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披麻戴孝 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披麻是啥讲究?有何出处?

网友提问:

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披麻是啥讲究?有何出处?

优质回答:

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葬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有养、死有葬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基石,“养老送终”,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骨髓。《中庸》记载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也就是说,体现地给去世的双亲安排后事,是孝道的最高表现。所以,自周朝开始,我国已经有了明确的丧礼,而后经过孔孟的“复礼”及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的孝道文化越来越受重视。所谓“慎终追远”,就是仔细谨慎的办好父母的丧葬礼仪,并在日后办好父母死后的祭祀事项。

中国的丧葬礼仪中,孝子孝女披麻戴孝是基本的讲究,其他还有,孝大孝女必须腰间捆着麻绳,孝子必须手柱孝杖,孝女孝妇必须有人搀扶,孝子的鞋不能完全穿上,必须汲拉着鞋,就是不能把鞋完全提上,要踩着鞋的后绑。那么以,这些规矩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以个意思呢?

其实,传统文化的形成,大都不是一个人立下的规矩,是在长期的发展传承甚至演变中而形成的,但人们习惯把每一种事情都找一个源头,而这些源头,往往被安排到大人物身上,因为只有大人物才有号召力。

民间关于“披麻戴孝”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有的说来自原始社会。那时候人的尾巴还没有完全退化掉,人到老了快要死的时候,尾巴就会发黄无力,这时候其子女知道其大限已到,便要将其吃掉。这种规矩相沿很久,随着人们的大脑越来越发达,有一个老人快去世时,感受到这种悲哀,感觉这是人类的奇耻大辱,因此离家出走。其子女拿着麻袋到处找他,又当席子又当被,在山上找了他几天,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一个山洞里,身体已经发臭。子女用麻袋盖着头捂着鼻子嘴,放声大哭。其实,这个传说经不起推敲,因为人还没有脱去尾巴的时候,还没有文明到发明麻袋。

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但老太太渐渐老去的时候,两个儿子都不孝,老人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自己死后不要厚葬,找个席筒卷出去即可,但要求三个儿子在他死前,每日都要看看门前树上的乌鸦和猫头鹰。这样,老人死前的这一两年,三个儿子发现小乌鸦会反哺老乌鸦,而小猫头鹰会吃掉老猫头鹰,这样一辈一辈传下去,乌鸦老了都有很好的归宿,而猫头鹰都要被子女吃掉。终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为了记住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在母亲死后,他们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并下跪拜路。后来,人们便世代相传,在亲人去世后穿素色衣服,披麻戴孝。

更流传更广的传说,便是来自于克己复礼的孔子。说是孔子母亲快要去世时,孔子正在陈国讲学,闻报后抓了块白麻布当头巾,穿了件白袍当外套,拿起一条捆书简的麻绳束在腰间,未及穿好鞋就往家里奔。等到送葬的时候,孔子已经哭得腰疼腿软,只好拄着一根柳木棍。要知道,古代的学士们,头上都要戴头巾的,所谓“羽扇纶巾”,是学士们的基本打扮。而孔子所在的时候,已经有了丝织品和麻布,孔子设馆讲学时,并未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所以那时候不是上大夫,戴个麻布头巾完全正常。而当时,棉花织出来的麻布本来就是白色的,如果需要其他颜色要人为地染上去,所以白色代表素净和纯真,孔夫子披麻戴孝,就是表示他对母亲的纯真孝心。而他柱的柳木棍后来演变为孝杖(我们这儿是用几根高粱秸子扎在一起当孝杖),表示父母死后自己失去依靠,只得拄杖而行。而踩着鞋绑,就是说明父母丧事是天下最要紧的事,急得连鞋都顾不上提上。

应该说,把披麻戴孝的来历演变到孔子身上,是人们对于孔子的尊敬。而事实上,丧礼的形成不会来源于某一个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孔子之前,周礼已经有了”五服制度”,根据人们和去世之人的血缘远近,规定了不同的 5 种丧服,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 ;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而披麻戴孝,便是血缘最近的人,也就是子女的服饰,称为“上孝”。后来,这种五服制度,演变为人们论家族亲人间血缘远近的一种称呼,通常指五服以内为近亲,不可通婚。

综上,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葬礼中的一部分,是表达对亲人的终极哀思和尊重,来源于谁并不重要,只是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承。当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观念,改薄养厚葬为厚养薄葬,老人生前尽孝,那是最为重要的。死后哭得再厉害,礼道再全,老人也啥都不知道了。

其他网友回答

披麻戴孝不仅在农村流传和盛行,就是在城市也有它的身影。披麻戴孝是行孝的最高礼节,也是对逝者最沉重悼念的表达方式。

只是披麻和戴孝不可分开,要说“披麻”的讲究,不得不从“披麻戴孝”说起:

披麻戴孝的讲究

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编织的粗糙麻片,或是指麻子桔杆剥皮的麻丝。有的是用麻片经过缝制成衣服的形状,谓之“孝服”;有的是用白棉布缝成衣服,称“孝衫”,类似于袍子,然后将丝麻束于腰间(我们当地就是这样)。

