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朝铁帽子王有哪些特权?好使吗?
优质回答:
众所周知,皇帝是封建社会最有权势的人,所以不想当皇帝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但是皇位只有一个,因此为了皇位,男人们经常争得头破血流。
打江山是个技术活,也是力气活,一个好汉两个帮,谁当皇帝都要有个帮手。
打下江山之后,就要论功行赏,给大家好处,不然谁出生入死跟你干。
那些立功的大臣往往都会被封王,但是皇帝的江山舍不得让外姓人沾光;所以外姓能被封王的,大多没有好下场,皇帝找个借口就把你杀了。
比如刘邦打下天下后,曾经封了8个异姓王,但没有多久就杀了七个,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除了长沙王吴芮,其余都身首异处。
相比之下,跟皇帝有血缘关系的同姓王,就比较安全;但也有不少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因为皇帝对这些王也不放心,想方设法要削弱他们,除掉他们。
西晋的时候,就爆发过八王之乱,起因就是皇帝削藩,要削弱大家的权力。那些造反的八个王,都是跟皇上是近亲,都姓司马。
明朝靖难之役,也是因为建文帝要对朱姓的王爷们下手,燕王朱棣被逼造反,将建文帝赶下了台自己取而代之。
清朝入关夺取政权后,也要奖赏那些有功之臣,其中有皇亲,也有异姓王。异性王的下场也都非常悲惨,比如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都没有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
但相比之下,清朝的同姓王跟皇上关系都不错,皇上没有削藩的念头,那些王爷也没有不安分的心,结局大多都很圆满。
清朝皇帝跟王爷关系之所以那么融洽,主要是对于那些王爷,给吃得给喝的,不给封地,允许他们有私人武装。这样一来,王爷们甭说没有野心,即使有野心也起不了风浪。
皇帝为了安抚那些王爷,就告诉他们。只要你们遵纪守法、安分守己,王爷之位就是你们的,不但这辈子是王爷,下辈子还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享不完的荣华富贵;这就是大清铁帽子王的由来。
严格地说,大清建国初期,并没有铁帽子王的说法。那时候虽然已经封爵,但实际这些王爵有升有降还有的被剥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比如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皇帝就剥夺睿亲王多尔衮的封号,并把他的坟墓都挖了。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为睿亲王多尔衮平反昭雪,恢复了其后代的世袭资格,诸王最初封号也一并恢复,并将爵位世袭罔替的制度确定了下来,这就是铁帽子王的由来。
有句俗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的是军营是千秋万代,但兵却是走了一茬又一茬。我们现在还用“铁饭碗”来比喻一个好工作,永远都不会被解雇,能干到退休。
所以说“铁”在这里,就是长久、牢固、永恒的意思。铁帽子王的意思就是说,一旦被封王,那就是千秋万代了。
我们在前面说过,清朝的王爷没有领地,没有私人武装,也不乱说乱动,他们都是守法公民,跟皇帝的关系大多数是非常融洽的。
所以清朝的铁帽子王,皇帝很少被废除过,即使哪个王爷犯错了,爵位被剥夺,可以由他们的旁支继续世袭,差不多就是“铁帽子”。
比如礼亲王代善死后,其王爵初由儿子满达海承袭,但是满达海后来犯错误,爵位被剥夺,由代善的另一个孙子继承。
清朝在建国初期,一共封了8位铁帽子王,和平时期封了4个。这12个铁帽子王,一直雷打不动世袭到大清寿终正寝。
这就充分说明,大清的铁帽子王是非常好使的。
那么大清的铁帽子王都有哪些特权?
