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的成分是什么?(原始火药的成分)

底火的成分都有什么,怎么引燃弹壳内的火药?

优质回答

现代底火的成分很复杂啊,诸如一些叠氮化铅、硫化锑之类让人头大的化合物记都记不住。但归根结底,底火就是一种比较敏感的炸药,至少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基本上都是雷酸汞。

而雷酸汞这种材料非常敏感,撞击、摩擦都能导致其爆炸,雷酸汞一炸,爆炸的火焰就会顺着传火孔点燃子弹内的无烟火药,然后无烟火药爆燃膨胀,弹头就被推出去了。

一个个都是凑字数,说不到关键上。氯酸钾+雄黄就行了。燃烧后有腐蚀性。

火药的成分是什么?

优质回答

火药成分:硫磺、硝石、木炭。

比例:一硝二磺三木炭

拓展知识:

1.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都沉醉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中,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

2.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早在隋代时期,就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

3.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磺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黑色火药在唐代(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

子弹的发射药是什么东西?

优质回答

不管是子弹还是炮弹,发射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棉花,即硝化纤维素,它是一种用优质棉花通过药水浸泡,然后根据配方和工艺加工而成的化学物质,也称为“火棉”。

硝化纤维素的发明充满偶然性,据说是一位化学家不小心将浓硝酸瓶弄倒在桌上,在使用棉质抹布擦拭以后,抹布被蜡烛引燃,引起剧烈爆燃,以此问世的。

这个故事说明这样一件事——子弹发射药的制造原理非常简单。在生产子弹发射药时,生产工艺流程基本上与这位化学家用抹布擦拭桌子的过程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材料更优质、工艺更复杂。

首先,厂家需要采购大量的优质棉花,将这些棉花进行筛选、干燥处理得到精制棉,称好重量以后放置到反应器里;然后按照工艺要求向反应器内分别倒入合理比例的浓硝酸,当精制棉变成微黄纤维状态以后滤出多余的浓硝酸;接着按工艺要求倒入合理比例的浓硫酸,使微黄棉纤维溶解,形成蓝色或者深绿色聚合物状;最后捞出这些像熔化的塑料一样的硝化纤维素,在生产机器上拉成一定口径的条状物(就像拉面条),冷却以后再切成片、粒状、条形等形态。

▼下图为从工厂制备完成并打包的硝化棉(二号强棉),它们会被不同厂家采购回去做为不同商品加工的原材料,比如体育用品厂家会拿去造乒乓球,而送进兵工厂的硝化棉就会被加工成子弹或者炮弹的发射药。

加工完成的硝化棉就可以用来装填子弹或者炮弹了,根据弹药对发射药的不同性能要求,硝化棉还分为单基硝化棉、双基硝化棉、三基硝化棉三个种类。

单基硝化棉的主要成分就是用棉花做成的硝化纤维素,它的特点是生产成本低、工艺相对简单,但是发射时燃烧不够充分,目前已经被淘汰;双基硝化棉是在硝化纤维素的基础上再添加一定比例的硝化甘油炸药,它的燃烧非常充分,是子弹、小口径炮弹使用最广泛的发射药;三基硝化棉是在双基硝化棉的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奥克托今炸药制成,主要应用于100mm以上口径的炮弹发射药。

那么问题就来了:发射药是否属于炸药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实用化炸药——黑火药。

黑火药的特点是燃烧反应十分剧烈,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能量和烟气,在密度<1.7克/立方厘米时燃速为500米/秒,并不会发生爆炸,这也是黑火药被当做发射药使用了上千年的原因。

当装填密度>1.7克/立方厘米时,黑火药才会发生900米/秒~1000米/秒爆速的爆炸,使用雷管引爆时爆速甚至能达到3000米/秒,这就是黑火药在几百年间既能当弹药发射药,又能当弹药装填炸药使用的原因,因此黑火药是彻头彻尾的炸药。

▼下图为正在制造鞭炮国内手工作坊,鞭炮就是用黑火药做为装药制造的,因此鞭炮的本质是一种小型炸弹,如果黑火药的装填量以及装填密度足够大,那么鞭炮就成为杀伤力极强的爆炸物,这也是国家对鞭炮的生产和燃放规定越来越严格的原因。

