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候?
拼音作为汉字的拼音方案,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帮助我们进修汉字,还在现代汉语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影响。那么,拼音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候又开始使用的呢?
拼音的发明者是周有光,他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于1906年出生在江苏常州,少年时期就读于常州高质量中学。在那个时代,学校虽然提倡讲国语和写白话文,但老师和同学们仍然使用方言,古文的写作要求让周有光感到困惑。然而,一位想法开放的老师启蒙了他,使他对新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3年,周有光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随后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在大学期间,他发现学生们只讲英文,中文的交流却显得特别不便。于是,他开始进修语言学,思索怎样改善中文的书写和交流方式。毕业后,周有光选择了赴日本留学,进一步深造。
抗日战争期间,周有光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新华银行职业,并被派往纽约华尔街。在那里,他有幸与爱因斯坦交谈,爱因斯坦的一番话让他觉悟到,人生的时刻是有限的,应该充分利用业余时刻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于是,周有光开始潜心研究语言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有光辞去了在美国的高薪职位,回到祖国。1955年,他受邀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负责汉语拼音的制定职业。虽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周有光依然全力以赴,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创立了一套汉语拼音体系。这一体系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赞扬。
1979年至1982年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制度》的出台以及1988年《汉语拼音词汇》的发布,标志着拼音的正式推广。如今,我们使用的拼音方案由26个字母组成,极大地方便了汉字的进修和使用。
周有光在百岁时仍然坚持进修,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展现了他对汉语言文学的热爱。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他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人进修的榜样。
拓展资料来说,拼音的发明者周有光通过不懈努力,创造了这一便捷的汉字拼音体系,极大地推动了汉语的普及与提高。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语言学的探索,更是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索。拼音的诞生,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