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带壳吃吗 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

网友提问:

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

优质回答:

知了猴是农村这个季节的当红美食,晚上傍晚前后,你就会看到村里的大妈小媳妇们,三五成群的拿着手灯集结在一起,准备开始“捉猴”大战,逮回家的知了猴,经过简单的烹饪过后就是一道味道鲜美的乡村美食,吃不完的知了猴还会有人专门收购。那么吃了这么久的知了猴,你知道知了猴是变出来的好吃?还是没有变的好吃?

知了猴是金蝉的若虫,在地下生长个三五年后,就会在夏季的时候爬到树上产卵繁殖。所以它需要一个蜕变过程,因为只有变成了蝉才会飞翔,才能唱歌引来配偶交配。而我们通常吃的知了猴,就是若虫还没有变成金蝉的时候。那么刚出壳的知了猴还能吃吗?

刚刚变成金蝉的知了猴是可以吃的,这个时候知了猴的颜色还没有转黑,全身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非常的小,油炸过后肉体特别的鲜嫩,没有了外壳的知了猴味道也会更加鲜美,但是一定要注意,为了防止继续羽化,一定要及时的泡在水里,不然等到完全羽化,皮肤外壳转黑的时候,就不能吃了。

知了猴是变出来的好吃?还是没变的好吃?

至于哪个好吃?我觉得是因人而异,我家堂哥就特别喜欢那种刚刚变出来的知了猴,他说这样的知了猴吃着没有土腥味,而且味道会更加的鲜美。但是我觉得这种带着翅膀的知了猴看着有点下不去口,还是宁愿吃没有变的知了猴。

最后要说的是,知了猴的营养价格主要在于它的外壳,外壳学名叫做蝉蜕,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止咳生津保肺益肾的作用。所以迟知了猴我觉得还是吃带壳的最好吃,既美味又有营养。即使不放油,简单的用盐来炒一下,那个口感也是那么的香酥可口,尤其是后背的那一块肉,吃着口感和牛肉特别相似,越嚼是越香。

关于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带壳的叫知了猴,不带壳的叫知了。

这些天早上去公园玩,总有一个人拿着一根钓鱼竿在粘知了,腰间挂着一个塑料桶。是的,你没看错,是鱼竿。用鱼竿粘知了,特别好用,一是伸缩性比较强,便于携带。二是鱼竿比较细,这样不容易引起知了的戒备心,好粘。

另一个是粘知了的材料,小时候用的是面筋,面粉和成团,不断淘洗,最后剩下的就是面筋,粘性比较强。面筋的坏处是容易脏,脏了之后粘性大大下降,知了扑棱几下子就飞了。后来我又发现一个比较好的玩意儿,就是那种粘性比较强的玩具,小孩子常玩的绿色的青蛙,软乎乎的,丢出去就粘在墙上,然后拽着尾巴再拉回来。这种粘性也很强,而且不太容易脏。

那人粘了知了就把翅膀掐了去,丢进桶里,不一会儿就有小半桶了。

好长时间没回老家了,今年还没吃过知了猴,勾起我的馋虫来了,下班去市场上看看。很多摊上都有卖,一问价格,70一斤。我去,真贵。老板说,一斤大概有90个左右,这样差不多合8毛钱一个了。买了20块钱的,20来个。回家淘洗一下,上锅一炸,撒上细盐。尝一个,嗯,还是熟悉的味道。打开一瓶啤酒,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论口感,当然还是知了猴更好,知了猴的肉更劲道,但是做的时候最好先上锅蒸熟,然后再油炸或煎,这样肉质更紧致。

知了口感稍差一些,肉少了,油炸之后显得更酥脆。刚孵出来的知了嫩嫩的没什么嚼头,变黑之后壳子硬了吃起来嘎嘣脆。秋后的知了就没法吃了,交配或产卵之后,生命力也就没了,变得神经兮兮的,我们方言叫“疯了”,肉质开始发苦,最好不要再吃了,小心中毒。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农村常见的知了猴是带壳的好吃还是不带壳的好吃有啥区别.jpg”/>

与知了猴带壳吃吗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