硝化棉的威力远远大于黑火药,以含氮<11.2%的3号弱棉为例:当受到170℃以上高温作用时发生燃烧,燃速约1800米/秒(乒乓球就是3号弱棉做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安全地带做这个实验)。

当含氮量超过13.3%时(一号强棉),硝化棉将不再发生爆燃,而是发生爆速达到6300米/秒的剧烈爆炸,而且随着含氮量的上升,其燃点也就越低,当储存环境温度>49℃时即可分解自然,引发爆炸,可见子弹发射药是一种威力堪比TNT的炸药。

为了确保子弹的绝对安全,人们只能将一号强棉的含氮量降低到11.9%~12%,制成二号强棉,同时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钝化剂,进一步降低硝化棉的敏感程度,这就是双基发射药,它虽然稳定,但是依旧改变不了它是炸药的本质。

氮含量的降低提高了硝化棉发射药的安全性,却因此降低了它的威力,尤其是大口径火炮,在使用双基硝化棉发射药时膛压往往达不到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双基硝化棉发射药的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奥克托今炸药,以此来提高火炮膛压,奥克托今炸药的特点与黑火药颇为相似,即可以在高温下发生剧烈燃烧并释放大量能量,只有在装填密度极高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爆炸。

▼下图为正在准备用焚烧的方式销毁过期炮弹发射药的技术人员,发射药属性是炸药,但是再装填密度达不到爆炸临界点时,明火烧灼只会发生剧烈燃烧,而且没有想象中那么剧烈,甚至没有黑火药剧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子弹发射药的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是一种使用优质棉花通过硝化处理后得到的聚合物炸药,即火棉,子弹和炮弹的发射药都是硝化棉做的。

第二、硝化棉发按照用途可分为一号强棉、二号强棉、三号弱棉三种,其中一号和二号强棉的主要用途是子弹和炮弹的发射药,三号弱棉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结语

长期以来,受制于化学工业起步较晚的制约,我国的子弹和炮弹发射药技术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用于小口径步枪弹的发射药,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当年美国人研发用5.56mm枪弹的WC846发射药同样的问题——残渣多、烟雾大。

WC846发射药是典型的双基发射药,它的配方是这样的:硝化棉81.4%(一号强棉),硝化甘油10.39%,石墨0.12%,苯二甲酸二丁酯5.16%(钝化剂),水分0.63%以及还有其他微量添加剂。

为了解决残渣多、烟雾大的问题,1975年美军改用新配方子弹发射药,即WC140发射药,它在WC846发射药的基础上把硝化棉的比例提高到94.5%,另外添加了2%的二硝基甲苯(不是TNT炸药),硝化甘油比例下调至1%,在保持0.12%的石墨添加量不变的情况下再添加0.4%的二氧化锡,该型发射药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成为美军子弹发射药的制造标准。

奇怪的是我国在研发5.8mm枪弹时也按照美军WC140发射药仿制了发射药,但是残渣多、烟雾大的问题时至今日始终无法解决,以至于严重制约了5.8系列枪族的性能发挥,总师对这个事情也只能摇头叹息,可见会造和造好真的是两回事。

▼下图为我国仿制的美国WC140型球状发射药,都说我们善于摸着美军的石头过河,但是在美国这样的传统化学工业优势上,我们无法用“抄作业”这一招来实现弯道超车,老老实实搞自主研发才是正道,尽管这样可能暂时落后。

子弹的火药分为发射药和底火药,发射药就是子弹未发射前,弹壳里装的火药就是发射药,顾名思义,底火里装的就是底火药,这两种火药是不同的。原谅我不能讲得太详细了,很危险的。

子弹里面装的什么?

