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网友提问: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优质回答:

谢友邀请!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又称五月节、端阳节、午日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为了纪念五月初五这天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

在端午节这天各地都会吃粽子,有的地方会有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插菖蒲,浙江地区会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鳝、喝雄黄酒。

我们淮南地区,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吃糖糕,大门两边会插艾草,老人会给孩子挂鸭蛋,(用彩线编成一个小网,把煮好的咸鸭蛋装在里面,挂在小孩的脖子上,)挂香包,(就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绸布里面装上香草艾叶)缝成各种形状的香包,上面还绣着各种图案,有福字、和吉祥如意的字样,还有十二属相的图案等。有挂在孩子脖子上的,有装在孩子衣兜里的,也有人把香包挂在自己的家中,少女们会把五彩丝线系在手腕上。穿端午衣,老年人会提前为孩子们缝制端午衣,端午衣大多是红色棉布做的,因为天气渐渐热起来,多是短褂短裤,上面绣着虎头的图案。穿虎头鞋,老年人还会为孩子们做虎头鞋,虎头鞋也是红布做的,上面绣着虎头的图案。

听说这样可以驱邪去毒,百姓这天祈求平安吉祥,健康幸福。端午节是古老的节日,唐朝以前就有,一代一代的流传到现在。唐朝就有记载,选几首唐诗共同欣赏: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

唐·殷尧潘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眠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快到了,提前祝愿头条里的师友们节日快乐!吉祥如意!

喜欢我文章的师友们,请关注我,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地区,端午节称端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包棕子,去采菖卜、艾草叶,前传后教说可以避疫防灭,或用雄黄酒撒屋周围可避蛇入宅的习俗。去江边看划龙舟,纪念屈原、五子胥,再早划龙船还要撒包子馒头入江,叫鱼不要吃屈原。现在划龙舟,在江里去捉鸭子等节目。

其他网友回答

在南方,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在北方农村每家都要炸些菜角、糖糕。

北方吃菜角糖糕则没有听老人说过为什么?

其他网友回答

瑞五我们这里的习俗有:起早,耳朵戴艾草,早上到河边洗手脸,拔车前草,缝香包,包粽子,炸油条等很多习俗。过去还有逮蛤蟆的习俗,认为用端五蛤蟆做墨汁最佳,现在作为陋俗以基本去除。过去有赖蛤蟆躲端五的的颜语。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不知道了。

其他网友回答

谢友邀答: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名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早在春秋之前就有了端午节。端在古汉语中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五月开始的节日,刚开始端午节的含义是祛病防疫。保佑当时的人们不生病,不被毒虫咬,身体健康的。

进入五月各种毒虫开始活跃,人们为了防病驱虫,采取了各种方法,风俗也不一样。大致来说,北方吃五毒饼,挂艾草。南方挂菖蒲,插艾条,撒雄黄酒,挂香囊等等习俗。人们用这样的方法,祛病去毒。是为了人们在这一年来,人们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后来,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投江,人们为了救屈原,划着渔船去救屈原。为了防止大鱼吃了屈原,撒食物。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尊敬他的爱国精神。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划着渔船,给鱼投送包裹着的食物。从此,端午节又加入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元素。渔船演变为赛龙舟,包裹着的食物演变为粽子。

端午节的风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古代的东吴。赛龙舟的习俗,还要早于春秋之前的端午节。它是当时部落之间的一种祭祀习俗,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划龙舟竞技,进行祭祀。

在端午节这一天,伍子胥被五花大绑的投入江中。当时的人们划着龙舟,去救伍子胥。伍子胥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每年划龙舟,吃粽子。为什么吃粽子呢?这是因为当时的国君是暴君,当时的人们敢怒不敢言。用包粽子的方法,隐喻伍子胥是被五花大绑的投入江中,害死了伍子胥。至今,在这一地区,五月端午赛龙舟,吃粽子是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在我国经历了千百年,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这一习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要做好文化传承,尽情享受这一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端午节有什么习俗?.jpg”/>

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