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怎么样(你怎样评价宋真宗赵恒?)

网友提问:

你怎样评价宋真宗赵恒?

优质回答:

宋真宗赵恒是一个好大喜功,惧怕战争,力求安稳的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位期间前期开明,后期昏庸!

赵恒按理说排行老三,帝位却得来毫不费功夫!长兄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发疯、二哥赵元僖无疾暴死,仿佛赵恒真乃真命天子,老天都在为他铺路!

赵恒从小就很会做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情商很高,对于长辈恭敬,对小伙伴友善,深得宋太宗喜欢!宋太宗驾崩后,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赵恒即位前期,知人善任,勤俭持国,开创了咸平之治,国家稳定祥和,使宋朝有了相对和平发展的有利局面!在其治下,宋朝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

赵恒在位期间最著名的事件为“澶渊之盟”,也是其最惹人争议的地方!

宋朝自建国以来,边境一直遭受辽国侵扰,百姓苦不堪言。这是五代十国混乱时期残留的历史问题,赵恒的前两任皇帝赵匡胤、赵光义均未能彻底解决!

赵恒即位不久,辽国就开始霍霍边境了!原来是辽国出了一个旷世萧太后,想要趁着宋朝皇帝新立,来大捞好处!本来敌军犯境,作为皇帝应该直接强硬地宣布打回去!赵恒却不这样认为,他想到的是迁都,迁到今四川成都!

万幸赵恒有个好宰相寇准,寇准极力主张赵恒御驾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赵恒不得法,被边境的一张张告急文书惹毛了的他,沉默良久,最终决定前往边境!宋军士气大振,射杀了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一作萧挞览),辽军久攻不下,请求议和!

在局势有利于宋军的情况下,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的反对,同意了辽军的议和请求,甚至还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经过议和使者曹利用和辽朝使者的一再讨价还价,两国制定了一系列条约,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并使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较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晚年的赵恒迷恋上了天书封祀!

赵恒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对自己好生歌颂,把在位前期经过近四十年恢复的经济,经过天书封祀装神弄鬼的折腾,几乎把前代的积蓄挥霍殆尽,到其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此时的赵恒一再热衷“祥瑞”粉饰太平,对朝政兴革无所用心,听任王钦若、丁谓等“五鬼”参与朝政。他晚年更是神魂颠倒,甚至满口胡话,进入了迷狂状态,朝政大事多由皇后刘氏决断。最终于五十五岁时驾崩,在位二十五年!

总结:宋真宗赵恒是个好皇帝吗?答案很明确:是!虽说由于赵恒的胆小怕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但是却使边境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进入了和平时期,节省了军事征战,促进了经济文化的腾飞!晚年的赵恒好大喜功,自我标榜,后世的乾隆就是赵恒的翻版!评价如何,每个人的定论亦不相同,各抒己见吧!

其他网友回答

宋真宗这个皇位也是捡来的。他本为太宗第三子,非嫡非长。但其大哥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而疯,二哥赵元僖无疾暴死,捞着了太子位,进而成为皇帝。

他是不是个好皇帝?这得分阶段看他的文治武功。年轻的赵恒和晚年赵恒还有些区别呢?

先看早期的赵恒。

一、敏于刑讼。

虽然说这皇位是捡来的,但赵恒也有几把刷子,任开封府尹时颇能平事端,决讼狱,监狱时常空闲,经常得到太宗夸奖。

二、武功稍弱

真宗上位后,继续面对辽兵的侵扰。宋廷自雍熙北伐后,转攻为守。

赵恒本人幼时虽喜排兵布阵,但毕竟也是纸上游戏耳,未曾上阵临敌,加之乃父交给他的也是个守势,故尔他面对辽兵南下,十分失措。在位期间所订“澶渊之盟”,与辽兄弟相称,实在算不上是武功有成。

三、文治有功

澶渊之盟虽有城下之嫌,但其勉力亲征,客观上促进了宋辽和平,给大宋带来了几十年的休养,尤其是与辽所订设榷场,互市贸易条款,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宋从中获利远超岁币之岀。