优质回答

子弹是战场上士兵最常用的杀敌工具,也是一种消耗品。现代子弹一般由弹头、药筒、发射药、底火四部分组成。  1、弹头(子弹上半部分):密度较大,硬度较高,用来依靠快速飞行射入目标,造成伤害

2、药筒(子弹下半部分的金属壳):的用来连接弹丸和保护发射药及密闭发射药所产生的气体,枪械抛出的弹壳就是药筒部分。

3、发射药(药筒内所占体积较大的部分)是通过燃烧来产生大量气体,从而推动弹丸射出,并赋予弹丸较高初速(一般为数百米每秒)。   

4、底火(子弹的最下端部分):也叫火帽或引信,用来在子弹受到撞针撞击后点燃发射药。

注:本文由作者原创编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子弹里面装的是死神的镰刀,当它被掌握在守土卫疆的将士手里,维护的和平与正义,收割的是侵略者的头颅。

子弹里面也装着死亡的气息,当它炸裂开来,弥漫着血腥,所以祈祷这个世界,让子弹千万别乱飞。

八路军兵工厂的子弹用什么发射药?

优质回答

梁老师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发射药?咋说呢?咱是火药的鼻祖,唐朝时期咱就有了火药,到现在咋也有个一千多年了吧。

这么多年的时间耗费下来,可作为现代化武器不可或缺的无烟火药,却不是从咱手里头发明出来的,而是法国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这说的有点远了,咱接着说八路军发射药的事。

那么抗战的时候,八路军打日本人到是不怕,毕竟红军整编为八路军,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打日本人,这没什么好说的。

但手里的家伙式他不好使,老套筒那都是清朝时期的武器了,汉阳造这都有点历史的物件了等等,不过八路军也不嫌弃,但凡有能喷子弹的这都成,都能打日本人。

可就算是这样,您想要每人一把枪这都不成,也只能拿大刀片子,红缨枪做代替了。

这也成,但枪你得有子弹才成,不然这比烧火棍也好不了多少。

一开头国民党还能发一点弹药,但国民党那脾气,他给八路军发弹药这也不会太长久。

如果光靠缴获的话,一场战斗下来,消耗和缴获是不成比例的,打出去三发缴获一发,这算下来还是个赔本买卖。

所以自己造子弹,这才是正路。

造子弹,您就要面临很多问题。您别看一颗子弹没多大,搁手里能抓一大半。

铜壳,雷汞,无无烟火药造的发射药,子弹头等等,这些都需要解决。

而八路军手里有啥?石头,改锥,火炉,外加几把大锤,简陋的都不能再简陋了。

您别说现代化工业的影子,就连个粗糙一点的手工作坊这都没有。

这要是搁一般人眼里,造子弹,这在开玩笑吧!

没有人会相信八路军能把子弹造出来,您要知道就算是我们这个时代,全世界有一个算一个,能造子弹的国家不到三十个。

小东西大技术啊!

有困难咱也得上不是?

你都不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咱只能用替代品。既然咱是黑火药的鼻祖,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八路军的发射药还真就是黑火药。

这东西的威力本身就有限,拿着黑火药造出来的子弹,确实可以杀伤敌人,但效果却差强人意。

举个例子您体会一下。

根据日本的记载,八路军第一次攻打井陉煤矿的时候,八路军甩手榴弹攻击日本人的阵地,结果八路军的手榴弹在日本人的阵地上扔的到处都是,但没有几个炸响的,原因是下雨,这火药受潮了。

您就说吧,这要是真靠黑火药去制作弹药,这那成啊!尤其是日本人修的那炮楼到处都是,用黑火药造的炸药包去端日本人的炮楼,您感觉这靠谱吗?

所以八路军要造出合格的无烟火药这才是重中之重。

咋办呢?手里头啥都没有!

咱想要造出无烟火药,首先第一步,就必须造出硫酸来,没这东西,咱就是想破脑袋,也造不出无烟火药,因为硫酸是火药之母。

那么制造硫酸又有那些方法呢?就两种。

头一种叫接触法,装置复杂咱就不说了,他还需要那种细细的白金粉做触媒。

还白金粉,根据地里头连白金都没有,到那弄粉去?所以这种方法,基本上就被堵上了,毕竟装置复杂弄不来,白金粉没有。

第二种方法叫做铅室法,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他需要一个用铅板造的一个铅室才成。

