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李清照 杜牧对项羽的看法 如何看待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不同评价?

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不同评价?

优质回答:

楚汉相争,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之项羽,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纵横疆场,逐鹿中原。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消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

此后项羽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史记》载:(项羽称)”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顶天立地的项羽,在历史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迹:“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最后屡战屡胜但大脑平滑、政治上弱智的西楚霸王竟败亡在屡败屡战,高智商、高情商的刘邦手下。

直到临死前,项羽还认为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就是有这样的认识,当乌江亭长要用船送他渡江,劝他东山再起时,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谢绝了亭长的好意。

一、霸王祠中两首诗

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就是两千多年前楚汉争霸时“十面埋伏”的古战场,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之地。

在和县乌江镇东南的凤凰山上,从汉代起就建有霸王灵祠。

在霸王祠享殿东山墙的内壁上,镶嵌有两块大理石镌刻的石碑,分别刻着唐朝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还有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二、针锋相对的两首诗

项羽该不该重返江东,即使他真的回到江东,那里的父老子弟对他又是什么态度呢?项羽还能够再次挑起烽烟四起,逐鹿中原的大战并从而转败为胜,扭转乾坤吗?

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及史家因见解不同,而争论不休。

霸王祠墙上杜牧和王安石的诗,就是分别代表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

(1)杜牧诗《题乌江亭》

译文: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杜牧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项羽刚愎自用,遭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能算一个“男儿”呢?有愧于其英雄称号。讽刺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

杜牧认为战争的胜负亦未可知,也是难以预料的,失败了并不要紧,项羽才31岁还很年轻,如果能“包羞忍耻” ,忍辱负重,韬光养晦,采纳忠言,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可知。可是项羽不图重新振作,自暴自弃,一死了之,是极其错误的。

(2)王安石诗《乌江亭》

译文:频繁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呢?

王安石认为烽火连天的战争让百姓疲命,项羽的失败是无可挽回的。即使是他想要卷土重来,江东子弟也不会答应,没人肯供他驱使了。项羽已失去了民心,连家乡的百姓都不拥护他了,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3)杜牧、王安石的观点截然相反,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惧失败的无畏精神,是借题发挥,赞扬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是诗人咏史;而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是政治家的咏史。最后的反问道出了人心向背的历史趋势。

三、李清照诗《夏日绝句》

宋代诗人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用楚霸王故事做题材 ,实际上是借项羽不肯对敌人屈膝投降的行为来讽刺南宋王朝腐朽无能,对敌妥协投降的政策。头两句讲一个人的生死都应该成为英雄。第三句点出她对项羽的赞美,第四句用“不肯”赞扬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行为,给予楚霸王以充分肯定。

结束语:时光荏苒,曾叱咤风云,力拔山兮气盖世之西楚霸王千秋功罪和楚汉争霸及其评论它的华彩诗章,早已淹没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之中,惟掩映在绿草鲜花、苍松翠柏间的霸王灵祠游客们仍络绎不绝……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的从历史事件看,需要从诗人的角度去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后世人称小杜,以区别老杜(杜甫)。又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区别李杜(李白杜甫)。

杜牧不但文采出众,军事才华也很厉害,在军事上的很多建言诗作都能显示其独到眼光。

关键是!唐诗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渐渐有了宋诗的影子,尤其以小杜作品特别是绝句中为明显。虽然也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浪漫的诗句,但是却也有很多还是说理的名作,比如《过华清池绝句》《赤壁》《题乌江亭》《题桃花夫人庙》《题木兰庙》等等。在这些作品中,诗人都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率为代表作,名作。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这一首,小杜的意思是项羽别怕失败,别怕丢人,向中国足球学习,来他个屡败屡战,再找人来打过。不过胜负也就不敢说了,“卷土重来”可以,但是未可知。