早期赵恒用李沆等为相,制定了传之后世的廉政理念,吏治清明,他注重发展商业,并减轻农民赋税。景德元年(1004年)四月,赵恒就免除了澧州石门县二年租税。顺便说一句,此处正是我老家附近。

赵恒本人,也很注重鼓励读书人参加科考,“书中自有黄金屋”即出于他口。

此一时期,赵恒可谓明主,这一阶段的主政,史称“咸平之治”。

后期赵恒任用丁谓、王钦若为相,沉迷了祥瑞,有失政之举。

王钦若等揣透了赵恒爱虚荣的内心,捏造祥瑞以悦其心,导致全国上下争相报“祥瑞”事。

不仅如此,真宗还东封泰山,西祀汾阴。仅是东封泰山,就耗费八百余万贯;西祀汾阴,耗资更增二十万贯,这还不计亳州之行。由于装神弄鬼的折腾,几乎把前代的积蓄挥霍殆尽,到其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明代李贽说:“堂堂君臣,为此魑魅魍魉之事,可笑,可叹!”

从赵恒后期执迷于祥瑞事、封禅礼来看,他是昏聩的。这也间接导致刘娥的掌权——幸而刘娥不是武后。

总体来讲,真宗虽有不足,倒并未残害忠良,鱼肉百姓,还不失一个好皇帝。尤其是他对刘娥的心,当真抵得个“真”字。

其他网友回答

赵恒是赵光义的三儿子,史书说他幼时英睿,姿表特异,与其他人玩过家家时,常自称“元帅”,很有当领导的范儿。赵光义把赵恒圈定为太子候选人后,他很快就适应了新角色。在担任开封府尹期间,赵恒为政崇尚清静,示民以诚信,把整个京城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心。及至册立为太子,京城内外的百姓皆遮道相庆,称赵恒为真正的“社稷之主”。

本来嘛,儿子有出息,老子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但赵光义不知为何,心里老大不愉快。他向寇准抱怨说:“现在人心都归太子了,把我的位子放在何处啊?”寇准想,你这是吃哪门子醋啊,心眼也真是够小的,嘴上却开导他说:“你应该高兴才对,说明你看对了人,这是国之大幸,社稷之福啊!”赵光义一想也对,这才转忧为喜。

虽然得到了老爹的支持,但是并不意味着赵恒的登基之路一路畅通,因为哪怕你是皇帝,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控制住。

比如,死亡。

赵光义的死亡时间是至道三年(997)三月,据说是因为当年受伤没有好利索,箭疮复发引起的。这之前,宦官王继恩与李皇后(明德皇后)因为不喜欢赵恒,就想趁赵光义病重的机会,暗中串联大臣李昌龄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废立太子。幸亏“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吕端无意中发现端倪,反手一击,才挫败了对方的阴谋,使得赵恒有惊无险地即位。

赵恒即宋真宗。

宋真宗在历史上的名气不是特别大,虽然很多影视和戏曲文学中都有他的身影,但那都不是以他为主角出现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杨家将”“穆桂英挂帅”“寇老西儿”等。不过,要是从整个中国大历史的角度看,宋真宗的戏份就重了,因为他曾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最重要参与者。

这个历史事件便是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历40余年战争后缔结的一个盟约。由于签订盟约的过程比较复杂,这里有必要把两国的关系大致捋一下。

前面已经介绍,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建立之初,就与中原王朝关系紧张,双方经常PK。宋朝也不例外,曾与契丹多次交手,胜少败多,像太宗赵光义在高梁河之战中甚至差点把命搭上。

宋朝本来对契丹就心存畏惧,高梁河惨败后,连仅存的一点信心都被用光,遂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而与此同时,辽国却在实际掌权者萧太后的带领下,进入全盛时期,开始频繁展开对周邻各族的战争。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冬,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入侵河北,攻打遂城。遂城守将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六郎),他见敌人来势汹汹,自己兵少将寡,就闭城不出,拼死防守。如此鏖战数日,杨延昭眼看抵挡不住,就又利用天气寒冷的条件,让士兵连夜取水泼洒城墙,将其变成一座冰城。辽军倒也不是一根筋,他们见遂城又小又难啃,便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绕过遂城,分东西两路继续南侵。

