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 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网友提问:

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优质回答:

有我,即主观!

无我,即客观!

当你悲伤时,月光便是夜空的泪痕。

当你快乐时,月光便是夜空的吻痕。

所以,无论是泪痕,还是吻痕,都是有我!因为这个月光因为你的情感变动而随之变化。

如果涉及到古诗词,也可以打比方。

比如“叶落”,客观,无情感,此为“无我”。

比如“叶落萧萧”,萧萧一词含有清冷之意,所以,此四字近于“有我”。

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语出苍凉之境,这一句亦是“有我”。因为同样的秋天,在刘禹锡的眼里就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客观,不带有情感,自然是无我。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焉能溅泪,鸟岂会惊心?自然是在主观情感之下,处于有我之境。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并不认为有我和无我有什么高下之分,他们的地位和艺术表现力应当是相等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诗词创作中,体现出“有我”或“无我”,是不是只要把关键字赋与情感就可以了呢?

比如小可现在正在写这个回复,已是入夜时分,窗外阴云,有风。那么如何写“有我”,如何写“无我”呢?

是不是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描写,就是无我呢?比如

浓云深蔽月,残雨湿桃花。这是“无我”?

如果换上情感字眼呢?

悲云深蔽月,黯雨冷桃花。这是“有我”?

如果在第一组的基础上,添上两个不带有情感的字进行铺陈,变成七言会如何呢?

平野浓云深蔽月,绿窗残雨湿桃花。

假如,在第一组的基础上,添上两个带有情感的字,会不会又变成“有我”了呢?

黯却浓云深蔽月,泪教残雨湿桃花。

如果在第二组的基础上,添加两个字把悲伤之意反转过来,不知算不算“无我”呢?

不是悲云深蔽月,更无黯雨冷桃花。

如果在第二组的基础上,添加两个字把悲伤之意再深一层,不知算不算“有我”呢?

遥夜悲云深蔽月,孤灯黯雨冷桃花。

王静安先生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好像是,好像不是,我辈凡夫俗子,岂能分得清,其实小可说一句题主莫要怪,其实不必分得清!

其他网友回答

有我与无我完全是别人评价,诗人并不是以此为准去写诗,兴尽时,挥毫泼墨任意东西恣肆汪洋为所欲为,一切全由我调遣,可能达到“无我之境”。

其他网友回答

《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论述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蓍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简言之,有我——主观,无我——客观。

有我之境,是一种本能性,因为写诗时往往是有感而发,自然而然带了主观情绪。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即要求写作时心态平和思绪空灵,摒弃利欲,与外物达成无利害对立的物我一体的关系,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形态。 如姜夔的《庆宫春》“山寒天迥,雪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和《八归·湘中送胡德华》“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欧阳修的《踏莎行》“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陶渊明的《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

其实有我无我只是境界的不同,一样都是情感的抒发,前者外显,后者暗隐。创作是随心而动即可,无需特意如区分。王国维提出此理论观点只算作一个归纳,不应成为创作时一种妨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创作诗词时如何体现王国维所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jpg”/>

与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