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的故事:成语《鹬蚌相争》是怎样的典故故事?在现实中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网友提问:

成语《鹬蚌相争》是怎样的典故故事?在现实中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优质回答:

问题:成语《鹬蚌相争》是怎样的典故故事?在现实中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一、《鹬蚌相争》典故的完整故事版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 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二、这个典故给我们的启示

1,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所以,处理事情时一定要注意外部的情况,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这也是最原始、最普遍的观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蚌优哉游哉爬到河滩晒太阳,悠然自得,哪里意识到鹬的到来;鹬看到又肥又嫩的蚌,垂涎三尺,哪里会料到蚌的反击?如果它们在享乐时,能多想想潜在的危机,也许不会成为渔夫的战利品吧。

3,劝导也需要技巧。在生活工作中,我们有时要充当劝导的角色。对一些特殊的事,特别的人绕绕弯,巧用比喻,含蓄地表达出自己观点效果往往更好!名士苏代就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其他网友观点

成语“鹬蚌相争”后面还有一句“渔翁得利”。

【01】出处

“鹬蚌相争”语出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

“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而这个典故又选自《战国策·燕策》。

【02】释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03】典故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国于是很慌张,派了辩士苏代去赵国游说。苏代去到赵国,赵国想要杀他,他却对赵国大王说,我是来讲故事的。

于是,他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今天我来的路上,经过易水,看见一只蚌出了水面晒太阳,然后一只鹬看见了,就去啄它的肉,蚌马上合拢,把鹬夹住了,都不放手。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干死你。”蚌说“今天不松开,明天不松开,饿死你”,于是僵持不下,最后来个渔翁,直接把它们两个抱走了。

以此为例,苏代说现在赵国和燕国就像鹬蚌,秦国就是渔翁,我们一起打仗,然后秦国就会把我们两国一锅端。赵国大王听了,就停止了对燕国的攻打计划。

【04】启示

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今天我们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等,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其他网友观点

鹬蚌相争,鱼翁得利。比喻双方因事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这句成语的来源是这样: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这个成语带给我们的启迪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不要做伤害对方的事情,在遇到事情时要冷静解决,不要各不相让,否则,就激化矛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现时生活中这现例子太多太多。两位司机因车辆发生轻微刮擦,由于双方都不能冷静解决问题,互不相让,在公路上发生争吵撕扯,结果被一辆高速驶过的汽车将二人双双撞死。这件事虽说没有被第三者受益,但二人因小事而相争而双双付出命,这不正是“鹬蚌相争”的结果吗?

其他网友观点

人与人彼此相处要互相尊重,不要斤斤计较以至于互相死磕让第三者去捡了便宜。做的大度宽容点吃点亏亦无妨

其他网友观点

双方相争,第三方得到好处,告诉我们懂得分享比相争好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成语《鹬蚌相争》是怎样的典故故事?在现实中给我们怎样的启示?.jpg” />

与鹬蚌相争的故事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