当时,负责河北镇州、定州、高阳关一线防务的是大将傅潜。傅潜虽然是个思想肤浅的人,却深刻领会了朝廷消极防御的精神,无论契丹如何挑衅,他都认真扮演好缩头乌龟的角色,不敢与辽兵正面交锋。宋将范廷召是盗贼出身,以勇壮闻名,他见傅潜畏葸怯懦,大骂其连个老太婆都不如。傅潜不得已,只好分出一万人马给范廷召,让他去前线迎击辽兵。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范廷召是个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牛皮吹得震天响,做起事来就歇菜。他出兵后,原本约好与另一位宋将康保裔合击辽兵,谁知在开战的前一夜,他却放了对方鸽子,自己脚底抹油溜了。康保裔是个老实人,哪想到会被骗,第二天醒来一看,发现已被辽军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严严实实。天可怜见,康保裔尽管是条汉子,但无奈敌众我寡,力量悬殊,最后还是力战而死(一说被俘)。

契丹大胜宋军,一番掳掠之后,又一溜烟跑了。

宋真宗自即位以来,工作还算努力,但成绩一般。这次契丹入侵宋朝,真宗估计是想给自己积攒点功绩,就非常高调地摆出了御驾亲征的姿态。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宋军不争气,数战皆不利,搞得他行至大名府后就不敢再往前挪步。直到辽军退却,之前临阵脱逃的范廷召等将领才声称是去追击契丹兵,取得了夺回被掠物资、迫使敌人出境的胜利(实际是虚报战功)。宋真宗耻于无功,害怕回去后脸上无光,干脆就拿范廷召这件事大做文章,把他树立为先进典型,还写了一首《喜捷诗》让群臣唱和。

如此这般,一场原本败得稀里哗啦的战争,就在群臣的恭维中被粉饰得“可圈可点”。

而此后,辽军越发变得肆无忌惮,曾多次侵扰宋朝边境,以便为更大规模的进攻做试探。

宋真宗也没闲着,作为应对,先是调整了河北的兵力部署,接着又下令开河屯田、疏浚沟渠,企图用设置障碍的方式困阻契丹骑兵。

景德元年(1004)正月,真宗突然接到情报,说契丹正在河北涿州一带集结军队,可能会有大的军事行动。真宗与大臣商议对策,但关于如何作战和部署防御等问题,一直争论不决。同年七月,备受君臣尊重的宰相李沆[hàng]去世,大臣毕士安和寇准临危受命,被同时拜为宰相。

寇准是陕西渭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由于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据史料记载,寇准为人刚直,性格比较执拗[niù],很得皇帝赏识,赵光义时,从知县干起,一口气爬到了副宰相(参知政事)的位子;真宗即位后,又先后出任工部侍郎、三司使等职,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

毕士安是北宋的名臣,为人正直、知人善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同志。他比寇准大20多岁,出道早,资格老,却从不倚老卖老,摆架子。像这次寇准之所以能被任命为宰相,就是因为他的大力推荐。

不过寇准这个人是个铜豌豆,比较认死理,脑子里只有国家,没有别的。毕士安对他虽然有知遇之恩,但如果涉及原则性问题,寇准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比如在对待契丹入侵这件事上,寇准先是提出训练士卒、分兵扼守要塞的建议,不被皇帝重视;又提出让真宗亲征,以鼓舞士气的主意,遭到了毕士安的反对。而寇准才不管毕士安是不是自己的伯乐,丝毫没有退让,据理力争,搞得毕士安很郁闷。最后,真宗见寇准顽固得无可救药,不答应亲征就别想清静,这才拍板定夺,勉强同意了亲征。

可也就在宋朝君臣吵成雨后的蛤蟆坑时,辽国却瞅准时机,突然大举南侵!