世袭罔替,永不降爵
大清有的王爷有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要进行降级处理的,经过一代降一个级别。
而“铁帽子王”的继承形式是世袭罔替,即一代一代爵位不降,哪怕是经过千秋万代,级别还是王爷。
级别最高,无与伦比
大清王爷有十几个等级,依次为和硕亲王、贝勒、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等。
铁帽子王的王爵爵位属于超品爵位,地位远高于一品等级,同为超品爵位的公爵地位上也不如铁帽子地位高。
待遇优厚、御赐王府
铁帽子王不仅是一种荣誉职位,物质待遇非常优厚。
清朝时,铁帽子王的年俸为白银一万两、禄米一万石。
一两银子价值多少呢?乾隆时期风调雨顺的时候,米价是清朝历史最低,一石米卖五钱银子,一石大概有60公斤,一两银子能买2石的粮食,那么按照现在的米价,最便宜的大米4块钱1公斤来换算,那时候的一两银子的价值大概在500元人民币左右。
铁帽子王的年薪,为白银一万两,大米一万石折合银子5000两,一共15000两银子,价值人民币750万元。如果按照顺治时候的米价一两银子计算,那就更高了,折合人民币1500万。
据史料记载,大清县官的年俸禄为1200两银子,一个铁帽子王的年收入为其12.5倍;大清一品官员李鸿章的年俸禄,也不过是15000两银子。
但李鸿章还要处理各种公务,工作量非常大,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而那些王爷却优哉游哉享受跟李鸿章一样待遇,不能说不优厚。
而且每个铁帽子王都有皇上赐予的,统一设计的高品质豪宅,作为王府。
死的光荣、配享太庙
那些铁帽子王不但活着的时候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都非常优厚,死了也可以配享太庙,跟大清历代皇帝在一起,在太庙享受后人祭祀。别小看这一待遇,要知道能享受这份殊荣的人少之又少。
那些汉族大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大清肝脑涂地、奋斗一生,都没有配享太庙的资格;汉人大臣只有三朝元老张廷玉,鞠躬尽瘁才得到了这份尊荣,还差点被剥夺。
如果不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那些铁帽子王还悠然自得享乐呢;可惜没有如果,铁帽子王随着大清灭亡而成为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满清共有12个铁帽子王。
所谓铁帽子王,类似于今天的铁饭碗。
也就是说,他们是世袭的王爷,不会降低,也不会降低待遇。
当时满清的皇族爵位分为12等,其中前面6个,也就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
这6个里面,分为世代不降低爵位和下代会降低爵位 一共两种。
下代会降低爵位也叫作世袭递降,这种每代会降低一级,待遇也会下降,若干代后就没什么了不起了。
相反,世代不降低爵位叫做世袭罔替,也就是铁帽子王,他们世世代代都保持原有的地位和俸禄。
具体为三点:
第一,世世代代爵位不降低。
大家要知道,满清的制度非常严格,不同级别的官员地位不同。
简而言之,这些铁帽子王的地位基本都是全国官员中最高的。
第二,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这是满清发给的俸禄,而通常铁帽子王还有大量的土地和房产,都是极为富有的。
第三,御赐世袭罔替王府。
这就是著名的铁帽子王府,目前留下的都是国家重点人文景点。
满清建国初期,有8大铁帽子王:6位和硕亲王、2位多罗郡王。
这8个人中,有6个人是努尔哈赤的儿子,2个人是皇太极的儿子。
中期,满清加封了4个铁帽子王,和硕亲王。
这4个人中,1个人是康熙儿子,2个是道光儿子。剩下1个比较特殊,是满清灭亡前才封的庆亲王。庆亲王是乾隆曾孙,并不符合以往的惯例。
但当时满清已经一塌糊涂,濒于灭亡,而庆亲王多少有些能力,后来还是清朝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也就只能依赖他。所以,隆裕太后才将他提拔为铁帽子王。
搞笑的是,最后庆亲王贪图袁世凯的巨额行贿,逼迫隆裕太后退位。
溥仪懂事以后,极度仇恨庆亲王,甚至超过了仇恨袁世凯。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朝铁帽子(世袭罔替)王(乾隆四十三年定)是清朝宗室中最高贵的爵位,是所有宗室亲郡王都梦寐以求的封赏。因为一旦得到铁帽子王的封赐,那将意味着子孙后代永享王爵。为清代宗室爵位中最显赫的十二大家族。
既使罪犯不赦,最多也只能杀其人而不能削其王爵。铁帽子王广义上说是与皇权并立的王权,与皇权遥相呼应,依祖制皇权亦不可轻易撼动,可以说是与皇帝共享天下的尊贵爵位。
清朝宗室爵位前后一共有十二位铁帽子,功封的八位(礼,睿,郑,肃,豫,克勤,顺承,庄),恩封的四位(怡,恭,醇,庆),也就是十位世袭罔替和硕亲王和两位世袭罔替多罗郡王。其中功封的和硕亲王的地位又略高于恩封的四位亲王。