可问题是,咱到哪里去搞这些个铅板呢?这条路也走不通。

咋说呢?方法是人想出来,没有铅板,那么我们只能去找一找,看看有什么替代品可以代替铅板,而且这个替代品还必须是能够就地取材,立马能用的。

您都想不到,在1940年七月份的时候,晋察冀工业部技术室主任张芳和化工技师张奎兀,通过调查研究之后,发现老百姓家里头用来盛水或者搁粮食的陶瓷缸,这物件就能仿制酸性腐蚀。

于是八路军就用这陶瓷缸垒成了一个缸室,于是咱创造性的弄出了缸室法,这就取代铅室法制造硫酸。

最终造硫酸造出来了,在硫酸里头加上硝,最终就成为了硝酸。

于是在历史上的1941年五月份,您就看到了八路军就用这个缸室法进一步的建造了硫酸化工厂。

从而让硫酸从手工作坊里头走出来,变成了工业化的生产。

到了1943年的二十号,胶东兵工厂就建立了六个硫酸厂子,每天能产两三吨的硫酸。

这说的有点远了,咱接着说火药的事。

有了硫酸,尤其是造硫酸这种创造性的方法,让军工们的思路开拓了。

后来用硫酸,硝酸再加上棉花,弄来大铁锅进行脱脂。

人家用打浆机进行打浆,没关系咱就有石磨代替,直接碾出来。

人家用烘干机进行烘干,没关系咱直接用土炕进行烘干。

人家用切片机机型切片,没关系咱有剪刀进行切片。

人家有辗压辊,咱没有这么先进的东西,可咱有擀面杖。

最终弹药使用的硝化棉就这么被制作出来了。

您看,他有洋办法,咱有土办法。

小编搁这里给您说的很轻松,但这个过程,咱可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毕竟炸药不是小孩子家的玩具,错了就错了,回头还能改,但炸药弄错了,是要出血的。

当初用火硝和硫磺造炸药的时候,咱是用老百姓家的石头碾子慢慢的碾制炸药,常常碾着碾着就炸了。

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军工们的制作,毕竟在他们看来前线的战士更加需要炸药,没这东西怎杀日军?

在研制火药期间,有一个叫焦逢春的火药技师,在抗战前,他就是一个爆竹匠人。大家伙都知道,逢年过节的时候,中国人喜欢放各种烟花爆竹,他就是干这个的。

祖祖辈辈的老手艺人了,焦逢春家里老一辈人就开始在山西洪洞县做这种烟花爆竹,所以焦逢春打小就会造黑火药。

1937年的时候,不想当亡国奴的焦逢春,跟着自己的叔父,一大家子七口人就参加了游击队,当时专门给游击队制作黑火药造手榴弹。

到了1939年的时候,由于这一家子制造火药的技术相当不错,就被调到了流动工作团,焦逢春成为了火药技术员。

那么到了1941年的时候,他们一家子参与到了制造无烟火药的研究中。

在这个过程中,焦逢春的两个叔叔和焦逢春的妻子都牺牲在了制作火药的爆炸事故中了,而他唯一的儿子也因为触碰废炸药的时候,被炸死了。

而焦逢春自己,也在试验中被火药伤了好多次。

但为了研究火药,他亲自跑到战场上收集各种炮弹,自己随身带着一个小箱子,这里边放着的就是,那些被他从炮弹拆出来的各种炸药。

经过他的努力,他不仅了解了炸药,还对各种炮弹的结构和性能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甚至于雷管,底火,引信他都掌握到了精髓。

后来在郑汉涛的支持下,他还编著了一本叫《炮弹》的书,这本书为安全制作炮弹指出了一条路。

他对炮弹太了解了,当时在试验中,发生哑炮,漏药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会请他过去排除故障。

咋说呢?因为过多的操劳,再加上身上经年累月积攒的那些个伤势,这位火药专家在看到抗日胜利之后,就离开了我们。

好了,咱接着说八路军军工上的事。

当时八路军的军工厂制作各种武器弹药都是很费力的,很多工具原材料是没有的,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寻找他们的替代品。

而这些个替代品您想都想不到,因为这些东西和制作弹药,不论您怎么看都和弹药没多大关系。

举个例子您体会一下。

当初八路军从北平运回一大批军工物资,这里头包括足球,铜板,大号猎枪子弹;还有一批北大教授写给学生有关肥田粉的论文,当然这些论文都是英文版的;最后还有不能够治疗任何创伤的中药,银首饰,甚至是为过世之人准备的各种丧葬用品。

“这就是购买回来的军火?”当时冀中地区的兵工负责人张方,自己都看不明白,这是在干嘛?

