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苏轼的《前赤壁赋》?
优质回答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
苏 轼:前赤壁赋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④,凌万顷之茫然⑤。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⑥,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⑦,东望武昌⑧,山川相缪⑨,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舻千里⑩,旌旗蔽空,酾酒临江⑩,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① 此篇一名《赤壁赋》,因为不久又作过一篇,所以称此为《前赤壁赋》,后篇称《后赤壁赋》。赤壁:湖北省境内沿长江有五,著名的有二:一为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用火攻计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省蒲圻县北,长江南岸(旧属嘉鱼县);一为苏轼所游的地方,在今湖北省黄冈县。赋,文体名。
② 既望:最古以阴历每月的十五、十六日至二十二、二十三日为既望。后来,阴历十五日为望,望后一日为既望。
③ 牛斗:均星宿名,即二十八宿北方七宿的牛宿和斗宿。
④ 一苇:比喻小船如一片苇叶。如:往。
⑤ 凌:越过。
⑥ 愀(qiǎo巧)然:忧愁的样子。
⑦ 夏口:古地名,即今武汉市的汉口。地当夏水(汉水下游的古称)入长江处,故名。
⑧ 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
⑨ 缪(jiōu了):盘绕。
⑩ 舳(zhú逐)舻(lú卢):指船尾和船头。这里指大的战船。
? 酾(shī师):本义为滤,这里是“斟”的意思。
? 蜉(fú浮)蝣(yóu油):一种微小的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只能活几个小时。
? 枕藉:枕头和垫子。此处作动词用,枕枕头和睡在垫子上。
【品读】
苏东坡分别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日的《前赤壁赋》和《赤壁赋》,堪称文学史上经典作品,极具欣赏意义和研究价值。
贬谪黄州三年有余,东坡先生虽然已融进了这片山水中,收获了情谊万千,更是创作出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但是,作为一位“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的团练副使,无疑是一种变相的管制生活,拘谨、约束、尴尬、无聊,因而他的内心是极度寂寞、彷徨、委屈的。还好,地方官员倾慕其才华,任由他纵情山水,恣意而行。
这篇《前赤壁赋》就是在此期间的作品。文中记叙了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经历和感受,“风”与“月”作主景,“山”和“水”加辅以,有美酒畅快痛饮,有歌咏随兴而起,有洞箫应景而响,一幅月朗星高、天高地阔的辽源浩淼尽收眼底,让人情怀满志,顿生感慨。一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道出了此刻当下的心内阑珊,遥想当年的“三国”“曹操”“赤壁”,多少英雄人物,多少风云变幻,不是都化作了往事如烟吗?作者笔下轻轻一挑,主旨应声而来,关不住的政治失落和生命落寞,一览无遗地敞开在天地间呢。不过,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来去、皆有归属,皆有使命,这便是自然气象,难以阻挡的发展变化和进程。由此可见东坡先生旷达、豪情、泰然的人生情怀和生命境界。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赋体主客问答的形式,有力地表现出作者的感情起伏和矛盾心理变化过程。将写景、抒情、说理分布得体,各有侧重。且寓情于景,寓理于事,借景、事以明理,使得情、景、理浑然一体。
全文挥洒自如,行云流水,波澜起伏,是一篇不可得多的引人入胜的山水佳作。
如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江晓英”和“一块儿吃吧”!
