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上坟好不好 过年上坟要不要带孩子一起去,为什么?

网友提问:

过年上坟要不要带孩子一起去,为什么?

优质回答:

过年上坟要不要带孩子一起去,为什么?

在我们北方的农村有年节上坟祭祖的习俗,大年三十这天要上坟请神,请祖宗回家过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要上坟,清明和十月朝就更不用说了,上坟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都去,有的人能去,有的人不能去。

一般的习俗是男的去,女的不去,未婚的去,怀孕都不能去,至于孩子能不能去,要看具体多大了。特别小的孩子最好就不要去了,因为一方面用老人们的话说,祖宗们看到家里添的新子孙会比较亲近,小孩子容易害病。另一方面上坟时要鸣放鞭炮,容易吓着小孩,所以孩子可以不用去。女的一般不去,农村人常说女孩儿是“外姓人”,迟早有一天要嫁人去到别人家,那时候就不是本家人了,所以不能请娘家祖宗,上坟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家里没有儿子的,可以让女儿去上坟。

小男孩儿在十多岁以后基本就应该跟着大人去上坟了,尤其是在过年这样大的节日里,上坟祭祖是对祖先最基本的尊重,是对家族家风最基本的传承,铭记历史,不忘祖先才能代代相传,越过越好。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怪事,我们家邻居有个小男孩在10岁那年,过年跟着他的叔叔大爷去上坟,本来小男孩想在家里玩不爱动弹,是被妈妈逼着去上坟请神的,回到家后就感觉不舒服,过了没几天就得了一场重病,好容易从生死边上救回来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跟着大人去上坟,如今小男孩已长成了大小伙子,家里人也很纠结,是否该让他跟着大人们去上坟了,可是生病的阴影一直还存在。

当然,没有人说生病就是与上坟有关,但是在农村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就是老祖宗们稀罕谁,就会“缠着”谁,太小的孩子就不需要上坟了,毕竟还有父辈们在,长大一些还是应该按传统习俗上坟祭祖的。

其他网友回答

上坟不带孩子去,等于白去。

因为上坟扫墓无外乎两种意义:

一是祭拜祖先,怀念逝去的亲人,是承前。

二是教育后代,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来路,产生家族归属感,是启后。

追忆亲人和教育后代比较,后者的意义显然更大一些。

毕竟一个家族的未来,要靠后来的孩子们。

先说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我们北方,一般过年上坟,是去请自家的祖先回来过年,叫做“请爷爷奶奶”,照旧的风俗,只有家里的男丁可以参加。

我家我爸没有兄弟,我爸又只有我们姊妹俩闺女。好在我家比较开通,不怎么计较死理儿。我长大懂事以后,过年“请爷爷奶奶”,都是爸爸带着我这个长女去。

过程其实很简单,爸爸也不特别说什么。但是在我心里,那个时刻是非常庄严、非常神圣的。

因为它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身份感,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我是这个家族的一份子,我是在代表我的家族,与逝去的祖先进行某种联结。

这种经历,这种心灵上的启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它让我增加了对于家族的感情和责任,套用一句话,真的好像一瞬间长大了。

再来说说祭祀这件事。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传统,祭祀文化可以说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往大了说,祭祀关乎国家社稷、礼义道统。

孔子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是治理国家的四件大事之一。

往小了说,祭祀关乎每个家族的传承。

孔子说,“祭如在”。就是告诉我们,祭祀祖先要心怀敬意,要真诚。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心诚则灵”。

