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唐玄宗真的没有发现安禄山的造反苗头吗?
优质回答:
安禄山本是胡人,按理来说是不可能成为一方节度使的,却因为朝中政争为其打开了上升通道。而之后,他更是极尽装傻充愣、邀功献媚之事,并重金收买朝廷官员,最终成功蒙蔽了朝廷的耳目,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甚至更加重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自然不会对他再有所怀疑。
本为胡将,却因朝中政争获取上升通道
安禄山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为康姓胡人,母亲阿史德氏则是突厥族,由于父亲去世的早,因此从小随母亲在突厥部族生活,后来逃离突厥,这才改姓安。
安禄山由于从小精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因此最初在幽州做通译,后因偷盗事发差点被杀,却阴差阳错的投到了范阳节度使张守珪手下,并因功升任张守珪的副手。
张守珪
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唐朝最初在军事领域的政策是,“其四夷之将,虽才略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犹不专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也就是说胡人将领即使再有能力,也不可令其独自掌兵,而必须以汉人为主进行牵制。然而,事情到了安禄山这里却发生了变故。
当时,李林甫虽然已经大权在握,但由于唐玄宗志在削平四夷,边镇将领权力日益膨胀,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丞相的程度,而且边境将领“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郭元振、张嘉贞、张说、萧嵩、李适之等人都是以边将身份直接跻身宰相之列,而李林浦又甘冈与李适之结束了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
于是乎,李林甫上书唐玄宗,认为如果要削平四夷,就应该使边将不受文官约束,原因是“文吏为将而怯懦不胜武也”。明面上是在为唐玄宗的大业着想,实际上却是在暗中废黜汉族将领的军权,使得边将入相不再成为他的劲敌,从而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正因为朝中这种政策的转变,使得安禄山的壮大成为了可能。
装傻充楞,以野蛮人形象迷惑皇帝
为了迷惑唐玄宗,安禄山对朝廷经常展现出一个未经开化的野蛮人形象,使得唐玄宗对其的印象总停留在淳朴、憨厚、简单上。
在上书朝廷诉说自己忠诚时,并没有士大夫的华丽辞藻与磅礴气势,而通常以可笑、直白的方式进行,例如去年院子里面有虫子吃禾苗,臣焚香祷告,要是臣事主不忠,就让虫子吃臣的心;要是臣事主竭诚,那就让虫子去死吧。后来果然有神鸟来叼虫。
安禄山作为一个“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一度达到330斤重的大胖子,在行动都不便的情况下,却经常在皇帝面前来一个“作胡旋舞,疾如风焉”,讨皇帝的欢心。
在皇帝带其参拜太子时,他又装作故意不知道“太子”是什么,于是站着不动,满腹疑惑的说道“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唐玄宗解释说:“是储君。朕百岁之后,传位于太子。”安禄山才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当万死”。
安禄山就这样,在面对朝廷时,将自己“野蛮人”的淳朴、愚昧、憨厚表演得淋漓尽致,这些方式在我们看来似乎有些过于直白,甚至有些可笑,但在中原人对蛮夷的固有印象下,反而让皇帝感觉到安禄山这个人尚未开化、心思简单,不像受过文明熏陶的汉人士大夫已学会了伪装和说谎,他这种做法反而取得了“玄宗尤嘉其纯诚”的效果。
邀功献媚,无所不用其极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安禄山是真把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已经到了“不要脸”的地步。
当时,杨贵妃独宠后宫,安禄山知道枕头风的威力,于是请求皇帝允许自己当杨贵妃的养儿,李隆基欣然同意。此后,安禄山但凡入朝觐见必然先妃后帝,李隆基感到很奇怪,安禄山的解释再次以淳朴打动帝心,“蕃人先母后父”,李隆基听后龙颜大悦。
