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作文 如何评价电影《八佰》?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电影《八佰》?

优质回答:

其实,许多军迷看战争片看的是特效。那种战斗场面,这个我是清楚的。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国家有些战争片受欢迎的原因。我个人以前经常看欧美俄的军事电影,我就明白了。还有就是装备,和悲壮。有些东西是属于情怀类的,而管虎拍这个恰恰那个情怀你懂的。这个问题b站上已经撕起来了,许多人知道是孙元良的问题,但是因为电影没有孙元良依然去看。有几部抗战电影和抗战电视剧确实不错,但是观众不少人追求的场面。不过,我很好奇里面的日军道具用错了,日军竟然用美械火炮,我也是醉了。日军在里面用的是美式m1a1山炮口径75毫米,这就有点穿帮了。而且,头盔也不对,应该是m35德式钢盔,不是英式托尼钢盔;还有就是我不知道从哪里搞的20毫米高炮当时四行仓库守军没那玩意就3到4挺重机枪加上30多挺轻机枪,还有54支花机关和200多条步枪。我懵逼了。

还有刚开片的那句话真是彻头彻尾的大谎话。

“他们在保护我们”。

这空灵飘渺的声音宛如上帝的呐喊,真是四行仓库之战,根本不是在保护上海市民,也不是在“断后”,而是在淞沪会战惨败之后,蒋介石派一支被放弃的部队,在英国人的租界里,打了一场给欧美列强卖惨的“表演战”,试图让西方人同情,希望得到国际调停与援助。

整个淞沪会战的始终都在贯彻这种基调。

这种夹带私货的电影,无非就是邀卖情怀。场面弄的气势恢宏点,弄点视觉盛宴的东西。总之是散发着泛娱乐化的铜臭味。

其他网友回答

《八佰》电影是管虎的最新大作,整部电影的历史还原程度非常高,衔接非常流畅,到结尾依然意犹未尽,可谓是一场相当精彩的视听盛宴。影院复工以来,最火的国产电影,当属《八佰》,它当得起“救市之作”四个字。

截至8月27日,《八佰》票房已突破14亿元。它云集了王千源、张译、姜武、欧豪、杜淳、魏晨、唐艺昕、李晨、梁静、俞灏明、刘晓庆、姚晨、郑恺、黄晓明、阮经天等实力派演员,阵容强大,个个演技精湛,角色代入感极强。

这部电影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阶段,讲述了一支仅有四百多人的军队固守在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四行仓库”对抗敌军,由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顽强抵抗了四天四夜。

八佰壮士(实则四百多人)以少敌多,顽强击退了敌人十余次进攻,其英勇事迹和爱国气节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为了尽可能地追求真实,导演管虎带人用一年半的时间在苏州拍摄基地设计搭建了占地200亩、拥有68栋建筑的实景,同时深挖200米长的苏州河……

电影如实地还原了当初一河两岸的天差地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两个极端的世界。一边是饱受炮火蹂躏,战火连天,一片废墟的“人间地狱”。而对岸的租界,则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人间天堂”,两者恰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

电影中,有一位女童子军向四行仓库守军送旗。这位女学生名为杨惠敏,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游过苏州河。

小小年纪的杨惠敏令人钦佩,她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渡河给守军送旗,大大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并获得当时驻扎在租界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之赞扬。有句话说的特别好,这世界上本没有什么英雄,有的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挺身而出的凡人!