各地风俗有差异,其穿戴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我们当地只有这几类人才披麻戴孝:

儿子和女儿。他们是重孝之人,也称孝子、孝女。不仅要披麻戴孝,手柱孝棒(柳木梗缠上白纸)还要穿着白鞋,踏倒鞋后帮(脚不能完全放入鞋中)。同样也适合于干儿(女)。

“五服”之内的侄子(女)、侄孙(女)。“五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上四代和下四代之间形成的血缘家族关系网,也就是说,置自己于中间位置而形成的,即九代九族。而披麻戴孝与“五服”有直接的关系。凡“五服”之内的,孝服都是各自家庭缝制,与事主无关。当地人把这叫“生分孝”。将来谁家有丧事,也会如法遵守。

外甥(女):外甥是至亲,他们穿孝衣也只能在丧礼之日,随过了份子钱,管事的才给你孝衣和麻丝。如果为了“戏耍”外甥,主要是嫌份子钱少,太小气。故意不给。当二次补随之后才给你。当庭广众之下,外甥都会乖乖的“就范”,才能“披麻戴孝”。

准女婿。这个才是亮点。民间有句“羊叫唤,穿孝衫”。也就是说,女婿只有牵来了一只绵羊当“祭品”,才会给你孝衫穿。这个都是约定俗成的,女婿多了,路途远了,不想牵羊,也行。随上与羊价钱对等的份子钱,才会给你孝衫。这个当祭品的羊,也不是当天宰杀吃用。而是由事主家喂养,三周年祭日才食用。不过在当时,是祭品,会颇受礼待的。

披麻戴孝,一来可以判断与逝者亲疏关系,二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不舍和怀念;三来也提醒后代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们,孝顺他们。

关于披麻戴孝出处有三。不过,还是倾向于这个:孔子母亲快要去世了,孔子正在陈国讲学,闻讯后拿了块白麻布当头巾,穿了件白袍当外套,又用一根捆书的麻绳扎在腰间,沒来得及穿好鞋子只奔家中。等到送葬之时,孔子已经哭得连腰腿都发软,只好柱上了一根柳木棍。

孔子所在的年代,已经有了丝织品和麻布;孔子又不是上大夫,戴个麻布也属正常,且当时的麻布,刚织出时是白色,以后才着色缝衣等;孔子是“圣人”,是个大人物。想必只有这一种说法靠谱些。

披麻(戴孝)的出处并不重要,它只是中国传统丧礼的一部分。只是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这一习俗想必也会有改变的。大家觉得呢?

【@为生活而提神】

其他网友回答

农村葬礼,对于披麻戴孝是有一定的讲究!

披麻戴孝总体体现为,儿女对去世老人的悲痛而痛之痛所在!也是从不同的衣着上更能分辨出哪位是长子,次子。

在山东鲁西南,长子腰细麻最粗,次子相比较细一点。头戴孝三尺三,身穿孝袍,腰系麻,一手持哀棍白纸缠绕,一手挑幡就是长子!

如果去世老人,还有一个健在,头戴三尺三的孝一定要系的一边长另一边短,让路人知道还有一位老人还活着。

父母都去世出丧头戴孝系的孝巾相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头戴孝一定在眉头一侧针缝上一个棉花,意思是老人去世了,一切事交给街坊忙人们啦,孝子贤孙只有哭的份,不要其它顾虑!听不到外人的闲言碎语!尽量把老人顺顺利利安葬!

其他网友回答

在农村的葬礼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许多人披麻戴孝。很多人知道这样做,但是不知道披麻戴孝是为什么,到底从何而来?披麻戴孝其实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周朝制定周礼开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已经规定生有养,死有葬是我们孝道文化的精神核心。在中国古人看来,不仅要在活着的时候好好孝顺父母,更要在死后为父母办理好丧事,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孝顺的子女。那农村之中的披麻戴孝到底有什么具体的讲究来自于哪里呢?

披麻戴孝的历史本源

在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之中的《中庸》中就曾经写道,把父母的身后事按照生前来办理。把一个家庭之中的出生和死亡同等对待,是孝顺父母的最高标准。而我们国家的丧礼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则是产生在遥远的周朝。周朝的周公旦和一些文武大臣制定了属于周朝的周礼,后来在春秋时代,经过孔子孟子的复兴运动成为了中华丧葬文化的基石。

披麻戴孝,据说最早的历史起源是在原始社会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类智慧以及脑力都没有现代人发达。就连身体上的器官也没有进化成现在人的样子。还保留着猿猴时代的尾巴,人到老了快要死亡的时候,尾巴就会变得萎缩无力。而子女知道他大限快到的时候就将他吃掉,这是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

