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敬鬼神而远之(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让人远离鬼神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网友提问: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让人远离鬼神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优质回答:

孔子为什么不相信鬼神的存在?

中国文化由三个部分思想组成。第一是儒家,第二是道家,第三是佛家。这三种思想,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分别占有主流地位。但是相对来说,中国儒家思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但有意思是的是,儒家并非宗教,而道家最后发展成了道教,佛教本来就是一种外来的宗教。

我们知道,宗教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神的崇拜,认为在这个世界之外,有神的存在,人的祸福以及人间的一切事情都由神来安排。而儒家,是不相信有神的存在的,儒家相信的是人自我的力量,儒家强调人的个体的价值和努力。因此,儒家是一种非常理性实用主义的派别。

那么,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如何看待神鬼一类的事情呢?

我们先来看看儒家弟子樊迟与孔子的一段对话: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弟子樊迟问老师孔子,什么是智慧,孔子回答说,你要把精力都放在人最应该做的事情上,而人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实现你的人生价值,而对于那些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鬼神的事情,你报之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就行了。这种脚踏实地的理性主义的精神,就算是人间的大智慧。

这体现了孔子的理性的现实的人文精神,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就把它先放在一边,我们只要努力做好人世间的事情就行了。巧合的是,一贯反对儒家的庄子,其实也说过了类似的话,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于我们搞不太清楚的事情,既不轻易相信,也不盲目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边存而不论,前一方面是现实的精神,后 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学说是扎根于现实的,它的立足点、着眼点和最终的价值追求,都在这块现实的大地上。儒家始终把注意力和追求放在现实的人生上面,也就是说,人生的最高幸福和最高境界在此岸,而不在彼岸,儒家追求的是现实理性,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当然,孔子是非常谨慎的。他既没有说鬼神一定存在,也没有说鬼神一定不存在。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孔子一般不会轻易下结论。比如他对人性的善恶,没有下结论;对有没有鬼魂,也不擅自下结论,他采取的态度是实用主义的,也许鬼神是存在的,也许鬼神是不存在的,这都不要紧,我们在祭祀的时候,就当他们存在一样就好了。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为何说「敬鬼神而远之」,这就得从头说起了。

人类学家在处理较高级的文化体系时,会把文化总体分为两个部分。雷德菲尔德称其为「大传统」和「小传统」。后来西方学界以「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说,取代了「大传统」与「小传统」之说,其意甚明。

就中国而言,在早期巫术阶段,乃生活群体狭小,族群政治功能未曾分化之阶段。此时,大小传统尚未分化。或者说,巫术即为此阶段唯一大传统。随着社会发展与分化,文化主导形态变为祭祀文化。也即是说,祭祀文化成了大传统,巫术文化成了小传统而保留在民俗文化中。随着社会发展,大传统由祭祀文化发展为礼乐文化。祭祀文化作为小传统而变为国家宗教活动和普遍的祖先祭祀。

古代中国文化之发展历程大致为:巫术文化—祭祀文化——礼乐文化。陈来先生云「周代的文化,下至春秋战国,都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线索,即人本理性与巫祝文化的斗争。」(《古代宗教与伦理》)而孔子,即为人文精神进入自觉阶段之开始。

在原始信仰中,无论「天」「帝」还是「神」,其解决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主宰性,价值根源,人之义务。

原始信仰之神,自然代表一主宰性力量。人世万物,都是被这个人格神所主宰的。

由此而衍生出,「神」即为价值之根源。人应听从神命,是非对错亦以神之意志为标准。价值和主宰混同一体。

价值与主宰性混同。则人神关系表现出一种酬恩观念。人应向神祷求、酬恩,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皆委托于神。

但孔子对这三方面的问题做了全新的解释。现实世界的主宰不是一个人格神,而只是一种人力无法企及的决定性。人在经验生活中,亦是被决定者。但人本身有无主宰性而言呢,也即,人在这种现实的主宰中,有没有自己的自由呢?

