牢牢控制,波兰成为苏联控制下的东方阵营一员。

当苏联解体时,波兰成为东欧剧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它政策完全倒向西方,成为最早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还在2004年加入了欧盟。它成为了北约对抗俄罗斯的急先锋,似乎又在重复过去的历史。

侵略与反侵略之仇,霸凌与反霸凌之仇。

霍顿第二!英国选手也拒绝合影孙杨,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呢?国际泳联还管不管了?

优质回答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起,欧美西方泳坛又在霍顿之后又冒出一个“英国霍顿”。继21日澳大利亚霍顿在男子400自由泳颁奖仪式上拒绝登上亚军领奖台并拒绝合影孙杨之后,23日200男子自由泳铜牌获得者英国选手杜坎-斯科特摇身一变成了“霍顿第二”,他也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上拒绝登上季军领奖台并拒绝和冠军孙杨、亚军松元克央、并列季军马尔宇廷一起合影!

事件回顾

在23日进行的光州世锦赛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1分44秒93成功卫冕,而率先到边的立陶宛拉普西斯因为犯规被取消成绩。松元克央取得亚军,马尔宇廷和斯科特并列季军。

赛后的领奖台上本来是四个人站在一起登台领奖,但英国选手获得季军的斯科特却拒绝登台,拒绝合影,只在一旁当看客。那一瞬间这名英国选手一下子像霍顿一样让国人惊呆万分。

但你要了解了这个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就不奇怪为什么回会和孙杨“有仇怨”了。其实这个斯科特和霍顿是一丘之貉,跟霍顿一样多次发表攻击孙杨的言论。像霍顿一样是一个没气度,见不得别人好的小人一个。

至于国际泳联还管不管了?我告诉你,之所以这个斯科特胆敢效仿霍顿,国际泳联要承担一定责任。正是由于国际泳联在霍顿事件发生后,不负责任的只发警告信,却没有实质性处罚,敷衍了事做法让一个“霍顿第二”站了出来。所以别再期待国际泳联会管了,顶多又是一封警告信了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国人要一致支持孙杨,声讨霍顿,声讨更多的效仿霍顿的人。而且还要在游泳这项目上拿下更多的金牌,这才是回击他们的最好方式!

什么仇什么怨!男子从江西赶到缙云,持刀杀害了前妻, 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女人最怕遇到渣男,不对你好,不顾家,想离婚,他还要杀人放火,这样的渣男中国太多了!

说下我老婆,那十几年我在外面奋斗,回家过年十几天都不给我好脸色看,看见我回来就整天不高兴,我就会气的去赌,那几年每年回家过个年都会气的输十几万,你要知道平常在外面一瓶水都舍不得喝,我们在一起十几年,在我爸妈那里从没叫过他们,从没正眼看过他们,从没洗过一个碗,从没洗过一件衣服,从没扫过一次地,最近这几年跟我除了要钱,从来没有别的事可讲。这些我都没有在意,去年为了她在北海搞传销,把家里房子都卖了,三个孩子可以不管不问。但不知道怎么搞的今年死活要离婚,除了她父亲支持她离婚,谁都骂她。听说女人对她好就可以感动她,但那只是童话小说罢了。女人对你如果没有爱了,那就成了最毒妇人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什么仇什么怨是谁的台词.jpg”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