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

网友提问: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

优质回答:

阳明新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指导、讨论、关注。

阳明新学认为:诸葛亮南征蛮部擒孟获是真的,但七擒七放的故事是演绎的。

首先,我们来看诸葛亮这次南征在史书上的记载:

《三国志.诸葛亮传》没有提到七擒孟获的事情。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与《三国志》同时代的史书东晋习凿齿撰写的《汉晋春秋》提到了七擒孟获的故事,当然习凿齿依然是以蜀汉为正统来撰写的。

著名地理文献《华阳国志》和《水经注》也都提到了七擒孟获的事迹。

乾隆三十三年间成书的《通鉴辑览》对七擒孟获的事迹进行了否定,认为故事太过于儿戏。

七纵七擒为记载所艳称,无识已甚。荒蛮夷固当使之心服,然以缚渠屡遣,直同儿戏,一再为甚,又可七乎,即云几上之肉不足虑,而脱韝试鹰,发押尝虎,终非善策。且彼时亮之所急者,欲定南而伐北,岂宜屡纵屡擒,耽延时日之理,知其必不出此。

清朝嘉庆年间张若驴编撰的地方志《滇云纪略》对七擒孟获的事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叙且考证了七擒孟获的地点。

阳明新学认为,《三国演义》本来就视蜀汉为正统,且成书晚于《三国志》。为了突出诸葛亮代表的汉室正统的仁德,已经突出诸葛亮的功绩,将一些事实加以夸大或编造一些事迹来神化,这是完全可能的。不要说古代,就连现代为了竖立典型,都编造了一些经不起考证推断事迹突出人物形象。

《三国志》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一本史记,如果真有于此伟大神奇大仁大义的七擒而放的事迹,定会当以记载。所以对诸葛亮南征陈寿肯定是严加考证过的。

至于《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应该是参考来源自《汉晋春秋》。然而《汉晋春秋》这本书很多事迹都是根据民间传说而成的,没有《三国志》的严谨和认真。

至于后面的一些书籍和地方志,成书时间距离历史时间相隔了上千年,故不足信,多半都是根据前人编撰以讹传讹罢了。

阳明新学非常赞同《通鉴辑览》的说法。所以七擒孟获的故事是编撰的。

其他网友观点

诸葛亮七擒孟获在《三国演义》中写的比较精彩,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甚简:“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另《三国志》裴注引《汉晋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识虚实,故败。今蒙赐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曾诗赞诸葛亮:“八阵风云布时雨,七擒牛马壮秋风。”可以肯定地说七擒孟获是有史料依据的,绝非《三国演义》小说家杜撰。

其他网友观点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刘备死后,蛮王孟获联结南方各郡的大姓起兵造反,他们攻城略地,蜀汉边境地区扰攘不宁,人心大乱。为巩固蜀汉大后方,以便全力与曹魏抗衡,诸葛亮亲率川军南征。他坚持“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孟获屡擒屡纵,共达七次之多,终于征服了孟获。这个桀傲难驯的蛮王带领妻子兄弟和死党,心悦诚服地拜倒在诸葛亮的面前指天发誓:“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也!”“七擒孟获”乃是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上大书特书的篇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诸葛亮的南征确是史实,连“七擒孟获”也是见诸于史料记载的。《三国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道,诸葛亮到南中之后,连战连捷。他得知孟获在当地深得人心,便设计活捉了他,但孟获并不心服。诸葛亮便放了他,让他再来一战。结果盂获一连被俘虏了七次,才真正心悦诚服了。东晋史学家常璩在他的《华阳国志》中,也留下了“七擒孟获”的记载。

此事虽见于史书,但并不等于就是确凿的史实。因为即使以常理推论,所谓“七擒孟获”也很难经得起推敲,《续云南通志》认为,诸葛亮于后主建兴三年(225年)春三月从成都出兵,当年秋天到达滇池(今云南昆明),并彻底平息了这场大规模的叛乱。诸葛亮渡泸至滇池,仅用了五六个月时间,岂容如此耽搁时日。

从四川盆地到云南中部,路程达一千多公里,且全是崎岖难行的“蜀道”。在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古代,南征大军光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三个月以上。剩下的三四个月,蜀汉军队还分别平定了其它几个地方的叛乱。这样一来,用于平定益州地区叛乱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三个月,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孟获,都不可能组织起多达七次的战役。

