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文化意义 如何评价昭君出塞?其对文化交流有哪些促进作用?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昭君出塞?其对文化交流有哪些促进作用?

优质回答:

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愿同西汉结好,于是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此后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对于昭君出塞,首先我认为王昭君的选择是十分明智的。与其一生老死汉宫,终生不得见天日,还不如积极为自己寻找另一条出路。虽然塞外环境天寒地冻,饮食和风俗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但是外部环境的恶劣总比内心的凄凉寂寞容易克服。当昭君勇敢地选择和亲时,她的内心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所以“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来评价昭君是有道理的。

王昭君是智慧的,嫁给了匈奴人,把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文明的风俗,传播到了匈奴地区,有力促进了匈奴地区的发展和文明程度,调和了汉匈的沟通与和睦。据说她在匈奴敢于参政议政,用在汉朝宫廷学到的知识帮助单于修明法度,实行仁政,奖励功臣,在匈奴深得人心。春天到来,她教匈奴人植树种花,栽桑种麻;秋冬季节,她和同来的宫女们学习匈奴的制肉和奶酪技术,并向匈奴女子传授汉族纺纱织布的技能。此时汉匈基本上没有战事,人民尤其是边境人民安居乐业,双方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所以王昭君受到匈奴人民的爱戴!

尽管昭君和亲的事迹在史书上的记载很少,就连其真假以及昭君墓是否属实还有待于考证,所以在历史的流传中,王昭君的形象其实就是一个寄托。文人墨客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写下了许多诗篇,这些诗篇在民间被广泛传唱,许多名篇流传至今,这充分说明了昭君和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遥远的汉朝,一个出身平民之家的女子,为了国家,能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可敬可叹的事件。

历史上的美女比比皆是,就是和亲的女子也有很多,为什么独独王昭君的影响空前。这只能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王昭君去匈奴和亲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的,这次和亲是相当成功的,真正达到了汉朝和匈奴双方的目的,也符合当时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才会影响广泛,惹得后来人不绝的吟咏与赞叹,从而使这一个绝色智慧的女子,永远留在了大漠中人们的梦里。

其他网友回答

细读史书,就会发现“昭君出塞”只不过是后代文人编出来的凄惨故事,什么团结民族,什么文化交流,这都是现代加上去的。

昭君为什么出塞?那是因为匈奴被汉朝打趴了,赶紧来求和,汉朝派了一个宫女前去,安稳匈奴人心。

大家都熟悉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汉元帝时候的陈汤喊出来的。陈汤干了什么事,带领2000多屯田兵把北匈奴的郅支单于搞死了。这一下,吓的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要命,立刻派儿子去汉朝当人质,并反复说明自己的忠诚。

这还不够,呼韩邪单于还向汉朝求亲,准备结成亲家。这样汉朝就不会打自己,以免像北匈奴那样,眨眼间就被人灭了。

昭君出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昭君出塞,是一种恩爱,怎么能够跟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结合起来?

汉成帝时候的人,压根就瞧不起匈奴,怎么会愿意跟他们交流文化?你去看看,王莽一口气立了十五个单于,就可以看出单于在汉朝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只有后面汉族不行了,五胡乱华,宋金对峙,元清称帝,这个时候,过的凄惨的汉族人,在自怨自艾的时候,想象以前的昭君出塞,肯定也是这样的凄惨。

其他网友回答

王昭君本来是汉朝的宫女,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毛遂自荐出塞嫁给单于,汉元帝看到这个美女后顿生后悔,可是为了两国关系不得不割爱了,为了泄愤,杀死了画匠。

历史上是这样说的,这个王昭君太美丽了,画匠无法画出她的美丽,所以一直没有将画像呈递给上去。其实这也只不过是美化和搪塞而已,但是我们的历史却是这样的欺骗我们。

历史上的宫斗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在宫里面要想往上爬,哪一个环节都需要打点,这王昭君估计有气节不愿意同流合污得罪了画匠了。

当时汉元帝还没有女儿,所以无法公主和亲。和亲是西汉时期两国交好的一个特殊手段,早在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就用过和亲策略,不过在吕后的操作下偷梁换柱换了一个宫女,封了一个公主的称号。