这种习俗一直到后面很久,当一个老人快去世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人类的奇耻大辱,觉得不能因此而废掉了人类的亲情血缘。便决定一个人死在外面,后来他的子女拿着麻袋到处找他,在风雨交加的时候,这个麻袋成为了子女睡觉下面垫的被褥。后面终于找到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掉,身体发臭,子女就随手用身边的麻袋把老人盖住。当然这只是一个历史传说,原始社会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故事,其实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最正规的历史来源还是源于儒家的先祖孔子。据说孔子他的母亲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可是孔子还是在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儒家学说。有一天,有人跟孔子说她的母亲快要去世的消息,孔子着急的就随便抓了一块白布做 头巾,套了一件白袍,然后就往家里跑,到举行葬礼的时候,孔子已经哭的不行了。

后面大家都觉得孔子这种行为表达了对母亲的哀悼,因为白颜色本来就给人一种肃杀和霜降的氛围。从当时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来看,也是普通百姓能够用得起最简单,最实用的实际物品。如果一个人死掉丧礼大操大办,用丝绸或者布帛的话,那将会产生很大的浪费,所以披麻戴孝成为后世传统丧葬礼仪上的必备用品实际上是现实的需要。

披麻戴孝的具体讲究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从春秋时代孔子发明开始流传到现在已经近3000年的时间,中间发生了许多变化与进步。披麻戴孝也不再是孔子当年简简单单地扯一根白布和麻布披在身上。而是有专门的以礼仪形式进行规定。像农村之中,一个老人去世,他的子女和孙子一辈的人披麻戴孝,是最基本的规定。

这些人在丧葬形式上被称作孝子孝女,他们的腰间必须捆着自己手搓的麻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孝子,他还要用手拿着孝杖。孝女孝子必须在丧葬礼仪上哭得很伤心,也表示对逝去老人的不舍,还要有专门的人去搀扶,叫他们不要过分的哀伤。向孝子孝孙他们的鞋不能完全穿好,必须半只脚进去半只脚出来,这就表示他们因为过度哀伤而失去了对生活的安排。

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传统孝道

到清朝中期以后,这些习惯习俗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变得渐渐式微起来,在各个大城市之中,越来越不重视。但是在中国的农村之中,却依然把这些古代丧葬礼仪习俗传承的很好。

我们平时生活在农村之中,会看不出来哪些人,哪些事情是需要怎么去做的。但真正涉及到一个村庄或者乡镇,他们是否具有营聚力和团结力,就能够从红白喜事这些事情上面看出来。一个家庭也是一样,当发生喜事或者丧事的时候,如何组织人去做,哪些人做哪些事情,上面的人能否管好整个流程,都可以看出这个家族的未来兴衰。

所以说传统的丧事礼仪并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习俗,而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过去的一个缅怀。在现代中国传统孝道和文化越来越微弱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身体力行,把这些习俗在自己身上实践。坚守那份来自本心的孝道,而不是在老人死后感叹什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心情比较沉重,因为“披麻戴孝”太有画面感。农村丧葬的礼节习俗大致可分为:丧礼、葬礼和祭礼。丧礼指下葬前的服丧守孝哀悼;葬礼是指葬式、葬法、墓葬规格以及陪葬等;祭礼是指对死者的祭奠和供奉。按照上面的说法,“披麻戴孝”应该属于丧礼范畴,而不是葬礼。下面就说一下“披麻戴孝”的讲究和来历。

一、“披麻戴孝”的讲究

“披麻戴孝”有哪些讲究呢?根据《仪礼·丧服》记载,孝服有以下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丧服等级不同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 ;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直到现在,也还有很多农村地区依“出五服”、“未出五服”等来描述血缘关系的亲疏,只是大家多不知“服”是来源于古代丧服制度了。

其中上面讲到的斩衰,是五服里面最重的孝服,以粗劣的生麻布制作,不缉边。以两条麻布带,一条束腰,一条束发冠,称作“苴绖”。用竹制而不加修理的哭丧棒,称作“苴杖”。穿菅草编的粗草鞋,称作“菅屦”。后世也有用麻布片披在身上代替斩衰,叫做“披麻戴孝”。 孝服的颜色分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二、“披麻戴孝”的来历

关于“披麻戴孝”的来历民间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与泰伯有关。据史料记载,泰伯生于殷高宗武丁十四年四月初四日,卒于武乙丙寅年寿九十一岁。相传,泰伯去世后,吴人悲痛欲绝,哭声震天,他们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以至于葬礼那天满山遍野的鲜花被摘没了。由于泰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一束麻束腰间,以表达对泰伯的敬仰怀念和哀悼。后来,孔子给与泰伯极高的评价:“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有了孔子的赞誉,更提高了泰伯的影响力,所以腰间束麻就逐步传遍华夏大地,演变成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习俗。

《中庸》有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 也”。意思是说,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一样尊敬,这是孝的最高表现。中华民族以“孝”著称,“披麻戴孝”作为一种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孝文化渊源流长的一种表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披麻是啥讲究?有何出处?.jpg” />

与梦见披麻戴孝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