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朋友们,你的家乡有哪些民间的传说,民间的小故事分享一下?
优质回答:
我的家乡座落在祖国西南的边陲,这里山清水秀,祖辈们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不当有美丽的风景,勤劳朴实的人。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老故事吧!
离我们村子两三公里处,有一个名叫“白家沟”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有成年人一般高的洞口,洞里有一眼泉水,长年都不干涸,水质清冽甘甜。但是至于这个洞的出口在那里,到现在也没人知道。我爷爷辈的那代老人们也有人好奇,想进去一探究竟,但是越往里走越冷,幽深的让人害怕,所以渐渐的便再没有人涉足了!
听爷爷说,以前有一个人家里很贫困,但是却是母慈子孝。一家人过的和和乐乐,转眼他的老娘八十岁了,古人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儿子儿媳便商量着把家里的年猪杀了之后,请几桌客人来给老娘祝祝寿,让老娘也乐哈乐哈!
五谷杂粮,浊酒野菜,一切都准备就绪,可夫妻俩却犯了愁。因为以前的人们大部分都很贫穷,就连吃饭的土碗能人手一个,都不容易,更别说家里想请几桌客人来了。
这天,这个勤劳孝顺的男子在“白家沟”的山坡上放牛,正为借不到碗碟而苦恼时,忽然他家的牛跑进洞里喝水去了。而男子跟着牛来到洞口边,一眼就看到了泉水边摆着一摞碗碟,精致的花纹,拿在手里又感觉很温润!而且数目不多不少,正是他心里需要的数量。
又惊又喜的男子不停的对着洞口跪拜,并且祝祷说:“看不见的老神仙,如果您肯把您的碗碟借与我用,我保证一个不少的给您还回来。如果有损坏,就是卖牛卖马我也一定买来还给您。如果您同意,我回家里拿萝筐来背下山去!”
男子于是赶着牛回了家,叫上媳妇一起去把泉水边那些精致的碗碟背回了家,给他老娘顺利的过完了寿辰。而他也信守承诺,在用完之后,一个不少的把那些碗碟还了回去,还带了些香纸供品去拜谢!
从此以后,那些贫苦人家有什么婚丧嫁娶,都会准备一些香纸果品,去那个洞里借碗碟来用,而大家也信守承诺,有损失都尽量补足!
日子就这样在波澜不惊中度过,可是时间久了,有些人骨子里开始出现了贪婪的苗头。看到洞里借来的碗碟漂亮精致,于是在还的时候就把家里的土碟土碗掺杂进去凑数,把借来的留下自己用,有的借出来用损失了也不买来补齐就还回去!就这样,人们再要用到碗碟时,能借出来的越来越少,最后甚至一个碗也借不出来了!
而老人们一说起这个故事时,都会对那些失德失信的人嗤之以鼻!
而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办酒席时再也不需要去借碗碟了,只要舍得花钱,就能亨受到让人省心省时的各种服务!但关于那个洞,关于那眼泉水的传说却还没有消散在历史的沙砾中。
经过人们口口相传,像一杯陈年美酒,越发使我沉醉其中!原来不管什么时候,诚实守信都是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德,而失信失德却是永远让人唾弃的陋习!
其他网友观点
小时侯听我们家乡的民间传说很多,故事也不少。每年天干旱,火辣辣的太阳当照时,我说:老天把人烤干了,有位老人笑哈哈的说:听古人说,原来,天上有十二颗太阳,把地球晒着焦了。于是,二郎爷,怨恨老天不让人生活,他为了人类的生存,下定决心,改天換地。民间传说,二郎爷担山赶太阳的故事。把十一颗太阳赶走了,给人类只留下了一个温暧的太阳,至今,还那么地久天长。
其他网友观点
救张籍一命的“桃花坞”
四海升平承主恩,桃花柳絮醉春风,
桃花酿就胭脂色,柳絮轻斟玛瑙红。
这首诗的作者乃唐朝著名诗人张籍(和县人)于一次宫廷庆功宴上急就而成。它既让张籍捡回了一条命,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又使亚父城(今和县城)平添了一处胜景——桃花坞。
事发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8年)冬,宰相裴度平淮大胜,班师回朝,宪宗皇帝设宴太和宫,宴请文武百官。席间,有好事者提议,凡在座者每人需吟一首与酒有关的七言绝句,且尾句必须缀“红”;出格犯复者,罚酒三碗。张籍彼时仅为一太祝小官,轮到他吟诵时,“红”字皆被前者占尽,加之几分醉意,便随口吟出“柳絮轻斟玛瑙红”诗句。岂料,一位专事奉承拍马的奸佞之臣,启奏皇上:今日喜宴,臣等诗句均以“红”缀尾,以表贺忱;而柳絮色白,属丧,张太祝实乃诅咒圣上,罪该万死。闻之,皇上龙颜大怒,要将张籍推出斩首。
当时,在场官员无不噤如寒蝉,幸得韩愈冒死进谏,加上张籍一番机智应变,才让他死里逃生。他先是辩称心中早有祝词,刚才只是吟了最后一句,请皇上恩准他将全诗吟完,获准后,他一气呵成吟罢全诗;随后又称少时攻读亚父城中桃花坞,其处有千棵桃花,万株杨柳,春深时节,柳絮飘舞,桃花辉映,灿如玛瑙。听罢,皇上龙颜大悦,收回成命,从此,也让张籍进入了皇上的视野。
