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和李宗仁谁有兵权 白崇禧的军事才能,明显高于李宗仁,为何在桂系始终是千年老二?

网友提问:

白崇禧的军事才能,明显高于李宗仁,为何在桂系始终是千年老二?

优质回答:

一个是帅才,一个是“将帅”之才。

可统兵作战之人是为将才,可将将之人是为帅才,可将帅之人又如何?

刘邦曾问韩信,你说说,俺能统帅多少军队?

韩信实话实话,哎呀,你能领个10万人算不错了。

刘邦听了,反问韩信,你呢?

韩信又实话实说,我呀,你能给我多少我便能统领多少,越多越好!

刘邦一听,心里酸溜溜的,突然没风度地讥讽道,哦,你说你这么厉害,怎么还被我逮住了呢?怎么我是皇帝,你是马仔?

韩信听出了刘邦话里藏刀,赶紧拍了一个马屁,你军事水平不如何,可是,你却善于统帅军事水平高的将领,这不,我是将领,所以得给你当马仔……

刘邦听完了韩信的话,心里也舒服了许多。

李宗仁之于白崇禧,也如同刘邦之于韩信。

这也正如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所言——若论威镇三军之“主帅”的风范,则李宗仁还应居首位,非白参谋长所能企望也。

有人当刘邦,自然也得有人当韩信。

不过,李宗仁虽是刘邦一样的人物,却不如刘邦厚黑,这或许也是他终未成功的一个原因。蒋倒是有了刘邦的厚黑,却没有刘邦的用人手段,只顾任人唯亲,任人唯是否听话,所以,也终究没能成功。

对于统兵作战的军事指挥水平,李宗仁确不如白崇禧,可是,论统御全局的智慧和手段,白崇禧也明显不如李宗仁,这也是李能够成为“刘邦”,白却只能成为“韩信”的原因。

白崇禧这个“小诸葛”的雅号,实际上是桂系内战的时候打出来。

当时,白崇禧是黄绍竑的参谋长,他将局势摊明了告诉黄绍竑,促成了李宗仁和黄绍竑的联合,成立了所谓的“广西定桂讨贼联军”去打旧桂系的陆荣廷和沈鸿英,沈鸿英部被他打得摸不着北,心有余悸,沈部遂将白崇禧称为“小诸葛”。

黄绍竑在桂时,白崇禧是老三,黄氏在脱离桂系投蒋后,桂系三巨头变成了两巨头,白氏这才成了老二,和李宗仁并称“李白”。

后来,李宗仁率桂军参加北伐,白崇禧也在北伐战争中彰显了他的军事谋略之才,“小诸葛”之名也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当然了,李宗仁的水平也不赖,一场台儿庄战役更是让他声名远播。只是,于军事谋略一途,李略逊于白。

不过,白崇禧的缺点也很明显。

他很自负,一个有能力的人,有资格自负,可是太过于自负的话,绝不是什么好事。

白崇禧也太过于拘泥于所谓的“团体”,也就是桂系。他想要让李代蒋,想让桂系成为国府的主宰,这是他的军事野心和政治野心,可是,想要成为国府的掌控者,格局太小的话是撑不开场面的,至少在用人方面便不能过于拘泥于桂系,甚至拘泥于他自己的少数几个亲信和心腹。

李宗仁信任白崇禧,所以将军事的权力多数交给了白崇禧,白在用人方面和蒋是挺像的,总是动不动提拔自己的心腹,对于不是自己的心腹的或者不够听话的,即便本事不低,也常不予重用。

这也造成了白氏在桂系中的威望不如李氏。

白崇禧的孤傲和耿直的性格,也挺得罪人的,又因自负,在桂系中常有逾越之举,如果不是李宗仁够仁厚,能够容人,能够容忍,将李氏换成蒋氏的话,白氏恐也难有作为。

此外,白崇禧素来被不少人认为是“政治上的白痴”,说他是政治白痴或许不至于,可是,于政治一道,他确实高明不到哪里去。

他之所以能够两次推动蒋介石下野,不是说他的政治手段多高明,而是他的军事手段用的漂亮。

只不过,他将军事上的战术搬到政治斗争上,实则也多有不逮之处。

他明明已经将蒋氏得罪透了,可是,在桂系破碎后又不甘心失败,即便在李宗仁已经飞去美国的情况下,他也经受不住蒋氏的诱惑,被一个“行政院长”的头衔给忽悠去了台湾,这根本原因便在于他没有看清政治形势。

没有了桂系作为后盾,白崇禧去了台湾便一文不值!