我们知道两宋是词的巅峰,相比之下,诗虽然也有很多佳作名作,但是比唐就差远了。并且后人之于宋诗多诟病的一个话题就是,长于说理。这一点两宋诗人多不能免。比较有名的比如欧阳文忠“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明妃曲二首》等等。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这首《叠题乌江亭》之所以用个叠字,就是要和小杜作一区别。以王安石的才学,气度,身份,地位,他都不可能去拾杜牧牙慧,必然要观点出新。要么不写,要写必与杜牧意见向左。以王安石宰相身份,力行变法,可以说在与当时天下所有既得利益者作对,连最好的朋友司马光都翻脸成仇了,依旧初心不改,拗相公(王安石外号)的性格不是百战疲劳就能打倒的。所以但就此诗来说,不过是王安石出新意说理作品的一个例子而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易安这首五绝短短二十个字,千年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矣。尤其是出于女子手笔,更教多少男儿羞愧难当。

李易安经过了北宋从盛到衰到的过程,尤其到此时丈夫去世,国破家亡,被迫南渡,心中的愤懑可想而知,这首诗与其说是表现气节,还不如说是在讽刺北宋从朝堂到军队的不堪表现,只不过花蕊夫人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表现得更哀怨,而李表现得更强硬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两个政治家的理性与一个女词人的浪漫!

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有成王败寇的说法,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论。刘邦在未称帝之前,就是个做过招待所所长的小流氓小混混,而在击败项羽称帝之后,成为了锦衣还乡“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汉高祖。

明太祖朱元璋在做皇帝之前,是个连做和尚都没有资格的穷小子,一朝风云际会,成为皇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中国人还有一个悲悯失败的英雄的情结。人们常说,人间最悲剧的事情,莫过于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当叱咤风云的大英雄走投无路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同情;当一个曾经青春年华的红颜美女变成白发苍颜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怅惘之情。因此,失败的英雄和迟暮的美人,是诗歌中咏叹的常见主题。

而项羽,就是那个人们常常议论常常惋惜的失败英雄。

项羽本来拥有一统天下的所有条件。但他身上的性格缺点,注定让他失去江山自刎乌江岸。

第一,项羽绝对没有刘邦的隐忍与狡猾;

第二,项羽在粗豪的外表之下,竟然还有妇人之仁,竟然于鸿门宴上把刘邦放虎归山;

第三,项羽没有屡败屡战的坚韧不拔;

第四,项羽识人不明刚愎自用,渐渐地失去了人心,导致八千江东子弟与之离心离德。

因此,项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在项羽的身上被证明得淋漓尽致。

而人们喜欢项羽,是因为项羽身上有一种男子汉的粗犷的气概,是因为项羽深爱着他的虞姬而没有移情别恋始乱终弃,是因为项羽不肯做阶下囚的气节。

普通人眼里的项羽,大概就是个拥有绝世武功拥有绝世爱情有情有义有节气的失败英雄,但是在政治家的眼里,项羽的形象却并不是如此。

在咏叹项羽的诗人中,比较有名大概有三位。

一位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军事家杜牧,一位是宋朝的名相、王安石变法的主导者、诗人王安石,另外一位是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大宗师李清照。但同是项羽,在三位诗人的笔下,却是不同的形象,对项羽的评价也大为不同。

杜牧对项羽未能坚持渡过江东然后率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表示惋惜;

王安石则指责项羽刚愎自用没有识人之明导致人心离散失去人心,认为项羽即使回到江东,也断无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是对杜牧观点的创新。

而李清照则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说他是人杰,是鬼雄,是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英雄。

三个诗人,三种不同的观点,其实这三种不同观点的背后,也真实地反映了三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更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的不同。

我们先来看这三首不同的诗。

杜牧擅长写咏史诗。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所谓的屡败屡战,才是人生的常态,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人生的努力。作为一个男人,要学会隐忍,要学会风光长宜放眼量,就像司马迁,忍住了耻辱,终于写出史记;就像唐朝名将南霁云一样,将以有为也。假如项羽能听从渔夫的建议,渡江回到江东率领江东子弟重整旗鼓,很有可能卷土重来取得成功。