辽国这次入侵仍然是由皇帝耶律隆绪带队,人数是二十万。和以前一样,辽军继续采取避实就虚、单刀直入的方式,很快就越过了许多宋军坚守的州县,向黄河挺近,大有直逼宋朝京师之势。

面对辽军疾风骤雨般的进攻,宋朝举朝震恐,一些大臣不想着如何应对,反而暗中盘算自己的退路。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他密言真宗,请求迁都到南京。而另一位大臣陈尧叟是四川人,则主张迁都到成都。真宗本来就怕做选择题,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更是变得无所适从。他问寇准:“你说,我该往哪儿跑呢?”

寇准倒也不客气,眼一翻,道:“跑?这是谁出的馊主意?真该活剐了他!陛下您哪儿都不能跑,您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前线。试想一下,如果连您都放弃抵抗了,那么天下还有谁愿意去抵抗?真要是人心都散了,到那时我大宋帝国恐怕也只能关门倒闭了。”

真宗听完寇准的话,猛打一个激灵,吓出一身冷汗。他虽然害怕与辽军作战,但是在大宋存亡的问题上还是不敢让步的。所以,他无奈接受寇准的建议,没有逃离京城。

十一月,宋真宗终于鼓足了勇气,率军向河北进发。在到达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时,又有人私下里怂恿他南逃金陵。真宗见强敌就在跟前儿,腿肚子又开始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思想产生了动摇。

寇准了解情况后,非常严肃地对真宗说:“群臣怯懦无知,和乡下老太太有何区别?今大敌当前,四方危心,陛下您只可进一尺,绝不能退一寸!”有些大臣见寇准说得慷慨激昂,颇受感染,也都表示支持。

真宗见退无可退,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行了一段路程,传来战报,说攻打澶州的辽军受挫败退了,真宗这才把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澶州,又叫澶渊,在今河南濮阳。历史上,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太安分,经常改道,流经的位置和今天不太一样。澶州当时有两座城,一座建在了黄河南,一座建在了黄河北,分别称为南城和北城。真宗虽然听说辽军已经退却,但还是磨磨蹭蹭好久才到达澶州南城,并说什么也不肯去北城。

寇准没办法,只好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只有过了黄河才能起到鼓舞士气、安定人心的作用。另一个随行大将高琼甚至说:“陛下若不过河,河北百姓将如丧考妣(kǎobǐ,父母的别称)!”言毕,不等真宗表态,就让车夫驾着辇车,往黄河浮桥赶去。

真宗见事情都到这份儿上了,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勉强同意。

于是渡过黄河,真宗登上了澶州北城城楼。在城楼上,真宗接见了众将帅,颔首向他们致意。很多将帅之前都没见过皇上,这里突然看见,非常激动,忙跪下谢恩。很快,城下的诸军也都听说皇上来了,纷纷高呼万岁,声音响彻数十里。宋军士气由是大振。

而与此同时,辽军方面却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先是,辽军主将萧挞凛在一次巡查的过程中,被宋军用床子弩射伤致死,大挫了士气;接着,由于辽军进展太过顺利,将战线拉得太长,粮草补给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辽国统治者也知道,要想在澶州战胜宋军,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辽军这次因为是孤军深入,沿途州郡大多数还都由宋军把守着,万一退路被人给切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幸亏,当时的辽国统治者还有第二种选择。

其他网友回答

宋真宗赵恒,宋朝的第三位皇帝,997年继位为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勤于政事,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他也能注意节俭,因此社会较为安定,给国家创造了一个相对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 当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宋太宗至道二年时,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但在抵抗辽朝的战争中,宋真宗因为北宋时期的北伐惨败对辽朝抱有畏惧之心,1004年边境告急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要求下亲征,一路上三次反悔,想撤回去都被宰相寇准所劝阻,可见宋真宗不是一个有担当的皇帝,在战争中宋朝战事良好,赵恒又想议和,用岁币换取边境平安,订立了澶渊之盟,其在晚年又好大喜功,喜与封禅等事务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重,使宋朝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宋真宗在位期间因为安定的周边环境,已经继位之初施政得当,宋朝经济空前繁荣,其提出的用岁币换平安,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较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双方交易互市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以为虽然软弱但颇有作为的皇帝!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王朝建立之后,太祖为了统一天下,制订了“先南后北”的作战方略,随即在九年之内迅速消灭了南方荆南、湖南和后蜀等政权,对于北方,宋太祖也是积极备战,与辽建立友好关系,避免攻打北汉之时辽国从中作梗,西部党项方面则给予“因其酋豪,许以世袭”政策。

