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失败,太子丹是燕国的英雄,还是罪人?
优质回答:
太子丹这么做,在公在私都没有错。因此,他也算得上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英雄人物!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秦吞并天下之势昭然若揭,当时韩、赵等国已相继被灭,那么灭燕也是早晚的事。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抓住一线生机,孤注一掷,绝地一搏。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太子丹此举很鲁莽,很幼稚,觉得不管成功与否,都势必会引起秦国的复仇,反而加速了燕国的覆灭。但是,难道太子丹什么都不做,秦国就会放过燕国?燕国就不会灭亡?不可能的!
再说,太子丹此举也并不幼稚。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派刺客行刺敌方君主是常有的事,他们当中也不乏成功案例。比如: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聂政刺韩傀、豫让刺赵襄子等等。也就是说,太子丹在燕国自身国力无法与强秦抗衡的情况下,选择派刺客刺杀秦王,也绝非是幼稚和鲁莽之举。反而是一次计划周详的,对暴秦侵略行为的有力回击。
而一旦荆轲成功了,那么秦国内部和其他各国之间的态势就会向多个方向发生转变。所以,是福是祸,乃是未知之数!但至少燕国会有更多的机会……
最后,就太子丹个人而言,他也必须得让嬴政死,因为他知道嬴政太多的过去了。年少时,他和嬴政同在赵国,两人当时算是好朋友。可后来太子丹在秦国当人质时,秦王嬴政对他却很不友好,而且很可能已经起了杀心,所以太子丹后来才会从秦国逃回燕国。
因此,即便不考虑燕国的生死,太子丹与秦王嬴政之间也同样存在私仇,并且他应该也知道,嬴政肯定是容不下他的,容不下一个知道他过去的人继续活着。所以,与其等嬴政来取自己人头,那还不如让嬴政先死。
反正失败也是死,但敢于行刺秦王,至少能够让自己名垂千古啊!
其他网友回答
喜欢历史的老夫子回答您的问题。
太子丹派出荆轲刺秦王失败,不但没能挽救燕国,而且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就事件本身来看,太子丹救国心切出此下策也实属无奈之举。但若从太子丹当初动机来看,此次荆轲刺秦失败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还将此事作为衡量太子丹到底是燕国的英雄还是罪人,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一下整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太子丹在这之中的所作所为之后才可得出结论。老夫子就此问题从两方面切入话题,做简单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首先,太子丹策划整个事件的动机。毫无疑问,太子丹此举是为了挽救燕国,力图通过此举改变燕国灭亡的命运。这是他发动此次刺秦事件的最大动机,同时也是力图改变局势的迫切心情之体现。这样的动机催生了太子丹内心的躁动,更让太子丹在事关重大的计划执行上失去了冷静。这就是太子丹为什么催促荆轲及早上路的原因,此时,他已经顾不得荆轲的计划缜密与否了。其实,太子丹刺杀秦王的动机除了上面所说,还有一个重要而不为人知的秘密一直瞒在心里。原来,当初秦王嬴政生于赵国时,太子丹作为燕国送到赵国做人质,与嬴政非常要好,说两人是发小儿并不为过。但是后来太子丹成年之后到秦国做人质时,嬴政对待太子丹可一点儿都没顾及发小儿情意。这也导致后来太子丹从秦国逃跑,发誓弄死秦王的另一重要原因。综合两方面心里动机,从哪方面来看,太子丹都将嬴政恨之入骨。嬴政早一天死,太子丹早一天开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丹的急躁导致了荆轲刺秦失败。可谓说成也太子丹,败也太子丹。因此,这时候再说太子丹是英雄还是罪人,似乎还没有哪方面的事实能提供做出结论的依据。
再次,太子丹的谋略问题。眼见燕国岌岌可危,作为燕国的核心人物却没有听从太傅鞠武献策,燕国可联合匈奴抵抗秦国的建议。却以最为下策的刺杀行动妄想代替国家军事行动,这种以“江湖帮”的流氓手段对抗国家机器运行的低劣手法简直有辱智慧一词的出现。作为一国之首脑,用这种脑残的方式去解决国家危机,说白了,其实就是胸无谋略的具体体现。那么到后来,荆轲刺秦终于以失败告终。秦王大怒之下,加快了灭燕的脚步。而太子丹逃跑之后,被自己的国王捉住割下首级献给秦王以求自保。结果呢?秦国还是灭掉了燕国实现了大秦帝国的江山大一统。
综合太子丹刺秦的整个事件,老夫子认为是时候下结论了:太子丹不是燕国的英雄,更谈不上是燕国的罪人。他的初衷于公于私都是为了燕国的存在,只是行为方式出现了问题。而且,不管太子丹有没有策划刺秦行动,燕国灭亡都是迟早的事,因为这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真要在这件事上给予太子丹一些褒奖,无非就是到后来他被自己的王割了脑袋送到秦国稍微延缓了一下燕国灭亡的步伐。这样养看来,太子丹勉强算得上是一种名义上的英雄。毕竟,他是为燕国而死的。
其他网友回答
秦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国仇家恨来说,太子丹可以说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但英雄就谈不上。
其他网友回答
从天下大势来说,太子丹谈不上功过,秦王扫六合是必然的结果,如果看当时的情况,过大于功,把一国的命脉寄托在刺杀一个领袖身上本身就不明智,刺杀成功也改变不了秦国的国策,刺杀不成功,更是会激起秦国的怒火,让报复来的更快,更猛烈些。
另外太子丹没有识人之明,看看去那俩人,秦舞阳临场掉链子,荆轲是刺客群里最大的水货,一对一竟然杀不了天天坐办公室的嬴政,嬴政却一剑就砍翻荆轲,徒惹天下人耻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失败,太子丹是燕国的英雄,还是罪人?.jpg”/>
燕国太子丹,燕国太子丹结局?