杜牧其实就是一个非常隐忍的人。他出身名门贵族,但家道衰落,虽然身负凌云之才,但始终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被卷入晚唐牛李党争的旋涡中沉沦下僚。杜牧不仅文学才能出类拔萃,还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理论家,但他始终未得重用。即使如此,杜牧还是希望自己隐忍坚持,直到机会到来的那一天。因此,杜牧写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其实是告诫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耐心地等待未来。

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与杜牧的情况完全不同。王安石作为北宋帝国政治改革的倡导者,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政治家。王安石写的《叠乌江亭》,很显然是在杜牧诗的基础上另外写的一首诗,以王安石的性格和地位,绝不可能与杜牧的立意相同,他必须进行观点上的创新。王安石写道: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频繁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呢?

这很显然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去评判项羽。王安石认为,政治就是聚合人心的艺术,一个王朝的成败兴衰,一项国家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人心的向背关系极大。因此,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总是要把聚集民心放在首位,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应该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术。王安石批评项羽刚愎自用失去了识人之明,其实这也是在告诫自己,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要重视民心,要重视用人。

但是可惜的是,王安石其实也犯了项羽的刚愎自用的毛病,王安石变法的政策的顶层设计是好的,希望以变法来促进富国强兵的目的也是好的,但是变法的政策执行一开始就走了样,王安石为了推进变法而大量提拔的所谓的人才,大部分也是一些希望借变法上位的投机小人,因此变法最后的失败,其实也与王安石的刚愎自用有关。

王安石一方面批评项羽, 另一方面也犯了项羽一样的毛病,这真的印证了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话,但王安石与项羽一样,都没有做到知人与自知。

李清照的情况与杜牧王安石不同。

首先,李清照只是一个女人,而在封建社会,女人是注定要被摒弃在政治之外的。

第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的词大多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种的闺怨词,在靖康之耻北宋南渡之后,李清照的词更多了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沉痛。李清照很少写这种豪放的诗。

第三,李清照所处的时代与杜牧、王安石不同。李清照晚年被卷入了国破家亡的时代大潮之中。

金人南渡,宋王朝逃往江南,没有人真正能像个英雄一样,组织力量抗金,大家都在忙着逃命。就连李清照深爱的丈夫赵明诚也曾经因为不抵抗金军弃城出逃而受到处分。在这一点上,李清照对宋王朝、对丈夫是充满愤恨的,因为在李清照看来,临阵脱逃绝非大丈夫所为。所以,李清照在与丈夫赵明诚一起到了乌江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为一个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出人意料地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因此,李清照热情地歌颂项羽,称赞他是大丈夫,宁愿自杀也不愿投降。这是对王室的讽刺,也是对丈夫赵明诚的讽刺,更是对当时奉行投降主义的人的莫大讽刺。从这首诗来看,李清照绝非一个小女子,她还是一个比很多男人更坚强的奇女子!

其他网友回答

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者认为项羽太高傲自大,不能忍辱负重,只能经得起成功,但经不起挫折!其实,当时项羽要是学习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还是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的。

王安石在他的《乌江亭》一诗中写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诗人指出中原垓下战败后项羽大势已去,百姓已经疲劳不堪,厌倦长期战争。项羽临死前还执迷不悟认为自己战败原因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其实项羽战败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个人残暴,刚愎自用,倒行逆施,丧失了人心。即使他回到江东,江东父老会为他一个丧失民心、执迷不悟的人拼死效力吗?恐怕只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国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又发表了她的独特见解。在《夏日绝句》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就对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面对当时金人大举进攻宋朝,很多大臣当了可耻的投降派,连自己的丈夫都临阵脱逃。她和丈夫往临安方向逃亡,走到乌江边由感而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高度肯定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尚气杰。希望南宋多一些具有高尚民族气杰的大臣和将领,少一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懦夫!