▲宋太祖剧照

宋太宗继位之后,沿袭太祖赵匡胤的战略继续收复失地,多次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由发动对辽的战争,宋辽由和平共处重新变为战争对立状态,由于再无南方威胁,对西部党项,太宗不再放任,收紧政策,要求他们听从朝廷指挥。

▲宋太宗剧照

到了宋真宗,祖先制定的统一天下的计划不仅没有继续实施,反而开始追寻稳定,用一纸“澶渊之盟”唤来了与辽国的百年和平共处,放任西方党项建立的夏州政权肆意发展,导致灵州失陷,最后不得不与夏朝签订景德合约,西北吐蕃部族也是被极力拉拢对象。

不难发现,宋初三位皇帝有着鲜明的反差,太祖太宗一辈子都是想统一天下,收复幽云十六州,将大宋打造成东方的霸主,然而到了真宗就开始急转弯,不收复幽云十六州避战不说,还与异族频繁求和,这是为何?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宋真宗剧照

一、北宋周边虎视眈眈的庞大势力

北边有强大的辽国,在隋朝和唐朝的时候,契丹族还比较渺小,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在唐朝的时候,契丹族还是形成了部落联盟,推举出了部落领导人,伴随着唐朝的衰弱,契丹族逐渐强大起来,终于在五代十国时期建契丹国,也就是宋朝时候的大辽,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契丹国得到了燕云十六州,这也是后来宋朝和辽国争夺的焦点地区,辽国也是北宋时期最强大的敌人。

西边有后起之忧夏州政权,夏州的李氏在五代十国时期一直采取保全实力的政策,除了后唐对其发动过一次战争之外,并没有遭到其他政权的进攻,整体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到了宋朝,由于宋太祖时期南北两边均未平定,对其的政策也较为宽松,太祖时期夏州李继迁叛变,与豪强联姻逐渐壮大,太宗多次派兵讨伐未果,宋真宗继位后更是姑息纵容夏州政权的发展,最后变得无法控制,成为北宋西边最大的威胁,北宋、辽、夏州政权三足鼎立。

▲北宋地图

西北地区则是吐蕃王国,在唐朝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也乘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飞速发展,虽然到了北宋时期吐蕃王国由于种族分散的原因无法与强大的宋、辽、夏抗衡,但是任然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势力,如若倒向敌国,那么北宋西北边必定受到威胁。

二、领导者思想上的变化

要说真宗对待战争态度消极,一味避战求和还真不能完全怪真宗,这种避战的态度是从太宗北伐开始慢慢累积起来的,而真宗自然也受到了其中很大的影响。

太平兴国四年和雍熙三年,太宗两次北伐辽国均以失败告终,并且败的很惨,这个时候宋廷中就有了反战的声音,建议恢复太祖时期与辽的和平相处,反战论的思潮在宋廷越演越烈,再加上太宗讨伐李继迁多次无果,在这种情况下,宋朝整体开始厌兵,苟且偷安,这种思潮的一步步累计最终导致真宗形成“故务羁縻,以缓战争”这种对待夏州政权的政策。

▲夏州党项

对待周围其他势力,宋朝再无征讨之心,对待大辽,用澶渊之盟换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共处,却永远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一味的求和,在短时能够偏安一隅,也丧失了保家卫国的能力,遇到了不愿接受求和的金国,只能国破家亡啊。

参考资料:

《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怎样评价宋真宗赵恒.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