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白崇禧为什么晚年如此凄惨?
优质回答:
1949年11月,解放战争进入收尾阶段,林彪带领四野进军广西,白崇禧指挥桂系主力企图负隅顽抗。12月,广西被解放,白崇禧部除了3万多人逃往越南外,余部全部被歼灭。
12月9日,光杆司令白崇禧抵达海口。此时白崇禧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上策是效仿傅作义,向我军投诚,最后可保一官半职;中策是向老战友李宗仁学习,远赴海外,这样也可以保住荣华富贵;下策是飞往台湾,跟随蒋介石。
在这人生抉择的重要关口,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却完全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判断力,他选择了下策,飞往台湾,追随蒋介石。
白崇禧为何会出此下策?主要原因是蒋介石太能忽悠,还有白崇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蒋介石为了把白崇禧骗往台湾,开出了非常有诱惑的条件:让白崇禧担任行政院长。
除此之外,白崇禧对于形势判断失误,他认为蒋介石还有反攻大陆的机会,自己作为如今国军为数不多的军事人才,日后还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一、被骗往台湾,成为笼中虎,担惊受怕
12月30日,白崇禧从海口乘飞机飞往台湾,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
到了台湾后,行政院长一职由蒋介石的心腹陈诚担任,白崇禧只得到“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这一虚职。
此时白崇禧对于蒋介石的作用,只是用来牵制李宗仁。由于当时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既不辞职,也不来台湾,蒋介石迟迟无法复职。
1950年1月16日,在蒋介石的授意下,白崇禧发电报给李宗仁,让其解除代总统职务,以便蒋介石复职,李宗仁置之不理。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以“国民之公意”为由,宣布恢复行使‘总统’职权”,遭到李宗仁的抨击,声称其复职违宪。
之后白崇禧被彻底晾在一边,基本上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他只有通过下围棋和打猎,排解心中的苦闷。
即使白崇禧赋闲在家,蒋介石仍然不愿意放过他。在蒋介石的指使下,湖北籍“国大代表”弹劾白崇禧,指责他贪污军费以及在淮海战役中,阻挠对徐州援救,导致国军惨败。由于陈诚为白崇禧辩解,加上李宗仁还在,蒋介石暂时还不想动白崇禧,白崇禧这次才安然无恙。
但是蒋介石并不想让白崇禧过上安稳日子,他抓住当年白崇禧逼宫一事不放。1959年蒋经国出版《危急存亡之秋》一书,详细披露当年白崇禧逼宫的内幕。搞得白崇禧整日提心吊胆,担心蒋介石秋后算账。
二、李宗仁回归大陆,白崇禧丧失利用价值,新仇旧恨使蒋介石对他痛下杀手
1965年,李宗仁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白崇禧感觉末日到来:“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有脸见人了。”
白崇禧的预感非常准确,此时白崇禧已经失去任何价值,新仇旧恨使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蒋介石命令毛人凤,想法除掉白崇禧。毛人凤将这一任务交给手下谷正文处理。
谷正文利用白崇禧打猎这一爱好做文章。白崇禧喜欢上山打猎,下山时他会乘坐缆车。谷正文派人在缆车的轨道上做手脚,企图制造白崇禧意外身亡的假象。
谁知在谷正文实施暗杀计划时出了意外,与白崇禧同乘一台缆车的副官,在缆车失控时将白崇禧推出车外,结果副官跌入深谷不幸身亡,但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白崇禧。
但是蒋介石没有停止迫害白崇禧。1966年12月1日,白崇禧被发现裸死于自己的卧室,据说死相非常惨烈,连床单都被撕碎了,可想而知他死前的痛苦。
