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在小说《家》中,巴金是如何塑造小丫鬟鸣凤这一悲剧形象的?
优质回答:
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鸣凤,是巴金先生笔下的高家的一个小丫鬟,性情刚烈,但心灵纯洁,身份卑微,却拥有一颗不甘于服从命运、敢于抗争的心;是一个因爱而生,为爱而活的悲剧形象。
一、敢于打破封建礼教,以一个丫头身份去爱一个“少爷”,具有叛逆性格。
鸣凤因为家庭贫寒,从小被卖到高家做丫鬟。服侍觉民和觉慧两个少爷。鸣凤和三少爷觉慧在朝夕相处的接触中,青年男女顿生情愫。因觉民、觉慧都有崇尚自由的新思想,对鸣凤也不同于高家其他人对待下人那样。所以在鸣凤的潜意识中,在精神层面的爱情面前,那种高低贵贱的区别和界线相对较淡。
在梅林后的湖畔,鸣凤和觉慧相遇,鸣凤也曾本能地逃离觉慧的眼神。虽然在心里,鸣凤多想在这梅林湖畔里和.并肩畅游,多想……但真正和觉慧的双目相对时,她还是心存胆怯。爱情再美好,却不能改变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等级,少爷和丫鬟的身份就像一段不可逾越的鸿沟横跨在鸣凤面前。
她或许知道因主仆差异而感到这种爱不可能,但这并阻止不了她去爱。她知道觉慧也喜欢她,她甚至幻想着,能继续给三少爷做奴婢,只要天天见到觉慧,对她也是一种幸福。鸣凤的爱大胆,但期望值很小。
二、她不甘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所以选择通过求助逃脱厄运。
渴望爱情的鸣凤,根本没有爱的权利,甚至连选择身份的权利也没有。两个老太爷轻而易举地就决定了她的终身:十七岁的妙龄少女要给七十岁的冯老爷做小。
这对鸣凤来讲,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她不甘心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她努力挣扎,她多方求助,只要能摆脱恶运,哪怕只要有一线希望,她都不会放弃。
鸣凤先去哀求周氏,毫无结果。手足无措的鸣凤,只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承诺给她幸福”的觉慧身上。
像所有忙于公务和工作的男人一样,觉慧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去倾听鸣凤的倾诉。他只是端起鸣凤的下巴,轻轻地吻了上去,对着鸣凤说:“等我忙过了这两天,我就去找你。”
“这两天”,就是压死鸣凤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求助无望的鸣凤,以死来抗议,为自己的命运爱情寻找新的归宿
可以想象出鸣凤是怎样走出三少爷的房子的。
一切求助,带来的结果都是绝望。她本来挣扎着为一种新生活而努力,但却随着希望的破灭而破灭。
她不甘受蹂躏、受糟蹋,悲伤过后的鸣凤变得异常坚强:勇敢地为爱情献身。她求新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死抗议!她要用死回击这个旧制度的压迫;用死达到自己追求新生活的境地。
鸣凤的嘴唇上还有觉慧留下的温度,她站在梅林后的湖畔。世界是这样静。人们都睡了,然而他们都活着。所有人都活着,只有她一个人要去给自己的生命和爱情寻找一个新的归宿。
在这个缺少温暖的世界里,十七年的她能够记忆的是打骂、是眼泪、是侍候主人,此外便是她现在所要身殉的爱:一个带着温度、苍白的吻。
鸣凤投湖了。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发出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终于叫出了“觉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终于不在是一个低微,一个可以被人买来买去、送来送去的物件,她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她以死来控诉这个万恶的吃人的封建社会,她用死来唤起整个社会向黑暗势力的抗争。
鸣凤是巴金先生《家》中最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之一。鸣凤的被凌辱、被损害的悲剧命运,突出了青春和女性被摧残的悲剧主题。作为悲剧形象的代表,鸣凤的死也同样令人心痛,让人深思。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在小说《家》中巴金是如何塑造小丫鬟鸣凤这一悲剧形象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