其次,严峻的形势也不容许诸葛亮从容不迫地搞什么“七擒七纵”。诸葛亮南征的时候、正是蜀汉政权的“危急存亡之秋”。刘备东征,被陆逊火烧连营,国家精锐损失殆尽,元气大伤。北方有强大的曹魏虎视耽耽,东方好不容易才同东吴恢复了睦邻友好关系,而大后方又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清代撰修的《通鉴辑览》指出,对于诸葛亮来说,当务之急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南方叛乱,然后立即挥师北上,对付蜀汉的头号敌人——曹魏。所以,即使诸葛亮有充分的把握对盂获屡纵屡擒,一生以谨慎著称的他也不会这么干。

正如《通鉴辑览》所说,“七擒孟获”的故事虽然为后世津津乐道,而实际上却是“无识已甚”。

陈寿所撰《三国志》乃是记载三国史实的最权威的史籍,此书中不但没有“七擒”的记载,连孟获其人也没有,作为一位严谨的史学家,他不采用这个传说,是有其充分道理的。

其他网友观点

很多历史著作中都依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当作史实来叙述,但这个事情在关于三国的历史中最权威最可靠的陈寿的《三国志》并不见记载。如此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如果是真有其事,陈寿不可能不记录,这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诸葛亮和孟获之间的故事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传奇。

诸葛亮南征时曾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而孟获确有其人,诸葛亮曾经俘了孟获,没有杀,是有可能的,但“七擒七纵”过于玄奇,不可信,只不过是为了崇拜神话诸葛亮而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事迹载于《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来史书多记录此事,罗贯中《三国演义》更是花费了大量篇幅来丰满了这个故事。

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没有什么事实根据,毕竟《三国志》对此只字未提。

那么为何会出现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呢?笔者就来试着分析一下这个故事的真实意图。

其一、是对诸葛亮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赞誉和歌颂。从隆中对到协助刘备夺取益州作为根据地,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战略制定上,确实有其厉害之处。

其二、是对诸葛亮对少苏民族政策的肯定和歌颂。历朝历代,民族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在不断变化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比较适合解决民族关系问题,对其后的王朝有指导意义,而“七擒七纵”这样充满了传奇性戏剧性,而政治又相当正确的故事,便于传播的同时,又能缓和民族关系,加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信任。

其三、是对诸葛亮个人品德的歌颂和肯定。诸葛亮从隐居隆中、到担任蜀国丞相的一生,都过着俭朴淡薄的生活。他的清廉作风,以及高尚的个人品德和情操,令人钦佩。“七擒七纵”的故事,对于诸葛亮这样具有儒家君子之风的人而言,更是最好的注脚。

综上,诸葛亮可谓是千古以来,儒家思想中最为接近的人了,所以无论是史书,还是野史,亦或传奇故事,都在不断地抬高和神化他,目的向往有之、倡导有之、总而言之,他似乎成为三国两晋以后许许多多儒家精英眼中的偶像,参考如今脑残粉对待偶像的态度,不难想象个别学者在著述中添油加醋地以小说笔法描绘偶像的神奇之处,其实也没有好什么奇怪。

真真假假,时至今日已经难以分晓,但七擒七纵是在也太过夸张了,试问作为统帅的诸葛亮哪里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耐心跟孟获耗上个七次,诸葛亮可还要北伐的啊。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其他网友观点

应该是有的,而不是小说《三国演义》的杜撰!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与刘关张三英战吕布都是写得比较精彩章节或片段。不过在陈寿《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中的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和《三国志》裴注引《汉晋春秋》的表述: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识虚实,故败。今蒙赐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纵,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却出现了一“简”一“繁”的不同。相信很多人就是根据这种前后记载的不同,对历史上诸葛亮有没有真的“七擒七纵”孟获而产生怀疑。

但是,如果再结合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曾诗赞诸葛亮:“八阵风云布时雨,七擒牛马壮秋风。”等相关历史文献及资料,还是不难得出“亮率众南征”,有过擒获孟获的历史事实的,至于是七擒七纵,还是其他的多少擒多少纵,就真的不好说,甚至只有天知地知,诸葛亮和孟获知了!

其他网友观点

应该不存在,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只是记录了: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记录得相当简单,

而《资治通鉴》里确有详细记录

孟获是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豪强,在当地影响很大。他和朱褒、高定等人勾结,推举雍闿为主帅,趁蜀国对吴国作战失败、元气大伤、刘备刚死之机,煽动百姓,杀了蜀国派在那里的官吏,准备进攻成都。

孟获等人在南中的叛乱,严重地威胁着蜀汉政权,妨碍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计划。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经过积极准备,在蜀汉后主建兴(225年)三年,分兵三路,南下平叛。

也是当年秋天就平定了叛乱。

七擒七纵可能夸张了一点,但是捉住以后放回去,这肯定有事实根据,不可能空穴来风。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jpg” />

与诸葛亮七擒孟获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