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计划2022下学期 如何开展学校的教研工作?

网友提问:

如何开展学校的教研工作?

优质回答:

目前,不少学校的教研组只是作为学校的一个教研机构存在而已,其作用远远没有发挥起来。教研组长只是扮演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传话筒”,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疲于应付,不但没有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反而给教师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工作量。

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无非就是读一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传达一下学校、上级部门的要求;观看一些课堂实录;从网上下载一些零七八碎教育理论照本宣读一下;评课时,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稀泥抹光墙的走个过场,做个记录;集体备课时,无非是把主备人的教案拿来再过一遍,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碰撞不出来思想的火花,纯粹只是走一个程序而已;教学质量分析时,无非是一些试题的设置、学生答题的状况、及格率、优秀率等方面不痛不痒的简单一谈,根本上升不到试题设置的课标依据、意图,考察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措施等方面的高度……。

说一千,道一万,造成目前教研活动现状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管理。而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何能到位?管理不到位,何谈效果?方法措施不力,何谈效率?

要想改变目前学校教研活动的现状,学校领导首先就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认识。只有领导自身思想上高度重视教研活动,才能想法设法的去抓管理,才能带领教师扑下身子去搞教研。如果领导对教研活动的重视只是口头上讲一讲,文件里写一写,会上谈一谈,那就不用去谈如何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这个问题了。

我们说,一个学习型校长能带出来一个学习型班子,进而能带出来一个学习型教师团队。教研活动也一样,领导能带头搞教研,想方设法的抓教研,哪有抓不好的道理?

那么,如何抓实教研活动,提高研修质量呢?我个人有三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领导带头,制度保障。

一个分工明确的组织,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是顺利开展教研活动的有力保证。学期初,各教研组首要的工作就是重申、学习、明确教研制度,讨论本学期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和明确每一次活动的主要承担人和中心发言人。每学期几次活动,每次活动是什么主题、什么内容,在什么地点,由谁负责,邀请那些领导参加,一清二楚,然后,列成教研活动任务分解表打印下发给组内成员和学校领导。这样,既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序进行,又夯实了每位成员的研修任务,保证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第二、推行主题式教研活动。

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重点和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要求,来确定每一次教研会的内容,把教研活动内容主题化(不论是课例评析、课题研究、问题诊断、学习交流,还是学情教情分析、集体备课等等,都可以确定为教研活动的主题),明确主题研讨的承担人和中心发言人。承担人与中心发言人提前一周筹备活动和准备发言资料,其他成员也做相关话题的准备。材料准备好后,统一提交蹲组领导审核,蹲组领导审核签字后连同自己拟定的本次教研活动总结、反馈、评价等提纲,一起交教学主管领导审阅,领导审阅签字后方可开展活动。这个程序看起来较为繁琐,但实际操作上一点都不困难。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层层把关保证教研活动的筹备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形成上下统一齐抓教研的良好局面。

第三、激励推进,营造氛围。

一是在校园网中开辟“教研活动专栏”,或利用校园“人人通”平台,没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校园QQ群,将各教研组每次的教研活动策划方案、活动材料,及相关图片、资料上传共享。

二是每学期中公开评选一次“优质教研活动案例”,凡被评为“优质教研活动案例”的教研组长,活动承担人、中心发言人学校进行公开表彰,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做经验交流。

三是每学期末公开评选一次“优秀教研组”,颁发奖牌,发奖金,照全家福。通过这些激励措施,不断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抓实教研活动,抓出质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论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去做,愿意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其他网友观点

搞好教育科研工作,需要广泛宣传,让校本教研新理念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r为了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要求等内化为教育者的自觉行为,有效推动“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r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在学习中吸纳新理念。为了使校本教研取得较大的成效,教师是关键。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以增强教师理论和业务水平。r2、组织宣讲,在沟通交流中充实新理念。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力量。学校抓校本教研,离开了教师参与是做不出什么成绩来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带着课题进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研究过程”,教学研究化,研究课堂化,实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r3、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体验新理念。认真宣传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意义,了解学校开展“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经验和体会,与学校共同沟通、研讨校本教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等。r4、提供新信息,在服务中体现新理念。利用各自掌握、了解的丰富的课改信息为学校服务。

其他网友观点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我校正在按照县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教研工作的改善。针对学校面临的高考任务,教研工作的着力点是做好高考研判。关于如何做出研判效益的问题,我的建议如下:

探索高考研判的有效组织形式,教研处负责管理、考核,年级部负责立项、组织,备课组负责安排、落实,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努力实现研判工作有规划、有项目、有组织、有管理、有考核,不断释放研判生产力。通过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数据积累、数据分析、调查研究、集体协作等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步提升研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尽可能地减少无意义的问题研判,尽可能地减少无效果的项目研判。科学规划研判项目,精准聚焦研判问题,把研判工作与新课程标准落实、新高考方案实施、校本作业设计、阅读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考试命题编制、尖子生培养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整合起来,大力改变研判工作有形无实、不接地气的“报材料”现象。注重高考研判成果的应用反馈工作,做到研一样,成一样,用一样,检验调整一样,让高考研判有价值。

其他网友观点

1.尽量将在你上学时的积累那点东西发表,展现出来

2.尽量找学校的粗腿,多和他交流

3.想法勾搭学校专业特色的牛人,与他们合作

其他网友观点

学校教研是立足于本校学生学情实际的效果导向的教学研究;

学校教研是充分挖掘本校教师潜力的扎实提升工程;

学校教研要真正实现教师之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扬长避短;

学校教研最关键一条是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生命线被看待、被关注、被创造!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但我感到就像派我去关公门前耍大刀(笑)。

由我这个门外汉谈教研,我认为要教研的是怎么把百分之八十的平庸孩子教出来,再要教研如何让孩子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

记得之前看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大意):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大多数的平庸孩子教育成成绩优秀的学生。应当承认,一个班尖子生毕竟少之又少,多数智力平平。可你再把尖子生培养的都上了清华,又能有几人?又为什么博士、硕士还有回炉去学职业技能的?难道我们不该去“教研”吗?

常见一些老师板着脸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教得不谓不认真,可学生一脸茫然。如果把教材经过自已的大脑再加工,总结出简明扼要且学生又听得懂的教案,学生能不欢迎吗?

记得我上中专时,教语文的赵老师,讲古诗、讲古人写诗要“功夫在诗外”,就讲了一个很形象的故事:宋徵宗考画家,出了个题目“深山藏古寺”。有人画了山上的一座庙,有人画了山里庙的一个角,可最后夺冠的这个人,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小溪边挑水,身后是一条小路。这个故事讲完,谁还能不明白?

又记得教地理的小宋老师。一天他讲我们的大运河。最后他说:大运河的长度必需记,考试肯定用的着。说着他又笑了:这个数字确实不好记,可你们看,这条运河又细又长,就像有的人样,心胸狭窄,一气就死!得,1794,这个数字32年了,我还牢牢记得。如果都能这么生动,何愁学生记不牢?

得,一个外行啰嗦了半天,全当我奉“旨”交差吧(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开展学校的教研工作?.jpg”/>

与教研工作计划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