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苏俄为何要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回莫斯科?
优质回答:
我是【今古言堂】,感谢题主的邀请,这个问题我来答。
圣彼得堡,俄罗斯最为璀璨的明珠。
自1712年俄罗斯彼得大帝将首都迁到圣彼得堡开始,直到1918年的200年间,这里就是俄罗斯的标志,一直作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存在。
但是,面对如此璀璨的城市,1918年后的俄罗斯却选择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回曾经的故都莫斯科,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当时俄罗斯现实环境变化之后做出的必然选择,今古就为大家好好讲讲俄罗斯将首都由圣彼得堡迁回莫斯科的几个理由。
首先,政治上消除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影响,加强对东欧核心区的控制力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是俄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讲述俄国历史的时候,这个王朝是始终无法绕过的一个内容。
而作为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苏维埃俄国,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诸多的威胁,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复辟势力。
为了消除罗曼诺夫王朝对俄罗斯原有的政治影响力,那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俄罗斯的首都从彼得大帝建立的圣彼得堡,迁回到曾经的故都莫斯科。
这样可以即树立起苏俄对俄罗斯传统的继承形象,同时也能淡化俄罗斯民众对罗曼诺夫王朝的关注度。
同时,迁都莫斯科,可以使苏俄的政治中心位于俄国欧洲地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有助于苏俄加强对欧洲核心区的统治及辐射影响力。
其次,在经济上选择从开发西部转向开发内陆区域
由于一战结束后,新建立的苏俄政权遭到西方的敌视,原本与西方联系紧密的西部领土处于战争及经济封锁中,在与西方发展经济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位置适中的莫斯科,有益于苏俄政权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较于偏居西南一角的圣彼得堡而言,深居东欧平原中心位置的莫斯科无疑可以充当最好的经济中心,有利于苏俄以此发展稳固且有规划的经济圈,这也在之后的莫斯科大首都圈的建立得到印证。
第三,军事上选择深居内陆的莫斯科比紧靠边境的圣彼得堡更加安全
极为现实的情况是,即使在一战还未结束时,靠近边境线的圣彼得堡,就时常处于德国军队的军事威胁之下。
一战末期,苏俄正是认识到自身与德国的军事差距,同时考虑到圣彼得堡极为薄弱的战略纵深,所以在与德国单方面媾和签订《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后,仅仅不到8天,苏俄就选择了迁都莫斯科。
而后来的西方干涉军对苏俄开展的干涉战争,也证明了苏俄迁都的正确性,而二战德国未能攻占莫斯科,也得益于其深居内陆,战略纵深充足的独特优势。
结语
俄罗斯的迁都之路,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其国家自身利益考虑而开展的。不管是彼得大帝为俄国富强迁都圣彼得堡,靠近西方,学习西方的发展之路。还是苏俄为了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固而选择迁回莫斯科的稳定之路,都是这一思想的直接体现。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其他网友回答
1156年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用木墙和护城河构筑起一座防御工事——这就是今天克里姆林宫最早的雏形。很快以早期的克里姆林宫为中心形成了若干商业、手工业和农业村落,到13世纪初这里已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城镇——这座城镇就是如今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欧洲,罗斯诸公国全被其席卷。1240年拔都在南俄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在蒙古人统治罗斯诸公国时期位于奥卡河与伏尔加河交汇处的商业要道之上的莫斯科迅速发展壮大——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为蒙古可汗征收贡赋和征讨不听号令的公国而取悦于蒙古金帐汗廷,而莫斯科大公国则利用蒙古人的威势趁机削平群雄,逐渐完成了罗斯诸公国的统一。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摆脱了蒙古的统治,到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已兼并了特维尔、普斯科夫和里亚赞等罗斯公国,又从立陶宛人手中收复了斯摩棱斯克,至此一个北起白海、南至奥卡河、东临乌拉尔山、西达第聂伯河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宣告诞生。由于俄罗斯国家是由崛起于莫斯科地区的莫斯科大公国演变而来,因此在莫斯科大公国统一罗斯诸公国的过程中莫斯科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统一后的俄罗斯的首都。
公元1435年地跨欧亚、享国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凌厉攻势下终告灭亡,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逃到罗马教皇处避难。后来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莫斯科大公国的大公伊凡三世与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实现了联姻,此后莫斯科开始被称为第三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图案开始出现在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徽、国玺以及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塔楼上,莫斯科的城市规划也开始有意识地效仿罗马城的结构。16-17世纪莫斯科自内向外形成了三层环形防御体系:基塔哥罗德、白城和土城。然而在1712年彼得大帝却放弃了这座俄罗斯历史上这座历史悠久的首都,转而在他刚从瑞典人手中夺取的涅瓦河畔营建了一座新都。那么彼得大帝为什么要建立一座崭新的城市并用其取代莫斯科的首都地位呢?