这种诚敬之心,不只在于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情感,还在于,我们对于到底有没有前世今生、对于人生来路与归途、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所以,上坟扫墓这件事,有机会还是尽量带孩子去。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经历。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这里上坟是清明节,最常见是前一天,或者清明当天。迄今为止,还是女孩不去上坟,带着儿子,或者孙子。有次儿子在学校教书还没放假,我骑着摩托带着三岁的孙子去十里外的祖坟去上坟,后边儿子开了车带着我的两个弟弟赶了上来。我告诉儿子还有侄子们说国家放清明节日假,一是传承国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祭祖,绝不是让你们游乐玩耍。后来老婆说上坟才真的是她们的事,风俗上老辈人传说,媳妇上了坟,骡马成了群。这就是说娶过来的媳妇他们为家庭生儿育女,她们才是真正的传宗接代人,是主人,她们认可了这个家,一心扑着为这个家的日子,这个家就兴旺。所以,女儿是要嫁出去的,不能随娘家人去上坟。后来,我们就全家都去上坟。据说这个风俗传得很远,有的地方很注重刚娶过媳妇的第一年上坟,一家人抬着祭桌,带着祭品还有个隆重的仪式,由老公爹给刚过门的媳妇介绍着祖坟的远祖姓名,生前勤俭持家的故事,耍如何纪念他们,传承他们的美德,力争家族兴旺。

其他网友回答

过年祭祖可以带已经上了学的男孩去,一定不要带女孩,这是规矩,还有太小的孩子不要去,因为上坟人多事杂,有放炮的,有烧纸的,不安全因素挺多,再一个孩子太小,一是不知事,二是不记事,让他跟着意义不大

其他网友回答

我过路的,说说。

中华民族有很多优良的传统,都有它产生的现实意义。有的传统做法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迷信,确实也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了;有的仍然需要继承和发展。

就说上坟烧纸,无论怎么说,烧纸钱、烧纸马、烧纸房等,没有一点直接、实在的意义。人死了死了,哪里还有阴间,死去的亲人哪里还会得到阳间的钱物?

古人编造了一个阴间,设定了一个清明节,很多现实意义通过这个迷信平台得到了实现。

祭祀中复杂的行为多半是给别人看的,当然有的对自己也有意义。比如:母亲去世了,为了不忘母恩,怀念母亲的恩德。平时大家也许很忙,清明节大家都回去上坟烧纸,自己也回去上坟烧纸,到了坟前,你自然想起了母亲的音容笑貌,想起了母亲对自己养育的点点滴滴。没有这个节日,你可能只忙于追求自我价值,多年都无暇想起这些。

说是给别人看的,主要还是邻居或自己的子女吧?人家都上坟烧纸,你去是迎合传统,你不去,可能会被邻居视为不孝,但是你与死者没有真情,完全可以不去;做给自己孩子看的,烧纸时讲述死者的恩德,回忆过去的生活,无疑是教育孩子不忘家族历史的最好的方法。

传统必须要继承和发展。比如烧纸,有的地方不让女孩上坟,这就是封建糟粕了。旧社会很多礼仪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情况下设置的。现在有不少独生子女,本身就是女孩怎么办?难道就真“断了香火”?这应该也不是古人设定迷信平台的目的。

还有,我们家乡有个传统,母亲去世,长子首先要披麻戴孝去跪请舅舅前来参加丧礼。舅舅不到场,是不允许将母亲盖上蒙面纸的,其他仪式也不能举行。

古代,妇女出嫁离家十里都难得回娘家一趟,一是小脚行动不不便,二是通信不畅,三是交通不便。母亲去世了,披麻戴孝去跪请舅舅前来参加丧礼,一是表达对母亲娘家人的尊重,二是让母亲娘家人来“验尸”。即让舅舅看看,母亲不是被打死或其他原因害死的。舅舅看完尸体后才能盖上蒙面纸。

如今女人不裹小脚了,交通、通信都发达了,嫁出门的女子在婆家受了丁点委屈,一个电话就能通报娘家了,甚至现场视频直播。回娘家再也不需要找人用独轮车“嘎吱嘎吱”地推回去,或骑个毛驴了。再说,独生子女也多了,母亲去世了,子女悲伤的同时,还要筹划丧事,再苛求长子披麻戴孝去跪请舅舅前来参加丧礼,就有点过分了,也实在没有必要。类似的传统得遗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过年上坟要不要带孩子一起去为什么.jpg”/>

与带孩子去上坟好不好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