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几月几日:“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啥意思?今年大暑在中伏前还是后?

网友提问:

“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啥意思?今年大暑在中伏前还是后?

优质回答:

种了一辈子的地,天天同庄稼打交道;做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也很喜欢和大家探讨一些有关农业农事方面的问题。

先说一说今年大暑是在中伏前,还是在中伏后呢?今年入伏是在7日11日,那么,7月21进入中伏;大暑交节日则是在7月22日。所以,今年的大暑是在中伏后。

再来细述一下,为啥说: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

大暑是指天气进入最炎热的时段;谚语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同样是说中伏也是在天气最热的时段。如果大暑在中伏前,二者前后顺序,就更加延长了一年中最为酷热的天数。假如是在中伏后,二者叠加,酷热的天数就相对减少几天。

大暑中伏前与荒年又有啥关系呢?因为炎热天气时间延长,也就相对增加了降雨的次数;而下雨天杂草生长又特别迅速,加之种地人又无法下田劳作及时锄去杂草。至使田间野草丛生,如荒地一般,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荒年。

所以,这里说的荒年,并不是因为粮食欠收而造成没饭吃的荒年;是指农田因天气原因,不能及时除去荒草而产生的荒年。

其他网友观点

字面意思就是大暑要是在中伏之前,粮食就会出现欠收的现象,粮食欠收可不就是荒年吗?今年中伏是从7月21日开始共计20天,大暑是7月22日,也就是说今年的大暑不在中伏以前,所以只要不出现极端自然天气,粮食肯定不会欠收的。

那么为什么说大暑要是在中伏前,必定会出现粮食欠收的情况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粮食为什么会出现欠收。比如说我们山区农村种玉米,四月上旬种玉米的话,只要不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玉米基本上都会丰收,但是如果到了6月中下旬种玉米的话,你会发现秋收的玉米很多都是颗粒不饱满的,这是因为玉米种的迟,种的迟就会导致玉米灌浆期的气温达不到应有的温度,为什么温度达不到呢?因为节气已经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气温就会发生变化,因为玉米生长期一般在4个月上下,6月中下旬种的玉米要到十月中下旬成熟,而这个时候气温刚好比较低,所以严重影响玉米灌浆,因此自然会出现欠收的情况。

那么这与节气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了,不同的节气气候条件是不同的,大暑如果在中伏以前,中伏的时间就会很短,只有10天,中伏过后就是立秋,所谓早立秋冷飕飕,立秋以后气温就会走低,就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极容易出现农作物欠收的现象。

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24节气?就是因为24节气事关农业生产,不同的节气气候特点不同,只有在合适的节气里播种才有可能有一个好收成。古人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出很多农谚,用来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这些农谚都是以实践为基础,所以准确性也是相当高的。就如同我们山里人常说的“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如果你非要立夏以后才种瓜点豆,那么秋收的时候人家能丰收,你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其他网友观点

当太阳位于黄经120°的时候,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

通常情况下,大暑节气都在三伏天的时候,这段时间也是国内日照时间最长、也是温度最高的一段日子,大多数地方干旱少雨,普遍都高温。

对于大暑,民间有很多的俗谚,像是大暑凉、水满塘;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还有一句是说,如果大暑发生在中伏前,那么今年就是个荒年。

正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数九寒天是很冷的时候,以三九最冷,而与之相对的最热的三伏天里,以中伏最让人难以忍受。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酷热的一段时间,今年的中伏,是从公历7月21日开始。

按照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老算法来说,今年的中伏就是夏至四庚日,要有二十天。

所谓的“大暑中伏前”,说的就是大暑在中伏正式入伏之前就到了,若是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么实在不算一件好事,古人觉得这是荒年的一种征兆。