个人见解 :赏析宋代苏轼《赤壁赋》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一一此文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首段交代了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即农历每月的十六日)地点“赤壁之下”,人物“苏子与客”(有一种说法,说这个“客”是作者虚构的,后文苏子与客的对话是苏轼内心挣扎斗争的外化)活动“泛舟游”“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笔墨重点则是景物描写和体验上。其中有清风、水波、月、白露、水光,这些意象有机结合,构成了一幅明月秋江图,意境清静朦胧。主人公置身美景,任由小船在茫茫江上随风飘荡,似御风而行,颇有超然欲仙之感,心情愉悦。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一一第二段首句承上启下,因夜游之乐而忍不住高歌一曲。这歌词出自《楚辞》,所谓“香草美人以喻君子”,联想此刻作者被贬的处境“望美人兮天一方”定包涵远离朝堂、志不得伸的郁闷。那位吹洞箫的客应是“我”的知音,他洞悉了我的内心,所以当他“倚歌而和之”时,曲调是如此的悲凉。此处运用博喻即连用5个比喻,另加想象、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乐曲的哀婉悲凄。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一一从第三段起文章转入对话,由写景转入描事抒情。此段可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处分为两层。前一层追古,由眼前景联想到孟德诗,由赤壁之地势联想到孟德之事;后一层述今日“吾与子”之平凡渺小境况。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宇宙永恒的歆羡,人生短暂的悲叹。此段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都是高考考过的名句。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一面对客的悲悯感怀,苏子巧妙开解。他先以水、月为例,从变与不变的两个角度出发,阐释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不禁让人联想起唐人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句,颇具辩证色彩,足显作者的睿智与旷达。既然已无所谓永恒与短暂,且“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此句暗含人生亦有命强求不得之意)不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李白《襄阳歌》”,耳得目遇即可享之,遥应开头,表达了寄情山水、随缘自适的思想情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一一尾段呼应开篇,回到夜游赤壁之本事。全文由乐而悲转而又乐,情感一波三折,在这波折中,我们更进一层地体味到了苏轼的洒脱。
《前后赤壁赋》怎样做赏析?
优质回答
仅就《赤壁赋》的音乐描写谈一点意见。
音乐描写是诗文的难题,怎么把音乐声写的活灵活现,惟妙惟俏。白居易的《琵琶行》提供了先例。白老先生描写琵琶时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这是用拟声,“大珠小珠落玉盘”,“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是比喻。“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侧面描写,也叫烘托。
苏轼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了极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其声呜呜然”,是拟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比喻;“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烘托,也叫侧面描写。
但认真分析起来,苏轼比白居易还是技高一筹的。白居易描写琵琶声,用了拟声,比喻烘托的手法,把琵琶女弹琵琶的技巧完全表达出来了,但这只是实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而苏轼的赋就感情饱满丰富多了。
首先“其声呜呜然”,“呜呜”在拟声词中表示的是低沉哀婉的声音;下面四个比喻,“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怨是哀怨,慕是思慕,泣是哭泣,诉是哭诉;直接用人的悲伤心情比喻吹箫的声音。后面两句更是千古绝唱:“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潜蛟”一词并不是苏轼首创,唐朝孟郊就有“高岸立旗戟,潜蛟失浮沉。威棱护斯浸,魍魉逃所侵”的诗句。萧祜也有“半岩有洞顶有池,出入灵怪潜蛟螭。我去不得昼夜思, 梦游曾信南风吹”的句子。苏轼的赋出来以后,潜蛟这个词也火起来了。宋元明清都有“潜蛟”的诗句,明王士祯在传奇剧中还发明了“潜蛟困凤”的成语,形容怀才不遇之人,也算是苏轼的知音吧。
嫠妇一直被解释为寡妇,对不对?也对也不对,因为这个寡妇,丈夫并没有死。潘岳《关中诗》有句云:“夫行妻寡,父出子孤”。就是丈夫外出没回来,妻子就可以称寡了。因为这个嫠妇是有原型的。谁?白居易诗中的琵琶女。“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和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就是这样的嫠妇。听到悲惨的箫声自然会流出眼泪的。
前后《赤壁赋》都是千古不朽的名著,靠一篇文章分析是不够的,写一点感想,管窥之见,供大方之家一笑尔。
要说苏子瞻真不愧为“文曲星”,写词能豪放能婉约,书法绘画也算是大家,而且即使被流放贬谪到贫瘠之地,还能琢磨出一道道美食“东坡肉” 、“东坡肘子”,更不用说他的散文了,既清新蕴藉,又富含哲理,就如这篇《前赤壁赋》。
是在一个初秋的傍晚吧,苏子与客人泛舟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们吟咏月的诗篇,诵唱窈窕之文章,任由小舟在浩渺的江面上随意飘荡,仿佛凌空飞翔而去,好不飘逸自在,简直要羽化成仙了!