在当时塞外匈奴对于汉朝女人来说,那应该和炼狱差不多,汉元帝的命令一出,估计整个后宫的女人人人自危了。所以这才使得王昭君自荐被呈递上去了。

王昭君的这次自荐估计也是对命运的一次抗争,想想看岁月催人老,年华一去不返,老死在宫里面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一次引起了汉元帝的注意,他一定是后悔的,甚至想着换人,无奈某些人将这个局给做死了,逼迫汉元帝不得不遵守承诺。

那么对于王昭君来说,是真心向往塞外吗?对于一个正常的女子来说,她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命运拼搏一下而已。要知道,两国一旦开战,这个和亲之人就会首先被杀,说是火坑也不为过了。何况对于对方长的什么样子,什么的性格,等等一无所知,从一开始根本就谈不上爱情。

所以,和亲政策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有利于和平,但是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女子来说是一个交易和悲剧,更像一个赌注。赌注对了,自己还可以幸福,错了,一生完蛋。

王昭君这个夫君是一个老人,翌年王昭君就生了一个儿子,再过一年,这个老人就去世了。新单于继位继承了父亲所有的财产,包括女人。这在汉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一个知识女性王昭君来说不可谓不煎熬。

不过为了儿子,他还是选择了屈服,与这个不是亲生的儿子单于生了两个女儿。但是这个新单于还是担心王昭君的亲儿子将来有所不轨,于是私下里害死了他。真相被淹没了很多年,直到新的政变发生,另外一个单于继位,真相浮出水面,王昭君痛不欲生。

这个单于也是继承了王昭君这个女人,不过此时已经心神俱碎的王昭君选择了自杀。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女人,一个在历史上被美化的女人,最终却不得不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煎熬的生。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为能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妻子,十分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昭君出塞不仅对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关系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给后来的汉匈关系与和睦相处局面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昭君出塞是汉甸双方共同重视的结果

  2、日召君出塞为汉匈关系播下和平友好的种子

  3,昭君出塞的历史影响是深远的

其他网友回答

古有”四大美人”之说,但西施、貂蝉、扬玉环,皆归“祸水“一类,唯王昭君,因为和亲匈奴得以美名传千古。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朝可谓是生死冤家。匈奴人刁蛮强悍,一直垂涎中原的丰饶物产,有汉一代,几乎从未停止过对中原的骚扰,掳物杀人,无所不用其极。至汉武帝时,为绝后患,先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征。霍去病封狼居胥,匈奴人此后一蹶不振。

在汉武帝以前,汉朝对匈奴就有和亲政策,外嫁的大多是公主级别的,据说当时是这样考虑的:公主外嫁匈奴单于(首领),一旦生子继承单于位,就不会与大汉作对,那有外甥打外公的呢?但汉初国力尚弱,和亲忍让并没有换来边境安宁。

昭君出塞时,匈奴内部瓦解,无力对抗大汉,匈奴人出于自保主动和亲。

关于昭君,还有一个故事。

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王昭君主动报名。汉元帝吩咐大臣在长安为他们择日成亲,次日,他们一起进宫向皇帝谢恩时,汉元帝看到了一个惊世美女,大感不解,自己宫中竞藏有此等娇美人,虽大有悔意,可是已经晚了。

传汉元帝回到内宫,感觉蹊跷,他叫人从宫女画像中拿出昭君像来看,模样虽有点象,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美貌。

原来,民间女子进宫后,一般都见不到皇帝的,而是先由画工画像,然后送到皇帝那里等候挑选。有个画师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时,宫女送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人品端正不愿送礼,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真实的美貌画出来。汉元帝一怒杀了毛延寿。

所以,《后汉书》作者范晔说:”入宫数岁,不得元御,积悲怒”,是她自愿出塞的动机。

当然,对于昭君自愿出塞的动机不好忘加揣测,但她客观上确实促进了民族团结。在昭君出塞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在”红颜祸水“的古代,王昭君是难得的一抹亮色。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小说、民间故事不计其数,如今,王昭君成了民族团结的象征。

昭君出身民间,不仅有美貌更有智慧,选择出塞,个人命运也得到了较好的归宿。

昭君出塞传美名,得益于汉武帝强讨匈奴。其实,汉初和亲的宗室公主们,并未给大汉带来安宁,个人往往也是孤独地客死异域大漠。

感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昭君出塞给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不断积蓄力量,准备反击匈奴的攻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昭君的影响下,她的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汉匈通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一直持续到西汉的终了。历史记载,当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北方边郡出现了空前安定的景象。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评价昭君出塞其对文化交流有哪些促进作用.jpg”/>

与昭君出塞的文化意义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