蒋氏之所以会拿出“行政院长”这块肉忽悠他去台湾,实则是因为李宗仁在没有辞职的情况下,戴着“代总统”的帽子飞去了美国,让蒋没办法名正言顺地复出当总统。

所以,蒋氏需要用白氏去对付远在美国的李氏。

当时盛传美国要换了蒋氏,李氏又和美国政要多有交往,素来多疑的蒋氏心中也不得不害怕美国人会用李氏来取代他!所以,让白去台湾,让白充当对付李的枪显然最合适不过,有用最好,没用也能趁机控制白,让白没办法和李继续合作和蒋作对。

李宗仁从桂系覆灭的时候便看清了形势,没有桂系的支撑,蒋不可能放过他,所以,即便白怎么劝他,他也始终不肯去台湾,以致于变成了白对李的隔海骂战。

白因为没能成功帮蒋对付李,所以失去了作用,成了蒋的弃子,只是蒋一直对白心存怨恨和忌惮,所以派人对他进行了几乎不间断的监控。

白崇禧更是“天真”地去找陈诚,说什么副总统才需要保护,他不需要的傻话。

白崇禧只善于军事谋略,却不谙政治之机锋,所以不可能成为一把手,而李宗仁不仅通于军、政,更兼有统御全局之才华。

李宗仁为什么会说白崇禧“以丢脸的方式去世”,正是因为政治形势明明不利于“李白”,可是白却偏偏看不清,然后稀里糊涂地去了台湾,从而受到了蒋的“软监禁”。

如果没有李宗仁,恐怕老白连个“老二”的位置也坐不上去。

其他网友回答

事实上在新桂系内部,白崇禧连老二都排不上,只能是不折不扣的老三。新桂系三巨头正确的排序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之所以要给李宗仁领衔的桂系加上一个新字,主要是用以区分陆荣廷为代表的老桂系。

白崇禧戎装照

白崇禧的军事才能并不比李宗仁高,李是统帅级,白是参谋级

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李宗仁的军队为定桂军,黄绍竑、白崇禧的部队是讨贼军,李、黄分别是两支部队的总司令。后来两军联手,驱逐了陆荣廷和滇军唐继尧,实现了广西统一。后来桂系参加北伐,黄绍竑留守广西,李宗仁出任第七军军长、江左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等,白崇禧则作为何应钦的副手出任北伐军副总参谋长。

抗战爆发后,李宗仁依然在一线,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打出了台儿庄大捷。白崇禧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如此就不难看出,李宗仁的军事才能并不会比白崇禧低,甚至要高于白。

只是李宗仁还具备相当的政治才能,随着出任南宁绥靖公署主任、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辕主任等军政一把抓的高级职务,逐渐淡出了军事最前线而已。白崇禧则在军事最一线的失利后逃亡台湾。

黄绍竑戎装照

白崇禧能冲到新桂系第二把交椅,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新桂系三驾马车各有鲜明的定位:一哥李宗仁主抓全面工作,二哥黄绍竑主政,三哥白崇禧主军。新桂系在蒋桂大战、中原大战中接连失败后,黄绍竑向国民党政学系靠拢,与杨永泰、熊式辉、黄郛、张群等一起组成蒋介石的高级智囊团。

而在国民党内部,正是黄绍竑的调停下,桂系才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反对派,最后还攀上了组阁高峰。

李宗仁与白崇禧

也正得益于黄绍竑的退出桂系,才成全了白崇禧的桂系第二把交椅。否则,他就不是前年老二了,很可能是千年老三。而小诸葛的绰号,也恰好说明,白崇禧可能并不是统帅级的人物,最擅长的是居后调度、运筹谋划。

欢迎点赞,请关注@司马砸光,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地位,从来不是军事决定论,而是政治决定论。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关系如同诸葛亮和刘备,只要刘备在一天,诸葛亮永远不可能当老大。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被称为“新桂系三巨头”,被认为是桂系军阀的领军人物。

三人中,李宗仁是名符其实的一把手,这个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

李宗仁出道最早,他先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战争,久经战火考验,自任“广西自治军第二军”军长时,白崇禧、黄绍竑还只是马晓军麾下的一个营长,年龄大、出道早、资格老,李宗仁这些优势是白崇禧和黄绍竑拍马也赶不上的,白和黄的资历倒是差不多。

李宗仁富有政治远见,也有远大抱负。终其一生,李宗仁都没有停止过“倒蒋”的算盘和行动,甚至取而代之,但他在事关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如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却能以大局为重,服从蒋介石及其中央政府,不遗余力投入北伐和抗战,称得上一名民族英雄。

白崇禧号称小诸葛,论起单纯的军事才能确实要高于李宗仁,不论是战略谋划、战役策划还是战术指挥,白崇禧都很有一手,堪称是国军“军事万花筒”,也是新桂系的军事顶梁柱。

相比李宗仁,白崇禧是比较纯粹的军事家,在政治上不如李宗仁成熟,也没有很大野心,这就使得蒋介石对他的防范之心不如李宗仁,蒋多次暗杀李宗仁,对白崇禧却有意拉拢。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先后被蒋介石委以副参谋总长、军训部长、战区司令长官、国防部长等要职,他提出的很多军事作战方针都被蒋介石采纳,立下卓著军功。

有人认为,李宗仁到中央任职后,实际上被蒋介石架空,白崇禧掌握实权,甚至已经取代李宗仁,成为广西事实上的统治者和实质上的桂系最高领袖,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

白崇禧很清楚,李宗仁既是新桂系形式上的最高领袖,也是实质上、精神上的最高领袖,他白崇禧之所以能统领桂系,是因为他和李宗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合作无间的关系。如果两人反目成仇,或者白崇禧试图将李宗仁取而代之,他自己一定会失去桂系骨干力量的支持。