毕竟这些东西,粗一看,大号猎枪子弹貌似和制作弹药搭点边之外,其他应该没有关系吧!

其实吧,就算是大号猎枪子弹,他都塞不到八路军任何枪械里头去,口径太大了,

而从性能上来看,这些大号猎枪子弹他也不能让八路军去打日本人的,威力有限的很,说道根子上,这东西他就是那些个传教士驱赶野猪用的,杀死野猪都不可能的,所以这东西没多大用。

拿他直接去打日本人,别想了。

但这东西塞到迫击炮的炮弹里头,是可以当做发射信管用的。没想到吧!

至于铜板,这就过去使用的钱吗?这有啥用?

您不知道的是,这东西可以制作子弹头,只要对着铜板的中心冲压一下,这就变成了一个漏斗状的东西,然后在里面塞上铅,一颗完美的子弹头就出来了。

当然您要是用铜板制作弹壳,那就别想了,来不了,弹壳只能去捡用过的子弹壳来用。

至于足球,那是用来配置火药的容器。

将足球的内胆取出来,里头装上火药,这就变成了一个密闭的容器,隔绝了让这些火药爆炸的因素,您抱着足球内胆,可以使劲的揉搓了。

您不知道的是,刚才小编说的那个兵工负责人张方,就在没有足球内胆的情况下,对火药进行揉搓,结果引起爆炸,炸掉半个手掌。

其实足球内胆不仅可以揉搓炸药,他还可以制作土水雷。

而银首饰呢?在水银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提供银。

那么丧葬用品呢?这里头可是有锡的,制作硫酸的时候需要锡。

至于论文,估计大家伙也想不到吧,他其实是帮助八路军制作烈性炸药的方子。

用英文写出来,你就是交个日本人当面让他看,有几个抗三八大盖的家伙能看懂?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肥田粉是干嘛的?听起来像是农药给田地里头施肥用的。”

您还真就没有猜错,这玩意还真就是施肥用的。

当时日本人,他们也缺粮,别的不说就他们那日本本土,老百姓是吃不上本地的稻米,全部都是打外边运进去的粮食。

所以日本人想着从中国的土地上种出更多的粮食来,好收了,再运到本土或者是作战的日本人食用。

所以当时日本人就把这肥田粉在中国进行推广使用。

咋说呢?这玩意在中国的推广并不好,中国老百姓不爱用这个。

为什么呢?因为这东西用上了确实好,粮食能多长点,但问题是这多长出来的粮食,压根就落不到老百姓的手里,全部被日本人收走了。

这也就算了,这肥田粉中国老百姓还得从日本人的手里购买,这购买的价格可一点都不便宜。

您看吃力不讨好就不说,还得花冤枉钱,中国老百姓能买这个?开玩笑呢?

但是八路军却发现这肥田粉里头有好东西,里头有大量的硫酸铵,只要提炼得到,就可以提炼出炸药的原料。所以这个肥田粉的大宗用户其实是八路军。

当时这个提炼的过程,不是简简单单三两下就能出来的,过程很复杂,所以当时专家进行交流之后,再通过实验,弄出了方法。

这方法里头可没有提一点有关炸药的内容,而且还是用英文书写的,顺顺利利的就到了八路军的手上。

最后八路军通过这一手资料,就弄出了炸药。

以上是,当时八路军弄炸药的一些个途径。

咋说呢?方法有了,这还得有推广不是?技术人员越多越好才成不是?