电影中的八佰壮士也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个体组成,士兵们来自天南地北: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各地方言此起彼伏。

他们也有血有肉,有父母亲人,只因生逢乱世,被命运裹挟进这隆隆炮火之中而身先士卒,英勇无畏,坚守阵地。

这正应了姚晨在片中说的那句话:“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欺!”如果所有中国人拧成一条绳,何惧别国来欺负我们。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淋淋的现实。当你越是弱的时候,欺负你的坏人最多。唯有强大自己,才是硬道理。一寸山河一寸血,向淞沪会战将士致敬!居安思危,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其他网友回答

非常好的一部爱国主义电影。全真的是纪录片,全假的是神剧,半真半假艺术加工的是电影,所以各路看官不要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也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感和理解。下面就说说老机的观后感吧。电影表达的是啥,就两个字,觉醒!!!北岸仓库里士兵从胆怯到觉醒,南岸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从麻木到觉醒。四行仓库战斗目的,电影里特派员实话实说,战斗目的就是为了作秀,现代叫卖惨,以博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他们不是现代人,不知道历史走向,以当时的时局,用此等方式展示战斗意志,博取国际支持还是有渺茫的希望的,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强,事不可为而为之,注定了是孤军无援,所以就有了特派员让谢团长下了坚守决心的一句话,为了老百姓你谢团长的名誉不算什么。角色的观感,排第一的非北岸陈树生莫属,他的纵身一跃,一声巨响,是北岸南岸觉醒的媒介,观影时现代人如同南岸民众一般,麻木的看着战争场面,但当那舍身取义,儿之所愿的血书,走向墙洞的背影,血肉横飞的炸点。戏里戏外,北岸南岸和现代人,都被震撼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也撒下了,就冲这一点,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朱胜忠班长,冷血,暴戾,嗜杀。但最后冲热水澡时,他喊全班到,花名册上全班只有他一人,他的战友同袍都在那边了,他活着只是为了去见同袍们,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羊拐,难以驯服的孤狼一匹,但看到陈树生的血书和视死如归的一跳,他变了。陈树生的血书交给了长官,长官死后羊拐拿到了血书,当方记者采访时,他又把血书交给方记者,让他送到羊拐家,因为上面有八个字,羊拐也想和娘说,舍身取义,儿之所愿,儿不是孬种!山东兵,军中暖男,战斗冷静,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小七月,一句话,我死了,你来干。小小少年真汉子!端午,从胆怯到觉醒到坚强,心路历程的叙事者。老铁,天人交战,去救同袍,受伤倒地,不让老算盘去救,独上高台唱大戏,也算是对得起良心了。小湖北,快快吃,快快喝,快快长大,横刀立马,誓屠倭寇。谢团长,上官,上峰命令的执行者。老算盘,一怂到底。南岸义士非刀子莫属,对老葫芦的冷漠绝情,对赌客的冷漠绝情,对门外妇孺的冷漠绝情。但当陈树生的一跳,群雄护旗,他冷漠的硬壳被热血碎了一地。诀别,赠衣,抛服,割指,按印,跪请,束发,挽袖,一气呵成,壮哉,我袍哥!方记者,情报贩子,但当拍摄完仓库群雄,撤退冲桥时,羊拐托付的血书和自己的相机都掉落在地,一边是死物,一边是情报资源,他最终选择了血书,这同样也是一种觉醒,最后给了一个镜头,飞来的子弹射爆相机。关于逃兵,开始的执行战场纪律,仓库内的射杀,水中被同袍溺死,憋屈啊。男子汉大丈夫,要死鸟朝上,不死万万年。关于杀俘,电影中虚构的,对应方记者入倭寇军营中,看见倭寇以国人进行刺杀训练,太憋屈,咱也练手,心理平衡一点。关于人体炸弹,战斗分秒必争,董存瑞是不是可以用枪托慢慢砸个洞放炸药包?扫雷是不是可以顶着圆木往前滚?没时间啊,马后炮谁都会。所以怎么实用怎么来,身体也可以是武器。电影的结尾也不错,看过很多次电影,真的只有这次带前世小情人观影后,久久不愿离场,是很多人都不愿离场。总体电影很不错。勿忘国耻,尊重历史,以史为鉴。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军队在技不如人(刺杀技术差),器不如人(步枪短),人不如人(身体素质差)的情况下,以保家卫国的信念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死磕日军,终于取得战争胜利。 —-杨成武

从拍摄到上映,《八佰》剧组可谓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上映前后亦是争议四起褒贬不一。