其实,张籍吟诗之时,桃花坞纯属子虚乌有。为防被皇上识破,他连夜差遣心腹赶回家乡,抢种桃树,并命名“桃花坞”。此后,桃花坞便伴随张籍的腾达,声名远扬。
其他网友观点
我回答:题目是《福田河的前世今生》 我的家乡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绵延几百里的大别山南麓,隶属湖北麻城,她是一座美丽的小镇。她座落在长江支流—举水河的正源。源头有两河汇集于此,由于她的地理位置,政府把她叫口子镇,以利更好地开发和发展,她是鄂东北通向豫皖的大门,106国道穿行南北,给她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我们儿时戏称她“小武汉”。她有一个吉祥而又悦耳的名字叫“福田河”,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相传,赶山塞海的远古时代,福田河东面河中盘石堆砌,乱石穿空。每逢夏季,暴雨肆虐,洪水撞石,酷似黄河壶口,浊浪沸腾滔天,因此得名“沸天河”。往昔河上无桥,洪水来临,无以度河。即使冬季少雨,河道干涸,遇上冰天雪地,人们不得望河兴叹,求天哭泣。若干年后,又更名“哭天河”。又过了不知道多少漫长的岁月,有一位老道士路过,看出这里是一方福地,但是被河道所分割隔离。要是能架一座桥连成一片,那该多好!于是,他募集银两,征收物资建材,招聘能工巧匠,大举造桥。老百姓被老道士的善心和愚公精神所感,纷纷前往助力,不多时一座石桥终于竣工了。自此,先人们在这片青山绿水,阡陌交通,长虹卧波的宜居之地,生存繁衍和发展,又经历了多少代人烟。经由岁月的打造,这里成为一方福地,“福田河”因此而得名。 今天的福田河在新的时代同祖国各地一样,建设得美丽和繁荣,人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实与历史不谋而合,“福田河”的美名,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其他网友观点
从前有个人出外干活儿,回来的时候背着行李,路上遇到一个瞎子,就同那个瞎子一同走。两个人边走边说,聊的挺开心。到了晚上,二人便住在一起,那个人心眼儿挺好,就和瞎子和盖自己的被子。那个瞎子觊觎人家的被子,半夜里就偷偷在被子的四角分别缝了一个纸钱,也叫现钱。第二天分手时硬说被子是他的,那个人说你这个瞎子好没良心,我好心好意让你盖,你还想给我赖掉?瞎子说要不然咱们就见官。那个人说:"见官就见官,明明是我的被子,我还不敢跟你去见官?"于是二人就去见了县官,两个人都说被子是自己的。后来瞎子说他的被子有暗号。县官问那个人你的被子有没有暗号,他说没有。县官就问瞎子有什么暗号,瞎子说被子的每个角里都有一个纸钱,于是县官命手下查看果然如此。县官就对那个人喝道:"一个瞎子你也欺负人家,给我重打二十大板!"那个人不但挨了打,被子也被判给了瞎子。那个人回到家后觉得很憋屈,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了他十三四岁的儿子。儿子说:"爹爹不用着急,我去把被子给你要回来。"然后他询问了瞎子所去的方向以及大概位置,就出发了。第二天还真找到了那个瞎子,他就走上前,又是扶他走路,又帮他背行李,还要做他的徒弟,嘴里左一个师傅右一个师傅不住的叫。瞎子看着孩子这么热情,很是高兴,还真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徒弟。瞎子就问孩子叫什么名字。孩子对他说:"我叫刚才,也叫都来看。"两个人相依为命,白天那孩子去要吃的,晚上二人就住在一个村村头的土地庙里。有一天夜里那孩子见瞎子睡着了,就把行李衣服包裹起来,全部带走了。走之前还在庙里的供桌上拉了一泡屎。没多久瞎子被冻醒了,就找衣服被子,摸来摸去什么也没有。就喊:"刚才刚才!"没有人答应,他就起来走到庙门外扯开嗓子大声喊起来:"都来看!都来看!"喊了半天也没应。喊的久了,村里有人听见了,说大半夜的谁在土地庙里喊什么?于是就纠集了几个人前去查看。到了那里发现一个瞎子一丝不挂地站在那里叫喊。问他叫啥,他说找都来看。有人发现他在供桌上拉了一泡,就问他,他说:"不是我,是刚才拉的。"有人说:"可不是刚才拉的,还冒热气呢!揍他!"于是几个人将他打了一顿从庙里赶了出去。
其他网友观点
传说我们村子里的土地庙。可以很灵验,有婚丧嫁娶的人家晚上去烧一烧纸,然后报上数目,说需要多少张桌子和椅子。第二天天不亮之前就派人去取就好了,自然会有。相应的椅子和桌子摆在土地庙门口。后来由于外村人来土地庙借桌椅板凳。没有还回来,以后就不灵验了。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朋友们,你的家乡有哪些民间的传说,民间的小故事分享一下?.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