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优质回答:
这话是孔融的儿子说的。
孔融是谁,恐怕没有不知道的,那是千古一大才,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
但恰恰就是他这大才,不仅害死了他自己,也连累了他的全家。
您说,这才大才小,对于一个即将谢幕人生的名士来说,还有什么鸟用?
孔融的前世今生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人,今山东曲阜。 是东汉末年文学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
孔融少有异才,玲珑剔透,小小的年纪就名噪当时,深得时人敬重。
由于他任过北海相,后人又称孔北海。
总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孔融恰恰应了这句话。他自己时感自家能量非凡,却在讨伐黄巾军的时候,屡吃败仗,一跑再跑,成了丧家之犬。他却看不到自家身上的这些阙陋,反而依仗那点儿文采,自我感觉天下奇崛舍我其谁,经常恃才傲物,盛气凌人,连一国之宰辅曹孟德也不放在眼里。经常发些不满言论,不是贬斥就是损毁,抨击时政,针砭时弊,语句慷慨,壮怀弥烈,终于因为口不择言而被曹丞相斩了头,牵累全家被害。
孔融的两则小典故
①、孔融让梨
《后汉书·孔融传》: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小小年纪,就知道尽着哥哥们挑大的,自己拿小的,这也是一种美德,所以后世一直将孔融让梨传为美谈。
②、世代通好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在德高望重的尊者面前,不卑不亢,且还和尊者的先辈攀上亲缘,言之凿凿地将孔夫子和老子拴在了一起,为自己找到了最大的靠山,且言语张弛有度,进退得法,确实令人拍案叫绝,也不得不佩服孔文举确实能言善辩,应对从容,不愧为孔门后代,当世奇才。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这段文字同样在《世说新语》里面更有看点,应答也更为精彩: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不得不说,孔融的家风实在太好,遗传基因太过强大。想当年,孔融也是小小年纪坦然应对,表现得气度雍容,超出年龄的界限,看来他的儿子不比他差,甚而更胜一筹。
孔融当初是面见圣人尊者,没有性命之忧,大可胡说八道,或者攀附龙凤,都说得过去,也无可厚非。
但这黄口小儿,面对屠刀的时候,竟然镇定自若,还似乎像在教训他的父亲,实在是天下少有,足见这孔氏一门确实麟凤之姿,天纵奇才,无怪乎能传百代而不衰,荣享至今。
可惜可叹的是,这伶牙俐齿的垂髫孺子,却连同他的父母一同被杀,实乃千古遗恨,也是乃父铸成的千古大错。
后人甚惜之。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鸟雀之巢穴即将毁于一旦,怎么还能奢望鸟卵完好无损呢?也就是说,你自身难保了,那么你的子孙也难逃厄运。
自古以来,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数不胜数,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句哀嚎,是出自何人之口,又是在什么情形下。熟知竟是出自一年幼的孩童之口,他在面对生死之时说出如此不符年龄的一句话,可想此人若大难不死,将是怎样的经天纬地之才?
