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为什么变成贬义词 衣冠禽兽从什么时候变成贬义词?

网友提问:

衣冠禽兽从什么时候变成贬义词?

优质回答:

谢邀,关于这个问题,小生讲史来扒一扒。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源于明朝话本,是皇帝为了让人们能够明确地区分官员的级别,特别规定官员官服上的绣饰,意思是代表文官官服上绣飞禽,武官官服上绣走兽,所以“衣冠禽兽”最初可代称做官的人。

后来,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逐渐被解释为贬义,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

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变为贬义词的呢?

原来,到了明朝中晚期,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混乱不堪,一度影响社会稳定,这时,民众们一度崇拜的“衣冠禽兽”好官已然蜕变成自私自利、腐败无能的奸臣,碰巧,明朝以前有个成语叫做“衣冠枭獍”,指那些道德沦丧、行为卑劣的“伪君子”,于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人们便对衣冠禽兽词汇衍生新词意,代指当时鱼肉百姓的奸臣,以泄心中火气。到了后来,便世代延袭下来。

清朝小说家李汝珍在《镜花缘》里写道:“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显然,这时的“衣冠禽兽”,已经沦为风度翩翩的活畜生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衣冠禽兽从什么时候变成贬义词.jpg”/>

与衣冠禽兽为什么变成贬义词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