白崇禧的死因是牡丹花下死。原来白崇禧的夫人病逝后,他和身边的护士张小姐热恋,由于此时白崇禧年老体衰,为了应付张小姐,白崇禧找医生赖少魂开药,以提高体力。
谷正文于是买通赖少魂,让他加大药剂的剂量,结果白崇禧由于服食过量药剂,在与张小姐缠绵后,药性发作而死。
三、白崇禧与蒋介石的恩怨
白崇禧是逼蒋介石两次下野的主谋之一
白崇禧是新桂系的三巨头之一。1926年,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他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与当时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对抗。
由于蒋介石实行军事独裁,使各方势力感到不满,此时南京国民政府内桂系的军事实力雄厚,桂系的两巨头李宗仁和白崇禧对蒋介石心怀不满,于是他们带头逼宫,逼蒋介石下野。
最终在桂系、何应钦、汪精卫和冯玉祥等敌对势力的共同压力之下,蒋介石黯然下野。
1948年底,国民党在国内战场节节败退。此时桂系再次对蒋介石落井下石,12月24日,拥兵50万的华中剿总白崇禧,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李宗仁、河南省主席张珍和湖南省主席程潜也附和白崇禧的通电。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内困外忧的压力,宣布隐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
由此可见,蒋介石两次被迫下野,桂系都充当了急先锋,蒋介石在第二次下野时气呼呼地说过:“我并不是要离开,只是你们党员要我退职!我之所以愿下野,不是因为共党,而是由于本党中的某一派系!”由此可见蒋介石对桂系的痛恨。
除此以外,1948年,在决定国共命运的淮海战役中,担任华中剿总的白崇禧,按兵不动,拒绝增援徐州的国军,最终导致国军在淮海战役中失利。这也成为日后蒋介石清算白崇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结论
白崇禧晚年的悲惨命运,从前往台湾投奔蒋介石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纵观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用人标准,忠心绝对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能力。
不忠之人,就算能力再强,统治者也不敢用。比如三家姓奴吕布,骁勇无比,号称三国第一勇士。求贤若渴的曹操擒获吕布后,虽然爱惜他的勇猛,想揽为己用,最终还是因为吕布的忠诚度太低而忍痛将他处死。
李世民晚年征讨高句丽时,对战神李靖不放心,于是要求他随军前往高句丽。李靖此时年老多病,因此拒绝了李世民的要求。李世民当即放下狠话说,当年司马懿和你一样又老又病,后来却为魏国立下了功勋。吓得李靖不得不带病跟随李世民出征。
曹操和李世民的能力如此强,对于不忠心的部下,尚且如此忌惮,蒋介石的军事能力非常一般,他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就是忠心,这也是他重用黄埔系的重要原因。
对于白崇禧这样几次逼宫的下属,蒋介石之前之所以用他,是因为他那时拥兵数十万。而跑到台湾时白崇禧已经是光杆司令,他的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小诸葛”白崇禧,在军事上非常有天赋,在政治上却是低能儿,一代抗日名将,没有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最终却死得这么窝囊,实在憋屈。
其他网友回答
白崇禧晚年在台湾确实不算很好,无职无权不说,自己家对门就是保密处设的点,家里被特工彻底搜查过,他老婆离台一趟在机场还要享受搜身待遇,最后更是死在了女护士的肚皮上,死的有些不明不白。对于风光一世的白崇禧来说,确实有点凄凉。