三国中后期,曹操已为汉室司空,掌管着汉室兵马,大权在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孙权居于江东,倚长江之天险,过得也算惬意;
中山靖王之后刘备此时过得却极其郁闷,要兵无兵,要地无地,住在靠着三弟张飞占据的一城博望坡,在此处苟延残喘,唯一拿的出手的恐怕是三顾茅庐请下来的诸葛亮。
很快,刘备在博望坡城内招兵买马,训练新军,准备在这乱世中做最后的挣扎。有时,你不得不服刘玄德这种打不死揉不烂的精神。
可并不是你有这种精神,别人就不来打你。一日,夏侯惇主动请缨征讨正在大练兵的刘备,曹操司空欣然答应,命夏侯惇率领天兵10万,荡平博望坡,活捉刘关张。
就在此时,身为大汉御史大夫的名士孔融坚决反对曹司空如此用兵,他认为刘备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派兵征讨之出师无名,这是非正义之战,是必败无疑的一场仗。
可是曹操并不这么认为,而且他决定的事肯定不会更改。就这样,孔融郁闷至极的回到自己的府邸,而且嘴里还念叨着些什么。可就是这样的念叨,传到了曹操的耳中却成了杀害孔融的罪名。很快,曹操派人把孔融抓了起来。
后来一人到孔融府中通知他两个年方十岁的孩子赶紧逃跑,看到这两个孩子正在下围棋,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淡定的回了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然后又继续下棋,不一会儿,曹操的兵破门而入把府上所有人都抓了去,当然也包括这两个孩子。
能在生死情况下说出这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绝非一般人。所以,不得不钦佩两个年幼的孩子,他们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淡定和气场,如果不死必成大才。
其他网友回答
自古以来,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都是一个整体。就像鸟儿在树上筑巢,之后生下了鸟蛋,小鸟孵化出来之后,他们就会组成一个小的家庭,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国家没有了,那子民们也就没有了一个依靠,要么流亡于其他的国家,要么就是被其他的国家吞并,成为奴隶。
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一个家因为变故而分散了,那么这个家的成员,也就成了无家可归,背井离乡的人。就像鸟儿在树上搭建的鸟巢如果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那鸟巢里面的鸟蛋也一定会摔碎的。下面我们要讲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上面所讲的道理。
话说在汉献帝时期,曹操带领大军,想要向南进攻刘备和孙权,这件事情被孔融知道了,他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去攻打蜀国和东吴这两个国家,因为这时候去攻打的话,很容易遭受到他们联合大军的进攻,应该采取离间的方式,逐个击破才是良策。可是孔融苦口婆心的劝说,曹操根本就不听他的劝告。因为孔融是一个性格刚强的人,他努力劝说曹操未果,心里难免会有怨恨,于是就随口向别人发了几句牢骚。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发了几句牢骚之后,本以为没什么,可是却被朝廷中的奸臣也是自己的死对头听到了,于是这个奸臣就利用这个机会,添油加醋的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曹操,并把这一件芝麻小事夸大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并对他说:“孔融这个人一向都看不起你,他根本就不会把你当成自己的主公,认为你只是一个莽夫而已。”曹操听到之后,非常气愤,便下令自己的手下去孔融家里抓捕他们。
当士兵们来到孔融的家中之后,孔融对他们哀求说:“你们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正当这些士兵们也感觉很不忍心的时候,孔融的两个儿子对孔融说:“您不要再为他们求情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再怎么求情也是没用的。”于是孔融一家都被抓走了。
有好心的人给两个孩子端来肉汤,孔融的儿子喝了,而女儿却轻蔑的看着哥哥,呵斥他:反而都要死了,尝到肉味儿又能怎么样?这下小男孩受不了了,哭了起来,妹妹还安慰他:“没事儿,别哭了,我们马上就会见到死去的父母了,应该开心才对。”
相对有的成人面对死亡的百般惶恐,这两个孩子表现的洞察力和无比坦然更令人佩服。据说曹操本来是不想杀这两个孩子的,但听到他们说的这些话,感到非常害怕,觉得如果不杀他们,以后一定是祸患,所以才下了毒手。
这两个孩子虽然也死了,但留下的名句却千古流传,后人浓缩成四个字“巢覆卵破”,从表面意思上就是说,如果鸟窝被打翻了,里面的鸟蛋自然也保不住,碎掉了。比喻一旦毁灭性打击到来时,谁也不能幸免。
古代讲究一人荣族人皆荣,一人损族人皆损,家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样,个人成败甚至性命也和家族绑在一起,密不可分。
其他网友回答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导读:八九岁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难时毫不惊恐,很是了不起。说明孩儿的明理聪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株连迫害的罪恶。
注释 :①孔融被收:孔融被逮捕。建安十三年,融因触怒曹操,坐弃市(被判死刑)。②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非常惊恐。中外,指朝廷内外。③二儿故琢钉戏: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琢钉,古时一种儿童游戏。④冀罪止子身: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⑤二儿可得全不:这两个孩子可以保全他们生命不能?不(f u),同“否”。⑥寻亦收至:不一会儿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寻,不久。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1.逮捕 惊恐 2.希望 自身 3.同“否” 4.不久 逮捕他们的人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出自哪里是谁说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