杨贵妃在一次过生日时,用绣绷子绑住安禄山,欢呼动地。唐玄宗派人询问,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曰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这也勾起了唐玄宗的童心,于是欣然前往,极乐而罢。从此宫中都称呼安禄山为“禄儿”,出入来去尽自由。一个300斤的大胖子,被人称作“禄儿”,想想都让人打寒颤。
而在战功方面,安禄山更是深得报喜不报忧的真传,从而给朝廷留下了一个能征善战的影响。为了战功,他甚至利用熟人关系,对契丹酋长大摆鸿门宴,“大置酒,毒焉,既酣,悉斩其首,先后杀数千人”,然后用向朝廷谎报战绩。
收买官员,获取朝廷好感,打消朝廷朝廷疑虑
安禄山非常懂得利用朝廷与地方讯息不通的优势,在朝廷派遣官员到地方了解情形时,安禄山不惜重金予以收买,使其回朝之后说自己好话,从而使得朝廷获取的信息失真,获取朝廷好感。
早年间,在御史中丞张利贞作为河北采访史来到平卢,安禄山就极尽谄媚,“多出金谐结左右为私恩”,使得张利贞回朝之后“盛称禄山之美”,朝廷在收到错误的回复之后,于是也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安禄山因此被提拔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
后来,在安禄山实力已经壮大之后,传言四起之际,时任宰相的杨国忠说安禄山将反,并上书认为应该任命安禄山为宰相,明升暗降,削去其兵权。唐玄宗决定还是先派使者前去观察,于是“使中官辅璆琳赐大柑,因察非常”,名为颁发赏赐,实为刺探实情。然而安禄山又故技重施,重金贿赂之,结果使者回朝,就对皇帝盛言边境无恙。
在安禄山的重金贿赂下,使得朝廷获取的信息严重失真,自然对安禄山的所作所为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不得不说,安禄山的确非常聪明,他太过善于揣摩人心,又太过能屈能伸。就在安禄山谋反的前夜,在漫天飞舞的传言之下,唐玄宗仍然不相信安禄山会反,于是再度试探安禄山,令人召其入朝,如果他来则是忠心耿耿,弱势推诿则必然是心怀二志。然而,安禄山几乎毫不犹豫的就入朝来了,结果“帝意遂安”。
这种情况下,不论朝中大臣甚至太子如何进谏,唐玄宗都不会相信安禄山会反。
其他网友回答
发现了,但是他不相信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答案。英明如唐玄宗定然已经发现了安禄山的造反苗头。为什么没有处置呢,原因如下:
一、公元754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前一年,当时安禄山反状已经颇为显露。宰相杨国忠说安禄山必反,建议唐玄宗下诏召安禄山入京,以此测试安禄山忠诚与否。没想到安禄山旨到即行,立即到长安见君,此举极大麻痹了唐玄宗。
二、安禄山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麾下骄兵悍将18万。当时全国藩镇军队总数才50万,并且分别驻守在天下各地。此时恰逢唐朝府兵制刚刚崩溃,中央卫戍部队虚弱不堪;精兵良将尽聚于边疆藩镇,内虚外实之势已成。此时如果突然杀了安禄山,更可能会导致安史之乱提前爆发。所以唐玄宗不能着急除掉安禄山,只能缓缓分化,但安禄山没给他分而治之的机会。
三、公元755年2月,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哥舒翰因病在长安修养。哥舒翰一直和安禄山平起平坐、分庭抗礼;他麾下有十万大军,战力强劲。他的病退,使得安禄山再无顾虑。
公元755年七月,安禄山上表皇帝,表示愿意献给朝廷良马三千匹;每匹马配备两名骑士护送。此举大为犯忌,终于引起了唐玄宗的警觉。但此时安禄山羽翼已成,皇帝也无可奈何,只能好言安抚。三个月后,安禄山挥兵南下,安史之乱爆发。
其他网友回答
一直是有迹象的,也一直有大臣报告,说他没有怀疑过,那是不可能的,有记载表明他曾经专门派人调查过安,也有记录安接待过此人,但他在心里始终是不愿意相信的,因为在他有所发掘时,安的势力已经不是他所能轻易控制的了,他宁愿像鸵鸟一样把自己的头埋起来,继续享受他的大唐盛世,直到安真的造反的那一刻,他都还不肯让自己相信。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唐玄宗真的没有发现安禄山的造反苗头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