三个人由于出生不同环境,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对项羽自刎乌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看待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乌江自刎,一代英雄悲剧收场。 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刚愎自用,命该如此;有人说他勇冠万夫,慷慨就义…

这其中有三个人的评价很有对比性,而看待他们三人对项羽的评价,我认为,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而是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和诗人的习惯。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出生在官宦世家,祖上立过大功,他的爷爷杜佑就是凭恩荫做官,最后官拜宰相。

所以,这是一位出生在富裕人家的公子哥,分明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进士及第后,虽然他的仕途也不太顺畅,但是相比李白,杜甫已经幸运很多。因此,主动提出做地方官,只是因为地方官比京官的待遇好,这种让人苦笑不得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也不让人觉得诧异。

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一下子需要自己养家糊口,方知柴米油盐贵,又过不了粗茶淡饭的清贫日子,只能想办法多挣钱了。即使后来被贬,他的生活依然有声有色。听歌赏舞,和朋友争歌姬,和未及笄的女子十年相约。

这是一个未经波折,生活有滋有味,官场也算平坦的得意之人。他乐观豁达,慷慨激昂,这样的人怎么会认命,又怎会明白功败垂成的落差和失意呢?他的人生没有这种解答,所以,他只能发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的痛惜。而诗人又熟读兵法,通晓军事,一个理想主义人,从战争层面,失败后怎会不绝地反击呢?所以,他提出美好想象,江东子弟,卷土重来。

如果说批评项羽乌江自刎是杜牧的对西楚霸王的痛惜,但是对巧借东风赢得赤壁之战胜利的周瑜,他发出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没有东风,曹操取胜,二乔也要被锁在铜雀台了。他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东风,完全属于偶然,以假设的形式描绘了战争失败后场景。是不是跟《题乌江亭》一样也是假设战争的另一种结果。还有《题木兰庙》诗人也蕴含了“社稷安危应该依靠的英明的君主,怎么能依托妇人”的反思。

这是诗人的习惯,他批评,假设,不只是自负,还有对事情的反思。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北宋人士,父亲有个小官职,家境一般,小时候经常跟父亲宦游各地。进士及第,官至宰相,变法失败后被贬,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他对项羽的评判比较简单,完全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所以他说“大势已定,就是过了江东,将士也不一定愿意反击”。

因为他知道,而站在乌江的项羽此时也明白了,他的失败不是一场垓下之战决定的,早在“鸿门宴”就埋下了苗头。所以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宁愿选择自刎。

而王安石对政治的通达,对时势的判定,也注定他不会像杜牧那样发出假设,只是从现实出发,直接鲜明。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说理写实。

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她出生在文官之家,家境富裕,父母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父亲是苏轼的门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少年时就名动京城,18岁与赵明诚结婚,也过了一段安乐生活。

可惜的是,宋朝后期的朝廷内部党争厉害,父亲被罢官,自己也被迫与丈夫分居两地。好在,很快又跟丈夫团聚了。

她生活的巨变是在“靖康之变”,金人入侵,朝廷主和苟安。而长期浸淫书海,又深受家学熏陶,断不能接受这种妥协投降的做派,经常借写诗词的机会讽刺时局。

而她的丈夫弃城而逃,这种行为更让她不齿,她多希望他能奋勇抵抗,视死如归。正巧路过乌江,有感而发,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呐喊,对丈夫贪生怕死行为的失望,朝廷苟安的讽刺,让她对在乌江自刎的项羽充满了崇拜敬佩之情。

她能如此评价项羽,不只是因为对当时宋朝的时局和丈夫的愤慨,更是因为她性格刚强正直,有理想,有追求。此后她的作品和之前的有明显的区别,之前是闺中之乐,生活情趣,而后却充满国破家亡,离愁别恨的苦闷之情。

俗话说,读书使人明智,阅世使人豁达。博览群书,经历国破家亡的她,对政治有清醒的认识,她的胸怀和格局早已超越了一个闺房妇女的认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看待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不同评价.jpg”/>

与王安石 李清照 杜牧对项羽的看法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