特权一共大致有五种
第一种,爵位世袭罔替。
这也是铁帽子最具代表性的特权,清朝吸取明朝宗室封爵的教训,实行爵位时代递降。而铁帽子王的爵位世代不降爵位,一般由嫡子大宗承袭王位。而普通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则或一代或两三代要递降爵位至公爵,其后子孙最低将至奉恩将军(宗室最低爵位)为止。
第二种,配享太庙,供奉盛京贤王祠
清朝八位功封铁帽子王的嗣祖王,除了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博果铎(八大功封王中唯一非嫡出)没有配享太庙,没有供奉盛京贤王祠外,只有顺承郡王系嗣祖萨哈廉(和硕颖亲王,顺承郡王勒克德诨的父亲)没有配享太庙(但供奉贤王祠)。
四位恩封铁帽子王中没有配享太庙的是庆王,,庆亲王是唯一一位受封嗣祖王不是铁帽子的亲王,庆王系的祖王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晋封庆亲王的乾隆十七子永璘,之后世代降爵到辅国将军奕劻,咸丰加恩晋封贝子,后被慈禧赏识晋封为和硕庆亲王,赐世袭罔替。奕劻死时已是民国初年。所以庆王不配享太庙。
除清初立有赫赫战功的宗室王和怡,恭(道光写进秘密立储诏书),醇(光绪皇帝本生考)外,其他普通的王爵配享太庙的极少。连像乾隆皇帝的弟弟和亲王弘昼这样的亲王也一样没有资格。
第三种,王府世袭居住,规格略高
世袭罔替的亲郡王,其王府宫室是一直代代传承的。而普通的亲郡王则是数代之后因为不断地递降爵位而不符合级别,需要搬离原来的王府。
个别如和亲王弘昼,成亲王永瑆等他们的后代继续居住在原来王府的特例还是有的。而铁帽子王的王府除了另建新府外,基本没换过地方。比如和硕豫亲王多铎的王府,也就是今天的协和医院(后建),一直就被世代豫亲王传承下来(直到被卖)。
因为世代的修建,铁帽子王府一般规模大于普通的王府,规格也要更接近王府营建规制(一般担心逾制,都往低了修)。比如礼王府,郑王府等银安殿一般都面阔七间,恭王府和醇王府的银安殿虽然面阔五间,但恭王府面积达到了67000平方米,礼王府(原)也达到四万余平方米。
第四种,占有各旗旗权旗份或朝廷大权
功封诸王在清朝八旗制度中代表了八面旗帜的奴隶制向封建制王族的转变过程。顺治皇帝亲统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后,功封铁帽子王则各自成为下五旗的大小旗主或族长,恩封铁帽子王则相差甚远,只占有小部分旗份儿,到了清朝后期旗权旗份几乎就是摆设。
功封诸王中除庄亲王(近支宗室)系外,各王的所在的各旗中旗份和旗权很重,庄田,包衣,佐领很多,体现了些许类似明朝亲王赐土不临民的意味。铁帽子王族除了每年大量的俸禄之外还可以拥有大量的地租和包衣奴才。
恩封铁帽子王因为是清朝中后期的产物,所以这四位恩封王的旗权和旗份,以及庄田包衣很少,后期的醇亲王,庆亲王的旗份几乎为零(瓜分的差不多了)。但他们的恩赏非常高,又担任朝廷的核心,所谓职高权重,手中的资源和收入比功封的王爵还要好。
第五种特权,朝廷班首,朝冠舆服更显贵。
皇帝视朝,王公朝班,亲王以礼王为众王之首,诸王班次排序第一,睿亲王排班其次。郡王朝班以克勤郡王为首,顺承郡王排班其次。其他亲王郡王随本班行礼。
在朝服冠带上,个别铁帽子王的规格也略高与普通亲王,比如雍正皇帝最信任的和硕怡亲王胤祥,胤禛的恩赐无以复加,赐其母附葬景陵,不改胤字为允。还让怡亲王胤祥的亲王朝服使用金黄色,吉冠红绒结,朝珠串绳用金黄色,端罩内衬也可以用金黄色。
总结
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在战功上他们的首封王为清朝的创立下了赫赫功勋,开疆拓土,共议朝局,成为清朝的奠基者,被后世皇帝供奉于北京太庙和盛京贤王祠。其后代诸王也成为地位上仅次于皇帝的天潢贵胄。
而清朝从始至终才仅仅恩封了四位世袭罔替的王爵,他们在清朝政治上的地位和权利也仅次于皇权,同时更加可以体现出恩封铁帽子王的稀缺性和珍贵性。
而且这些铁帽子王的特权很好使,皇帝也不能轻易地废了王号(可以废人,不可废爵),如果皇帝废了铁帽子王的头衔,就是不尊祖制,就不是以孝治天下。
这就是清朝超越普通王爵的十二大铁帽子(世袭罔替)王的显赫地位。
十二位铁帽子王的历史和旗籍这里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前文
清朝四大恩封铁帽子王在晚清时代地位高低的对比
清朝八大功封铁帽子王的地位高低的对比
清朝十二王系列《大清十二铁帽王之十三,远支近宗,功恩双王,清.和硕庄亲王系上》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清自1636皇太极改后金为清至1912溥仪退位,共传12帝,国祚276年。
在这276年的时间里,清朝共出了“铁帽子王”12位,其中8位是皇太极在位时所封的开国元勋,其余4位为清中后期雍正、咸丰等帝陆续封赏。
“铁帽子王”,顾名思义就是他们王爷的“帽子”是“铁打的”,伴随清王朝世袭罔替,保世世子孙永为王爵共享富贵。
清朝的爵位分为世袭罔替与世袭降等两种传袭方式。