如果你苛求影片细节真实性,《八佰》确实不是一部纪录片,只是源于真实事件又添加部分艺术虚构情节的影片。

也许《八佰》就像导演所说,影片不以故事为先,而是以人物为先,推动故事前行的是情绪。《八佰》没有主要演员,只有一群个性迥异的群演,其真正主角是一种民族精神,淋漓尽致诠释了中华民族绵亘5000年的根源。

一场双方实力悬殊的战争

日本人天性中从未有和平发展的理念。1585年,丰臣秀吉被天皇册封日本最高官职关白后,一直念念不忘“有生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丰臣秀吉所言的“唐”即是指中国,其野心勃勃欲先夺朝鲜再征服中国,只是至死未能实现目标。

日本明治维新后野心再次极度爆棚,尤其近卫文麿、东条英机皆属丰臣秀吉一路货色,狂吹“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打响侵华第一枪,并宣称“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日本何来底气竟敢如此狂妄?

首先,日本人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认真,尤其在知己知彼方面做到了极致。

日本为侵华筹谋多年,日本间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譬如抗日战争前,中国所有少将以上军官都有详细档案留存,其个人特点、作战方式甚至生活习惯都一清二楚。

更为可怕的是,日本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中国人自己绘制的还要精准,其地图比例竟然是五万分之一,连一个山丘、一口井都清晰标注。

据说当年阎锡山部队伏击日军后,既不扛弹药,也不抓俘虏,第一要务就是搜索日本军用地图——拿回去自己用。

其次,日本之所以狂妄不只是筹划工作到位,背后还有真实实力支撑,我们再来看下列几组对比。

1936年日本铁产量为309万吨,钢产量为640万吨,而中国当时铁产量不足10万吨,钢产量也只有1万吨,日本钢铁产量是中国的几百倍。

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海军有战舰637艘、总吨位193万吨,而且日本自1922年造出第一艘航母,到二战结束一共造出了25艘航母,简单说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海军航母数量比美军多。而中国海军实力相比之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开战时日军飞机2700余架,中国300余架,这只是1936,1937年战争初期的对比。日本是二战时期亚洲唯一可以自行研发飞机的国家,仅仅三菱重工就为日军制造了18172架飞机,4654辆坦克,而中国根本没有自主研发制造飞机的能力,包括零部件皆需外购,中日工业水平差这么大,仗该怎么打?

我们再看不容忽视兵力对比,卢沟桥事变爆发前,日本兵力(不包括伪军)总数为448.1万,而中国当时仅有170万兵力,虽然后来补充了三百万兵力,但绝大多数抓壮丁拉来的。

而且当时条件最好的中国军队,每个兵也只不过配发15发子弹,用于实弹训练。可日军新兵入伍后,每月用于实弹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能低于300发。中国军队无论训练素质还是弹药配给方面都不能与日军相比,这仗该怎么打?

日军在武士道军国主义蛊惑下来势汹汹,而中国当时到处军阀混战,黑社会横行,老百姓大多不认字还怕死,状如一盘散沙。

中日实力如此悬殊,似乎战争局势注定会朝着日本预测方向发展。可是当抗战全面爆发,日本人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原来中国不是他们想象的模样。

一场民族精神蜕变的战争

《八佰》讲述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结尾战斗,本应是88军留守上海,以便拖延时间赢得国际调停机会,可最后只剩354团1营孤守四行仓库。

这些留守士兵素质参差不齐,既有自私到家只想占一份兵饷的老兵油子羊拐;又有对周围危机极为敏感,精于算计怕死的要命的老算盘;还有自认是农民儿子被抓壮丁,几番逃跑的端午,以及只有16岁的小七月。

无论怎么看,这些人虽是军人,可都是普通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可当他们直面战争必须死守四行仓库时,突然明白了这不是别人的战争,而是全中国的战争,国亡,家即亡,国在,家才在。