然而面对此情此景,却有客人触景生情,吹起了洞箫,那箫声如诉如泣,悠长落寞,听来颇令人伤感。苏子问客人为何箫声如此悲凉?原来朋友是在感慨生命的渺小与短暂,即使像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虽也曾“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如今安在哉?” 朋友面对浩渺宏阔的场景,不禁哀叹人生就像蜉蝣一样短暂地寄生于天地间,渺小得如大海中一滴水珠,而羡慕长江之水的无穷无尽,明月那样的永世长存。却明知道自己做不到那样的长久,所以不免惆怅不已……
来看看我们的大哲学家苏东坡是怎样劝解宽慰朋友的吧: 你看那江水滔滔不绝地流走,月亮此时圆了彼时又缺,但是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他们始终在那里,不增也不减,水仍在流,月仍在天。如果从它变化的方面来看,天地万物没有一刻不是在变化的,如果从它不变的方面来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你看这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我们耳听得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宝藏啊,我们现在不是可以尽情开怀地享受这一切吗,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赏美景,尝美食,诗酒唱和,反而要无端地悲叹愁怨呢?” 听了东坡这番劝解,客人心结打开,于是大家又重新吃起喝起玩起,沐着清风,枕着月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看来,苏老夫子真是有大智慧的人,而且还深谙辩证法呢。是啊,人既然不能与日月江河永存宇宙,何不尽享眼前的美景佳肴,过好当下呢!我想东坡那个多愁善感的朋友有他这样明事理的哲人大家时常在身边殷殷劝导与宽慰,真是三生有幸啊!怎不令人羡慕之至!
《念奴娇·赤壁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篇宋词怀古之作如何赏析?
优质回答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三首著名的宋词我们如何赏析呢?
解答之前,对于这三首熟悉的宋词,我们先作一一个回顾。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桂枝香 ·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欲先赏其词,必先赏其人。
赤壁怀古的作者,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的主要代表。诗词丰富广泛意境高远。东坡先生正如他自己所言,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一生为官不得其志多次被贬,这首词就是东坡先生,被砭黄州后所作。
词的开篇,便是作者奔流豪放的特点。大江东去气势磅礴,给人无限广阔的意境空间。以滚滚奔腾的浪花,引出风流人物的英雄。同时用简短的四个字江山如画,既赞美了山河的壮丽,也道出了古今英雄豪杰,为何会在大浪淘沙中,汹涌不息。
词的下阕,诗人用三国早年得志的英雄周瑜,来抒发自己官场坎坷,与被贬后的郁闷心情。进而想到人生短暂,韶华易逝自己游山玩水,一生将会无所建树。正当一片感叹的基调时,诗人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灰色的情绪瞬间转为旷达的胸襟,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了诗人面对失意的仕途之路,豁达的人生情怀,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金陵怀古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兼政治家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改革家,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在他的诗词里应该是主要的表达思想。
这首词题目金陵两字,就可以看出,其内容定然会有伤感的基因。金陵六朝古都,是繁华竟逐也是繁华落尽之地,诗人即是怀古,少不了对繁华背后腐朽的揭露。
诗词的上阙是写景,描写了金陵,季节中所展现的美丽景象。但一个晚秋与初肃,隐隐得透露初作者,对当前政治气氛的担忧。下阕主要是借历史兴亡抒发诗人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展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
宋代杨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十三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
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是宋代,爱国主义爱人辛弃疾。京口是三国时期,东南吴国孙权设立的重镇。诗人伫立在京口的北固亭,望着眼前的一片江山。风吹雨打曾经一切的繁华,都已找不到踪迹。诗人借古抒情,表达出了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怅然感慨。
下阕以元嘉草草之典故,提醒当前统治者,要汲取前人的历史教训,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深切的爱国情怀。结尾以廉颇自比,自己虽然已是暮年,但为了国家统一,仍然可以奔赴疆场奋勇杀敌。当然也流露出,诗人对当今朝政昏聩的深刻担忧。
明代杨慎《词品》: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综合评价:苏东坡、王安石、辛弃疾,三人都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三首词都是怀古,从艺术成就上说是各有千秋。不同的是苏东坡,以怀古感慨人生,传递一种积极乐观、胸怀坦荡的人生态度。王安石与辛弃疾的怀古,都有一种,主人翁精神的家国情怀。而相比这种情怀,似乎辛弃疾更胜一筹。云中特别喜欢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王安石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抱负。而辛弃疾一生,为了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而热血疆场。大家好,我是云中。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互动交流。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这三首怀古之作的作者是宋朝的三位才子苏轼、王安石和辛弃疾。三首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底蕴雄厚,在文学艺术层面几乎是宋词乃至中国古诗词的巅峰之作。