世袭降等,指的是在爵位的传承过程中,爵位每传一代便跟着下降一等。比如说自己祖父的爵位是和硕亲王爵,那么传给自己父亲的便是多罗郡王爵,再到自己便是多罗贝勒爵,到自己的儿子也是固山贝子爵、孙子镇国公、曾孙辅国公……直至无爵为止。且爵位在传承的过程中,容易因为犯错而被剥夺。
其一、世袭罔替,永不降爵
而“铁帽子王”世袭罔替的传袭方式,则没有降等世袭的限制,子孙世世代代均可享与先祖同等爵位。除了犯谋逆大罪,爵位不会被剥夺或降等,当然也有隔代后会恢复爵位的案例,如多尔衮的和硕睿亲王爵。
他们的爵位自受封之日起,便与清王朝捆绑在一起,除了王朝覆灭,永不受威胁。以代善为例,其和硕礼亲王的爵位世袭共传十世、12位王爷。
这边是“铁帽子王”的第一大特权——世袭罔替,永不降爵,同时这也是“铁帽子王”名号的来源所在。
其二、铁帽子王的尊崇地位
首先铁帽子王的王爵爵位属于超品爵位,地位远高于一品品级,同为超品爵位的公爵地位上也不如铁帽子王来的高贵。此外,这些铁帽子王们,基本上都是洲八旗的旗主,至于旗主在旗人中的地位有多高,相信熟读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的。
不熟悉历史的也没关系,像素以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一个桥段和大家说说八旗旗主的地位。《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军机大臣、一品大员的和珅跟金大烟袋起了嫌隙,甚至和珅还抬出了自己正红旗出身的身份想压金大烟袋一筹。哪知道这个金大烟袋是正红旗的旗主,作为旗人的和珅只能算是金大烟袋的奴才,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动。
要知道,当时的和珅已经是正一品、领班军机大臣、一等忠襄公。如此尊崇的身份,在金大烟袋面前可以说是屁都不是,还不是得乖乖给金大烟袋下跪行礼。甚至最后金大烟袋还说哪怕有一天自己落魄到大街上要饭,他和珅照样要跪下磕头行礼。虽说这是影视剧中的桥段,但这也体现了旗主地位的尊崇,反过来也证明了铁帽子王的地位可见一斑。
其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光有地位自然是不够的,就算是“铁帽子王”他也要吃饭要有钱,这样才能贴合自己的身份。清朝时,铁帽子王的年俸为白银一万两、禄米一万石。
按照清朝康熙时期的米价七钱银子一担米(142斤)来计算,“铁帽子王”一年的俸禄大概折合为二万五千石大米,按照我们现代的算法就是355万斤大米,按大米五元来算,价值斤两千万元的购买力,这有多可怕,不用像素多说了吧!
此外,清朝一品大员的年俸禄为一百八十两白银和九十担禄米。这在当时已经是极高的收入,但铁帽子王的俸禄却是一品大员的百倍。而普通人一月只有一二两的收入,一年也才一二十两,这对比起来,便能知道铁帽子王们到底多有钱。
以上便是铁帽子王的三大特权,也是为何说人人都想做“铁帽子王”的原因。不过俗语说的好,打江山难败江山易。这些铁帽子王们随着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不如一代,清朝覆灭后,他们连自己生活的能力都没有,可悲可叹啊。
文/@像素说 ,点击头像了解更多精彩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清朝铁帽子王是清朝的吸取了前朝爵位上的弊端,也就是在明朝的爵位制度上改良而来。
在清朝276年的国寿中,一共出现了12位铁帽子王,而且其中的8位是清朝开国元勋而受封的,只有四位是后来册封的,可见清朝的铁帽子王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因为在明朝的时候,宗室都册封王爷,然后分封领地,最后到了明朝末期的时候,国家是封无可封,且宗室开支几乎快要占到了国库的一半,可以说明朝是被宗室拖垮的也不为过。
有人笑称明朝对待宗室的策略是“养猪策略”,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猪养肥了还可以做贡献,可是明朝的王爷们就是只进不出的那种,最后明帝国倒台,这下就真的变成了“猪”了,任人宰割,大把的财富就这样便宜了清朝。
好了回到清朝,清朝统治者深感这种做法的弊端,于是在爵位上做出了调整,只有做出了大功的宗室才能有铁帽子。而向其他臣子的无论多么大的功绩都不封王。
在清朝拥有一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的爵位,基本上就是只要清朝不灭亡那就是人上人,无论是如何清朝政府都养着你。而且除此外,这个爵位还是一个免死金牌,只要不犯造反的罪,无论多种都最多就是剥夺爵位,给与其他旁系继承。
而且所有的爵位都是超一品的存在,在京城碰上了朝廷大员的时候,如果对方没有爵位的话,还需要行礼的,地位可是非常之高的。
所以铁帽子王的最大的特权就是只要不造反,那就是一块免死金牌。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清朝铁帽子王有哪些特权好使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