当彼得大帝在1689年登上俄国皇位时他所统治的广袤疆域中只有阿尔汉格尔斯克这一个出海口。这时的俄罗斯事实上是一个闭塞的内陆国——尽管拥有漫长的北方海岸线,但在那个缺乏破冰技术的年代北冰洋航线是根本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即使是作为唯一出海口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封冻的。在1700~1721年的大北方战争中彼得大帝拉拢波兰、丹麦等国成功战胜了瑞典,占领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这是一片海路相间、烟雾茫茫、狼群出没的荒凉之地,入海口被淤泥堵塞,河水倒灌现象严重。这里既缺少稳定的淡水资源,又没有可供开采的大量木材,以致于当时几乎没人认为这里适合兴建城市。然而此时正致力于建设强大海军和开拓国际贸易的彼得大帝却决心将这里打造成为俄国面向欧洲的出海口。彼得大帝对俄罗斯进行了一场效法西方的激进式改革,在他眼中莫斯科充满太多腐朽陈旧的保守事物了,与他所要构建的崭新俄罗斯完全不相配,他需要更便捷地接受在他眼中更为先进的西欧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使其在涅瓦河畔建立起一座新城——圣彼得堡,1712年彼得大帝就急不可耐地将都城迁往新建的圣彼得堡,要知道这时与瑞典的北方战争尚未结束,圣彼得堡还处于双方对峙前沿地带。
彼得大帝去世的1725年圣彼得堡已发展成为设施完备的都市:其居民人数已达到8万人,这占俄国全部城市人口的1/8左右。然而这时圣彼得堡的首都地位并不稳固——1729年彼得大帝的孙子彼得二世将首都迁回了莫斯科。仅仅一年后彼得二世就感染天花而亡,俄罗斯帝国的首都随即又迁回到圣彼得堡。1737年成立的圣彼得堡建筑委员会开始系统进行城市房屋的规划设计和调整工作。1754年由祖籍意大利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的冬宫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如今这已成为圣彼得堡的地标性建筑——正如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的地标性建筑一样。十月革命后冬宫被辟为艾尔米塔日博物馆,一共350间展厅中收藏有270万件文物、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这令其成为与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齐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1866年清政府派出赴俄访问的使节在笔下记录道:”彼得堡乃俄国都城也,人烟辐辏,街道宽阔,周五十余里,楼阁高耸,宫殿辉煌,人民五十三万六千,足称各国都城之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沙皇俄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处于敌对状态,而圣彼得堡城市名称中的”堡“来源于德语词源,于是在1914年7月后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格勒“一词就是俄语中”城市“的意思,所谓彼得格勒就是指彼得大帝的城市。
1917年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打冬宫成为了十月革命中的标志性事件。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是异常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沙皇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残部蠢蠢欲动,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仍在进行——东线战场上的德军并没因俄国内部的革命而停止向东进攻。芬兰宣布脱离俄国而独立,波罗的海三国也独立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俄国国内的混乱状态已使前线俄军毫无战意可言。到1918年3月德军已逼近彼得格勒,而从沙俄脱离出去的芬兰也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对立状态,彼得格勒的安全已得不到保障。好在俄国从来不乏战略纵深:1812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结果俄罗斯人凭借自己辽阔的战略纵深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尽管拿破仑攻占了莫斯科,可随着战线的延长就使军队的补给日益困难,俄国人趁机利用自己对天气和地形的熟悉发起反攻,最终拿破仑的57万征俄大军只有不到3万人回到法国。1918年的苏俄政府在严峻的安全形势下不得不考虑迁都事宜,而最适合的自然就是莫斯科了——尽管自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以来莫斯科已由首都降为陪都,但600余年的建都史仍使其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拥有无比崇高的地位,作为陪都的莫斯科依然还是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1755年莫斯科建立了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今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1851年莫斯科的铁路修通。更为重要的是:莫斯科是继彼得格勒后较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城市,苏维埃政权对这里控制力度相对较强,从而使其远离白军残部的威胁。
其他网友回答
