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通常谁被认为是他们中的背叛者?
优质回答:
1.“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
竹林七贤 :指我国三国魏晋时期的七人,他们先有“七贤”之称,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又从公元240年到公元249年这十年间(三国魏国正始年间),常在当时的山阳县,即现在的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和焦作市修武县交界一带的竹林中,酬唱应答,饮酒欢歌,放任自我,肆意酣畅,后人们与地名竹林合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 他们轻视礼法、洒脱不羁,集中体现了真名士,自风流的个性特征。
2.通常谁被认为是他们中的背叛者?
由于王戎追求功名利禄之心最强,为人又小气、吝啬,所以,他被认为是七贤的背叛者。
王戎的吝啬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而且终不能摆脱一身俗气。他们七人聚会,王戎经常迟到。有一次,嵇康谴责他:“你这个俗人一来,就破坏了我们几个人喝酒的心情。”。王戎并不在意,更没有生气,反而嬉笑着说:“你们可不是一般人,自有处变不惊的气度,怎么可能被我这个俗人破坏心情呢?”。其实,王戎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主,只是有点不合群罢了。
从嵇康那篇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上看,似乎山涛是背叛者。因为,他有与别人没有的权力与地位,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而竹林七贤 的作派与官方礼仪相抵触、相矛盾,所以嵇康看不惯他。最后写了一封信,表示要与他绝交。不过,我们从无字句处读书。其实,嵇康心里一直把山涛作为挚友。而且,嵇康在最后一次弹广陵散前后,还把自己的儿子嵇邵托付给了山涛。
而山涛并没因为有了功名就背信弃义,他也不负重托,一直把嵇邵照顾得很好。并且,后来还推荐嵇邵入仕,让他做了侍中。所以山涛和嵇康,虽然价值观有所不同。但作为心胸开阔的君子,二人都没心生恶意,也没口出恶声,内心坦荡如砥,自然襟怀清风。因而,严格来说,山涛不是背叛者。
其他网友回答
第一问:
“竹林七贤”指的是西晋山涛、嵇康、阮籍、刘伶、王戎、阮咸、向秀。他们常常在竹林间啸聚吟咏,酬唱应答,故称竹林七贤。这七个人都是名士。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为嵇康和阮籍,他们集中体现了名士风流的核心气质。那就是洒脱不羁,任诞放达,藐视礼法。
第二问:
说是背叛也说不上,其中最不合群的应该是王戎,王戎天生吝啬,一身俗气。《世说新语》记载,对于七人的聚会,王戎常常迟到。有一次他又迟了,嵇康有点生气地说:你这个俗人一来,破坏了我们几个喝酒的心情。王戎并不生气,反而笑笑说:你们可不是一般人,不可能被我这样一个俗人破坏心情的。总之,王戎算是七贤之中相对比较另类的。但也有观点认为,王戎的俗都是装出来的,不是真俗,而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
有的人也认为,山涛是背叛者,主要原因是他身居高位,是皇上身边的重臣。因此有时候难免代表一些官方立场。所以嵇康对他是有意见的,最后还和他绝交了。实际上,嵇康虽然写了那篇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但在心里一直把山涛作为挚友和知己,甚至临终前把儿子嵇邵托付给山涛。山涛也不负重托,一直把嵇邵照顾得妥妥的,还推荐他做了侍中。所以山涛和嵇康,君子有隙,不出恶声,都是内心坦坦荡荡。所以山涛也并不能认为是背叛者。
其他网友回答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时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出处:《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译文:嵇康相处山阳,所与神交的只有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参与了流的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阮籍的侄子阮咸、琅邪王戎,于是为竹林之游,人们所说的“竹林七贤”啊。
竹林七贤之中,大家比较不熟悉的人,他的名字叫吕巽。吕巽算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个背叛者。吕巽就是吕安的哥哥。这个兄弟俩曾经都是嵇康的好朋友,但是这两兄弟忽然闹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官司。那便是哥哥吕巽看上了弟弟吕安的妻子,并且偷偷的占有了自己的弟媳。为了掩饰这一个丑闻,就竟然给弟弟安上了一个不孝的罪名,把他的弟弟上诉到朝廷。
众所周知,不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罪名,而吕巽这样做无疑是衣冠禽兽。但是吕巽却是原告,哥哥控告弟弟不孝,这很能显示自己的道德形象,而当时的朝廷混乱,统治着难以用“忠”字来平天下,那么社会必然也需要一个新的道德规范,那“孝”就成了当时的社会规范,所以统治者对孝看的是非常重的。这两个当时比较有名的名士,以孝字打了官司,朝廷自然也乐于借此来重申孝道。那么相反,作为被告的吕安虽然是被冤屈的,却难以自辩,作为一个清高的文人,他怎么能把自己哥哥霸占自己妻子的家丑来公诸于世呢?而且这样的事情你哪里有证据呢?而且妻子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应该如何自处?家族的门庭应该何以避羞?