于是在1940年的五月份,八路军就创建了八路军第一所军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传授技艺。

当时一开始教职员工也不多就二十个人,但一发展起来就多了,最后教职员工有了二百多个。

在此期间培养出了四百多个军工人才。

不过后来学校办到1943年的九月份的时候就停办了,其实早在六月十四号的时候就停课了。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日本人占据了武乡县的蟠龙镇,威胁到了学校安全。

当然了虽然太行工业学校停办了,但教职员工都在,所以就分流了,去了延安军工厂和太岳军工厂。

至于剩余的学员都当宝贝疙瘩,彭德怀明确命令,学员不准调出军工部门。

到了1946年二月份的时候,太行工业学校在长治又重新建校,后来就改成了长治工业学校。

今天就写到这里,认为写的可以的小伙伴支持一下,点个赞,加个关注!

也是硝化棉。为了把棉花充分干燥破碎,各种土办法都想过了试过了。先暴晒,再用铡刀切,后来发现用石碾子碾效果不错。硝酸不好找,就自己土办法做,没设备就用老乡的缸(那是石英)当容器。总之特别艰难。网上能查到当年八路军工的回忆录。写的比较全的是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

中国的黑火药与诺贝尔发明的炸药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

兔哥回答。欢迎关注兔哥。【一】黑火药的发明源于古代的炼丹术,和西方的黄色炸药没有任何的关联,也和西方的黑色火药没有任何的关联。我国发明的黑火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黑色火药”。而西方的应该称为“黄色炸药”和“黑色炸药”。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其中“火药”是其中一种。其实火药并不是特意研制出来的,也不是为了战争而研制的,而是意外收获。古代时,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所谓的炼丹师们就大兴炼丹术,火药就是在练丹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我国古代的黑火药的成分都是自然界里有的物质,如,硫磺,硝石(硝酸钾),木碳。也就是俗称的“一硝二硫三木碳”。【二】只知道三种物质混合能燃烧爆燃,但为什么会爆燃。并没有原理性的研究,因此,也就没有了改进发展的空间,所以,目前的主要用途是烟花爆竹领域。黑火药是我国首先发明,首先使用,古代就有利用黑火药用于战争中的记载。但黑火药的爆炸原理并不知道,因此,“一硝二硫三木碳”的配方流传至今。正是没有理论性研究,黑火药的发展受到制约。而用途目前只停留在了烟花爆竹领域,而且现代的烟花爆竹也都不多采用了。主要原因是黑火药的杂质太多,并不能用于炸药的作用,更不能用于军事目的。【三】黑火药和诺贝尔的黄色炸药以及西方的黑色炸药没有一点传承关系。黄色炸药并不是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而是通过化学反应提取的,有理论上的支持。正确的说黄色炸药并非是诺贝尔一个人的功劳。苦味酸是由英国人P·沃尔夫发明的,因为是黄色,当初是用于染布的颜料。法国用它填炮弹之后,才在军事上得到应用,这也是黄色炸药名字的由来。硝化甘油,1846年意大利化学家A·索布雷首次制成,危险性大,不宜生产。1859年之后,诺贝尔一家人经过不断研究制造出了安全的硝化甘油炸药。梯恩梯(TNT)是由J·威尔勃兰德发明的(1963年)。是一种威力很强而又相当安全的炸药,被称为 “炸药之王”。西方发明的黑色炸药。其实西方国家也发明出了黑色炸药,但并不是我国黑火药的配方,两者之间没有借鉴关系,是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品种。西方的黑火药明朝时传入我国,用于军事武器方面,如明朝时期的“佛朗机”,“红夷大炮”,“火绳枪”等等,随这些武器过来的还有黑火药。(下图,佛朗机,葡萄牙制)【四】。我国发明的黑火药并没有影响到黄色炸药和西方黑色炸药的发明。目前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炸药并不是古代发明的黑火药,没有关系。是以黄色炸药,TNT等炸药原理制造的。黑火药并不能用在军事上,也不能用于民间的开山开矿。(下图,红夷炮,葡萄牙制)我国火药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使用火药最早的国家,虽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体现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到现在还在为当代烟花爆竹领域的发展作着贡献。(个人观点,欢迎指正,图片源于网络,一并谢过!欢迎关注兔哥)

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是按

”一硝二磺三木碳”的简单配方混合而成的,不含硝化甘油。它其实并不是今天战争中使用的炸药。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火药的成分是什么.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