其实白崇禧也深知自己除了在军事才华上,政治、人脉、根基、威望等各个方面都不如李宗仁,而中国历史上决定领袖地位的绝不是军事才能,很多著名帝王在军事上远不如麾下将帅,但他们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艺术,却是那些绝代名将无法比拟的。

既然白崇禧被誉为“小诸葛”,我们不妨把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关系,比作三国时期的一对君臣搭档——诸葛亮和刘备,其中利害关系一目了然。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出神入化,甩刘备几条大街,在蜀国的威望也无人可比,但无论他军事能力如何强、功劳如何大、威望如何高,在政治上,刘备才是蜀国真正的领袖。

试想诸葛亮在翅膀硬了以后,趁刘备不在蜀中时,自己想取而代之,那是绝对行不通的,暂且不说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即便他有此行为,也会因此失去人心,必定失败。

自甘辅佐,密切合作,则是搭档典范,名垂青史;不甘人下,另起炉灶,则分崩离析,声名狼藉,这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互利共生的关系,说复杂也很简单。

何去何从,如何取舍,聪明如小诸葛,白崇禧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李宗仁和白崇禧所领导的新桂系是国民党内一重要派系,当初新桂系还有一人叫黄绍竑,此人原来在新桂系坐第二把交椅,白崇禧只能屈居第三,此三人也就是最初的“广西三杰”。后来黄绍竑因与李、白观念有异,所以脱离桂系到中央任职。黄氏虽然离开了桂系,但从未与李白等人撕破面皮,在中央任职时也是极力维护新桂系的权威。黄绍竑走后,桂系领导核心又补充进黄旭初,至此白崇禧在新桂系中排名升至第二。 油画《广西三杰》,徐悲鸿画

桂系集团有个特点,那就是领导班子极为团结,当初“广西三杰”时期不用说,三人同心协力,最后即使有分歧,也是好和好散;后来加上黄旭初,也是如此。桂系领导集体,从不背后拆台,都极力维护李宗仁的老大哥权威,即使是在国民党内素有知兵之名的白崇禧,对李宗仁也是始终毕恭毕敬,自己甘居“千年老二”的位置。

白崇禧

新桂系之所以如此,可以说是由历史形成的。李宗仁等人在1925年统一广西后,竟然一反当时惯有的军阀割据时势,而主动投身广东国民党共同革命,此即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两广统一。后来国民党北伐就是建立在两广统一基础上的,众所周知,北伐胜利是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的根源,由此可见两广统一对于国民党之重要。

在那个个人行为足以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方向的时代,广西三杰的胸襟和气度是远超常人的,他们做出两广统一的决定,使国民党的北伐从构想成为现实。而在广西三杰中,李宗仁又是实质性的拍板人物,广西三杰可以无黄,可以无白,但不能没有李宗仁——这就是李宗仁在新桂系的地位,这种地位是长期以来历史形成的。

白崇禧(右)在台湾与友人交谈

再谈一下李宗仁的个人才能和品德。

李宗仁出身农家,为人忠厚,有着中国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李宗仁属于一个德胜于才的正人君子。李宗仁是个军人,但也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帅人物。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李宗仁就是如此,若论谋略,论险诈,走偏锋,李不如白;但御百万之众,进退有度,将士归心,则白不如李——这也是白崇禧甘心”千年老二“的渊源。

其他网友回答

白崇禧和李宗仁是同乡,两人有深厚的友谊,世人称之为“李白”,是桂系三雄之二,李宗仁为三雄之首,是国民党一级上将,曾经和阎锡山一起发动过反蒋战争,也就是著名的中原大战,结果大败。

时隔六年之后,又在广东地区发动了两广战役,这属于自己家的事,但是却也因此导致了和蒋介石的矛盾,互相隔阂很深。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李宗仁指挥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并且取得了大捷。

白崇禧市也是一级上将,是桂系中的二把手,人称“小诸葛”,从一个见习少尉到国民党总参谋长,其能力也是不容小觑,在现代中国军事史上,纵横睥睨了30年的时间,后为新桂系时代的国防部长。

虽然李宗仁在军事方面不如白崇禧,但是在玩政治,为官之道上,白崇禧则不如李宗仁老道,而且在国民党内部论资排辈儿上,还是李宗仁资历更高,李宗仁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一路坐到现在的位置,胸襟宽广,资历,实力在桂系当中都无人能敌,因此被推倒了第一的位置上。

蒋介石下野后,由李宗仁代理民国总统一职,两党谈判失败,但是白崇禧不服气,在和四野对战中失败,李宗仁和白崇禧一起去了美国。

后来蒋介石败走台湾。李宗仁劝说白崇禧不要回台湾,因为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颇深,但白崇禧还是回到台湾,不久后就死亡,有人说是遭到蒋介石的暗杀,李宗仁于1965年回到大陆,1969年病逝。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白崇禧的军事才能明显高于李宗仁为何在桂系始终是千年老二.jpg”/>

与白崇禧和李宗仁谁有兵权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