十月革命在圣彼得堡取得胜利,作为沙皇的首都圣彼得堡戒备森严,但是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艰苦的时期,沙皇军队损失惨重,不得已将卫戍首都的部队也都调往前线了,因此布尔什维克党人才能在首都夺取政权,这是欧洲革命少有的成功案例。
但是,依靠工人和农民起家的布尔什维克不可能在圣彼得堡生存,原因就是这里地近北极寒冷带不是俄罗斯的农业区,因此农民少得可怜。又因为圣彼得堡是海港城市,本身没什么工业资源,也不是俄国铁路网的核心,即便作为沙皇首都200多年它依然不是帝国的大型工业区,工人的数量少的可怜,依靠工人和农民立身的苏俄显然不可能在圣彼得堡长住。(工业区有武器、农村有兵员)
在尼古拉二世改革之后,俄国的纺织、冶金、造船、机械制造工业蓬勃发展,圣彼得堡成为造船业的集散地,但是旧都莫斯科承载了大部分的重工业企业和纺织工业,这导致它的工人数量达到惊人的300多万人。莫斯科的工业企业占到全国的6%,但这里工人在全国范围的比重将近一半。可见莫斯科既是支撑战争的工业中心,又是布尔什维克发展的最肥沃土壤,因此列宁选择迁都莫斯科。
(布列斯特条约签署后的欧洲形势,可见圣彼得堡还是安全的)
其次,《布列斯特合约》签订之后苏俄面临严重国际危机,英国率先占领了摩尔曼斯克港大有顺势南下攻占圣彼得堡的可能。由于沙俄时代的海军曾被日本毁灭,重建过程很仓促,造成保卫港口首都的海军力量十分薄弱。(沙俄遗留下来的战列舰)
仅有的四艘甘古特级战列舰全部部署在波罗的海,但是《布列斯特合约》签订几个月德国就支撑不住了,协约国海军大有通过丹麦进入波罗的海的可能,没有足够海军力量争夺波罗的海制海权的苏俄,只能选择迁都到内地的莫斯科。
看看上图的苏俄内战形势图就能明白,莫斯科才是布尔什维克控制区的核心地带,这里是最安全的部分!而原沙俄首都圣彼得堡距离波罗的海前线近在咫尺!因此并不适合做布尔什维克的大本营。
其他网友回答
形成足够的战略纵深。
抵御西方列强的突袭。
充分发挥地广之优势。
空间换取足够的时间。
敌军被漫长征程拖垮。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再择机反击一举灭敌。
俄国此招数屡试不爽。
故,苏联智也。
#凌远长著#
其他网友回答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政权最初的首都是在彼得格勒。新政权成立后在1917年10月26日(11月8日)颁布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和平法令》。出于自身战略需要,唯一响应的国家就是德国,它在11月27日表示可以谈判。不过它并不是为了解决两线作战困境,而是准备利用苏维埃俄国的困境,进一步蚕食和吞并对方。
1917年1月3日,俄德双方开始在德国占领的布列斯特开始和谈。12月15日签署停战协定。12月22日正式举行和平谈判。
1918年2月10日至3月3日, 正是苏维埃俄国与德国进行布列斯特和约谈判的关键时刻。2月18日德国借口苏维埃俄国没有很好履行停战协议以及布列斯-利托夫斯特和谈破裂,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很短时间就攻占了整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已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
为了对苏维埃俄国施压,德国的飞机在此期间每天以飞行高度1000至3000米的编队形式出现在彼得格勒上空,试图突破城市。
2月21日,列宁发出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险中”的号召,号召广大人民积极参加红军,抵抗侵略者的进攻。 2月23日,年轻的红军在纳尔瓦和普斯科夫城下击退敌军。此后1923年这天被称为红军日,1946年改称苏联建军节,1995年俄罗斯改为祖国纪念者日。
2月24日,德军提出最后通牒,条件则比2月9日的更为苛刻。
对于当时的苏俄政权来说,布列斯特谈判的关键在于“失去空间,赢得时间” 。在这个大背景下,列宁考虑的问题是首先保存住苏维埃政府。为了以防万一,他当机立断要求将首都迁往莫斯科,也就是离德俄战线更远一些的地方。显然,列宁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预见到了局势的危急性。因为如果失去了彼得格勒,也就将失去苏维埃政权。列宁甚至考虑过“也许,我们即将迎战;可能明天我们把莫斯科也放弃,然后,再转入进攻。。。”
1918年2月26日,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政府机关迁往莫斯科。决议除了迁移政府机构和领导人员之外,还要求无论如何立即搬走国家银行、黄金和国家有价证券印刷厂和疏散莫斯科的贵重物品。这个决议表明了列宁为了保住苏维埃政权,不惜与德国单独媾和,签订和约,甚至最后与德国破釜沉舟一战的决心。
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署,苏维埃俄国以极大代价(失去78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600万人口,丧失27%可耕地、26%铁路、73%钢铁冶炼和89%煤矿开采)换来了暂时与德国中止战争关系。1918年11月13日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该和约。
3月11日,即布列斯特和约签字后的第8天,列宁和政府成员乘专列到达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 同一天,莫斯科电台广播了如下通告:“联邦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人民委员会和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工人、士兵、农民哥萨克代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已经来到莫斯科。联络地点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苏俄为何要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回莫斯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