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知道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什么节日吗?知道它的由来吗?
优质回答:
正月初一,原来称“元旦”,象征着一年的开始。又称扫帚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如果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不过现在我家好像从来都不扫,哈哈哈。
正月初二,俗称“迎婿日”,女儿要回娘家拜年,还要带上一些礼品好红包,然后分发给乡里乡亲。就是给大家发红包,不过现在,要发的话都变成微信红包了吧,哈哈哈。
正月初三,传说中女娲造羊的日子,俗称“羊日”,这一天呢养羊的人不能对可爱的羊羊下手哈,反正大过年的有那么多肉吃都吃不完,谁还有功夫杀羊啊,你说是吧。
正月初四,这一天就厉害了,要祭拜财神爷,过去,有东家想把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免得查到你家没人在家生火做饭,以后都不保佑你家的灶火了,哈哈哈。
正月初五,送穷日,就是把穷鬼(穷神)送走,这一天可要好好过啊,谁也不想新的一年当穷鬼吧,哈哈哈,这一天你可以吃得饱饱的,象征吃饱穿暖,填穷坑,那么穷鬼就不会找上你了。
正月初六,很多商铺酒楼就开张了,有六六大顺的含义在里面,这一天要放很多鞭炮,越响亮意味着生意兴隆。
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也就是女娲造人的日子,有《占书》记载,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一天呢,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有的要吃“春卷饼”,有的和七宝羹,就是七种菜做成的羹,取意可去除百病,吉祥如意。有的地方还会送火神,把“火神”送走(就是放烟花,哈哈哈),预示着一年里没有火灾,一家人平平安安。
正月初八,俗称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就是天上的神仙都要来视察人间的工作情况了,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神仙心情比较好),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心情差)则年欠。
正月初九,是天公日,就是玉皇大帝生日,这些个只限于传说,作为谈资罢了,这一天该吃吃该喝喝,也有人会拿些香蜡纸烛祭拜一下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防火防灾哦!
正月初十,石头日,有点奇葩的节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这一天到现在来说也是不兴这个了吧,不过作为民俗来讲还是有必要说一下的。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这几天主要是为了过好元宵节,张灯结彩,放鞭炮,吃元宵,好嗨哟。
这几年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人们似乎也不太重视中国的这些民俗了,认为麻烦而且跟不上时代,很多人都觉得越来越没意思。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作为一个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节日 ,该有的礼仪,细节还是要有。生活如果一点仪式感也没有,那会多无趣。
其他网友回答
过春节是个大程序。
腊八就是开始准备过年的时间。所以喝了腊八粥以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一切了。直到腊月二十九,把屋里的灰尘以及陈旧的东西擦洗一遍,成为除夕。
除夕就是把夕日除掉。准备迎接朝日。
夕日就是过去的日子,朝日就是要过以后的日子了。所以过春节是迎新辞旧的日子。
旧日子与新日子是在腊月三十晚上的子时,交接的。也就是现在的夜里11:00~1:00之间交换的。因为中国古时的1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所以腊八属于体育里面比赛的各就位。
腊八以后的日子是体育比赛时的预备。
腊月三十儿是体育集比赛里开始的发令枪响起。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子时年就开始了。
而年的收尾就是那个正月十五闹元宵,从而于腊八构成一个各就位准备开始与结束的完整程序。
但是辞旧迎新,是由大年三十晚上子时开始的。
所以三十晚上的晚饭是团圆饭,午夜子时要吃顿饺子,有的人家还要守夜一夜。表示对过去的日子的留恋和惋惜,具有保持多过一段过去的日子的意思。这就是延年。
团圆饭就是千里之外的人,也要回来吃这顿饭的。从而就全家族的人就聚在一起了。所以三十晚上这一天,是比祭祀祖先稍微小一点儿的全族人聚集的日子。
这是春节的整个程序的意义。
具体的每一天也是由腊八开始的。所以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
腊八以后就开始采买采办过年的物品了。
更多的是炸油香做糕饼做肉食,把过年所吃的东西准备好。当过年的时候就不必再在做这些食品了。