有些人对白崇禧去台湾不解,李宗仁、黄绍竑都劝他不要去台湾,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跟蒋走,这么做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一、在抗战期间蒋介石还是对白崇禧委以重任,使得白崇禧觉得自己在蒋介石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北伐之前,白崇禧不过是桂系的第三号人物,然而蒋介石却任命他为代参谋总长,在职务上仅次于总司令蒋介石和参谋总长李济深。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再次任命白崇禧为参谋总长,虽然这不过是为了拉拢桂系的需要,但是还是让白崇禧的颇为自得,也一定程度上让他对蒋介石有了幻想。
二、李白的关系随着两人地位的上升,已经有了隔阂。当初李白黄三人一起在广西打天下的时候可谓关系密切,大有同生共死之意。但是所谓共患难易,共享乐难,随着地位的上升,李宗仁和白崇禧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团队,被身边亲信所包围,关系不如当初一起打天下那么亲密。而且两个人对各自的前途都有自己的规划,彼此之间意见分歧日大,所以他不听李宗仁他们的建议也在情理之中。
三、白崇禧恃才傲物,轻视蒋介石的部下,认为自己去台湾大有可为。白崇禧有小诸葛之称,虽然从他的经历看这个称呼有些过誉,不过他自己还是很自得的。在白崇禧眼里,国军里其他人都远不如自己,到了台湾蒋介石肯定也需要重用自己。
所以在蒋介石派人一再劝说,加上各种条件诱惑下,白崇禧最终选择去了台湾。不过蒋介石的真实目的,仅仅是用白崇禧的牌子笼络下桂系残余,来和李宗仁的第三党对抗。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会真的给白崇禧实权,反而要严格监控起来。
所以才有了52年特工突袭白公馆,将白崇禧的家翻了个底朝天,连地板都撬起来查看,白崇禧去找蒋经国抗议,却被轻描淡写的打发回去。保密处更是对着他家大门设了个办事处,现场监视,因此白崇禧在台湾的生活过的也是谨小慎微。后来白崇禧出行时路上桥梁出事故,白崇禧被副官所救才幸免于难,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蒋介石搞的暗杀,白崇禧也是深居简出,显然也是怕再出事。
白崇禧最后和护士张小姐热恋,李宗仁回大陆一年后,白崇禧全身赤裸死在床上,而张小姐不知所踪,有些人说他死于马上风,有些人则说是因为此时白崇禧失去利用价值,蒋介石派人下药,真正死因最后也未揭秘。不管怎么说,相比当年,白崇禧的晚年可以说是不如意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白崇禧晚年凄惨的主要原因,是他作为桂系的骨干,得罪了老蒋,却又跑到台湾,等于是自投罗网。
白崇禧所在的桂系,是国民党内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大派系,也是自从中原大战后,唯一能威胁到蒋介石地位的集团。桂系和蒋介石的恩怨(主要是怨)纠缠数十年。北伐期间桂系联合何应钦汪精卫等逼蒋下野出国,此后打了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两广反蒋。
直到抗战胜利后,桂系在解放战争中也和蒋介石很不对路。比如在竞选中桂系首领李宗仁击败蒋介石扶持的孙科,当选副总统,气得蒋介石在官邸和中山陵之间往返十余次;淮海战役中蒋介石欲让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东、华中两个战区,白崇禧却临阵变卦,反而阻止蒋介石将华中部队调遣到淮海,而借着淮海蒋介石嫡系伤亡惨重的机会,再次逼蒋下野。在蒋介石宣布辞职后,白崇禧也很激进地希望逼蒋出国,免得留在国内给李宗仁拖后腿。
桂系这么对老蒋,老蒋也对桂系毫不客气。解放战争后期,白崇禧指挥的华中部队十万人一路南撤,准备经过广东撤退到海南岛割据。但老蒋绝不会允许桂系在未来的对峙中保有这个据点,于是禁止桂军进入广东。这样,白崇禧的部队被迫往西绕行,结果被解放军一路追歼,全军覆没。
所以,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是很尖锐和深入的,而且即使到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即将倾覆的时候,这种矛盾也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激化。蒋介石说过,共产党只要我的命,桂系不但要我的命,还要我的钱,还要我的枪。
