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文学 · “我心向党”征文 | 何志宽 :我家三代“党的人”

我家三代“党的人”
◎何志宽
一九七一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日。那天在部队的连队会议室,我和几位战友一起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拳头,向党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我终于实现了奶奶的遗愿,成为了我们家第二代“党的人”。
“党的人”,是奶奶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我父亲的说法。1953年春,正是农村合作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我的父亲是村子里的领头人,成天带着“互助组”的人帮东家、助西家的,一时顾不了自己的家。家里土改时分得了好几亩地,全得母亲和奶奶操劳着。母亲因忙得着急,就在奶奶面前嘀咕起父亲的“不是”。而奶奶非但没有责怪我父亲的意思,反而开导起我母亲来:“哎,富子(我的乳名)他妈,这你可不要去怪他,他现在是‘党的人’啦,哪能光先顾着自家的事呢……”
父亲成为“党的人”是在1947年年底,那是经过了战火考验的。
响水县志记载:“1947年11月4日,响水口顽敌保安队2个连和还乡团共300余人,突袭我双港区黄河乡。该乡指导员周希文和三民兵英勇阻击,顽强坚持5个小时,毙敌5人,后在联防队的支援下,将敌击溃。”我的父亲就是这“三民兵”中的一个。
这场阻击战就发生在我家的屋子里。敌人包围了我家房子后,奶奶为掩护在家开会的这几位联防队员,置全家人性命于不顾,任凭敌人威逼利诱,强推硬撞,就是死活抵住屋门不开。当敌人用石块将门板砸得开裂时,守卫在门后的周指导员“呯”的一枪放倒了那家伙,于是,“小黄河阻击战”就此打响。
门前敌人迅疾散开后,便朝屋里胡乱放起枪。在一阵弹雨中,指导员周希文的右腿负了伤。敌人在门前不敢露面,绕到了屋后,从搭脚手架的猫洞向里屋掷进了一颗手榴弹;手榴弹在屋子中间的地上“嗤嗤”冒着烟,打着转。千钧一发之际,我的父亲不顾一切地抢上前去,伸手抓起又从那个猫洞扔了出去。“轰”的一声巨响,敌人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被自己的手榴弹炸死……
敌我双方短暂地僵持了一会,敌人下令放火烧房子……
自枪声响后,区联防队得到了消息,紧急集结各路队员,从东、南、北三面向敌人包抄过来。在我方强大的火力进攻下,敌人抬着五具尸体仓皇逃窜。
当屋里的人急急地从浓烟中摸出后,唯独不见我九岁的小姑。父亲重又冲进火屋,在锅后的草灰里摸到了小姑。当他抱着小姑刚跨出烧红的门框,那屋顶就脚跟脚地塌了下来。不幸的是,我的小姑因被浓烟呛得昏厥后被烧伤重而夭亡;十四岁的二叔也因呛伤了肺而落下了残疾……
奶奶舍家掩护联防队员的事迹受到了滨海县人民政府的表彰,父亲也因在阻击战中表现英勇而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解放后,父亲积极为党工作,带领贫苦农户组织“互助组”;一九五四年,又领着他们走上合作化道路,成立了黄河乡“兴南第四初级社”,父亲任社长;一九五六年加入了“兴南高级社”,父亲任高级社副社长。人民公社成立后,父亲一直在生产队任队长、贫协组长……
要说这“小黄河阻击战”,我也算是“参加”了的呢。我出生于一九四八年四月,烧房子的时候母亲正怀着我。这事奶奶常常会提起:“我家富子命大,连烧房子这样的大难都没碍一丁点事,一出世就过上了好日子。”我七岁上了学,奶奶可高兴啦,晚上带我睡觉时常会念叨着:我们家祖辈还没人识过字, 我大孙子念书了,将来定会有出息,一定也能成为“党的人”。
我没有辜负奶奶的期望,在她逝世十二年后,我真的成为了“党的人”。我也没辜负父亲的嘱咐:听党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一九六九年,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在边境挑起事端,发动了珍宝岛事件。为加强战备,军委在当年十一月紧急进行了二次征兵。当时已在学校任教的我,为保卫祖国,毅然决然地报名参了军。在部队五年多的时间里,我站过岗,巡过哨;做过宣传,写过报道;搞过生产,打过坑道。工作得虽不怎样的轰烈,但绝对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我的工作得到连队领导的肯定,受过连队的嘉奖。回到地方,我服从组织安排,当过工人,跑过采购,基层当过领导,下岗站过街头……我坚定地跟着党,为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还想告慰奶奶的是她没曾想到过的:我们家已有了第三代“党的人”!她的两个重孙子也早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9年底的一天,我收到了在舟山海军服役的二儿子寄给家里的获奖喜报,同时也得知他已于7月份被部队党委批准成为了“预备党员”。我好一阵子的高兴,立马去信给予了鼓励。
