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小学生的作文素材,有什么方法积累吗?
优质回答:
感恩小秘书邀请,我是教大育小。关于中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具体是有方法的。我分享一下 我的方法:
1.素材源于生活。要想孩子有素材,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有生活的经验。特别是越小的孩子在这个方面就更重要。所以,要想孩子有丰富的素材,就让孩子参与到丰富的生活当中去,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等。千万不要让孩子的生活除了作业,学习就没有其它的,孩子就是两点或三点一线:学习,家还有补习班。
2.文章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家长要引导孩子思考,发掘然后发展成素材。例如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形式可以活泼多样,如果孩子不愿意写,可引导孩子阐述,口头表达。这个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对于初高中生,那么可以多和孩子交流心得,事情看法,并且多角度的分析,帮助孩子扩宽思路和看问题的角度。
3.带领孩子进行丰富且深度的阅读,然后进行摘抄。好词好句,经典段落分类整理进行储存。让孩子学着写读后感,进行分析和感受,培养孩子的思维和敏感度。
4.素材分类整理可以运用方格子笔记本。方格子笔记避开凌乱,清晰容易查找。这用来整理和素材积累是非常好的方法。
5.读书笔记还要学会列目录,这样容易查找,免得积累很多的素材到用的时候毫无用处。
总之:素材积累源于生活,带着思考,细心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及时记录,分门别类进行储存和分析,当然大量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祝福你!!!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一到写作文的时候都是眉头紧锁、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因此有些孩子看到作文后会产生恐惧感、畏惧感,当老师与这些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不是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差距,而是孩子们不知道写什么,因此他们的作文处于难产的阶段。
我们经常让孩子们去积累好词好句,这些东西我们看到当实际写作文的时候,用途并不是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去帮助孩子去解决实际的困难,孩子的作文依旧很难写出来。
针对孩子们写什么的问题,其实就是选材的问题。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到处都是美,只是我们缺少了能发现美的眼睛,是呀,我们的孩子们就缺少能发现的素材并把他们应用到习作中来。
首先我们还是应该以课文为主,课文选取的都是有代表性的文章,写法很有特色,因此我们可以模仿借鉴,鲁迅说过天下文章一大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先阅读别人的好文章来逐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其次那就是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每天记录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虽是只言片语,却是自己的亲自所做,这样的学习才会转化到写作文中去。写好一句话,就有可能写好一段话,一篇文章。
其他网友回答
随着高考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阅读量的增大,作文思考性、跨越性的提升,都对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每次高考结束,看到作文题目,我都长舒一口气:幸亏不用高考了!但是只要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内,我们的孩子终难躲过这次人生中的大考,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尤为重要。小学升入三年级,就开始正式写作文了,各种小朋友们的”神文”也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不断,在捧腹之余,很多家长就开始了各种焦虑,关于”作文怎么破”的确是个大难题。
图片来自网络
在此,我想把在家和孩子一起实践过,觉得行之有效的方法整理一下,提供给大家借鉴。
一、卓有成效的亲子共读
我女儿识字较早,我觉得主要得益于我很早开始的亲子阅读。最早的阅读从指读开始,选择色彩丰富、语言简单的绘本,一字一字,放慢语速、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读。