此时的吕安可谓是投告无门,他想到了自己最为尊贵,最为高贵的朋友嵇康,而嵇康果然是嵇康,立即拍案而起。此时的吕安已经因为不孝的罪名而获罪。嵇康虽不知官场门路,他唯一所能做的便是痛骂吕巽一顿,宣布绝交。这封绝交信写得极其悲愤,他怒斥吕巽诬陷无辜,包藏祸心,后悔自己以前无原则的劝吕安忍让,觉得自己对不起吕安,对于吕巽除了决裂,则无话可说。但是就是这样一封绝交书,仅是为了一个蒙冤的朋友说了几句话,同时识破了一个假朋友,仅此而已。但是嵇康因为这件事被捕了,理由很简单他是不孝者的同党。而不孝者的同党应该如何论罪呢?此时的嵇康和吕安等于是站在了统治者希望宣传孝道的对立面上,这样于统治的安定相悖的罪名,尽管再小也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司马昭下令判处嵇康和吕安死刑,立即执行。
点评:从吕巽的这件事情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当时时代的混乱,以及许多事情发生的仿佛滑稽可笑。只要和政治沾染上了关系,所有的一切仿佛就轻重失衡了。 吕安,不是因为他受了冤屈而死的,更不是因为他所谓不孝的罪名而死的,而是因为他站在了统治着宣传思想的对立面,并且还拉上了嵇康这么一个强大的文化名人,形成了社会的感召力,这在什么时候都是不能被统治者容忍的。我们也仿佛能看到小人,如果存在在我们身边是何等的具有威力。
总结: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讲,我们只能说一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只能认真的识别身边的小人,尽力的不去招惹他们,将他们排除在外。再扩大一点,当一个正直的人受到诬陷的时候,或许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帮他一把,救他于小人的谗言之下。
扩展资料:
竹林七贤主要作品:
嵇康:善古琴,作品有《琴赋》《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养生论》《与山巨源绝交书》《赠秀才入军诗》。
阮咸:制作了同名乐器——“阮咸”,精通音律,然而在文学方面没有留下作品
刘伶:好饮酒,传世作品《酒德颂》
向秀:竹林七贤瓦解之后,写有《思旧赋》
阮籍:传世作品《大人先生传》,风格与刘伶《酒德颂》相似,诗存《咏怀诗》八十二首,著有《达庄论》《为郑冲劝晋王笺》等
其他网友回答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通常王戎、山涛被认为背叛者。
其他网友回答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和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交界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通常人们认为竹林七贤的背叛者是山涛,但我觉得竹林七贤的背叛者应该是王戎:
王戎一生,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位高爵显,身当国家重任,但却对朝政一无贡献,只是一味的逃避求荣,阿谀求全。对於王戎这个人而言,可惜的是他的以前的政治抱负,在他掌握大权时,却因为一味的避祸,而对国家、对人民,并没有做到贡献,十分可惜;但是我认为,这也许也是在乱世中一种生存的方式吧!
就竹林七贤而言,王戎是有些愧於一个「贤」字的。因为王戎之於山涛皆为入仕之人,山涛虽有后人评:「贰臣」,但他为官尽责、选贤与能,此番作为是有利於老百姓的,在这样的时代里,许多人在朝为官只为享受荣华富贵,而他愿意为老百姓的福祉努力实在令人感动,至少为魏晋政治这个黑暗期带来一丝的光亮;所以,相较之下,我是比较欣赏且认同山涛的方式。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通常谁被认为是他们中的背叛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