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诗是何意境?

网友提问: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诗是何意境?

优质回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登鹳雀楼》原文与译文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登上鹳雀楼,只见前方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转望滔滔黄河,你看那河水一浪接着一浪朝着海洋澎湃东流……。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犹如这涛涛河水奔流向前,一去不复返;不能只停留在这层楼观望,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更美风光,那就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吧!

王之涣简介及《登鹳雀楼》写作背景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幼年聪颖,弱冠能文,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其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天宝元年(742年),疾终于官舍。

此诗是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正值盛唐时期,本诗表现诗人在登高望远中的不凡胸襟抱负,反映了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意境浅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可说是名扬中华的不朽绝唱。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所见的自然景色,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的是心中所想,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作者眼前真实存在的景物是:傍晚的太阳,正在慢慢落入西面的群山,而黄河之水向东流入大海。注意:这里的流入大海,不是作者亲眼所见,应该是心里所想。因为作者的目之所及,看见的真实景象应该是黄河水向东流去。这两句都是动态的。

看到景物以后,作者想到,要想看的更远,必须再上一层楼。由此推断,这时候,很有可能作者还没到最高一层,正心里思想能再上一层楼。

所有这一切,正好是当时作者心里的意念。所谓写景,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后两句是心里所想到的不存在的虚景。但作者却实写。

由此引申,就阐明了一个哲理:其一,积极向上。其二,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其三,欲成大事,必须高瞻远瞩。

整首诗,“白日”对“黄河”,“依”对“入”,“山”对“海”,“尽”对“流”。“欲穷”对“更上”,“千里”对“一层”,“目”对“楼”。整篇工整,对仗。是两幅绝妙的对联。

整首诗,文字浅显,通俗易懂。一开始作者的眼睛是向西看,接着又向东看,看到了大好河山:远山落日,层峦叠嶂,黄河之水,奔腾汹涌。紧接着又在心里由下向上看。而“更上”则是这首诗的文眼,及主题。正是这两个字,成就了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绘下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表达了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作者是盛唐诗人王之涣。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景色描写,写得气势雄浑,景象壮观。白日依山尽,遥望一轮白日漫漫向西山落下,这是写天景,写远景;黄河入海流,目送流经楼下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东流向大海。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把上下、远近和东西的景物融为一体,显得宽广而辽阔,非常有画面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是由景写意,把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且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作者向人们说出了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写诗,总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某种事物的看法或观点。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融合得天衣无缝,人们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全诗四句,都用对仗来写。语句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又厚重有力,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壮观和雄大。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王之涣的五绝《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诗是唐人五绝中的不朽名篇,历来脍炙人口。全诗在描绘祖国壮丽山河中寄寓着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激情。诗的前二句描绘了一幅山衔落日,黄河奔腾的壮丽图画,给人以壮美的感受。但作者还要把人带上更高的境界,要再向上攀登,去穷尽天下美景。

其他网友回答

诗的精华在后两句,前两句为形而下之铺垫,后两句为形而上之升华,铺垫与升华完美融合,诗才有起伏、耐人寻味。

升华部分为虚写,现实生活中,王之涣所处时代就是有高楼也远远不能适合“欲穷千里目”之要求的,但诗人想象到了。人生境界也大抵如此,站得高看得远,欲使自己更加高瞻远瞩,你的人生境界非比旁人高一块不可。同时我们也能从诗中看到诗人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文子心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说的这四句诗,是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一、先说说鹳雀楼的位置。

鹳雀楼在唐代的蒲州(今山西永济),是当地的名胜。

鹳雀楼,原先建在蒲州城的西南,黄河中间的一个小岗上,后来这块地方被黄河洪水冲没,人们便把楼的匾额移到了城郊楼上悬挂,算是保存了一个古迹的名称。

不过这个鹳雀楼在北宋时代还是存在的。沈括的《梦溪笔谈》卷十五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以后的事了。

因为鹳雀楼是名胜之地,所以唐代诗人在上面题诗的很多。

而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是其中最出色的一首。

二、诗的前两句是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黄河入海的壮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址本来是较高的地势,加上又有三层高楼,登临纵目,自然可以看到较远的景色。

前边的两句,就是写所看到的远景。

在远远的地方,有青翠横空的中条山,它仿佛是在天边云尽的所在了。

由于云遮雾绕,太阳也变成白色,这时挨着山峰,慢慢地沉下去了。楼下边就是滔滔不绝的黄河,奔向东方,一直流入大海,而那种汹涌的气势,看不到尽头。

这两句写出了,楼前高山大河景色的壮观,使人情绪自然感到振奋。

三、后两句诗已经超出登楼本身,而是写出了在人生征途中不断攀登的境界。

空间是无限的,对于一个登临者来说,总希望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扩大自己的眼界。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无止境的探求的心理。

诗人已经登上了鹳雀楼,但是面对了辽阔的景色,觉得看得还不够远,还想看到百里、千里之外,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尽头。

这个要求凝练成诗句就是“欲穷千里目”。

而要达到目的的唯一办法,就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去“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说出了在一个在一切不同地点的登楼者的人们所共有的心情,欲穷千里目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而更上一层楼,又要求自强不息,奋进不止读者所感受到的启示已经不再局限于登楼远望,而是被鼓励在人生征途上做不断的攀登。

在王之涣生活的年代,正是唐帝国繁荣昌盛的顶峰。那种激励向上的时代精神,强烈反映在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中。

山势如此巍峨,江河如此浩荡,已经够雄奇壮伟了;然而登临者的眼界更宽阔,胸怀更宽广。

这就是此诗之所以吸引人的关健所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意境,气象。

四、《登鹳雀楼》在篇章的剪裁结构上,处理得当,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a、整首诗四句,就是两副对子。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这两个名词相对,两者又都是自然现象;其中又有“白”与“黄”两种色彩上的相对。又有动词“依”和“入”的相对,等等。

后两句也是如此,比如“千里”和“一层”的相对……这样就构成了形式上的公正完美。

b、从内容上看:开头两句就体现了登高望远的开阔境界,把感情融化在写景之中。

在后半面就腾出一半的篇幅,使笔力有了回旋的余地。

而别具匠心的在于:作者没有在写景上引伸,也没有一般的抒情;而是做出了具有哲学意味的概括,使人觉得意境纵横,余情不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诗是何意境.jpg”/>

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意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