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谁能通俗的解释一下三观?
优质回答:
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合称。下面对这三点分别说说我个人的理解。
世界观:是我们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思考。主要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抉择等,简单点说,你相信人这个世界有鬼魂的存在吗?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呢?等等
人生观:是我们对我们自己本身的生存与生活的想法。比如说我以后希望能从事教师行业教书育人,而职场达人觉得努力工作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等,不同阶级的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不同的追求与规划。
价值观:是我们对人、事物以及事件等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对于相同事件,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评价。比如大学毕业是考研好还是直接工作好?当官是否因为金钱而选择贪污腐败呢?不胜列举。因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会使人作出不同的决定。
总之,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是我们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正确的三观会使人生相安无事,社会和谐稳定,错误的三观不仅会毁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祸及一方百姓。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世间虽然有八万四千种人,八万四千种行业,八万四千种修行法门,但是人的一生所做一切都是靠“轻重缓急”这四个字来把握,来决定因果和胜负,决定一个人的智慧、涵养、品质、德行和品位。
这四个字把握好了,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修养的人、有德行的人、有品质和品位的人。
人能走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走在一起又有共同的价值观更不容易,能产生共同的信仰更加不容易。
例如今天我们的出家人、在家居士能坐在养正堂里共同学习佛法,是不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信仰?(答:是)基于这个大前提,我们才能在养正堂里共同修学佛法。
我们出生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人生的经历阅历等等是不是一样?(答:不一样)
过去的不一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是不是一样。
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和未来的定位、方向不一样,我们当下就可以解散了。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定位是一样的,还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呢?
我们东华禅寺的首座和尚就是我们东华禅寺修行的标杆,他心中没有名利的概念,没有争斗的对象,没有玩权术的对象,没有不能包容的对象,他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修为,是心胸、器量、格局,他绝对不是靠智慧。他的心胸、器量、格局远远大于他的智慧,所以,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是需要斗的,也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亮点,你是有奉献的亮点,还是有责任心的亮点?是有慈悲心的亮点,还是有格局的亮点?是有智慧的亮点,还是有能忍辱负重、委屈求全的亮点?……只要有一个亮点,你就不失为人才。
就如同我经常说自己的一样,东华禅寺发展到今天,我不是靠智慧。我自认为我的智慧远远小于我的胸襟、器量和格局。
我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经常向人请教,我经常在别人面前扮演学生、后学的角色。人家就把几十年的经验和所学迅速传递给了我,我学会了“拿来主义”。
我绝对不会事情不会做,却把问题憋在心里不去问人,觉得问了丢人、低人一等,也绝对不会有宁可把事情做砸,也不能丢自己面子的想法和心态。
面子是谁给你的?是靠你的业绩换来的。为什么我们到一个地方说话没有底气?因为没有业绩!我们的身价地位也是拿业绩换来的。 你有了业绩自然就有了身价,也自然就有了面子,你自然就值钱了,说话自然就有底牌有底气了。
所以,一个人要想在一个地方立足,要想不虚度自己的光阴,要想完善自己的人品和修养,要想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必须做到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否则你必须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如果你既没有智慧,也没有心量,但是你的欲望比谁都大,那是非常可怕的。当你的智慧、你的能力远远小于你的欲望,或者说得好听一点,小于你的理想时,那是一定出会问题的。
人都是想解脱、想获得自由、希望受人尊重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心胸、格局做基础,又没有智慧来引导,你所想的一切都不会实现。
作者:东华禅寺开山方丈释万行,万行大和尚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本佛教理念,遵从农禅并重的祖训,“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十岁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四十岁创立东华禅,让学人通过学修“东华禅”的精神,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呢,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关于三观的定义:
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称。
世界观:是我们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思考。主要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抉择等。
?
人生观:是我们对自己本身的生存与生活的想法。不同阶级的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不同的追求与规划。
?
价值观:是我们对人、事物以及事件等价值的判断与选择。对于相同事件,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评价作出不同的决定。
感谢您对农地圈的关注:东方花雪
其他网友观点
观,就是看,看过了就有看法,看法就是观念,也就是思想。世界观,就是对世界总看法。比如:认为世界是美好的或是认为世界是多极的…。这都是世界观的表现。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看法。比如,对人生的目的,人生意义的各种表达就是人生观的反映。价值观,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价值,价值指的是用途和积极作用,那么人对政丶经济丶文化丶社会丶道德……等等的作用怎么看,就是人的价值观。人的三观是能改变的,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三观之间是有联系的,世界观对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决定性作用。
其他网友观点
在我看来,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世界观。剩下一半,又有一半没有人生观,只有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利害取舍。这个所有人都有。人生观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总体目标规划,很多人没有。世界观是高度抽象的对世界主体、客体的成体系的认知、看法;世界观属于哲学层面的认知,本来就可以有,可以没有。
其他网友观点
口口声声将“三观”挂在嘴上的人似乎愈加显得多了?不少普通社会人在与人“分手”时的托辞理由也都用上了“三观不同”?
当然。理论上的“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人们口口声声的“三观”从本质上不会是两码事儿;然在“具体分解阐释”上,肯定存在着天壤差异,不可能像纯理论那么“高大上”!
社会人们说道“三观”,在“具体分解阐释”上究竟都有那些主要内涵呢?
“世界观”,看待世界的观点观念。自私自利的人以为,这个世界就是为我存在着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有人,所有事,全都必须紧密围绕着“伺候服侍我”而运转……丝毫不清楚“自己”仅是这世界中一只毫不起眼儿、有你不多无你不少的“跳蚤”。反之,则秉持着一种相反的观点。
“人生观”,对待人生的认知态度。思维定势比较客观真实的人始终认为,人生在世努力去做好三件事即可:用心打理好自己的事儿;莫要去管别人的闲事儿;根本用不着去操心老天爷要干什么事儿……整个一个“做好自己、活好自己”的生命特色。反之,则始终都在为“他(她)”而活。
“价值观”,分辨价值的由衷定位。生活是什么?人生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与命相伴的无休止的自觉“判断”和“选择”。世界观、人生观相对客观正确的,在面对各式各样的自觉“判断”和“选择”时就会比较恰当地实现“两利相衡择其重,两弊相权选其轻”。反之,判断和选择则会不断出错。
生活就是与人交往。与人交往的“最佳”莫过于“合适(自己、彼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故相伴而行长久想要不“磕磕碰碰”不半路“分道扬镳”,彼此三观“相合”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谁能通俗的解释一下三观?.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