但是要想真正领悟词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必须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词人自身所处的环境、词人当时的心态等角度去解析。
接下来书生献丑,一一阐述自己对于这三首词作的理解。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创作于宋仁宗1063年的深秋,这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于是王安石从京城返回江宁为母亲守丧。
此时已是不惑之年的王安石一方面为母亲的去世而悲痛;另一方面,为官多年的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大宋王朝繁华背后的种种问题,改革之事势在必行,而他上书给宋仁宗的改革建议被无视。国家前途未卜,王安石忧心忡忡。
六年后,年轻的宋神宗继位,立志富国强兵,复汉唐往昔之疆,于是重用王安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运动。
这首词作,王安石站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角度,他登高远望,感叹朝代更迭,更多的是对于当下国事的不安和担忧,个人层面的怀才不遇则很少表达。
官居宰相高位,领导全国改革运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安石(写下这首作品时还未封宰相),他笔下的文字或许并不如苏轼那般华丽炫目,也没有辛弃疾那般热血沸腾,但其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深度与厚重,非另外两首作品可比。
这是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的抱负与胸襟。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流传度方面,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要比王安石的《桂枝香》更加脍炙人口。
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1082年。当时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身担一个闲职。
熟悉苏轼的朋友都知道,苏轼是一个乐天派,有着令人羡慕的豁达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名句家喻户晓。虽然在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最初,也写下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极度失望的句子,但在几年之后,也就是1082年,无比热爱生活、心态调整能力极强的东坡先生还是一扫阴霾,创作了一系列赤壁主题的名作。
比如《赤壁赋》,再比如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为怀古,这首《念奴娇》的气势比王安石的《桂枝香》更加磅礴,透露出浓浓的对于自己当下境遇的无奈,但对于当时国家命运的思考则几乎没有。
王安石《桂枝香》的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词人对于大宋王朝命运的担忧,隐藏了自己舍身报国的志向和愿望;而苏轼《念奴娇》的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则仅仅涉及个人层面。
苏轼在多地为官多年,同样做出了出色的政绩,但若论执政能力和政治抱负,他和王安石显然还不在一个层面。可能也正因为这样的不同,造成了两人词作风格的不同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与王安石苏轼两人均有较大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所处时代。王安石和苏轼处于同一时期,虽然当时西北边境常有战事,但国家总体上是和平的;而辛弃疾出生时,北宋已经灭亡了,他是一个生在金国的汉人,当时北方大地抗金起义军风起云涌,金国与南宋也在交战状态。
第二个不同是身份属性。王安石和苏轼是彻头彻尾的文人,而辛弃疾则是能文能武,写词造诣天下一流,上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我所说的“上阵打仗”不是指坐镇后方指挥军队,而是指亲自驭马上阵杀敌。辛弃疾本人身材魁梧,且武功不凡,史书记载他曾单枪匹马去追杀叛徒,亲手结果了叛徒的性命;后来更是率领五十人勇闯金军五万人大营,生擒张安国,可见辛弃疾是何等的骁勇。
辛弃疾是一个书生,是一个侠客,也是一个将领。
言归正传。在创作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了,距离他去世只差两年。当时是宋宁宗开禧元年,也就是1205年,当时的宋宁宗在韩侂胄的支持下下诏北伐金国,而一生志在抗金杀敌的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后调任镇江知府,准备北伐事宜。
虽然北伐金国是辛弃疾一直以来的诉求,但他此时也明白,皇帝和韩侂胄此时启用他这名老将,恐怕是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是想做做表面文章罢了,因为他的上书和建议并未得到朝廷的采纳,而他对于此次北伐的前景也并不乐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心态下,辛弃疾登临北固亭,挥笔泼墨,写下了这首千古佳作。
这首词有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有回忆当年沙场征战时的豪迈,有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讽刺,也有对主战派的悉心提醒。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引用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北伐失败的典故,告诫宋宁宗和韩侂胄要做足准备,不可仓促开战,后来的结果也印证了辛弃疾的判断,缺乏准备的南宋军队在此次北伐中一败涂地,最后只能再次与金议和。
三首怀古之作,三位大宋才子,三种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核,赋予了这三首作品更多的荣光。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赤壁赋赏析和感悟.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