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乞梅概括 作者写宝玉踏雪乞梅的用意是什么?

网友提问:

作者写宝玉踏雪乞梅的用意是什么?

优质回答:

谢邀!

“梅”在《红楼梦》中出现过多次,我们印象最深的或者说最惊艳的一次就是宝玉的“访妙玉、乞红梅”了。

如同林妹妹的潇湘馆里种满凤尾森森的湘妃竹一样,妙玉的栊翠庵中遍植的却是傲雪吐霞的红梅。妙玉在80内出场极少,一次是“论茶栊翠庵”,一次是“中秋续联句”,再一次就是这次的赠梅了。

“梅”可说为妙玉象征,寺宇旁数枝梅,我们就会自行联想到带发修行女尼妙玉双手合十、梅下伫立、怅然仰面的画面。

“品茶栊翠庵”是表达妙玉生活习性和她洁癖孤傲的品性,邀黛玉宝钗喝体己茶。“中秋续联句”则表现妙玉诗才,以及她对黛玉湘云体贴和关爱。还有这两次都是妙玉与黛玉有对话,第一次的宝钗和第二次的湘云并无一句和妙玉的直接对话,这说明她们仅为二玉之陪客也。更妙的是宝玉乞梅,李纨要派人跟着宝玉,这时黛玉忙说“不必,有人反不得红梅了。”黛玉一向对宝玉和其他女性接触敏感,对妙玉却反其道而行,创造宝玉与她独处的机会。黛玉妙玉二人的默契和相互体贴由此可见。

在宝玉乞梅中,通过黛玉之口,也隐写了妙玉对宝玉情愫萌生、暗香浮动的动人朦胧画面,结果我们都知道,妙玉送了宝玉一枝:

二尺来高,旁枝斜逸,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岐,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宝玉还说:“你们如今赏吧,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

曹公大肆渲染这一枝梅,为什么呢?就是为突显妙玉对宝玉的珍重和用心,为他选出和赠他这“极美”的一枝梅来。这还没有完。后来妙玉又送每人一枝梅花。这里的“每人”都应该感谢黛玉和宝玉吧!宝玉乞梅全过程我们都未见妙玉现身,更未闻其一声,她与宝玉如何见面,如何对话,如何选梅,如何折梅,宝玉如何答谢一字没有,实在是为曹公写书高明拍案叫绝,我们读者尽可发挥想象,构画妙玉全书唯一情感描写之美、之妙、之外冷内热女尼形象。

雪的洁与冷,梅的艳与热,二者极端又融合统一,也是妙玉真实性格的写实比照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本人对红学没有研究,只是略知一二,谈一点初浅的看法。

从《红楼梦》书中对妙玉的描写可以看出,妙玉是一个性格高傲且有些洁癖的人。在她的心目中,可能只有黛玉、宝钗等几人,才可佩与其交往。另外,在她的心目中,男子皆是污浊之物。而对宝玉则是另当别论。妙玉能把自己心爱的绿玉斗用来斟茶给宝玉,其中对宝玉的爱慕之情略见一斑。宝玉从栊翠庵乞梅回来,在李紈的要求下,赋诗一首。诗中道: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从这两句诗中,就足以证明妙玉在其心中的那份美好和喜爱,不同寻常,已把妙玉比作嫦娥。作者浓墨重彩描写两人的情感交流之深,平时交往之密切,就是为后续章节留下了伏笔。果不其然,妙玉为救自己心仪的宝玉,还俗入世了。甚至还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和身体,在所不辞。这样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他网友回答

《红楼梦》中,宝玉因为芦雪庵即景联诗压尾,被李纨罚去向拢翠庵妙玉乞讨梅花。

妙玉在《红楼梦》中是个孤芳自赏,目无下尘,一个谁也不放在眼里的冷傲女子 ,谁也不入她的眼。直到宝玉的出现,妙玉的心扉才悄悄敞开一道缝隙。

贾太君两宴大观园,众人到妙玉处吃茶。与其说妙玉是请宝钗黛玉细品“梅花雪” ,不如说她们是沾了宝玉这个怡红公子的光儿,才喝上了妙玉埋在梅花树下好几年“总舍不得吃的”梅花雪水茶。请宝钗黛玉为虚,引宝玉是实,这个细节揭开了妙玉内心的秘密,其间巧妙隐藏了妙玉对宝玉惊世骇俗的暗恋。

曹公以一枝红梅作引子,再一次揭示了妙玉内心对宝玉的感情。怡红公子恰如夏娃亚当的那只苹果,把妙玉这枝“槛外”红梅由红尘之外引渡至至红尘之内。

妙玉沦落红尘之时,宝玉这个“槛外人”却抛开一切,远离了红尘。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作品首次写梅花盛开是第五回。东府梅花盛开,隐写:元春消息动矣。

