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优质回答: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中两个巴山夜雨,叙述了作者远离故土的思乡和别后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其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此诗不失为思乡念妻之佳作。
其他网友回答
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七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十岁丧父,与母过着清贫生活,十几岁便突显才华,后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并在令狐楚的帮助下考中了进士。结识令狐楚是李商隐成材的一大幸事,但也是其一生悲剧所在。因为老师令狐楚在李商隐考中进士后不久故去,这时李商隐也与其心爱的王氏结婚。而其岳父与其老师令狐楚分属李党牛党不同政治阵营,一段美好姻缘因此打上政治烙印,一边认为这是卖身投靠,一边认为是蛇鼠两端,两不认可,夹板老鼠两头受气,失去了政治上发展空间,纵然才华万丈也是枉然,一生连个带长字的芝麻官都没混上。
公元852年,李商隐应聘到四川东川节度使幕府中任职,不过就是些秘书工作,相当现在部队不带长字的参谋一类吧,有道是“参谋不带长,打屁都不响”,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收入微薄。这时李商隐的妻儿与朋友大多在长安,四川在长安南部,本诗所以叫“寄北”。
本诗开始一问一答,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也不知道啊,巴山的夜雨正将秋天的池塘灌得满满的了。
为什么不能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这反映了小人物的无奈,乱世中,小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象飘萍一样随风漂泊。这跟后来的范仲淹《渔家傲》说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那个“归无计”完全不是一回事。范的“归无计”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建立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那样的功勋,怎好意思轻言思乡回去呢?范说的是悲壮,李说的是悲凉。
等到回去后与你坐在西窗下,共剪西窗蜡烛时,再给你说说巴山夜雨的故事吧!
律诗,特别是绝句,特别忌讳重复,李商隐作为晚唐一代大家,当然不会不知道。本诗却一反常态,用了两个“巴山夜雨”,当然不是巧合,肯定是有意为之。余以为,前一个巴山夜雨,是因为无法回答对方询问的归期,故意搪塞,顾左右而言他,推出个“巴山夜雨正涨着呢”,既然这样说了,那么回去后我再给你细说这“巴山夜雨”中包含的故事吧!
大师就是大师,就能突破框框,大胆重复,反倒收到了跌宕起伏,婉转回旋,一叠三叹的好效果,亦成一传世之作,这在绝句中是绝无仅有的。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前言
这么写当然是有意为之,两个巴山夜雨含义不同。另外李商隐的这一手法,也是效仿前人的笔法而来。当时景物化作日后的谈资,另有一番滋味。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两个巴山夜雨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当时的景物,第二个巴山夜雨成了想象中未来的回忆。
君问归期未有期,第一句有问有答:你问我何时回家,我也不知道呀。苏轼在《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写到: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苏轼想功成名就以后归隐山林,可以终究没有如愿。
李商隐更是沉于下僚,他的仕途几乎没有一点点闪光之处,他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写下了这首诗。
读书人为了生活也好、为了理想也好,终究要参加科举,及第以后则身不由己,四处漂泊、宦海浮沉。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成了第一句的场景补充,在一个忧郁的场景中,透露出了游子的无奈。
第三句设问,开始想象未来相聚的时刻,这时候的“巴山夜雨”变成了想象中的想象。章法之妙,令人赞叹。
二、偷意于白居易的诗
白居易有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这首诗和李商隐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是李商隐用了不同的时空,是今天与未来的比较,而白居易是同时期的想象。另外想象的主体不同,白居易第三四句写的是家中人:还应说著远行人。李商隐第三四句写的是自己和家人(或者好友)一起:却话巴山夜雨时。
相同的是,都从对面写来,地点不同。这种地点不同、对面写来的手法在杜甫诗中也可以见到: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束语
看过《盗梦空间》的朋友,应该还记得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吧,不停地进入一层又一层的梦境,细想一下,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是不是有一点这个意思。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确实是有意为之。
李商隐是晚唐集大成的诗人,作品不但有隐晦深典的句子,还参考借鉴了民歌的清亮流畅。还是那句话,他的诗,你有可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是读下来绝对是流畅的,而且赏心悦目,余味无穷。
这首诗相对于他自己其它作品来说,算是直白浅显却别出心裁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个很有可能是在写家书的时候有感而发,要考虑到家人的理解能力,所以相对浅显,但是直白不是他的性格,李大诗人还是要玩出一些花来,才对得住自己的名号的。我们详细来看,他为什么要打破七绝的大忌,反复使用“巴山夜雨”,因为我们在聊七绝的时候讲过,绝句相对于律诗,字数少了很多,必须惜字如金,尽量不要使用重复的字词,一是浪费,另一个是会造成朗读不流畅,平仄发生叠韵之类的错误。在律诗规则之内尽情发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写诗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是李商隐很明显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突破规则,建立规则”。
前两句承接家书,“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啊?我也不知道啊。为什么呢?“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的连绵大雨把我耽搁在这里了,池子都涨满了,你看看多大的雨水。这两句就像拉家常,语速不快但叙事节奏飞快,十四个字不但用问答交代了写诗的起因,时间,地点,景色,还构筑了一个漫山雨落如飞,水满为患的情境。诗人的功力非同小可。然后笔锋一转,从现实进入想象。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两个字把文字引入虚境。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以前一样在西窗下聊天聊到忘了时间?剪掉蜡烛的绽蕊,挑亮光线,估计也会扯到今晚巴山夜雨的话题吧。平仄就不讲了,能通顺读下来是肯定没问题的。为什么他在这里再次重复“巴山夜雨”这个词组,并没有让人感到繁复呢?
第一点,这个“巴山夜雨”已经从第二句的实景“地点+时间+事件”的词组变成了一个想象中的画面,也就是一个描绘这天晚上状况的一个纯名词词组,词性的改变不会让你觉得重复。第二点,所在的空间不一样了,一个在现实中,而且正在周围真实发生,第二个已经成为了一种未来的回忆,一种想象。读者自然而然会把这两个情景和词性区分开。
这种新奇的有意为之不但不会给阅读带来困难,反而会增加一种时空循环,平行空间错位的奇特感受。李商隐开创了一个新的表现方式,后来者学得多,但是都无法在语言凝练和意境错位中超越他。比如杨万里的《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
这个就不解了,读者可以自己领会。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国学诗词内容日常答疑。
其他网友回答
应是有意而为的。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实景,诗人眼前的景。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幻境,在想象中能向妻子讲述巴山夜雨的时候一定就是和妻子相见,畅述相思之久,相思之苦的时候。当我们体会到同是巴山夜雨却有虚实之分时,相同的语句就不再有重复之感。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