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杀匈奴使者 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人擒获,匈奴人为何不杀他?

网友提问:

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人擒获,匈奴人为何不杀他?

优质回答: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当时,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官。郎官在汉朝是一个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皇帝的护卫。建元三年(公元前138),汉武帝从大局从国情出发,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时任郎官的张骞应募担任本次出使的使者,使团从长安出发,经匈奴,但是他在匈奴被俘,这一困就是十年。后来逃脱后,他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然被匈奴抓住,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张骞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他对开辟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的贡献。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那么,张骞出使西域,进入河西走廊时被匈奴扣押。明知张骞出使西域将对匈奴不利,为何匈奴冒顿单于没有杀死张骞?相反,匈奴人还对张骞挺不错的,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并且给他娶妻生子。这是为何?

要知道汉朝自从汉武帝登基继位为帝后,汉朝决心改变以往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想一举解决掉匈奴的隐患。为此,汉武帝特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国,希望能够共同夹击匈奴。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在河西走廊的时候,张骞等人被匈奴骑兵发现了,他们被押送到了匈奴王庭,然后交由匈奴单于处置。万幸,匈奴人并没有打算处死张骞,而是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拉拢张骞等人,甚至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

匈奴不杀张骞的原因之一当然是处于道义,虽然说当时汉朝和匈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但张骞毕竟还是汉朝的使者,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当时两国都有扣押对方使者的习惯,仅仅在汉武帝时期,匈奴人就扣押了10多批使者,汉朝也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匈奴使者。不过双方都没有杀使者,只是扣押了而已。

另外,古代的时候人口资源十分重要,更不用说人才的争夺了,那定是更加的激烈。张骞等人都是汉朝千里挑一的人才,匈奴人也十分惜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能够吸纳他们融入匈奴,那就可以省去不少培养人才的时间和精力。都说“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这样做还可以迅速的增强匈奴人的综合实力。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之下,如果直接杀掉张骞等人就显得很亏了,不但会进一步影响汉匈两国的关系,导致无法转圜,还白白地流失了人才,要知道张骞等人可是人才中的佼佼者。

作为身负使命的张骞等人来说,如何才能降服他们、让他们为匈奴卖命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你在匈奴有一个家,即娶妻生子,再给予优厚的待遇,那么慢慢的就会产生一份认同感,最终就有可能令他们为匈奴卖命。

然而,张骞在匈奴那里待了10年左右。一晃十载张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始终想着如何离开匈奴人的地方。匈奴从未想过张骞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因张骞在匈奴待久了,匈奴人以为他已被同化,便开始对他放松了监视,张骞逮着机会逃走了。

经过艰难的行军后,张骞一行人终于到了大月氏,可是大月氏已经没有再跟匈奴对抗的打算,也就没有了跟汉朝联合的打算。这令张骞万分失望,只得启程回汉朝。

张骞等人是值得钦佩的,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最终还是逃回了祖国,选择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增进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和友谊,打通利于千秋万代的丝绸之路!

人才在历朝历代都是备受重视的,正是张骞的才能躲过了杀身之祸,甚至让匈奴给予如此多的优厚待遇。但是,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之处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张骞做到了!笔者确实佩服!

其他网友回答

张骞是探险家,旅行家,挂名外交家。带着联络大月氏和大汉合作去出使西域。

在汉武帝准备打击匈奴,从匈好俘虏口中得知西方有大月氏国家,在伊犁河畔,国王被匈奴人杀死,脑壳也作成酒器,国人非常痛恨,月氏王想报父之仇,却苦于无人相助,武帝想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于是决定派使者到那里。

张雾以小官领百多人,从陇西出发,让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为向导,西行进入河西走廊。命运不及碰上匈奴的骑兵,被全部抓住,送到匈奴王庭(呼和浩特),军臣单于知张骞欲去月氏,坚决不同意他们过去,扣留和软禁起来,为软化拉拢张骞不去月氏的念头,给了老婆,生了孩子。

但没有让张骞动摇为汉联络月氏意志和决心。在匈奴留居了十年之久后,到前129年张骞和堂邑父乘匈奴不备逃出匈奴王庭,又向西寻找月氏。他们穿上胡服会说胡话,象胡人一样。顺利地穿过匈奴人生控制区到西域。

可月氏仇敌乌孙,在匈奴支持打击月氏人,又使月氏从伊犁河流计分向咸海的妫水地区,打败大夏人建立国家。张骞了解没有去伊犁,转向西南,进入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过车库,疏勒等翻越葱岭,直达大宛(费尔干纳)是非常艰苦长途万里之多跋涉路途,到大宛后,向大宛王说明大汉王神威,会有所报达能给他很多财物。希望派人相送,人宛王答应派了向导和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王,康居王又将他们大月氏。

不料大月氏由于新建国家十分肥沃,物产丰富。并且匈奴和乌孙都以隔离很远,外敌侵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改变态度。无意报仇雪恨,张骞十分卖力也不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的主张。

张骞只有返回,过妫水南下抵大夏蓝氏城动身返国为避开匈奴的控制区,想过青海羌人地区,他们改沿南疆南部,循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鄯善,羌人地区。还是碰上匈奴骑兵被俘虏。又扣留了一年多,回到奴隶王庭,在军臣单于死后,其弟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和军臣单于儿子斗争内乱中,带着老婆和堂邑父逃回长安。

张骞联络月氏打击匈奴没有成功,中原人无意有意中完成探险,旅行,和联络西域各国的壮举。使中原认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诸国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了解鸟孙,奄蔡,安息,条支,身毒的许多情况。使中原人知道了中亚各国特产,人口,经济,城市,兵力。为让司马迁《史记大宛传》有确定记录。

汉武帝对张骞的忠诚使命,坚毅而为,讲求信用,宽洪大量。特封张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其功绩。张骞不是将军和土兵。我们从李广李陵杀死很多匈奴奴士兵将领,都能活着,看当时的匈奴人不是恶魔,并不是见人就杀的恶徒,张骞前后两次被抓,并没有武器外,和匈奴以抓活人为奴隶也有关系。当然更重要是有聪明才智才会不杀。

其他网友回答

匈奴人为自己留有后路,也是慑于大汉天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人擒获匈奴人为何不杀他.jpg”/>

与张骞杀匈奴使者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