于是刚开始的逃兵,后来变成了英雄;刚开始的兵油子,后来变成了护旗手……。这些普通人于国家生死存亡时刻,突然被某种东西唤醒迸发出无尽潜力,人人为中国而战。

这种东西就是中华民族坚强、勇敢、无所畏惧的民族精神。《八佰》中普通人群画像告诉我们这个仗就该这么打。

总结

1590年,有人对丰臣秀吉说“唐畏日如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何城不摧!”,意思是说大明朝很惧怕日本,遂坚定了丰臣秀吉出兵朝鲜而后征服大明的信心,却未料日军被抗倭援朝的明军打得溃不成军,输得彻底丢掉底裤。

几百年后的1937年,日本又打进中国。日本自负国力强大不可能输,遂狂吹灭亡中国只需三个月足矣,却被拖进八年抗战洪流,最终输掉了战争。

也许就像当年明月所说,日本人运用经济学原理,把中国各种情况输入电脑,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赢,但没想到最终还是输了,那是因为日本人不懂中国人,不懂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与民族主体延续下来,是因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征服中国。

《八佰》之所以值得一看,就是彰显了中华民族这种坚韧度,同时亦体现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与劣根性的民族,但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与先进性的民族,其潜力根本不是统计学和经济学能计算的出。

《八佰》中没有主角,只有一群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正是这群如你我般的平凡人,在国家危亡时刻舍身取义,筑起一道血肉长城。

近期某些国家正动用一切力量,试图遏制压垮中国,我们还是奉告这些国家“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八佰》评论两极分化的原因不同于《战狼2》、《流浪地球》等。后者的观点分化,主要源于观众立场和价值观的冲突;而《八佰》的观点分化体现在观众鉴赏层次上。

观众对电影的鉴赏水平有分层是一个客观事实。犹如一个人小时候看各种动画片,少年时看偶像剧,青年看玛丽苏杰克苏,从中年开始对演技、剧情、节奏、逻辑的要求逐步上升,再往后则进一步对文艺作品的创作动机与思想性提出要求。从审美上,思想越成熟,对之前年龄层作品的接受能力会日益下降。

《八佰》就是一部随着审美要求上升,评价全方位下降的作品,整体质量瑜不掩瑕。

比如光从战争场面上来说,许多观众会称赞它对战争的描写写实而激烈,尤其剧中所谓“德械”部队体现了某种高素质军人的质感,甚至这部电影还代表了中国战争电影工业的高水准云云。

而对战争稍有了解,对那种日军蚁附登楼,而守军连外围观察哨都没有;芥子毒气弹用尿就能防毒;每天的战斗只有一小场,其它时间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毫无压力;人体炸弹可行,却不能用沙包炸弹代替,而要排队人体炸弹;用冲锋枪打落战斗机;用士兵尸体堆积去举旗——之类的剧情感到不可理喻。所以很多观众也认为这是一部精装版抗日神剧罢了。

从这个审美标准出发,就纯粹取决于观众的鉴赏水平,而不是价值观取向。最近几年的好战争电影难得的很多,比如《中途岛》、尤其是神作《1917》。《八佰》和它们的差距很明显。这方面出现的争论类似于 《流浪地球》面临的部分批评。

如果我们再把审美切换到叙事节奏的角度来看,《八佰》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前半部的剧情基本紧凑,从中期开始叙事逻辑就连续崩盘。例如决定要冒险升旗,又担心升旗之后不能继续坚守两天,结果第二天就撤退;比如决定给所有战士洗断头澡,结果洗完就准备撤退;比如让杂牌兵和伤兵的“敢死队”留守“阻击”,结果他们居然端着枪站一起走向敌军送死……因为撤退的设定,剧情逻辑全都不连贯,可导演却不从这种不连贯来发挥(类似《我的团长我的团》,战役最高潮上峰却选择不援救,剧情顺势激情立刻转为悲愤),反而让所有人都毫不质疑这个转折。这从叙事逻辑上也很难令人接受。

