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食用盐的(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食用食盐的?有什么记载嘛?)

网友提问: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食用食盐的?有什么记载嘛?

优质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以前看动物世界,萨沙就看到过动物舔舐土壤。

为啥?因为土壤里面含有盐份。

人和动物一样,身体内需要盐份。

现代医学证明,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化合物,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盐中所含的氯、钠、钾等成分,对人体肌肉、神经、心脏等器官以及消化、血压、荷尔蒙等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吃盐,就会引起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甚至心律不齐等各种疾病。

萨沙写《新长征》时,国军曾经对中央苏区严密封锁,禁止食盐输入。

一块大洋在国军控制区可买7斤盐,有多少钱就能买多少斤。

在苏区,一块大洋却买不到7钱的盐,而且有价无市。

当时食盐在苏区和黄金一样珍贵,几乎成为通用货币。很多苏区群众因为长期缺盐,头发变白,身体浮肿,患上了各种疑难杂症,甚至丧失了生命。战士因为却盐,身体虚弱,走路脚软,战斗力严重下降。

无奈之下,苏区后方干部几乎不吃盐,将盐省给打仗的战士吃。

毛泽东以身作则,坚持执行最低食盐定量标准。有一次,罗荣桓从前线带回两担优质海盐,打算分配给中央领导,毛泽东拒绝了,最后两担海盐全部送给了中央红色医院。还有一次,周恩来的警卫员瞒着他,在他的菜里多加了一点盐,周恩来知道后大发雷霆,以至于因食淡而晕倒。

那么,中国人最早吃盐是什么时候?

最迟也是商代。

根据古籍比如《尚书·说命》的记载,早在商代就明确提到需要将盐作为必须的调味品。

而商代之前,盐已经作为很重要的物资由奴隶开采提供给奴隶主了。

到了周代,盐已经很普遍的存在。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老开采盐的基地,恐怕就是河东盐池,位于今天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

这是一个天然的盐池。由于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中条山北麓出现的一个湖泊。这里的湖水含有丰富的钾盐石灰石、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慢慢与早期淤积层结合。经过长期自然蒸发作用,盐类沉淀,结成了很厚的矿石层,形成了盐湖。

老百姓只需要将湖水晒干,就可以轻松获取到盐。

早在史书《春秋》中,就记载了这个盐池。

至于盐巴,其实就是食盐。不过也有别的意思。蜀中以汲自深井的盐水熬制的块状食盐,称作“盐巴”。

其他网友回答

有关于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食盐的,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盐是原始地球极为广泛存在的化合物,自始至终都在伴随着生命的进化而存在着。

人类的文明其实也是循着盐的味道而前行的,原始人狩猎时代,是从动物血液中获取盐分才得以生存下来,有盐的地方往往都是人类族群定居繁衍发展的地方。

古人类从其他食物中摄取盐, 在古代人们依靠海水生晒,自然方式提纯,或打卤井来造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主要产盐基地是齐国。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钠离子,食盐的咸味主要来自于钠离子。《食用盐的国家标准》中,碘盐氯化钠的含量有三个级别,一级含量≥99.1,二级≥98.5,三级≥97。为了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我国规定在食盐中必须添加微量元素—碘,也就是我们目前所称的碘盐。

但是食盐对人体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在于调味,而是维持了人体的渗透压的平衡,和其它的生理需求,大自然中很多盐类对人体是有毒害作用的。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g,其中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

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钾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是维持细胞内 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在细胞外的阳离子总量中,钠离子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氯离子占70%左右。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流向。

(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这时,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碳酸氢根从血红细胞中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数目减小氯离子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反之,也是这样。

(3)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强酸性,pH约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细胞壁把HCO3-输入血液而分泌出H+进入胃液,这时Cl-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这样强的盐酸在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约(1~1.5)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

其它食盐的成份在人体内起到的作用如下:

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①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④其他。

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Mg2+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还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 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

盐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下:

(1)钙:钙在十二指肠吸收,是在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肠管的pH可明显的影响钙的吸收,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吸收。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钙通过肠管和肾排泄,由消化道排除的钙包括未吸收的和由肠管分泌的。每日由肾小球滤过钙约10g,但由尿中排出的仅约150mg,所以大部均由各段肾小管回吸收了。尿钙排出量直接受血钙浓度影响,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排出。

(2)磷:人进食的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磷约5g,但85%~95%被肾小管回吸收。

(3)镁:镁的日摄入量约250mg,其中2/3来自于谷物和蔬菜。小肠对镁的吸收是主动运转过程,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成人也可从消化液的吸收中回收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肾是镁排泄的主要途径,经肾小球滤过的镁大量被肾小管回吸收,仅2%~5%由尿排出,每日排出约100mg。

其中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其他网友回答

人类何时开始使用食盐是难以考证的,因为动物通过本能也有这一习性。就是说人类还是类人猿时就有可能会喜欢咸味食物,人类是智力演化通道的物种,从茹毛饮血到烹饪这一行为开始就有可能使用食盐了。不同的是,食盐不一定是每天必备品,但一定是渴望获得的需求品。

人类文明的开启是冰期时通过恶劣的自然环境淘汰并筛选从而诞生了高智商的新人种(东亚NO系黄、欧美R系白、印第安Q系),冰期结束这些人走出洞穴一路游猎到中国,在古中国长江中下游广袤的森林、水系地带定居下来,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从而引发了文明的起源。

文明起源在汉语明显有两个重要的字,一个是壬,一个是楚。烹饪、缝纫都属于脱离茹毛饮血刚开始人类文明活动的阶段。楚则是指生产开启,就是人类由食物取自自然过度到自己驯化动植物,开始生产养殖、农耕的过程。所以储藏、杵臼、锄禾、醋酸(制作酸)、畜牲(养殖)、处女(开苞),很明显,楚是人类定居之后第二阶段生产开启的文明起源。而壬是更早一些时通过渔猎采集简单加工食物,告别茹毛饮血。

定居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就意味着食盐获取相对容易,从海水里获取食盐也就是必然的了。中国古籍里记录的也是夙沙氏煮海为盐,与定居于沿海从而开启有组织上规模的食盐获取通道的推断是合拍的。后来主导人类的黄种内部在欧美白族群的挑唆下爆发支系争夺帝位主导权的纷争。老三苗蛮系和老大乌拉尔被抛弃出九黎。他们去到湖北、湖南相对内陆的地区,食盐获取变得困难了。于是苗蛮体系后来的调味品里就注重酸,也就是在古代盐梅调味里注重梅。我们很容易发现贵州和苗族地区至今还有优质的酸味菜。而汉族北三苗地区则在山西等遗留有醋文化,就是制作酸的文化。汉族有狮子文化,狮子在汉语里还叫狻suan猊。这就告诉我们,苗蛮体系之所以选择酸味调味为主,主要是去到内地获取食盐困难的缘故,并不是不喜欢食盐。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早期都地处沿海时是会获取食盐调味的。就是说人类定居下来后,开始更广泛用火烹饪时,食盐就已经伴随使用了。

我们再看盐这个语音,很明显就是与炎帝是对应的。最早的炎帝就是指原九黎体系。所以间接分析是能够知道人类上规模的获取食盐更可能是文明开启时在古中国进行的。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

20世纪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根据以上资料和实物佐证,在中国,盐起源发生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

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

其他网友回答

没考查过,据传说很久很久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食用食盐的有什么记载嘛.jp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