2009年的一天晚上,在县电信局工作的大儿子下班到家顾不上吃饭,将我拉到书屋里,极是腼腆地说:
“爸,您教教我这入党申请书怎么写?”
我一听他要写入党申请书,心里暗暗地高兴,可嘴上却抱怨似的说:
“嗨,到现在才晓得要求进步啊?”
大儿子颇不好意思地说:“我不一直觉得自己的条件还不够嘛。”
“那现在条件够啦?”
“不是……”儿子一时语塞,还显得脸红起来。
……
2010年7月,大儿子何方军也成为了我们家第三代“党的人”!
何方军是1996年毕业分配到电信企业工作的。十多年了,我是很少关心过他的“进步”。只知道他最初在乡镇支局,不到一年调进了县局,2004年被调入市公司;2009年又调回县局任领导……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读到《江苏邮电报(电信版)》一篇纪实文学《掌声响起来》,才对自己的儿子有了真切的了解。
这是一篇专写何方军如何刻苦学习、钻研技术、不断创新的文章,开头是这样描写他受表彰的情形:在鲜花簇拥的讲台上,当何方军讲述着自己的转型经历时,他有些不习惯,有些腼腆。带着地方口音的“彩普”语速也越来越快,似乎是想缩短这段被众人仰视的时间。毕竟,这是在中国电信江苏公司“适应企业转型‘知识型员工标杆’”表彰会上;毕竟,他一贯是个说得少做得多的人,因此当领导给了他这样一个“自我表扬”的机会时,他竟然有些慌张和无措……   我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儿子的不懈努力,看到了儿子通过努力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他开发的“作业计划自动执行系统”在全省UT核心网系统推广使用;获得过省公司“创新成果三等奖”、省公司“计算机竞赛一等奖”;代表市公司在省总工会组织的竞赛中取得团体一等奖…… 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也体会到了儿子一路走来的不易,他付出了许多常人所不及的艰辛!而这一切,正是他为能成为“党的人”所创造的基本条件。
从我的奶奶到我的儿子,四代人有了三代“党的人”。我的奶奶,一个在苦难中被共产党拯救出来的老人,她牢记着共产党的恩情,她虽然不是“党的人”,可她一心向着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她积极支持我的父亲为党工作,她殷切希望子孙们都能成为“党的人”,并积极、努力地为党工作。我的父亲和我又何尝不是呢?看到自己的儿子成为了“党的人”,并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那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呢!
更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家第四代“党的人”正在“孕育”中。我的大孙女何冰冰,一个好学、极具上进心的孩子,在读初中时就积极要求进步,加入了共青团组织。201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大学。寒暑假期间,她不恋家,不贪玩,主动参与到社区、农村搞社会调查。她说,这是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作准备……
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会再告慰奶奶:您的玄孙女成为我们家第四代“党的人”啦!
要不了多久,我会再告慰奶奶:您的玄孙女成为我们家第四代“党的人”啦
告慰GAOWEI
作者简介
何志宽 ,笔名小黄河,江苏响水人。教过书,扛过枪,跑过码头,流落过街头。现为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

扫码关注“灌河文学”

扫码阅读《云梯关》电子书
温馨提示
近期热点:
“我心向党”主题征文活动
参赛时间:
2020年7月1日~2021年3月10日
通知链接如下:
灌河文学 | 响水县关于举办 “我心向党”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