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
过小年就是把准备好的东西全部要办齐了熟食基本上都做完了。从此开始打扫庭院屋子房子了,院里院外,屋里屋外,拾得干净整洁了。以便焕然一新的过新年了。
就是小年之前是各就位,小年以后就是预备,三十晚上就是开始。
小年儿就是送各路神仙。只不过最多的是送灶王爷回天。所以小年这一天要吃灶糖,有的地方说成是吃麻糖。
因此小年儿到出正月初五之间,家内是没有神。所以到正月初五迎神的时候就成为破五了。这就是从小年儿到破五,家里面有禁忌,也就是很多可做可不做,可说不可说的话和事儿。破五以后就解除禁忌了。因为破五以后神又迎回来了,就又有了神的罩护了。
也就是没神罩着的时候,要有一些自己克制自己的行为方式,有神罩着了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些,随意一些了。
腊月三十儿的晚上,吃团圆饭以前,要去迎请祖先供拜,而后开始吃团圆饭。因此团圆饭是一年中最大的一个宴席,也是最丰富的宴席。
正月初一就开始按照星辰的出入次序过日子了。老话讲就是按星官巡查日的值日星开始过日子了。
后来又有人编出了一些女娲造物与人的次序过日子了。
在民间以大年初一到初五拜年访友为主。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初五以后就可以做生意,干一些正常的活计了。因为初四这一天是迎回各种各路神的时候,只不过多的是,以迎回灶王爷也为标准。从而与小年的送灶王爷构成一个送与迎的程序。
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是自家过年。初一以后就是宗族亲友们相庆的日子了。到正月十五月亮圆的时候就是闹元宵了,也就是结束过年了。
正月初一:
跟宗族过年的时候。这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有整村人的街宴上体现出来。
街宴,是同宗族的人各家拿一份自制的食品,摆到街面上,由整村人同宗族人共同食用。也有各家各户对分子,由村子族长统一操办的共同宴席形式。还有就是族长自己掏腰包为大家各户办全宗族共同宴席的。
正月初二:
是嫁出的闺女回娘家过年的时候。嫁出的闺女初一在夫家过年,是确定第一生存的地方是富家不再是自己母亲家了。所以宗族在一起过年的时候,媳妇是要参与的。初二回娘家以后的闺女不参与自己宗族一齐过年的。用于表示闺女已经不是自宗主的人,而是夫家宗族的人了。
后世有人编出是皇帝的女儿回娘家过年,不在夫家过年,被皇帝撵回夫家否定,而形成的初二回娘家的习俗。
正月初三:
是远房亲戚以及友人之间拜年的日子。
正月初四:
是迎回各路神的日子。也是准备社会活动和做生意干活计的日子。更多的是准备闹元宵节的彩灯以及街舞社火开始的日子。
正月初五:
是日常生活需要品开始做生意的日子,以及自家所需要做的活计开始做的日子。更是把过年的一切垃圾什么的扔出去的日子。
因为过年半置办的年货都是福气,实用的年货是有包装品和一些废品的,在初五以前这些仍然是服气的,是不可丢掉的。因此只有到初五以后就成垃圾,可以扔掉了,初五以前的废物仍是福气的部分,初五就可以成为垃圾了,这个垃圾又成为穷。所以扔垃圾又称为扔穷。
因为这些包装物和废弃物是钱买来的,又不能使用,反而使自己的钱没了,没钱就是穷了。后世有人说这是穷神被扔出去了。
正月初六:
就是一切生意和活计都可以做了。也就是开禁了。
正月初七:
可以到处走动了。只不过也可以去别人家吃饭,打扫剩下的饭菜为主了。特别是女婿们回老丈人家去吃饭最突出。有人编出初,七是人日。也就是女娲造人的这一天。所以要回母亲那里去吃饭。
正月初八:
借用四通八达为体现。所以往来各种物资和放生等活动就出现了。祈求万物昌盛的意思。
正月初九:
是供天的日子。也就是拜玉皇大帝的日子。属于个人自家人拜庙会的日子。
正月初十:
是敬地的日子。也就是供奉土地爷的日子。属于个人自家人拜庙会的日子。
正月初十一:
是开始办到元宵的日子。就是扎彩棚挂彩灯和出谜语题等活动开始的日子。通常情况下是逗小孩玩乐的时间开始了,也就是一些小孩们可以去猜灯谜套圈圈什么的,得奖品的时候了。
正月初十二:
个彩灯已经挂满,也开始通夜点亮了。
正月初十三:
耍龙闹社火等各项训练及准备已经完成了。
正月初十四:
各庙会就开张了,人们可以去赶庙会了。
正月初十五:
实际上就是闹社火办庙会。所以耍龙,耍狮子,耍旱船等等游行形式就出现了。
通常情况下在初十二就闹社火办庙会开始了。正月十五是最后一天。也就是过年结束宣布的时间。
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其他网友回答
元宵节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他是一年中第1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闹花灯,猜灯谜。
其他网友回答
不懂呢
其他网友回答
三皇五帝乾坤现:前朝后汉存先贤:禹王治水洛书转:天干地支定月年:文王甲子以注滿:年复日月节令全:年至丑月除夕尽:寅月头天为新年:正月十五花灯闹:龙灯車花狮舞园:游子各处观风景:元宵美味实鲜翻:炮竹声震奇处艳:合禾二仙结福缘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知道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什么节日吗?知道它的由来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