有人会说,我们家孩子不爱听故事,但凡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是家长有问题没有搞清楚。我认为,亲子阅读的目的是唤醒孩子阅读,乃至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既然是唤醒孩子的兴趣为目的,那就不是我想读什么,你就该听什么的问题,而是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家长就陪着他探索什么,然而书本身仅仅是探索世界的载体而已。
对于孩子,也许一本书会读好多遍而乐此不疲,也许一个故事需要演绎出N个版本还至此不休,但是孩子就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和不断创造来建立她头脑中的链接,通过这些链接构建了她探索世界的桥梁。
在我女儿上学之前,每天的亲子阅读都是我们雷打不动的时间。当然也有工作疲累、家务的琐事,但是每次看到她期待的眼神,我都告诉自己:只有父母坚持,才有静待花开的权利。
慢慢的,随着她识字量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我开始选择更有深度的一些读物。比方说,我们曾经用一年半的时间共读了《中国历史》,从开天辟地一直讲到新中国成立。如此浩繁的历史烟云之下,我们俩脑洞大开:觉得民族英雄岳飞的情商委实不高,自己丢了性命也给领导添了麻烦,换个方式可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何能够形成大一统局面,而成吉思汗的子孙铁蹄踏及欧洲,却不能统一疆土?如此种种……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有的甚至有些无厘头,但是有趣是必须坚持的,没有兴趣做基础,任何的儿童教育都不能长久。
我不是推荐大家一定要读历史,也不敢保证我讲的故事孩子都能记住,但是故事中的逻辑,由此引发的思考,以及大量的典故构成了她最基础的文学模块,随着她理解能力不断加深,以史为鉴的思维对她形成相对独立的思考判断也产生了影响。
亲子阅读其实不难:在一盏温暖的灯光下,一位耐心的爸爸/妈妈,手拿一册书,讲讲其中的故事,听听孩子想说的,顺便说说我想告诉你的……父母的价值观、人生格局都会随着故事潜移默化的渗透入孩子的生命里。和孩子一起读什么书不重要,首先是孩子一定要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启发兴趣就是家长的智慧了。其次,家长要坚持。没有耕耘,莫问收获。
最近,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教授做了一项研究,如果把教育投资(时间和金钱)设定为一个经济模型,收益率最高的是学前教育阶段。所以家庭教育越早开始收效越大。
二、声情并茂的讲故事
孩子上小学后,我们的亲子共读基本告一段落,她开始独立阅读,我进而给她选择并推荐好书,书无定式什么都可以读,天文地理、医学生物……想读什么我们就去找什么书。
阅读尽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但是这毕竟纯粹属于”输入”,而孩子从阅读的”输入”转向作文的”输出”有一个过程,其中”练笔”的环节必不可少。说实话,我对练笔有一点点心理阴影,小时候去趟公园就要写篇作文,玩的委实不太痛快。等我们当了父母,尽管对一年一次的年终总结深恶痛绝,但是还要盯着孩子不断”练笔”,情何以堪啊!
于是,在孩子一二年级时,我把”练笔”改成了”练嘴”,每天朵朵都会告诉我学校发生的趣事,当她东拉西扯的说完的时候,我说:”我觉得这件事很有趣,但是如果这样讲会更有趣……”于是,我加入铺垫、细化感情、引入冲突,声情并茂的讲完这个故事后,朵朵特别钦佩的说:”妈妈,你讲的太好,你可真会讲故事!”我赶紧接上:”这么有趣的事,我觉得你要给爸爸再讲一讲。”
我觉得我们的母语——语文,就是一个沟通的学问,先学口头沟通,再学书面沟通,别人表达的意思你能看明白,这是阅读理解。你表达的意思别人能懂,这就是作文了!
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当孩子能够把经历的事情变成故事讲出来的时候,她基本就能写一篇连贯的作文了。
三、电影中的大发现
如果说,阅读引发了思考,让文章能够有独到的见解。那讲故事就构建了逻辑,让文章衔接紧凑、更加流畅。那有趣的情节从何而来?我推荐看电影。
中国对好文章的结构常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常指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结构清晰的故事梗概和一个发人深思的结尾。再没有比一部好电影更能突出这几点的了。
一部好电影往往是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共同创作的结果,需要在短时间内最大化的展现情节的曲折性,面对冲突有人物的应对,情绪的变化,都会非常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甚至比文学作品更有直观的学习意义。
但是我看电影一般不去电影院(在此,非常对不起各大电影院线),第一,和孩子一起看,我只看经过时间检验过,有营养的片子。第二,在电影院看电影妨碍我们的互相交流。孩子看电影经常会问”然后呢?””这个人好人坏人?”碰到这个问题,我们实在解答不了就按个”暂停”猜一猜,然后继续看下去,看看谁猜对了!
