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千丈的三千丈是什么词 白发三千丈,若水三千,古人为何惯用三千这个量词?

网友提问:

白发三千丈,若水三千,古人为何惯用三千这个量词?

优质回答:

答题之前先看了一遍已有答案,发现诸位先生回答的说服力都有不足。

在诗词成语中,数字不是随便用的,特别是这个“三”字,更是不能乱用。

有一些是真实存在的必须是三,比如:三山半落青天外,《登金陵凤凰台》,山名确实就叫三山。“三湘衰鬓逢秋色”《晚次鄂州》,三湘代指湖南,这个是当初秦灭楚国的时候,湖南境内基本就是洞庭、黔中、苍梧三郡,合二为一长沙郡,称之为三湘。还有一种说法是湘水、蒸水、潇水合称三湘的。三巴代指四川,出处是古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界三才都指天地人。三纲君父夫。三生前今后。三楚西东南。三教释儒道。三军中上下。三花精气神。三星福禄寿。三光日月星。其它诸如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书,三峡瞿塘巫峡西陵,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三清老君元始灵宝三道人,三略黄石公上中下,三公司马司徒司空,等等等等,都因为确实是三,才这样用的。

另一种就是因为音韵格律。我们知道在平水韵表里面,一到十这十个数字的读音,只有三是平音,其余的全部是读仄音(新韵不同)。而诗和词又是及其讲究音律对仗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音律和谐,对仗工整,那就必须用到三这个数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这一联里句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在这里三字换成别的任何数字,句式都孤平。题主举的白发三千丈也是一样,三字换掉,句式孤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理是一样的。“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雨横风狂三月暮”。“醉笑陪公三万场”。“试玉要烧三日满”。“杀气三时作阵云”。这些都是例子。笠翁对韵中三月雨对五更钟,三尺剑对六钧弓,千万树对两三枝,三径萧疏对六朝华贵等等,不胜枚举,都是为了音韵和谐,对仗工整。

即便不讲对仗,也有个音律和谐的问题。因为三是平音,放在句子中可以平衡音节,不至于读起来拗口,“三万里河东入海”。“三边曙色动危旌”。“三千里外觅封侯”。“三百年来伤国步”。这些都是例子。可以试着把三改成其它数字,读起来都没有用三顺朗。

综上所述,古人不是惯用三千,而是惯用三,三用的多了,三千相应的出现的机会就多了,如此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我再三思量之后,准备回答您这个问题,正可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想,我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准确的说,不是惯用“三千”这个量词,而是惯用数字“三”,因为亦有距跃三百、三百瓮齑、会须一饮三百杯、三万里河东入海等等,三百、三千、三万都是有的,只是看情况运用千百万而已,所以,古人偏好用数字三是有目共睹的。

在许多情况下,三都是虚词,表示数量多,比如三五成群、举一反三等等。而有时候也是表示实际数量,例如三山五岳、三从四德。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三息息相关,一日三餐、一月三旬什么的,似乎我们与数字三有着不解之缘。

可以说,三,是由实用到虚用,又从虚用到好(hào音)用,从而一直沿用至今。而我认为,这一切都要从《易经》说起。

一、古人用三,从《周易》开始

了解《易经》的朋友一定可以想到,有“三才”之说,也就是指天、地、人。

即使您不了解《周易》,“爻(yáo音)”这个字您应该见到过吧,哪怕这个也不知道,一定听说过八卦吧,就是一大堆横横道道看着就让人发昏的图形,简单地说,那些独立的横道就叫作爻,也就是组成八卦最基本的符号。整个的横道“—”为阳爻、中间断开的“–”叫阴爻。

说得通俗一点,把三个爻,也就是三个横道摞在一起算一组,第一横代表“天”,最后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也就是“三才”。

如果还不太明白,看一下这张图,更直白一些。

每卦三横,每个位置都有阳爻、阴爻两种选择,中学都学过排列组合,也就是2*2*2,共八种排列方式,也就有了乾、坤、震、巽、坎、离、兑、艮八卦。

而把八卦重叠起来,六横一组,也就是八八六十四卦,按排列组合算,也就是2^6,如图:

您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爻内藏阴阳交织,是天地万物的变化,而三爻为一卦,也就是天地人,所以,三,从此奠定了历史地位,但是并不证明汉字三就是起源于此,这一点要注意,大多数专家认为,三应该是指事字,也就是还没有蚊子的时候,不知怎么画出来,就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么这也是一种造字方法。

二、用“三”表示数量多,从老子开始

这里的老子并非方言口语知我自己,而是指老聃,而怹老人家对于《易经》有深入研究,并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三生万物,自此,三也就开始有了多的含义。

而且,道教也是很崇尚三这个汉字的,有三清、三宝、三不言、三不问、三不起等等。

加之道教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慢慢的,三就被广泛使用并传播,又加之人们多喜欢阳数(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五之尊、九九重阳节都是这个道理),所以,三慢慢的就火了起来,并流传至今。

三、三的虚用,表示数量多,也表示数量少

三思后行、韦编三绝、狡兔三窟等等,三都代表数量多。

三是个量词,经常虚用,表示个大概。

比如您请一朋友吃饭,不知他带不带老婆孩子,就会对服务员说我们大概两三人,证明人数少。而当您请好多朋友的时候,更不确定有的人能不能来,就会说八九人,最后没准来了六个人,也有可能来了十个人,证明数量较多就是了。

所以,三表示对数量的估计,并且数量较少,比如三言两语、三三两两,而且还有个比较书面的词语“三二”,代表对较少数量的估计,比如三二年,只不过现在口语都倒过来说了。

用较小的数字代表较大的数目,“三”是不二之选,首先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因,再有就是,三是数量最小的群体,比如三人成虎,当第三个人再传谣的时候,假的也就有人信了。

而且,群体做决策基本都是单数,最小的基数就是三人,而“三三制”也是有这个原因的。

所以,也是为了把复杂的尽量简化,用三表示多就足够了,没必要用五、七、九了。三人成众,三木成森,非得写九个人表示人多,不是太累了吗?

四、三的实用,人们热衷于“三”这个数量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三皇五帝、三教九流、三曹、三苏,人们很愿意用三来归纳总结,而且这里的三都是实际数量。

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足以证明后世的文学创作深受前世的影响,很热衷使用三这个量词,那么“十打白骨精”行不行呢?不是不行,作者也绝对有这个能力给您编出来,还可以凑字,何乐而不为呢?原因很简单,还有句话叫事不过三,其实这个词也是出自《西游记》的,三次不多不少正和好,再多就该有重复感、令人厌恶不太烦了,即使您愿意看孙打白骨精,那您也得为大圣多想想啊,多累啊,别把猴子累坏了。

所以,三次,可以说创作者们多年的经验总结,得到了共识,认为三次是个最合适的数量。

综上所述,从《周易》到《老子》,三生万物得到了共识,再加之常年的生活经验加之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三”成为了我们的“好伙伴”。

语留人是我,留语甚是妥。人留语亦留,答题从不躲。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为何常用“三”这个字或者数字?

首先,这是中国上古先民形成的宇宙观。

其次,这是中国上古先民形成的宗教观。

再次,这是中国上古先民形成的历史观。

于是,“三”逐渐就具有了“多数”、“多次”、“始终”等含义。

先来看中国上古先民的宇宙观。

最近,公布了2019年了“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距今5300年前后的双槐树遗址入选。学者们将这一遗址命名为“河洛古国”,并称,其三重环濠连同融合北斗九星图案的建筑设计等遗迹,表明当时的先民,在聚落布局中高度重视礼仪化设计思维,可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天地之中”宇宙观。

“天地之中”的宇宙观是什么呢?就是“天、地、人”,古时又称为“三极”或“三才”。《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注》曰:“三极,三才也。”

由这种宇宙观,形成了中国上古先民的宗教观。

《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其《吕刑》说,上帝派伯夷、禹、稷三位天神下地“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