为什么许多观众能接受呢?因为许多观众对剧情的体验是 PPT 式的,一两个画面或一两个桥段自己觉得好看,就能留下印象;而对剧情的整体性,本来就没有什么感觉。有人谈更多的感觉,他还会生气,破坏了自己囫囵吞枣的饱足感。

观众对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审美有断层这个现实,不需要去质疑。我就举一个例子,绝大多数人平时听歌,有几首觉得好的歌记得完整的歌词,知道歌词里讲了一个什么完整的故事?大多数人听歌不过是听旋律和节奏感,根本不在乎歌词的质量。

从这个角度来讲,《八佰》碎片式的文本里是有支节亮点的,通过演员的努力表演展示出来。

而之所以观众会被《八佰》碎片式文本的情节感动,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朴素的爱国主义热情。看到烈士一个个死去,看到军人的悲壮,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但如果朴素的爱国主义热情上升为完整的爱国主义逻辑,《八佰》就开始散发臭味了。例如导演故意设计了说日本话的台湾人被群众吊死,这一段又在公映删掉了,他本来想携带什么私货?例如导演设计了逼着逃兵开枪打死日本俘虏的剧情,导演把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混为一谈,只有“非我族类”,没有正义是非了吗?又比如整个剧情里一直把租界的外国人当成叙事中一个主要的被感动对象,但一个爱国主义者看到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飞艇在高空冷眼旁观我们的死战,难道不觉得愤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太多了。

因此观众爱国主义的认知从朴素的情感上升为完整的逻辑,对《八佰》的评价就会疾速下降。至少是因为导演的表达能力不行,让观众往往要带入一些错误的主体。中国导演干这种糟心事的很多,前有《南京南京》老是带入日本人的视角,后有《金陵十三钗》完全是以洋人牧师的视角,现在又有《八佰》带入了一半租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视角。他们的电影未必是拍给国人看的,在他们脑海里总有一些洋大人的评委在空旷的剧场里要对他们的作品打分。

好了,再进一步,《八佰》作为重大历史题材,又曾借建国七十周年献礼的名义给出,历史观方面的审美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而普通观众对这一点的感知程度更低,绝大多数对历史一无所知。

《八佰》故事在历史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叙事点,一是淞沪会战后的坚守,二是被“上峰”强令撤离战场缴械进入租界,三是在租界坚持斗争到谢将军被刺杀、其他军士被日军俘虏奴役,战后只剩下一百人存活。

《八佰》主要渲染了“坚守”的故事,而且严重违背历史地虚构了很多激烈却不合逻辑的战斗,我们姑且接受这种“艺术加工”。但在后面两点上,却犯了极其本质的方向性错误。

八佰壮士撤入租界,历史上是非常屈辱的一件事。他们在淞沪战役失败的背景下,坚守仓库,是带着必死决心和军人荣誉的。如电影中所说,“我们还撤,撤到哪里,南京吗?”。但结果就是在“上峰”(蒋介石和租界的外国人)逼令下撤退了,而且撤退过程必须缴械,形同被俘。

这种充满义愤和屈辱的史诗,《我的团长我的团》就讲得非常好。龙文章他们与日寇决战时,上峰要求虞啸卿作壁上观。而虞啸卿被“岳飞37岁成名”的说法打动,从来不坐的他一屁股坐了下来,坐视炮灰团做孤军。故事内核是不是和《八佰》非常像?但《团》把所有有脑筋的观众都带入一个质疑,原来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中国没有“烈士”,而在于“上峰”啊!

可《八佰》电影里不但接受了这个撤退逻辑,而且虚构出了历史上并没有的“冒着敌人炮火,转进冲锋”的剧情,强行把一个充满屈辱的历史事件改成一种“转进”式的荣誉。进一步的,之前的“断头澡”,“我们退无可退,之后就是南京”之类的逻辑全都垮了。而且背对敌人、面对百姓、抛弃尸体、让伤兵和杂牌兵殿后、冲向被敌人占据的领土、被缴械等……全都是爱国军人最高级别的耻辱,《八佰》却把这种耻辱当成一种 PPT、插画式的荣耀来拍,完全颠倒了历史逻辑。