元春省亲隐写康熙皇帝南巡。那么,梅花盛开就隐写玄烨继位的事有动静了。接着,作品就写了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宁国府盛开的梅花,栊翠庵满园的梅花,将秦可卿、宝玉、妙玉、康熙皇帝等,串成了一条线。

李纨是大观园的总管,属大观园说了算的主子。按理而言,妙玉若是惹急李纨,李纨撵了妙玉,那也不是不可以。

可众姊妹看到栊翠庵满园盛开的梅花时,也就只能过过眼瘾。要是没妙玉点头同意,没人敢去擅自摘一支梅花。谁要想到栊翠庵乞梅,得先看看妙玉的心情爽不爽。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贾母、王夫人以及王熙凤等众姊妹既然都比较喜欢梅花,怎么就没在别处种上一两园子或者几株梅花,却偏要给妙玉种了满园的梅花。

各层主子想弄两枝梅花欣赏,既不能打发丫鬟去摘梅,更不能通知妙玉安排下人送来,还须主子亲自跑去看妙玉的嘴脸,亲自开口向妙玉乞梅。

从李纨对妙玉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梅花盛开时出现的情况综合分析,可知,妙玉的身份特别尊贵,而且,可能属李纨等众姊妹的长辈(他今年才十八岁。妙玉的年龄,可能被作者裁了。)。

宝琴出场后,就象小皇后。我这样说,实不过分。

宝琴刚露脸,梅花再次进入读者的视线。宝琴的父亲在京时,已将宝琴许配给京中梅翰林家。而且,梅家的来头不小,宝琴的亲事没办之前,宝琴的哥哥薛蝌和刑岫烟断不敢办亲事,两人只能干耗着等待。

宝琴到贾府时,梅翰林家不在京里。在此之前,作品里面从没出现过梅家(脂批出现:梅溪。)。秦可卿葬礼上,也不曾见过梅家的影子。

赖大家的从没给黛玉、宝钗、湘云、纨姐、凤姐、三春姊妹等人送过花花草草之类的礼物。可是,却突然独给宝琴送了两盆腊梅和两盆水仙。

宝琴呢?他送了探春一盆腊梅,还送了黛玉一盆水仙,别的姊妹们,都只能干瞪眼!大家觉得这事怪不怪?我倒觉得,既是体现宝琴特殊的身份,还好象有点合并同类项之意。

宝琴穿着鸭子头毛制成雪衣时,湘云曾说,除了宝琴,没一个人配穿那样的衣服。湘云之意,并非黛湘钗等人的身材不配穿,而是身份级别还不配穿那样的衣服。

宝琴手抱梅花傲立雪中时,贾母曾说,宝琴比画里画的美女,不知还要漂亮多少,还要求惜春将宝琴站立雪中抱梅的原样画上画里。

我之前总在分析宝琴的命运,曾反复考虑过宝琴是否会嫁到珍珍国的问题。最后认为,宝琴就象抱琴一样,他属于皇帝的女人。这个观点,就是对“梅”字以及“梅花”的综合分析得出。

梅翰林的谐音:没汉临。1644年,福临进入紫禁城,福临没汉。

宝琴的风筝,是大红蝙蝠风筝,蝙蝠隐有福之人。

宝琴又是梅翰林,又是蝙蝠,应该是“福临”了。

宝琴和宝玉还是同一天生日。四儿曾说,同一天生日就是夫妻。作品里的宝玉,演着顺康两个帝王的角色。

通过方方面面分析,本人认为,梅家就是皇家,宁国府演的是皇宫之事。作品里面凡与梅花有关的人,包括妙玉在内,不是与皇帝有关,就是与皇家存在紧密的关系。

我之前发过一些贴子,提出不少依据阐明自己的观点(欢迎关注):妙玉出自宁国府,原为秦可卿侍女宝珠。因此,作者才给妙玉特别设置了满园的梅花。

本人认为,宝玉踏雪乞梅,作者意在突出妙玉的身份以及他与宝玉之间胜似亲情的特殊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没有现成的答案,暂且说几句来充塞。先对相关情节作一点解读:

一、先是李纨说:“……我才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说明宝玉是为了李纨想要红梅才去找妙玉的,当然,他也很乐意效劳。二、说明李纨的稻香村没有梅花。