让孩子自己代入电影跌宕起伏的情节创作中去,让她亲身去感悟”凤头——猪肚——豹尾”的直观性。除了迪斯尼经典的动画片,前段时间我们还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欢脱的场景、跌宕的情节、正向的价值观,让孩子开心不已。其实,好电影就是一部好教材,生活中无处不学习,这些学习的素材需要家长的智慧去探寻和挖掘。
四、无处不在的写作
写作写作,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写上,除了老师课内布置的命题作文,我尽量让孩子”有感而发”,并且抓住稍纵即逝灵感的小尾巴。
女儿八岁时,养了两条斗鱼,不幸都死了,她很难过,把鱼埋在了云松花盆里,立了一个小小的墓碑,自己写了首《葬鱼诗》悼念她的小鱼。尽管文白夹杂,但是我依然大加鼓励,写作就是一种表达,能够把自己的情绪清晰展现出来,岂不很好。
葬鱼诗(2017/6/13)
今日鱼死也,
我心伤如石。
双双离我去,
只好把它埋。
建起鱼之墓,
献上小黄花。
墓上云松树,
墓下两斗鱼。
愿它在天堂,
活的很安康。
假期去海边的姥姥家,玩了一个星期,天天赶海,不亦乐乎。每天看着夕阳西下,想象自己是一个小渔民,于是又写了《满足》。
满足(2018/2/21)
给我一只小船,
小的只能载下姥爷、鱼和虾。
给我一张大网,
大的能容下整个海洋。
给我一盏提灯,
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给我一个马达,
作为我们坚持的力量。
给我一只手臂,
变成绝望里的希望。
给我一个码头,
成为疲惫时温暖的依靠。
然后,
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和每天一筐的收获,
我就很满足了!
对于我来说,就是不断的收集她的这些随手之作,尽量保留下来,让她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作为父母,从本心来讲,我更希望成为一个帮助孩子唤醒自己、发现自己、并最终成为自己的家长。人生道路,没有什么比按照自己的方式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教育是个很辛苦的工作,他是通过教育者的不断完善自身来推动改变的过程,陪伴孩子的成长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持续学习的需要。把我的教育实践写下来,送给所有关注家庭教育的父母!
我们的母语真的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可以更好的掌握这种语言带来的力量和感动,用以表达他们细腻的感情和美好的生活!
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姝言舒语”,并积极转发我的文章,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爱上写作。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积累素材?
据说,清代作家蒲松龄,是把写作的素材放在一个坛子里。这样,他共创作了500多个鬼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要学习古人的经验,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一、要有一个本子
这个本子就是积累本。在阅读时,发现有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好的故事,便可以随时抄在本子上,说不定写作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我发现不少学生做的相当好,有的已经写了好几大本,内容相当丰富。有名言名句,好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是有趣的短信等。这些,对于写作文都会有帮助的。
二、要有一个夹子
要准备一个大夹子,把自己考试时,或训练时写的作文夹在一起,以备中考高考时写作文用。这些自己曾经写过的作文,在考试的时候,是可以用来迁移的。有的作文改一下开头结尾,或变一下角度,或变一下情节,就能应付考试。有的同学把自己考试时写过的作文、或老师批过的作文,顺手就扔掉了,或者当废品卖了,这是很可惜的。
三、要有一个书架子
书架子,是每一个同学都必须要有的。第一,要把你学过的所有教材,特别是语文教材放在书架上,也许写作文时就能用上;第二,把你用过的或正在用的一些作文书,要放在书架上,在写作文的时候,翻阅一下范文,就方便多了;第三,把自己读过的、喜欢读的书,要放在书架上,以备写作时用。
积累写作素材,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习惯,各有各的经验。不管怎么做,只要有益于写作,我们都可以尝试去做;但积累贵在坚持。
其他网友回答
读书,摘抄,背诵。目前只能勉强做到读书,摘抄没有,背诵更没有。明天忙于做功课,补知识点,基本没时间去做摘抄,背诵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中小学生的作文素材有什么方法积累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