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是谁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是谁说的名言?
文:向尚瞰(读史专栏作家)
北宋名臣范仲淹,出生后一年即丧父,母亲为生活所迫而改嫁。范少时在附近山中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后来他又到南京应天府书院免费就学,入学后,范昼夜不停地苦读 ,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他的食物很不充裕,长期靠喝粥度日,甚至粥也不济,一天只能喝上一顿。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终于成了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他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言,就是他政治抱负的深刻表述。为官数十载,范在朝廷犯颜直谏,多次遭贬。他又推行了庆历新政,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也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他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在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是苦难造就了范仲淹的一生,也是苦难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精神。
上帝造物,给予人们胜利的喜悦,家庭的幸福,友情的滋润,爱情的甜蜜。但也给予人们各种各样的苦难。什么是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人们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这既有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也有个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家庭极度的贫困,重病乃至绝症在身,亲人的意外死亡,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遭受不公正的对待等等。
苦难的果实是苦涩的,不同的人面对苦难的人生做着不同的诠释。悲观者,逃避苦难,或被苦难压倒,因此也远离了成功的花环,幸福的美酒。坚强者,正视苦难,向苦难作拼死的搏斗,在经历了一番艰难竭蹶之后,也终于苦尽甜来,赢得最后的成功与幸福。
苦难常常把人逼到无奈和困惑的地步,可也往往让人因此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苦难又是一段风雨路,跌倒了爬起来才知寻路的重要和开路的不易。而走过那段泥泞和坎坷,人就会变得勇敢而无畏。因此,苦难对人生有三种意义:一、让你多了一种体验,使你的生命更加丰富,人格更有尊严;二、为你战胜更多苦难积累了经验,使你能够坚定地走完人生的风雨路;三、战胜苦难,就是战胜了恐惧,这从根本上具备了战胜一切苦难的人格力量。可以说,苦难感、幸福感、成就感与人生意义,在人的生命中是融为一体而交感互动的。
如今,中国经济的开始腾飞,物质条件比较充裕,使我们这一代人中淡化了苦难的存在,有些年轻人甚至喊出了“80年代后出生的我们不要苦难”的口号,面临着这种毫无忧患意识的思想,我认为,苦难并不是你要不要的问题,你要也好,不要也罢,苦难都是生命中无法遮掩的真实,都是现实中真实的存在。且不说个人和家庭无法摆脱苦难的阴影,就是一个企业,只要有竞争,就有风险,就有灭顶之灾的可能性。
所以,曾经有家企业就以“苦难文化”作为企业建设的精神之本,他们认为:苦难,是自已终生进步的阶梯;苦难,是自已终生进取的不竭动力;苦难,是自已走向更大成功的必由之路。唯有清醒地正视苦难,并最终克服和战胜苦难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我认为这样的苦难意识,正是一个清醒的成功者应该具备的品格,也是他将取得更大成就的驱动力。
苦难是人间的一个常态,苦难情结是人类永远的精神纠缠。苦难常不期而至,也会突如其来地降临到某个人的头上(比如,遭地震、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空难、车祸、塌方等等造成的意外伤亡)。所以,即使是躬逢盛世,或生长在幸福之家,也应该有苦难意识,也要有作好迎接苦难的思想准备。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是谁说的话.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