——宝玉踏雪乞的是红梅,要来是给李纨。

其次,除宝玉作了一首《访妙玉乞红梅》以外,邢岫烟、李纹、宝琴三人又各以“红”、“梅”、“花”三字为韵作了一首七律。这里有一点情节我觉得有点小趣味,其实也是一点真实信息的透露(本人为历史解读派):宝钗说让邢李三人作诗,李纨说李绮不大会,还是让宝琴来,所以可知李绮不会作诗,李纹比她好一些。

因为本题问的是宝玉踏雪乞梅的用意,所以不扯远了,只说宝玉。宝玉此举表面上是为李纨,从前后情节看也的确看不出什么别的意思了,至少我个人没看出来。那么,还剩下唯一可深入探究的地方就是宝玉专为此所作的诗了。因为,如果别有深意的话,则曹雪芹很可能会借宝玉的诗来暗示。原诗如下: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祈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我们来对宝玉的这首《访妙玉乞红梅》作一次解析,以寻找发现它的主旨。

首联比较容易理解,说宝玉把饮酒作诗的事暂且放下、先去妙玉的院子里去求一枝红梅。需要注意的是,宝玉没有直接说“求红梅”,而是以“寻春问腊”来代替。春,在《红楼梦》小说里有特定含义,这里不重复了。腊,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为“腊梅”、“梅花”。但是,我们早就知道宝玉求的是“红梅”,是李纨想要的“红梅”,根本就和“腊梅”无关。问题来了,既然无关,宝玉怎么会无端地写出“问腊”两个字的?

这里有两个联想:一个是宝钗曾经在宝玉作诗用“绿玉”二字时点化过他将“绿玉”改为“绿蜡”,她说贵妃不喜欢“绿玉”二字。——插一句题外话,我个人解读,这只是宝钗自己的理解,而宝玉不一定这么认为,否则他不会写“绿玉”二字,但既然宝钗说了,以宝玉的性格也不会坚持。——此“腊”非彼书卷意味的“蜡”也。第二个联想是,要注意“蜡”字和“腊”字的区别,这次宝玉用的是“腊”。那么,这个“腊”字会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呢?相信可以有很多种联想是吧?我个人比较确信的只有一种,这里暂且放下不提。

颔联也很容易理解,说宝玉我此番前来打搅仙姑你的清静,不为求你赏什么灵丹妙药,只是想要一枝你院子里红梅。这里“大士”二字和首联的“蓬莱”二字相逢,很自然地呈现出“世外高人”的意象。又一个问题来了,这是什么意思?宝玉为什么要对妙玉提出这样一个意象呢?作为读者你会有什么联想呢?我有一个,而且是和首联里的“问腊”二字相互关联。

而“嫦娥”二字,我理解,和林黛玉有关联。我们在《红楼梦》小说中别的章节看到过林黛玉自比嫦娥。林黛玉在自己房内也挂过一幅《斗寒图》,意取李商隐的《霜月》一诗。这里又遇到黛玉和妙玉相互映带、相互延展。

颈联二句,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看出来了没有?这里的前后两句是不完全对仗的,我说的不是音韵和平仄,而是字词搭配的意象。这是一个很细微的瑕疵,但我理解它不是曹雪芹的疏漏,而是他的有意所为。这样一来,这个故意留下的破绽,在前两联的“世外高人”意象之上又有一层关联。

尾联是一个总体的暗喻,曹雪芹在此借宝玉作诗表达深切的同情。当时有一些明朝旧臣和文人士大夫们因为决心与满清政权不共戴天而以各种方式隐居起来,其中就有不少像妙玉这样躲进寺院、假冒出家人的。他们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而不得不过的非常清贫。

全诗解析完毕。

这里我作一个大胆推测,我认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基本态度是这样的,他认为当时那些消极避世的明朝旧臣和文人士大夫,不妨可以变得积极“入世”一些。因为他们是“红色”的,如果他们一直躲避着,这个世界就只能是白茫茫一片的了,而如果他们能并以非暴力形式抗争(“冷挑红”)的话,也就是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尽量维系和传承汉民族华夏文化传统(“割香”),假以时日,将来也终有迎来全民族的复兴(紫云来)的一天。

同时,请注意诗中所用的“腊”字和“蓬莱”二字,这两个字是很有暴力反抗和武装斗争意味的,我的解读是,作者曹雪芹在表达上述态度的同时也不排除采取武装斗争。这就是为什么当李纨一说,宝玉就很乐意地效劳,并且一分钟都不耽搁,酒也不喝了、诗也不作了,立刻就跑去栊翠庵向妙玉乞讨红梅,这是一个什么意味?我想不用我多说各位也早就心领神会了是吧?呵呵(*^ワ^*)。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作者写宝玉踏雪乞梅的用意是什么?.jpg”/>

与作者写宝玉踏雪乞梅的用意是什么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