《逸周书.世俘》则说天上降下的三个神是鯀、禹和康回,也就是共工。

后来,出现了“三皇”之说。最初,“三皇”都是天神。

《史记.五帝纪》曰:“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

“三一”,即“三皇”,所以亦称“天皇、地皇、泰(太)皇”。

再进一步,由上古先民的宗教观,逐步形成了当时的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的第一个表现,是作为天神的“三皇”,慢慢便成了人君的“三皇”。

关于人君的“三皇”都包括谁,古人的说法不一。有说是伏羲、神农、遂人的;有说是伏羲、神农、祝融的;有说是伏羲、女娲、神农的;有说是伏羲、神农、共工的;还有说是伏羲、神农、黄帝的。

但不管具体是谁,总之是远古时期的三位帝王。

这种历史观的第二个表现,是有了上古“三代”之说。

这个说法,最早也是出于《尚书》。其《召诰》云:夏和殷“服天命惟有历年”——上天之命让这两个朝代存在了若干时间——但这两朝都已“既堕厥命”——气数已尽,所以周人要以二代为鉴。这是明确地说,夏商周,是前后承受天命的王朝。

“三代”,后来成为贤王盛世的代名词。

其实,上古先民的宗教观和历史观,其形成的根源,还在于宇宙观——都是从“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发展而来的。

当然,夏商周这三代,可能确实在历史上存在过。那么,夏之前的“唐”和“虞”一定没存在过么?不一定。看来,“天地之中”的“三”的影响,确实也存在。

所谓“习惯成自然”,上述上古先民关于“三”的观念,很容易就渗透到更多的方面。

首先,“三”,成为“多数”的代词。

《诗.魏风.硕鼠》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毛传》:“贯,事也。”《集传》:“三岁,言其久也。”

这两句诗译成白话文是:大老鼠呀大老鼠,千万莫吃我黄黍。多年小心服侍你,无人肯把我照顾。

关于古人把“三”用为“多数”,清代汪中在《述学内篇一》中,有很好的解释。

题中所说的“白发三千丈”、“弱水三千”,还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堂中各有三千士”、“三千阳春始一花”、“一醉有时三日病”等等,都是表示“多数”而已。

有人说,诗中用“三”,因其为“平音”。这对唐诗来说,或许是一个理由。问题在于,音韵学,严格来说,从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开始,才注重分声调。再往前,人们对于“平去”并不很关注,也不分的。关键还是“三”早就有了“多数”的含义,早到春秋以前的西周。

由“多数”,引申出“三”的“多次”的含义。

《论语.公冶长》曰:“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反复思考之后才行动。

由此,再引申为“始终”。

汉代扬雄《太玄经》说:“三岁不还。”《注》曰:“三,终也。……山川高险,终岁不还,以论难也。”

自然,古人说到的“三”,的确很多是实数。

比如,“三国”,就是魏蜀吴。“三顾茅庐”大概是虚数。

还比如,“三伏”、“三九”,都是具体的时令。“三九”,还是古代的高级官职——三公九卿。

再比如,“三生”,是佛教对“前生、今生、来生”的简称;“三界”,也是佛教“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简称。

总之,对于具体用到“三”的文字,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三千意为不可数或量很大,古代诗词中运用三千,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是数量词,带有夸张性,意指高大上,不可估量。

其他网友回答

习惯,习惯,习惯

第一个古人用了,写进了书,第二个人看到了就用了,就好比你看到我的答案,认同了转发了,形成了流量就变成常规用法了。

另外古人除了用三还喜欢用三的倍数(如9,12,,18,36)表示多或者凑数来。这是古人的习惯成自然的问题。

九牛一毛,十二生肖,十八罗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三的古语就更多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士别三日,应刮目相看

再三推辞

三顾茅庐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此地无银三百两

大战三百回合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白发三千丈若水三千古人为何惯用三千这个量词​

也许你还想知道指事字有哪些的知识介绍。

与白发三千丈的三千丈是什么词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