既然桂系和蒋介石矛盾这么深沉,那么在蒋介石逃亡台湾割据,而桂系兵力全部丧失的情况下,很显然,作为桂系头目的李宗仁、白崇禧,最好的出路是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就很聪明,直接去了美国就医。
而白崇禧在这紧要关头却犯了糊涂。或许是不忍心基业就此毁于一旦,不甘心去海外做寓公,他居然又投到了蒋介石一边。早在大陆桂军全军覆没之前,他就主动和李宗仁商量,要让蒋介石复职。桂军全部被歼灭(少数逃亡越南)后,白崇禧于1949年12月12日飞到香港。
这时候,老大哥李宗仁,还有桂系老部下夏威,都建议白崇禧要么待在香港,要么去美国,千万不要去台湾,进了台湾就落入老蒋的手掌心。反正白崇禧这么多年搜刮的钱财细软还是不少,去海外也可以丰衣足食。
然而白崇禧到最后关头权迷心窍。毕竟国民党集团仅存的地盘、军力和权力都在台湾。白崇禧自恃军事才能出众,认为蒋介石将背靠美国反攻大陆,自己去了台湾还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终于在12月28日飞到台北。
一到台北后,白崇禧顿时成为蒋介石笼中的鸟儿。1950年1月16日,白崇禧发电报给李宗仁,让李宗仁自动解除代总统职务,让蒋介石复职。显然,这封站在蒋介石立场的电报,是蒋介石要求他发的。
白崇禧指望到台湾还能带兵掌权,然而蒋介石花费了大半生才靠着“丢失大陆”的成本清除了国民党内的军阀势力,岂能再让白崇禧得逞?于是白崇禧寸权皆无,只是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等虚职。
不但如此,蒋介石还对白崇禧严加控制,保密局在白崇禧公馆对面设了派出所,对白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1951年10月白崇禧还被抄家,查找他们与张发奎、李宗仁勾结的证据。1952年10月10日,国民党召开第七次“全代会”,六届中央常务委员或者当选七届“中委”或“中常委”,其余的也担任中央评议委员,只有白崇禧一个人什么都没捞到。这种政治意味是很明确的。
1965年李宗仁回归新中国后,白崇禧的日志更不好过了。蒋介石把对桂系的旧仇,和对李宗仁的新恨全部都集中到白崇禧头上。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据说是被蒋介石毒死,官方则称死于心脏病。
所以,白崇禧晚年凄惨,简单说就是政治眼光太低,恋栈权力,自己跑到蒋介石的掌握中,那当然只有任人蹂躏了。
当然,话说回来,乱世人命不如草,处在政治风潮中的弄潮儿们本来就在扮演高危角色。白崇禧虽然被莫名其妙毒死,好歹也活了70多岁,叱咤中国数十年,不枉平生。实际上如他一般地位的人,不得善终的也很多。比如他的桂系老战友黄绍竑,在1949年就回了大陆,结果也在反右和文革中受到冲击,于1966年8月自杀,比白崇禧还要早四个月。
(黄绍竑)
其他网友回答
白崇禧去台湾后,应该是很郁闷,但是绝对算不上惨,如果他那样算惨的话,彭大将军和贺龙元帅又怎么说呢。郁闷那是肯定的,因为到了台湾,蒋介石并没有重用白崇禧,而是将他晾在一边了,对于权力欲望很重的白来说,肯定不乐意。但是白崇禧虽然过的不愉快,但是还是善终的:
1,蒋介石如果恨白崇禧,一定要他死,根本不可能留他到1966年,近20年了,如果你要杀一个仇人,机会大把的是,可能让他多活20年吗?
2,白崇禧到了台湾,犹如笼中之鸟,已经没有了任何实力,对蒋介石毫无威胁,蒋介石虽然与他有恨,但是大家毕竟是一个战线上的,没有极大仇恨,蒋介石没有必要杀他。
3,蒋介石这个人极其爱面子,他拉拢胡适,但是胡适不肯做官,明面上夸胡适高风亮节,不慕虚荣,但是在日记上大骂胡适不是东西,尽管如此,蒋介石仍然没有怎么样胡适。对于老对手白崇禧,蒋介石肯定也不会迫害。
4,白崇禧还有利用价值。白崇禧在国民党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蒋介石需要树立个人威信,肯定不能给人以小肚鸡肠的印象,善待过去的对手有助于提高国民党都凝聚力和蒋介石的号召力。
综上,白崇禧在台湾,应该是郁郁不得志,但是根本不是惨。他的生活水准还是很高的,有副官,随从,家仆,私人医生,厨师,个人官邸……还要咋样呢,而且活到74,个人认为非常不错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白崇禧为什么晚年如此凄惨.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