战国末年,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为贫弱的国家,曾经燕国的督亢之地是整个七雄版图内非常富庶的农耕之地,燕国的农业经济也因此非常发达,依靠强势的农业经济发展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可以一直远离中原的战乱。
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其他国家的强大,燕国无法再置身事外,因此,进入战国后期之后,燕国的地位岌岌可危,到了燕王喜一代,燕国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在这个时候,燕国的百姓怨声载道,相比于姬喜这个燕王,燕国百姓们甚至更加推崇当时的太子,也就是策划了荆轲刺秦的太子丹。
从秦国逃回燕国之后,太子丹就在燕国声名鹊起,后来,燕国的子民都是非常推崇太子丹的,那时的太子丹也算是非常有抱负,他不满秦国的统治已久,也希望能够重新振兴燕国,可是太子毕竟只是太子,在国家权力上与君主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太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束缚。
那么,太子丹回到燕国之后,面对昏庸的父亲燕王喜,他为什么不选择取而代之呢?要知道,当时的太子丹不仅是得民心,还笼络了一帮人才为他办事,如果取而代之,他是有绝对优势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没有走这条路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来重点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燕国太子丹的心路历程。
首先是因为燕国的整体思想环境导致的。燕国一直是一个推崇王道统治的国家,自从开国君主召公奭之后,燕国一直遵循的都是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说白了就是日出而作,顺其自然,所以,在燕国,祖先留下来的法则是至关重要的,在王位的传承上也是如此,讲究自然,也讲究王道使然。
也就是说,他们的王位在基本认知中是要通过传承来进行更替的,因此,燕国人民其实很少有谋权篡位的想法,他们甚至都认为,通过战争来扩大领土争夺人口是不道义的事情,也就是说,燕国的道德思想非常深,这在燕国整体的传承过程中根深蒂固。
基于这样的思想,燕国民众可以信任一个有才干的太子,却没有办法真正推崇一位会谋权篡位的君主,因此,思想方面的因素对于太子丹来讲是自身的束缚,也是来自外界的压力。
其次,太子丹用来复兴国家的做法与他是不是君主关系并不大。通过他的整体行为我们可以看出,他虽然反对国家之间的兼并,也痛恨秦国的强大,同时,他也具有想要与秦国对抗的心思,但他采取的做法却并非是招兵买马进行改革,而是希望通过刺杀秦国国君来完成目标,而这一方式与他是不是君主其实并没有联系。
也就是说,如果他希望通过在国家进行改革,来改善燕国的整体政治环境和发展方式,以此使燕国强大起来的话,那么,君主的权力是必须拥有的基础条件。
可问题是,太子丹并没有选择这条路,他选择的只是雇佣刺客而已,这条路就不怎么需要君主的权力了,他知道,在燕国得民心,在外也有仁慈的名声,这样的人自然会有人愿意为他出头,比如荆轲。既然如此,又何必大费周章去做燕国的君主呢?
再次,太子丹是燕国名副其实的王位继承人,也就是说在燕国存续期间,王位或早或晚都会落到他的手上,是不需要操之过急的。
我们上面也说了,燕国的整体思想非常的传统,在历史上也很少有王位变动的事情,而且太子丹也没有其他强有竞争力的兄弟,在这方面并不需要心急。
再者,以太子丹对于刺秦计划的精确密谋,他并不认为燕国会有在短时间内亡国的可能,也就是说,在他的想法里,王位早就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不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取自己的父亲而代之。
最后,以当时燕国积贫积弱的现象,燕国的君主手中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权利,当时燕国军队的整体非常颓废,领土面积也是一再缩小,再加上燕王喜又非常地昏庸,多数时候都在沉迷享乐,所以这为数不多的权利,作为太子想要动用并不是难事。
因而,燕国君主这个位置在那个时候也只是虚名而已,将自己的大量心思都放在刺秦上的太子丹显然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谋求算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其实争夺燕国君主的位子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以当时燕国贫弱的情况,整个国家根本没有继续运作的动力,作为君主,实际上就类似于一张空头支票,并无太多的实际意义,再加上燕国一直以来的思想传统,燕王喜和太子丹也就能一直保持着父慈子孝,而话又说回来,太子丹在回燕国之后能想到用刺秦的方式结束领土争端,这样的人又会比他的父亲好多少呢?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燕国太子丹和秦始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