当然,今年的大暑,刚好就在中伏入伏的后一天,以往的大暑节气,也主要在七月的21日到23日之间,今年是七月22日晚上22点27分的时候。

大暑过完之后,就到了立秋的节气,也就是今年的8月7日。

原本大暑就是一年当中暑热达到顶峰的日子,而这段时间,大部分的地方又没什么雨水,又非常高温炎热,当然,也有些地方是高温,然后雨水不断。

与大暑一样,中伏也是极其炎热的时间段,如果大暑在前面很热,中伏再热上二十来天,那么就会导致水源的急速消耗干涸,对农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偏偏在大暑前后,正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管是水稻还是玉米之类,都非常需要充足的雨水才能灌浆生长,若是缺水,其果实就会干瘪,没有收成。

另外,红薯、芝麻等各种主要农作物,也都在这段日子里是耗水高峰期。

以前农业技术非常落后,几乎全都靠天收,因此对于各种天灾都是非常害怕的,人们也很在意各种关于农谚的说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今年的中伏入伏在大暑节气的前一天,按照老传统来说是个好兆头,更何况现代的科技已经相当发达,自然对于农业的影响,已经远远小于从前。

其他网友观点

“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啥意思?今年大暑在中伏前还是后?今年的大暑节气是7月22日,而中伏的时间是7月21日,所以今年大暑在中伏后。

对于每年的二十四节气阳历的时间,基本不会出现大的变动,但农历的时间由于“置闰法”的调整,会出现闰月的现象,所以对于伏天也有变动,就像笔者提问的一样“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这句话什么意思哪?有道理吗?

其实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到了大暑节气在进入中伏天气,那么今年将会是荒年,这还要从进入伏天开始说起,“夏至三庚数头伏”,十天为一庚,通常伏天都是四十天,但每十年里也会出现几个三十天的伏天,如果夏至到立秋前出现四个庚日,那么就会出现三十天的伏天,从这里也就能看出,第四个庚日在大暑后,也就是中伏的时间,那么立秋当天,或者立秋后就会进入末伏,也就是说今年伏天过的快。那么和荒年有什么关系?

俗语说的好“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当秋天来的早,天气也会慢慢的转凉,“一场秋雨一场寒”温度就会随着秋天到了,慢慢的下降,而正在生长的农作物,由于没有得到充足的积温,就会造成生长迟缓,灌浆不充足,从而也会影响庄稼作物的产量。

从以上俗语也能看出,秋天来的早就会影响庄稼的产量,在以前不比现在,本身粮食收成就不高,如果热天少,土地得不到有效积温,作物就不会有充足的热量去发育,就会延缓庄稼的籽粒生成,庄稼成熟的慢,收割的也就晚,也会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完成两头作物都会减产的说法,以前老农称为荒年,俗语说的好“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两头都收”,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俗语都是以前老人,通过生活积累总结而成,在当时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人们也会根据俗语来种植管理庄稼,大家怎么看待这句俗语哪?

其他网友观点

所谓“大暑”也就是“大热”的意思,热如煮物也。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是这个节气的特点。今年农历的六月十三日是大暑节气交节的时间,是2021年7月22日。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正是庄稼长势最快的时候,也是最需要雨水的时候。俗话说:“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说的就是大暑节气的天气,因为太热了,地里的水分蒸发很快。

“大暑满屋烟,老少穿新棉”的说法,因为大暑节气满屋冒烟,就代表着要下雨了,大暑节气下雨就代表着秋庄稼收成好,秋庄稼收成好,人们生活宽裕就会添置新棉衣。

其他网友观点

为什么农村在过去就形成这些关于气候的俗语呢?在过去农耕年代,农业气象预测,受到当时的科学技术的限制,非常落后,农村人要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基本情况,就只能通过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来积累一些经验和总结一些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来为自己的农业生产服务。这就形成了目前农村民间传承下来的这些经典实用的俗语,来指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活动。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和总结了,大暑节气在中伏的前面,即先是过大暑节,再过中伏,这样的年景,并不好,必定是荒年。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啥意思?今年大暑在中伏前还是后?.jpg” />

与大暑是几月几日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