有的。

人有自觉能力,能作价值判断,有「应该」与「不应该」之意识。故在这种自觉意识上,孔子提出求正当之「义」的观念,以彰显主宰性之下人的自由。也即是说,价值出于人之自觉意识,而在人之自觉处,即显人之自由。由此,价值与主宰分立。在事实层面,人固然有无可奈何者,成败非人所能掌握。但在价值层面,人却可自作主宰,是非却是可由人可掌握的。

主宰与价值既分,则本来原始信仰中之人神关系也转向人与人之关系。人神关系下人对神「酬恩」的人之义务与约束,亦变为现实世界中之「人伦」观念。一切曾经鬼神层面之事,皆被拉入现实。故孔子重现实层面之人与人之关系,而不重人与神之关系。

在这种人文精神的确立与透显之下,孔子对原本之对鬼神观念自然是不认同的。故其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

祭祀活动当然还存在。那么不重鬼神,又如何看待祭祀呢。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对于祭祀,孔子不从神之受祭解释,而从现实的祭祀之人及祭祀行为说明其义。祭祀重点在祭者之诚敬,其意义在于人履行祭祀之一套仪文上。重点在于现实之人的诚敬,而并不是说真有一个「神」享祭。也即实说,现实人的诚敬仪文,即为祭祀之全部意义。如果人不能亲祭,则祭祀也失去意义。故云「吾不与祭,如不祭」。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不同意楼下的说法。

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直白地解释就是孔子对鬼神的态度。

孔子之时包括他的前后之人都有鬼神信仰,你比如,楚国的屈原的文章里就有多少种鬼,屈原其实也对鬼神有疑问,所以有《天问》,那么,鬼神真的存在与否,当时聪明的人应该都明白。孔子不能不知道。

孔子之所以“敬鬼神而远之”,事实上是仅仅是孔子“祭祀观。”

楼下说:在儒家看来,对鬼神的祭祀、敬重是必要的,因为这可以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我认为不正确,孔子的祭祀观并不带有功利性,虽然它确实存在功利性的一面,但孔子的初衷是“尽于人心”而非“慎重归远,民德归厚矣”。

要不然,为什么孔子能言六艺,能言尧舜,能言二周,独不言信奉鬼神的殷商、夏朝之政呢?

(文/牛在看你)

其他网友回答

题主好,鬼神观念由来已久,即使现在也难以根绝,孔子时代更是一种普遍的观念。

既然不能消除人们这一普遍的观念,孔子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是极为聪明的做法。“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这些虚诞飘渺的鬼神之事“存而不论”,他更关注得是现实人生。

子路问鬼,孔子说“神鬼之事,吾也难明,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子贡子路这样的高足弟子都对鬼神感兴趣,可见当时鬼神观念的根深蒂固,那样的背景下,孔子是不可能破处迷信,让人们放弃对鬼神的信奉是不现实,孔子是做不到的,能做到敬而远之,已经是极高的境界了,也是极为聪明的做法。

孔子的鬼神观,对后世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中华民族脚踏实地,努力进取的务实精神正是与此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既有相信神之说,也有不相信鬼神之论。这就是古代孔子圣人对待鬼神的两面性。

其一,孔子相信鬼神是必然的,这是时代的局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圣人,是春秋时期礼仪的继承和复兴之人。在先秦时期,宗教、哲学、文学等等学科之间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没有十分严格的分类区别,如:儒家孔子时期的宗教观涉及天命和祭祀两大模块。这个问题主要在探讨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所以,孔子相信鬼神,源于对于祖先的尊重,因为那个封建时代,人们对鬼神的理解界定在“人鬼”具有“人鬼”与“神”的两种含义所指,既“人鬼”指一一自己过逝的祖先,“神”一一比人具有特定的力量。《论语》就这样子记载一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说,在祭祀的时候,既使不知道鬼神存在,也要心中有鬼神。这大概是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相信鬼神的原因吧。

其二,孔子又不相信鬼神

孔子不仅是春秋时期的大儒学家,而又是一个具有积极的精神的思想学派。虽然是宗教信仰崇拜的神祇,但这种信仰涉及孔子天命哲学观。所谓“天命”,就是人对于自然宇宙种种神秘力量,在和人命运产生交汇之后,人对其解释,孔子继承周礼,所以孔子的天命关,也是这种以“德”为核心的“天命观”。巜周书》里这样子记载一一“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当在一定程度之后,“人定胜天”的思想逐步发展起来,以一个社会群体力量为核心的天命标准出现。“天生德予余”,便是将社会秩序的准则“德”,提高的和天命一样的角度。

所以孔子说:“为能事人,焉能事鬼”。我们认为,孔子一面肯定鬼神,一面否认鬼神,最后孔子还是主张唯物主义,排斥鬼神的存在。这就是孔子能在矛盾中解脱出来,足以说明孔子不愧为历史上的圣人。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让人远离鬼神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