正因为导演的这种选择,导致孤军营在租界长期坚持的历史完全摒弃于电影之外了。为什么必须要摒弃呢,因为导演给“光荣转进”设计的若干理由中,反复强调一条“保留德械部队的种子”——而史实中孤军营大多数人没有光荣死在战场上,而是被敌人奴役下屈辱而死,都源于当初被“上峰”勒令缴械撤退。“保留种子”是彻头彻尾自欺欺人,放出这一段来电影的逻辑崩塌得更彻底了。

历史中八佰壮士被称颂(主要是共方),其实主要是因为在租界里作为孤军,仍然坚贞不屈的气节。所谓时穷节乃现,而不仅仅是那四天并不激烈的战斗。导演把一部历史献礼片的历史逻辑拍得如此颠倒,还不算严重失败吗?

有趣的是,和我在评论区争论这个问题的大多数观众,始终无法把电影和历史区分开来,认为我批评管虎导演,是为了侮辱历史上的烈士。这就进一步体现了本文的观点,正是观众鉴赏水平的断裂,才导致评价的两极分化呈现,却不是因为价值观的整体分裂。

最后,对所有文艺作品的审美最终都会上升到创作动机和精神主旨上。谈到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反对你的观众就会跳出来说,一部电影而言,娱乐而已,有这些东西吗?还不是影评人故作高深?

事实上管虎这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创作动机,就像有人在工位上抽电子烟边上的人假装大声咳嗽一样,能否体会得到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场景的熟悉程度。

电影去年就有人质疑《八佰》明确以讨好金马奖为目的拍摄,我现在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整部电影是在新中国的价值观体系里铺陈开来的,所以对“唤醒外国人”这类情节表达出了隐隐约约的批判,并且完全依赖于观众的价值观。例如黄晓明角色所说的一段话,电影里没有任何人提出坚定的反驳,如果你觉得这段话是揭露和批判,仅仅因为你作为观众有这样的价值观。

但最后“冒着敌人炮火转进”这种纯属虚构的剧情设计,完全冲垮了之前退无可退、誓死唤醒国人、宁死也要升旗的故事逻辑。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剧情是 75年 台湾版 《八佰》设计的结局,当年的台湾人都对这种剧情深深感动了(在特定时代——人民共和国取代国民党政府进入联合国,——起到了宣传效果),他们对唤醒外国人关注的观点也习以为常(电影《823》结尾居然有国军将领义正言辞对美国军官说,台湾是你们不沉的航空母舰),把“转进”渲染成壮烈也是习以为常。该电影的主演是秦汉和林青霞,而秦汉的父亲是飞将军孙元良,也是《八佰》原剧本《亿万光年中的一瞬》的作者。电影中大多数纯属虚构的剧情就来源于这个“小说”中的夸张。

再引申一下,整个淞沪会战之所以打得那么惨烈,根本原因就是蒋光头把中国军人当炮灰,不顾战略战术硬打给列强看的。蒋光头一生都在用别人的生命演戏给洋人看。现在又把八百壮士做炮灰团守四行仓库。而演戏没有效果了,就在洋人要求下逼八百壮士缴械,致使孤军沦为战俘。蒋根本不关心孤军下场。

而管虎拍这部片子时,心里又有多少洋大人,多少台大人,多少孙元良后人,才能把故事拍得这么拧吧呢?

管虎所谓的“70建国周年献礼大作”《八佰》,只是对75年版《八佰》剧情和精神的翻拍而已。

所以观众对这部电影评价的两极分化,完全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否从不同的审美层面,用更高的标准检视《八佰》;第二,是否从审美和价值观上接受《八佰》的内涵。

至于《八佰》的评价依旧很高,我个人表示无所谓于一时。从当年大片全部拍给好莱坞看,到流量明星的电影被资本热捧驱逐老戏骨,再到现在,不也得要一二十年?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如何评价电影《八佰》?.jpg” />

与八佰观后感作文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